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46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为了弄清四川盆地西部漂洗土壤区不同水环境中铁的形态和含量、浅层潜水的季节动态及其形成原因,为该区土、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一定参考,于不同时期在四川省名山县漂洗土壤区采集潜水、池塘水、稻田和茶园沟渠地表水、土壤孔隙水及相应的土壤样品,分析了其铁的形态和含量及相应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从潜水和土壤孔隙水来看,潜水总铁和亚铁含量(分别为0.30、0.08mg·L^-1)均为最低,稻田孔隙水总铁和亚铁含量(分别为2.92、1.13mg·L^-1)均为最高,茶园孔隙水总铁和亚铁含量(3a生以下茶园分别为1.25、0.92mg·L^-1,6a生以上茶园分别为2.66、0.65mg·L^-1)居中;就稻田和茶园的土壤孔隙水与沟渠地表水比较而言,孔隙水总铁和亚铁含量总体上高于沟渠地表水相应的总铁和亚铁含量;潜水总铁和亚铁含量分别变动在0~0.86mg·L^-1和0~0.36mg·L^-1之间,其季节动态在不同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与其所处地形部位及地表径流条件、离居民房屋和畜禽圈舍远近、土壤pH、有机质和铁元素的形态和含量、土地利用方式及作物种植年限、天气状况及水井自身氧化还原电位等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土壤温度状况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温度状况(STR)在现代土壤系统分类中是确定土壤分类单元的重要诊断特性。利用四川省160个气象站点的多年年均和月均地面气候资料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分析不同气象因子与地形因素对土壤温度(土温)的影响,然后以显著影响的因子为辅助变量,采用回归克里格法预测四川省STR的空间分布,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高级与基层分类划分标准中有关STR的定量诊断指标,对四川省STR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经度、纬度与海拔对土温有显著影响,在高级分类划分标准下,四川省STR以热性、温性、寒性为主,部分区域为永冻、冷性、高热;在基层分类划分标准下,四川省STR以热性、温性、冷性为主,部分地区为高寒性、近寒性、亚寒性、高热性。四川省STR分析为四川土壤系统分类与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横断山区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横断山区土壤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可持续利用途径以河谷为主,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发展多功能林业;强化草地建设和管理,发展商品性草地牧业;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旅游业.  相似文献   
4.
土壤pH与碳酸钙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刘世全  张世熔  伍钧  庞学勇  袁大刚 《土壤》2002,34(5):279-282,288
统计分析表明,土壤pH(Y)与CaCO3含量(X)呈非线性正相关,并符合非线性回归方程Y(pH)=(a bX)/X,式中a<0,表示随着土壤CaCO3含量的增加,其pH由低而高向b值趋近;但CaCO3含量变化对pH的影响则由大变小以至消失。  相似文献   
5.
磷水平对杂交水稻及其亲本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优良亲本和杂交组合的磷营养遗传特性,以7份亲本及其4个组合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对水稻亲本及其杂交组合根系酸性磷酸酶(APase)活性的影响。在低磷条件下,磷低效型保持系材料Ⅱ-32B的APase活性较对照增加不显著,而磷高效型保持系材料D62B和D83B则通过显著提高根系APase活性增强了对磷胁迫环境的适应性。磷高效型恢复系材料R892和R527在分蘖期和孕穗期的APase活性均较对照显著提高,而磷低效型恢复系材料R549和R781除在分蘖期APase活性增加明显外,在孕穗期和灌浆期APase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不同亲本配制的杂交稻在低磷水平下,根系APase活性增加的幅度有所不同。磷低效型杂交组合Ⅱ优549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根系的APase活性在不同供磷水平下差异不显著;磷高效型杂交组合D83A/R527在低磷水平下3个时期APase活性均明显提高。由磷低效型保持系材料Ⅱ-32B与磷低效型恢复系材料R549配制的Ⅱ优549,根系APase活性受低磷胁迫增幅不大;磷高效型保持系材料D83B与磷高效型恢复系材料R527配制的D83A/R527,根系APase活性在低磷水平下上升显著;磷低效型保持系材料Ⅱ-32B与磷高效型恢复系材料R892配制的Ⅱ优892,以及磷高效型保持系材料D62B与磷低效型恢复系材料R781配制的D62A/R781,受低磷胁迫时根系APase活性上升幅度介于磷低效组合Ⅱ优549和磷高效组合D83A/R527之间。  相似文献   
6.
赵刚刚  张东坡  袁大刚  张俊思 《土壤》2022,54(4):865-872
为了解岷江上游杂谷脑河谷的土壤发生特征及类型归属,以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杂谷脑河谷的8个典型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成土因素调查与土壤形态特征观测及室内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简称系统分类)与《中国土壤(1998)》(简称发生分类)鉴定其类型。研究表明,8个剖面均为温性土壤温度状况、半干润土壤水分状况;土壤色调为7.5YR和10YR,部分剖面表层明度和彩度均低于3.5,达到暗沃表层的颜色要求;土壤颗粒组成以粉粒含量最高、砂粒次之、黏粒最低,质地为壤土或粉质壤土;土壤结构主要为亚角块状,部分剖面表层为团粒结构;部分剖面中具有腐殖质、黏粒胶膜及假菌丝体等新生体,形成黏化层和钙积层;均具石灰性,主要为碱性到强碱性反应;有机碳含量范围1.64~61.45 g/kg,部分剖面含量自上而下逐渐降低,具有均腐质特性;游离铁含量为10.78~19.57 g/kg,个别剖面B层均在14 g/kg以上,具有铁质特性;有效磷含量为1.2~43.1 mg/kg,个别符合肥熟表层和磷质耕作淀积层的有效磷含量要求。供试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属于人为土、均腐...  相似文献   
7.
土壤干旱胁迫对3个杏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以3年生杏树Armeniaca vulgaris叶片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3个杏树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吲哚乙酸质量分数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升.②随土壤水分的降低,因子间相关性逐渐减弱.③3个品种的抗旱性随土壤水分的不同而有异.胁迫程度较轻时,抗旱性依次为:金太阳>香白>金皇后;随胁迫的加剧,抗旱性则为:香白>金太阳>金皇后.表9参8  相似文献   
8.
翁倩  袁大刚  余星兴  蒙凤丹  母媛  王昌全 《土壤》2020,52(5):1076-1082
以四川省名山区稻田及由稻田改造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铁形态连续分级提取与环境磁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铁氧化物与磁学特征随土壤利用方式及植茶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稻田及不同植茶年限(3、6、10年)茶园土壤110cm土体均表现为可还原铁(Red-Fe)>可氧化态铁(Oxi-Fe)>酸溶态铁(Acid-Fe);稻田改为茶园以及随着植茶年限延长,表层(0-10cm)及亚表层(10-20cm)土壤Acid-Fe、Oxi-Fe明显增加,而整个土体Red-Fe降低。稻田改为茶园3年后, 0~30cm土壤表现出质量磁化率(MS)、饱和等温剩磁(SIRM)、软剩磁(IRMs)升高,而硬剩磁(IRMh)降低;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土体总体表现出各磁性参数均降低的趋势,亚铁磁性矿物主导土壤磁性特征变化。稻田改为茶园后土壤逐渐酸化且有机质积累,使亚铁磁性矿物不稳定,进一步导致Red-Fe溶解并向Acid-Fe、Oxi-Fe转化,且随植茶年限的延长,部分铁氧化物结晶度会增加。  相似文献   
9.
Munsell色卡是测定土壤颜色的传统工具,而测色仪是测定土壤颜色的新兴仪器。利用统计参数及相关颜色差异等级,比较2种原理、价格不同的测色仪测定川中丘陵区27个拟定土系共97个过2 mm筛风干土壤Munsell颜色与利用《中国标准土壤色卡》目测(即目测法)的差异。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风干土壤色调集中于YR色调,未出现RP色调,明度较高,彩度较低。2种测色仪均较目测法测定土壤Munsell颜色色调偏黄,但明度、彩度较一致;以目测值为参照,CM600d实测值和Nix校正值的色调、明度、彩度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74、0.98、0.97和2.04、0.57、0.88,与目测差异等级为"微弱"、"明显"和"强烈"数量分别为90.72%、8.25%、1.03%和84.54%、14.43%、1.03%,表明使用2种测色仪均能辅助研究者判别土壤颜色,提高土壤颜色判别精确度,Nix测定土壤Munsell颜色明度更接近目测,且更具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城市土壤电导率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导率在探讨城市土壤基本化学性质、盐渍化程度、肥力质量特征和污染特点方面有重要意义.利用电导率仪测定南京市道路、绿地和菜地土壤电导率,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垂直分布特征探讨和电导率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分析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城市土壤电导率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市主城区土壤电导率最高值0.641 mS/cm,并无盐渍化现象,但由于受人为干扰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道路和菜地土壤电导率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65.40%和72.60%),而绿地土壤电导率变异系数较小(21.05%);土壤电导率的垂直分布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道路土壤电导率表层较高,表层以下无一定规律;菜地土壤自耕作层向下电导率逐渐降低;绿地土壤无明显趋势.土壤电导率影响因素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间也存在差异:道路土壤电导率受频率磁化率和活性铁等控制,绿地土壤电导率受总有机碳和活性铁等控制,而菜地土壤电导率受总有机碳、全磷和游离铁等控制.由于所研究影响因子仅能解释电导率总变异的40.72%~58.86%,今后还需从城市土壤离子组成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土壤电导率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