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类食品中,约有三分之一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昆虫授粉的植物。蜂类昆虫由于其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是农作物理想的授粉者。在为农作物授粉的昆虫中,蜂类约占80%。然而,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及其它因素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界的野生授粉昆虫数量锐减。农业单一品种的种植又使虫媒花作物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许多优良品种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见花不见果的现象较为普遍,授粉不足是其中一项重要原因。传统的解决办法是人工辅助授粉。但人工授粉一是劳动量大,成本高,授粉工时限制,没有虫媒及时;二是人工授粉一般1次很难适时、均匀授粉。因此,蜂类授粉成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油茶籽热风干燥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油茶籽热风干燥特性,探讨热风温度、初始干基含水率对油茶籽干燥速率的影响,在不同初始干基含水率、不同热风温度条件下分别对油茶籽进行干燥,并比较了9种数学模型在油茶籽热风干燥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油茶籽热风干燥过程并没有出现恒速干燥段,干燥主要发生在降速干燥阶段。物料初始干基含水率、温度是影响干燥的主要因素,初始干基含水率越低、干燥温度越高,干燥到目标含水率所用时间越短。干燥过程中,有效水分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热风温度从50℃升高到80℃,其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由1.3132×10-9m2/s增大到3.9223×10-9m2/s,油茶籽的干燥活化能为33.6193kJ/mol;通过比较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eRMSE以及卡方检验值χ2得出,Lewis模型为描述油茶籽热风薄层干燥的最优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均方误差为1.36%,最大相对误差小于4%,表明模型预测的干燥曲线和试验干燥曲线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苜蓿切叶蜂的授粉应用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苜蓿生产大国,但苜蓿种子产量一直不高,主要原因是苜蓿开花期间得不到充足的授粉。切叶蜂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苜蓿花朵的协同进化作用,已被证实是为苜蓿授粉最有效的昆虫,在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应用切叶蜂为苜蓿授粉已成为苜蓿种子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为解决苜蓿授粉难题,国内曾引进苜蓿切叶蜂,但由于寄生蜂比率较高现难以规模化生产繁育,同时也给国内苜蓿上的野生传粉蜂带来生态危险,所以开发国内苜蓿授粉用切叶蜂资源势在必行。现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国内外苜蓿切叶蜂的授粉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其授粉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1养蜂现状 北京山区蜂群多为定地饲养,主要以荆条蜜源植物为主,如何使蜂群效益最大化是我们每个养蜂员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养蜂者逐年上升,年纪较大者因视力下降原因,很难进行移虫取浆工作,其主要收入以产蜜为主,王浆生产逐年下降或直到放弃,从而降低了养蜂者总体收入。  相似文献   
5.
无刺蜂是重要的热带植物传粉昆虫之一,为更好地利用野生无刺蜂进行授粉,对其生物学特征及过箱饲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证明野生无刺蜂可以在北方进行过箱饲养,同时对无刺蜂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中,昆虫是植物最主要的传粉者,熊蜂以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与植物间建立巧妙的适应关系,熊蜂也因此成为现代农业生产应用授粉的主要昆虫之一。现从熊蜂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二方面对熊蜂在植物授粉中的行为适应性进行了描述,最后对熊蜂的授粉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1熊蜂授粉的目的与意义利用熊蜂授粉的重要作用:(1)增产——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安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3)增收——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4)提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绿色、健康果蔬需求;(5)创新——是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实现产业化的技术体系;(6)广谱——可使上百种作物增产提质。  相似文献   
8.
正1设施西瓜生产现状近年北京大兴、顺义及周边河北的清苑、武邑、阜城等区县每年种植设施西瓜面积总数约为30万棚,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已成为现实,每到春季的4月份,几乎形成了塑料大棚的海洋(见图1)。然而,上述不同区县西瓜棚室面积、结构均不相同,北京大兴、顺义西瓜面积多为450~500 m~2/棚,河北三县的西瓜面积为1 000~3 000 m~2/棚,特别在4月上中旬西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一些农民开始关注蜂授粉价值,并开始尝试把它作为农业实现优质、高产的一个有效技术手段加以应用。蜂授粉增产的实例在很多地方都有报道,但普通家养蜜蜂直接放入棚室进行授粉时,蜜蜂往往在棚室内乱飞乱撞,或者从通风口飞出,重者甚至撞死,蜂群损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维湿热传递的玉米籽粒干燥应力裂纹预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揭示热风干燥过程玉米籽粒的应力裂纹形成机理,该文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构建玉米籽粒的三维几何模型,将湿热传递数学模型与应力模型耦合获得应力信息,并与其屈服应力比较以预测玉米籽粒开裂特性。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的含水率和温度与试验值的最大误差分别为7.28%和9.64%,可以用于模拟玉米籽粒温度梯度、水分梯度和应力分布变化。干燥过程玉米籽粒的温度、水分梯度和应力表层较大而内部较小,干燥过程玉米籽粒主要受湿应力作用。干燥过程(热风温度40~80℃、相对湿度12%~52%)玉米籽粒的最大应力逐渐减小,其随着热风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减小。玉米籽粒的最大应力在干燥前期大于其屈服应力而发生开裂,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相对湿度可以抑制玉米籽粒在干燥前期形成裂纹。研究结果为预测干燥过程玉米籽粒应力裂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