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品种、栽培条件对旱地小麦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的八个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和茬口、肥力、播期、播量、耕作深度等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产量均有十分重要影响;但对其品质的作用,除品种外,主要是肥力,其它措施影响不大。肥力因素中,对改进品质起主要作用的是氮素的充足供应。磷对改进品质几乎无效。就改进品质而言,氮肥的施用方式和时间是以开花期根外喷氮的肥料效益最高。在地力能生产250公斤/亩小麦的地块上,喷洒3%的尿素液100公斤左右,比不喷的不仅增产14.84%(39公斤/亩),而且蛋白质提高2.3%,湿面筋提高7.7%,赖氨酸增加0.13%。故开花期喷氮素是改善小麦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加拿大的草原上,种植秋播作物比春播作物更有利,但当冬小麦扩种到可能发生冻死的地区时,就迫切要求选育更耐寒的栽培品种,和推行减少冻死的栽培措施。使用肥料以影响抗寒性的栽培试验,在一些研究报告中已有评述。一般认为施用氮肥会降低抗寒性,钾肥可增加抗寒性,而磷肥的效果则不相同。例如库尔塔斯(1966)报导,在一些作物中磷肥会加深冻害,而绝大多数研究表明,磷肥对抗寒性的作用是有  相似文献   
3.
4.
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栽培标本区创建于1953年,“文革”中被破坏殆尽。1979年作物栽培教研组抽一名中年教师负责标本区的恢复和筹建工作。经几年筹建已初具规模,现有土地17亩(其中水田4亩),从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