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猪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出现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猪伪狂犬病具有病死率高、传播快、流行范围广、传播途径多、病原体顽固等特点。我国自1948年首次报道该病以来,目前已有多个地区报道过伪狂犬病的发生,应该采取措施积极防治。1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现状2016年广西玉林市某县多个规模化猪场及散养户爆发了疑似猪伪狂犬病的传染病,并从猪场送检的病料中分离和鉴定出猪伪狂犬病病毒。部分规模化猪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6,(6)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最早发生于1813年,1894年瑞士首次使用"伪狂犬病"这个词命名该病。1902年Aujeszky通过研究发现该病病原为病毒,此后研究人员证实该病病原为疱疹病毒,将其命名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也称猪疱疹病毒1型[1]。在我国,1947年时刘永纯首次在上海分离到PRV,1956年国营宝泉岭农场暴发猪伪狂犬病,1957年四川华阳出现此病,此后PRV一直在我国流行。近年来猪伪狂犬病呈现新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3.
猪伪狂犬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随着养猪业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的发展,该病在我国多个省市均有报道。近年猪伪狂犬病在多个种猪场呈流行暴发趋势,使我国养殖业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国内外众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了多种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为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提供了相关依据。本文对猪伪狂犬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以及诊断方法进行了相关论述,其中主要对诊断方法进行了介绍,可以对该病的防治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猪伪狂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我国规模化养猪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该病在猪群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流行范围广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为此,本文从猪伪狂犬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变化、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控建议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猪伪狂犬病近年来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其可造成隐性感染而易被忽视.为调查永胜县猪伪狂犬病感染情况,于2006年在全县采集血样进行了猪伪狂犬病血清学监测,其结果证实,该县猪伪狂犬病血清阳性率为5.15%.基本摸清了该病的流行情况,为今后有效控制和消灭猪伪狂犬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猪伪狂犬病流行状况和疫苗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猪伪狂犬病在国内许多Bartha-K61疫苗免疫的猪场暴发,传播迅速,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相关研究表明,引起该病大规模暴发的病原为发生变异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多数猪场的PRV野毒株感染普遍存在,因此,有必要对新型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分子特征及其疫苗的研制等方面进行研究。针对我国猪伪狂犬病的流行和疫苗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便为研制新型疫苗及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伪狂犬病已成为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热病的流行,猪伪狂犬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困扰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湖南自1991年首次报道湘南某猪场暴发猪的伪狂犬病以来,该病就一直延续不断,2009年又在衡阳某猪场暴发此病.  相似文献   

8.
猪伪狂犬病是危害养猪业较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为猪伪狂犬病毒,该病主要导致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和弱仔,仔猪感染后有很高的死亡率。本文主要介绍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为基层养猪场猪伪狂犬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引起的一类高度传染性疾病。猪群感染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仔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大批量死亡。PR在我国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该病的防治还没有特效药物,疫苗免疫是预防伪狂犬病的主要措施。但自2011年下半年,我国许多已接种疫苗的猪场发生猪伪狂犬病的感染情况,表明猪伪狂犬病病毒已经发生变异,现有的疫苗无法对当前流行毒株产生完全保护。本文对最近几年猪场伪狂犬病的流行趋势、综合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也被称为奥者士奇病(Aujeszky's disease),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和其他动物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尽管在一些国家伪狂犬病已经被根除,但在我国的许多省份该病仍然呈地方性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文中对伪狂犬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进行综述,并提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猪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以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急性死亡、断奶-育肥猪莫名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已成为猪场重点防控的病毒性传染病。20世纪80年代,该病在我国大面积暴发流行,给国内养殖业带来严重损失。随着伪狂犬病疫苗的广泛应用,该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国内一直处于平息状态。但自2011年以来,猪伪狂犬病卷土重来,先后在全国不同地区暴发流行,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伪狂犬病毒是否发生变异或毒力增强"、"猪伪狂犬病防控方案是否出现漏洞"、"传统疫苗还能不能提供有效保护"等种种猜测一直在业内流传,笔者所在实验室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相继从临床分离到三十多株伪狂犬病新变异毒株,一些研究结果和数据分析或许为猪伪狂犬病疫情再发找到了佐证。针对猪伪狂犬病流行新形势和发病新特点,结合临床疫情处理和成功防控案例,及时调整免疫策略,探寻一种更为有效的伪狂犬病免疫方案,在当前变异伪狂犬病阳性感染场或受威胁场推广应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本文对绿春县半坡乡猪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病原学及免疫效果跟踪调查,掌握了猪伪狂犬病分布、感染强度和流行规律,同时也掌握了该疫病防疫质量和免疫效果,为该病防控工作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猪伪狂犬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传染病。随着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出现,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免疫及淘汰带毒猪,已在家猪中成功实现了伪狂犬病净化。本文结合近年来的调查和研究资料,对猪伪狂犬病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在国内猪群中的流行概况、场间传播风险因素以及防控措施等进行了详细综述,为该病的防控和净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伪狂犬病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二类传染病,国内外近几年由于伪狂犬病流行正呈上升趋势,以及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许多国家己经将伪狂犬病列为了重点防疫并计划最终根除的猪病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人们对伪狂犬病病毒的基因结构、基因功能、检测手段以及疫苗预防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文章就猪伪狂犬病毒基因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主要基因变异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我国伪狂犬病毒基因及其基因变异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同时结合本实验室对伪狂犬病gE/gB基因建立的多重PCR净化的病原学研究和国家对该病采用gE/gB-ELISA检测血清学净化方法标准进行了综合,为制定猪伪狂犬病防治及净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多种野生动物和家畜中都可出现,尤其是猪伪狂犬病为最盛,能够感染不同育龄阶段的猪只,包括繁殖期的种猪、新生期的仔猪以及育肥猪等,发病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热等。在上世纪80年代,猪伪狂犬病在我国呈多发、爆发趋势流行,给养猪业带来重大损失。但随着伪狂犬病疫苗的研发和投入使用,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自2011年开始,猪伪狂犬病又"死灰复燃",在我国多地相继爆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此轮疫病流行中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和新特点,对此需加强对猪伪狂犬病的研究,根据其流行的新趋势、新特点,来调整和优化防控方案,为防范猪伪狂犬病大规模爆发和做好应急处置等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最早发现于美国,因临床表现与狂犬病类似,故称伪狂犬病。该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导该病的流行。我国自1947年刘永纯从猪体分离到PRV以来,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报导流行。本文主要对血清学、分子生物学诊断与检测方法,以及鉴别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α疱疹病毒属的一个成员,为伪狂犬病的病原,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宿主,该病原一旦感染猪,则产生潜伏感染,其致死率随猪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由于伪狂犬病的暴发引起畜牧业的巨大经济损失,许多国家都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该病,而该病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危害不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一样,另外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对该病所采取的防制策略亦有所不同,文章综述了美国,日本,欧共体及其成员国之间对伪狂犬病采取的防制策略及取得的进展,并根据我国伪狂犬病的流行现状,提出了应采取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防控及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名奥叶兹基氏病(Aujeszky disease,AD),该病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均可感染的一种以发热、奇痒(猪很少发生)、脑脊髓炎及生产母猪繁殖障碍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伪狂犬病在加拿大、英国、新西兰等西方国家已进行了很好的防控和净化,并宣布了根除,但在我国多个省市,该病仍频繁地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制约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根据病毒特征、发病机制、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等,对猪伪狂犬病的诊断、防控及净化措施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引起的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初期曾与伪狂犬病相混淆,1902年匈牙利学者奥叶兹基第一次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该病。我国于1947年从猫体内分离出该病病毒,但直至80年代后期该病才逐渐在猪群,特别是规模化猪场中流行。到目前为止,全国几乎所有省份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我国各地兽医研究人员已从各地爆发病例中分离出猪伪狂犬病毒,包括鄂A株、闽A株、双城株、BJ-2株等。这些分离所引起的猪伪狂犬病在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各地在发生伪狂犬病后均采用了防制措…  相似文献   

20.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且可对多种动物健康造成危害的疾病。猪感染后可造成仔猪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母猪流产、产死胎,公猪性功能下降,由此给猪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猪伪狂犬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伪狂犬病的流行特点及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和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