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6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广东天然分布的55个木荷基因型为对象,测量自由授粉子代3、6、9和11 a生长性状(树高和胸径/地径)与11 a形质性状(枝下高、分枝角、通直度、分叉干数和主侧枝基径)。结果表明:8个生长性状与4个形质性状在家系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生长性状的变异幅度随树龄增长而降低。绝大部分生长性状相互间存在显著的Pearson和遗传正相关关系,枝下高和主侧枝基径与大部分生长性状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剩余形质性状相互间以及生长与形质性状相互间的相关性无明显规律。主成分分析发现,前3个主成分解释了总变异中的68.48%,其主要决定因素分别为6~11 a生长量、3 a生长量与11 a干形、11 a形质性状。聚类分析将55个基因型划分成18聚类,各类木荷具有明显不同的生长和形质性状特征。  相似文献   
2.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藜蒴的研究概况,指出藜蒴是一种分布广、种源丰富的优良乡土树种,在广东分布尤广;藜蒴人工林生物量较大,林地的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均比火力楠林地、荷木林地的好;藜蒴造林可用实生苗和扦插苗,马尾松、藜蒴混交林比马尾松纯林树种根系的吸收能力强。藜蒴主要病虫害种类达30多种,其中虫害25种,病害8种以上;藜蒴木材用途广,可应用于中纤板生产,通过不同的抽提处理来改变或控制其弦界面性质。  相似文献   
3.
以新选育的木荷(Schima superba)优良家系为试材,开展组织培养。结果表明,木荷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GD+6-BA 1.50 mg·L-1+NAA 0.50 mg·L-1,继代培养基为GD+6-BA 1.00 mg·L-1+ IAA 0.30mg·L-1,生根培养基为1/4 MS+ IBA 1.00 mg·L-1+IAA 0.40 mg·L-1。芽苗增殖倍数为3.1倍,生根率达96.67%。探索出适宜的驯化、移栽和后期管理技术,使优良家系生根苗的移栽存活率达到92.2%。  相似文献   
4.
木荷Schima superba是我国南方常绿阔叶林的建群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乡土阔叶树种、用材树种和防火树种,随着我国木材需求数量与品质的不断提升,木荷在南方各省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林木培育着重追求质量效益,现代分子生物学辅助育种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得到广泛应用,新型轻基质育苗技术也打破了传统育苗理念的束缚.文章着重介绍了木荷的特性、生态和经济价值,对其良种选育、苗木培育、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培育技术研究进行归纳,并展望了我国木荷良种选育、种苗繁育以及加工利用等方面研究突破方向,为我国木荷的良种繁育、造林推广以及产业加工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黎蒴叶片形态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华南3省区的33株黎蒴(Castanopsis fissa)优树为材料,测定叶面积、叶缘周长、叶片长、叶片宽和叶片长宽比5个表型性状。结果表明,33株优树叶片的5个表型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黎蒴叶片表型变异丰富。叶片性状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叶面积〉叶缘周长〉叶片宽〉叶片长〉叶片长宽比。聚类分析将33株黎蒴分为5种类型,第1类为普通型黎蒴,包括29株优树;第Ⅱ类是广西高田2优树,属大叶型黎蒴;第Ⅲ类为广东韶关1优树,是窄叶型黎蒴;第Ⅳ类是广西小镜2优树,属宽叶型黎蒴;第Ⅴ类为广西镇龙1优树,属大叶尖削型黎蒴。  相似文献   
6.
2002年从泰国和越南引进缠结龙脑香、蛇羯布罗香、小瘤龙脑香、具翼龙脑香、钝叶娑罗双、泰国娑罗双和香坡垒等7种龙脑香科树种,对种子的采集、处理、运输、播种育苗等开展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树种种子保存条件和时间差别很大,发芽率差异明显,最高的发芽率可达100%,最低的为27%;在广州地区,苗木能在自然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且生长较快,生长量普遍超过用作对照的乡土阔叶树种木荷和香樟,且苗木健壮、生机旺盛,特别能忍受干旱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自由授粉家系产脂力的年度变化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来自马尾松天然群体的49个高产脂优树半同胞家系子代为对象,测定6个年度产脂力.结果表明:马尾松在早期的产脂力随树龄的增长而迅速增大,13年后进入稳定期.不同家系的产脂力差异显著,但产脂力变异幅度随树龄的增长而降低.产脂力变异受中等遗传控制,其中早期遗传力较高,后期遗传力较低且稳定,家系遗传力明显高于单株遗传力.早期与成熟期的产脂力具有紧密的遗传正相关,且相关性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加.产脂力的早期选择效率随树龄的增大而提高,11年时达到0.813,是理想的早期选择时间节点.利用综合育种值法筛选到13个优良产脂家系,入选家系的年度育种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枫香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选育的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优良单株为材料,开展枫香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快 繁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枫香适宜芽诱导的基本培养基为DCR;最佳芽增殖培养基为DCR+6-BA 1.5 mg · L-1 +KT 0.5 mg · L-1+ IAA 0.4 mg · L-1,其芽增殖倍数为5.2 倍;最优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1.8 mg · L-1+ IAA 1.6 mg · L-1+ NAA 0.6 mg · L-1+6-BA 0.2 mg · L-1,其生根率达到100%。探索出适宜的驯 化、移栽和后期管理技术,使生根苗的移栽存活率高达90% 以上。  相似文献   
9.
开展龙脑型阴香 (Cinnamomum burmannii chvar. Borneol) 造林初植密度和施肥试验,3 a 生试 验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处理对龙脑型阴香的生长(树高、地径和冠幅)有着显著的影 响,而且在主效因子(密度)、副效因子(施肥)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上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 说明采用不同密度以及不同的施肥处理可调节林分生长,选择合适的处理组合可提高林分生长量。初步 结论认为营建龙脑型阴香原料林其初植密度以株行距 1.5 m×2.0 m 为宜,即 3 330 株 /hm2 且以复合肥 (N:P:K=15:15:15) 作基肥和追肥(即试验的 D2F1 组合),可在幼林期间可以获得较高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0.
龙脑型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 chvar. borneol)矮林经营中,企业和农户需预估可蒸 生物量,以便根据加工能力合理安排采收面积。研究以 3~5 年生龙脑型阴香矮林为对象,按照企业收 购标准,统一以 120 cm 为截顶高度、下部枝条全部保留的方法开展采收测定,在同一试验林中,分 别在 3.5 a 生林龄生长期为 1 a 时和 5.5 a 生林龄生长期为 2 a 时测定树高、胸径、冠幅、分枝数和可蒸 生物量 5 个性状。以线性和非线性的方法拟合单株可蒸生物量模型,用 R2、RMSE、AIC、BIC 等指 标评价并筛选出最佳模型,筛选结果是 2 a 生长期最优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分别 DB=0.625H+0.076HDD, DB=0.091HDD+0.000 017 8HDD2 ,1 a 生长期的分别是 DB=-1.646H-2.734D+4.134C+1.252HD,DB=-1.356 H+0.907H2。4 个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估算的相对误差分别是 16.680%、14.107%、2.036% 和 20.543%。企业 可依模型估算可蒸生物量,合理安排采收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