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宁南县是四川的新兴蚕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栽桑养蚕,经过30多年的努力,宁南蚕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宁南县蚕茧产量居全省第一,蚕茧单产、质量名列全国前茅,栽桑养蚕成为当地农民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人均耕地只有1.1亩,人口只有18万的农业小县来说,蚕  相似文献   

2.
刘建潮 《江苏蚕业》2002,24(1):49-51
栽桑养蚕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优质蚕茧,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为了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蚕业技术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了许多先进的蚕桑生产技术,为进一步提高蚕茧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下面笔者就生产实践中的体会谈谈提高蚕茧质量的途径。1 优化养蚕布局1.1 选择适宜的优良蚕品种 蚕种是蚕桑生产的重要物资,近年来经过育种工作者的艰辛劳动,培育出了多对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新蚕品种,这些新蚕品种的产量和质量较以前老品种都有所提高。但各品种在其特定的条件下,其优良性状才能充分显现。所以,在安排蚕品种布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不少蚕区蚕病发生呈上升态势,严重影响了蚕茧产量、质量和蚕农收入.为此,东台市推行“蚕药统一配供”服务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蚕药质量,规范了蚕药的销售和使用,有利于蚕病防控,稳定了蚕茧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蚕农栽桑养蚕的收入.  相似文献   

4.
1重庆蚕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重庆是全国主要蚕茧生产省市之一,全市共有33个区县栽桑养蚕,主要分布在渝西、库区、渝东南三大蚕业带,养蚕农户38万户,投产桑树5.8万hm^2,年生产蚕茧约2.5万t,蚕农总收入4亿元左右,其中售茧收入3.5亿元,资源综合利用收入0.5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5.
<正> 科技兴蚕是稳定蚕桑生产基础、提高养蚕单产和蚕茧质量的根本出路,但是,没有稳定有序的蚕茧经营环境,科技兴蚕就没有保证,这二者互为依存,决定其丝绸行业的兴衰与存亡。四川蚕业长期排徊不前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科学栽桑养蚕没有到位,原始的、粗放的、自然的养蚕方式长期的沿续,造成单产低、质  相似文献   

6.
栽桑养蚕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蚕茧产量的高低和蚕茧质量的优劣,而且直接影响到蚕业经济效益的发挥。目前蚕桑生产的传统经营模式以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为主,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致使各家各户的蚕茧产量、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差距较大。这种生产方式势必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7.
段辉东 《蚕学通讯》2000,20(2):39-41
蚕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养蚕单产与蚕茧品质的高低既是蚕业科技水平的体现,也是蚕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体现,关系着蚕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提高蚕茧单产与品质,促进茧丝绸行业稳步发展,是蚕业科技人员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就影响蚕茧单产与质量因素及其对策措施作一探讨。l 蚕茧单产与质量现状 岳池县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蚕桑丝绸业源远流长,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为富民兴县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养蚕单产史,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30年间,岳池县养蚕年平均单产2…  相似文献   

8.
科技进步推动凉山蚕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四川蚕业》2006,34(3):1-3
蚕桑是凉山州特色农业优势项目,是建设绿色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到2005年全州有13个县市,13.5万农户从事栽桑养蚕,蚕茧产量达到27.6万担(1担=50kg),农民售茧收入达到1.92亿元,其副产物桑枝、蚕沙,解决了养蚕农户的大部分燃料和部分肥料,并带动了缫丝、蚕具、蚕药生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凉山州的蚕茧产量和蚕茧质量均位居全省前列,蚕业发展的势头仍然十分强劲。回顾凉山蚕业发展的历程,除了有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有比较稳定的产业政策,有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还得利于蚕业科技的进步,得利于蚕业新技术的普及应用,科技进步推动了凉山蚕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省蚕学会养蚕专业委员会专题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9月16—18日在江油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有关专家和领导共计三十七人,针对当前我省蚕业的现状,围绕“适当调整栽桑养蚕布局,建立我省栽桑养蚕技术规范,提高蚕茧单产质量”这个中心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省蚕学会理事长李道盛同志应邀到会,并作了重要发言。主要内容一是:要  相似文献   

10.
1树立质量就是效益的意识 蚕桑是桐乡农民的主要产业,有专业桑园面积1.15万hm2,11万多农户栽桑养蚕,2001年饲养蚕种54.9万张,生产蚕茧2.416万t,蚕茧总收入4.11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0%以上.蚕种生产是蚕茧生产的基础,蚕种品质的好坏一直是桐乡蚕农关心的敏感热点,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丝绸企业的经济效益.家蚕微粒子病是蚕业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疫病,也是蚕业生产的重要检疫对象,蚕种场遭受微粒子病的危害,不仅蚕种场经济损失巨大,外地劣质蚕种也乘机流入,蚕农收入下降,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蚕茧价格对蚕业生产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 1 979~ 1 996年的全国蚕茧产量和平均收购价格的变化 ,分别计算价格弹性系数 ,以及价格和产量对产值的贡献度 ,依此判明价格对蚕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 :蚕茧价格对蚕业发展呈弱波趋势。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是 :( 1 )农家养蚕经营规模小 ;( 2 )农村劳动力分流 ;( 3 )养蚕经营比较效益下降 ;( 4)蚕茧大战形成泡沫产值  相似文献   

12.
<正> 蚕茧的优质、高产除靠科学配套的技术措施外,优良、对路的蚕品种是关键,即品种是基础,技术是手段。近年来,由于推广运用的蚕品种适应性差、抗逆性低、使用季节不对路及饲育技术不规范统一等,造成全省蚕茧的产量、质量有所下降,蚕农经济收入低微,严重挫伤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出现了挖桑的严重现象。针对于此,我们于1998年  相似文献   

13.
田青英 《江苏蚕业》2003,25(4):39-40
<正> 蚕业是我市传统的产业,曾为二十世纪南京农村经济的发展作过重要贡献。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逐渐呈现多元化的格局,蚕业的效益优势逐步削弱。近几年茧丝绸国际市场变幻莫测,生丝行情波动频繁,蚕茧价格也随之起伏,严重影响了我市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面对当前这种严峻的形势,稳定南京市的蚕桑业,并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行业的基础原料蚕茧质量上有新的飞跃。坚信“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坚持品牌带动战略,提高南京市蚕茧质量,创优质品牌茧,使南京市的蚕桑业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提高蚕桑生产效益,为南京市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学玖  张岩 《江苏蚕业》2006,28(4):32-33
<正>睢宁县凌城镇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桑园老化、桑品种结构单一,桑叶产量质量下降等不利因素逐渐显现,导致全镇桑田面积萎缩,蚕病频发,蚕茧质量下降。蚕桑经济效益降低,严重挫伤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提高蚕茧质量,必须加强桑田管理。  相似文献   

15.
李尚军 《中国蚕业》2005,26(4):63-64
绵阳市涪城区蚕业协会、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进一步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加强蚕桑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质量意识,扩大生态蚕业科技园基地建设规模,全年新栽桑90.67hm2,使全区桑园总面积达到1333.33hm2.2004年养蚕3.16万张,蚕茧产量1025.2t.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通盐地区秋茧产量不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光银  张明 《江苏蚕业》2010,32(1):20-22
江苏省南通、盐城地区是全国著名的优质茧丝绸生产基地,总量占全省的80%,蚕茧单产、茧质和技术服务都居全国领先水平。然而,近几年来,通、盐地区与全国其它蚕茧主产区相比优势有所缩小,与过去相比,两秋蚕茧产量、质量和效益有所下降。根据笔者调查,部分蚕农中秋蚕张单产只有20kg左右,晚秋蚕张单产只有15kg左右,少数蚕农甚至绝收,而且上茧率不高,死茏茧偏多,干壳量偏低,个别蚕农贴本养蚕。为有效提高蚕农经济收入,保护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现就通、盐地区秋蚕产量不稳的原因作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东台市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全市现有桑园1.05万hm^2,2011年饲养蚕种50万张,生产蚕茧1.94万t,行业产值近30亿元,蚕茧产量占江苏省的28%,桑园产茧量、蚕茧质量、单位面积桑园效益、生丝品质等多项指标位列全省、全国前茅。栽桑养蚕已发展成为东台地区高效特色产业,更是成为致富农村、富裕农民的一项传统主导产业,东台蚕业之所以取得良性发展,并经受住市场波动的冲击,主要得益于东台以蚕业合作社为载体,全面推行“八统一”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8.
吴月香 《江苏蚕业》2006,28(3):25-26
<正>实践证明:要想养好蚕消毒防病是关键。特别近几年,僵病、脓病时有发生,影响了蚕茧产量和质量。高发病时,颗粒无收,经济损失很大,挫伤了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只有在无病的基础上才能夺高产,才能提高茧质,增加效益。要做到无病夺高产,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中预治,综合防治”的方针,并要把消毒防病工作贯穿始终。笔者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农村养蚕消毒防病工作中主要存在“六重六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四川省是全国最大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重点蚕丝产区,但是多年来与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相比,由于规模分散,栽桑养蚕技术难于贯彻落实,造成桑树产叶量低,养蚕单产低,蚕茧质量差,蚕业基础不稳,严重制约了四川蚕业的发展。 四川省蚕业生产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取决于桑树基础建设水平的高低和生产优质蚕茧的技术水平,桑树基础不稳定,没有一定的规模,没有一的效益,将阻碍四川蚕业  相似文献   

20.
《江苏蚕业》2017,(1):32-34
为化解蚕桑产值逐年下降,蚕桑生产不断萎缩的困境,探索蚕业家庭农场对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桑园利用率和产出率,笔者从农场选址、规划、建设、管理、生产等环节逐一介绍述蚕业家庭农场建设,收集、记录原始数据,通过对比分析、调查研究,总结了现阶段发展蚕业家庭农场,有效解决了蚕茧质量、产量不高;生产者、经营者经济效益低;栽桑养蚕先进技术及省力化养蚕、上蔟技术无法推广应用,劳动成本居高不下,蚕农丧失栽桑养蚕积极性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