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2年以来,在山东省菏泽地区首先发生了以山羊为主的“摔死病”,疫情逐渐扩大,1994年蔓延、扩大至全省11个地市,1995年全省i7个地市均有该病发生。据统计,仅94年1-5月份就死羊50余万只,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使广大养羊专业户产生恐惧心理。为了尽快探明本病发生的原因,控制该病的流行,根据农业部的部署,对该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系统全面调查,并进行了初步的防治研究,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1.1流行地区及季节:该病最早(199年冬季)发生于菏泽地区的曹县、单县、成武等县,1993年3月蔓延到定陶、菏泽、郓城、郸城等县…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山羊“猝死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山羊“猝死症”病理学观察匡宝晓牛钟相朱瑞良叶红丽徐淑玉袁秀林王选方(山东农业大学动科院)(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自1992年冬季以来,在山东省的菏泽地区首先发生了山羊“猝死症”。该病发病急,死亡快,并有蔓延趋势,至今,在全省17个地市均发生了该病...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黄牛猝死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吉林地区舒兰、磐石、桦甸等市县黄牛猝死零散发生,后逐渐蔓延,到1997年12月份,全省已有8个市、地、州的29个县市区,218个乡镇有该病发生,累计死亡黄牛9781头,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万元以上,现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1.1流行区域...  相似文献   

4.
1鸡马立克氏病(MD)的流行情况1·1MD发病历史及流行简况MD在湖南首例发病报告于衡南县肉食公司东阳鸡场,1974年该场从外省购进惠阳鸡,1975年该群鸡发病600余只,死亡550多只以后,各地市种鸡场先后从外省引进种鸡带入MD,导致全省各地先后有MD发生.1981年~1984年,湖南农学院、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省畜牧兽医总站先后对全省12个地市的鸡场、专业户的54个鸡群进行了血清学检查,各鸡群的阳性率为26%~582%.1987~1989年,全省畜禽疫病普查抽检14个地市9023只鸡,利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查MD阳性率平均为7.59%.MD流行初期给我省…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流行状况 1.1 我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本省是全国布鲁氏菌病的重病区、老疫区和多发省份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布鲁氏菌病流行记载,解放后有两次大的流行,分别是1963年和1970年,经过各级政府和专业人员的努力,1985年控制到94个县达到中央北方地方病办规定的控制标准,人间病例仅为9例.1990年后该病在我省呈波浪式流行,总的趋势呈现上升曲线,在全国发病人数居高不下.2001年后人间病例突破千例,2002年达到2 702例;到2006年,全省累计发生新病人3 452例,分布在全省11市的107个县.除既往流行严重的地区外,流行的范围仍在继续扩大,该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6.
<正> 1 流行概况: IBD是由病毒引起的危害鸡体液免疫中枢器官——腔上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986年~1989年全省畜禽疫病普查,抽查20个县2876羽,检出阳性鸡847羽,阳性率为35.95%,1990年春,该病又大面积暴发,死亡最重,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29个县(市、区)发生过此病。(详情略)  相似文献   

7.
猪"无名高热病"病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01年6月起,在江苏、山东、安徽等地曾普遍流行猪"无名高热病".当时,疾病流行严重地区生猪存栏量已减少70%左右(死亡1/3,淘汰1/3,尚存1/3).为了探究该病的发生原因,为农户提供科学的防治措施.我们对猪"无名高热病"流行地区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8.
85.谨防发生流行热 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发生有明显周期性,在我国每隔4年发生1次大流行,所以对该病应及早做好防范。 该病多流行在8~10月降雨量集中、温差较大的季节。该病初期,体温高达40℃以上,持续2~3天后下降,  相似文献   

9.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EDS—76)自1976年报道之后,已在全世界许多国家流行发生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已被欧洲列为四大病毒性传染病之一。近几年来,在我国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首先发生,并很快传入我省。1991年该病在我省局部地区爆发,1992年春季向全省十二个地市漫延,许多鸡场相续爆发,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为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山西省小反刍兽疫免疫状况及其流行情况,推动实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7—2019年在全省11个地市,采用配额抽样方法,采集种羊场、商品代羊场、羊散养户共4 038份血清学样品和8 397份病原学样品,通过竞争ELISA、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进行免疫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017—2019年全省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分别为83.51%、81.62%、84.15%,场群合格率分别为84.91%、81.20%、76.25%,呈下降趋势;病原学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0.08%、0.15%,群体阳性率分别为0、1.63%、1.25%,呈上升趋势。商品代羊场个体合格率为82.25%,低于种羊场(100%)和羊散养户(84.55%),且有病原阳性检出(0.09%)。10个地市的场群合格率均在70%以上,但有2个地市刚达标准线,1个地市仅为60.00%,3个地市检出病原学阳性。结果表明,山西省小反刍兽疫整体防控效果较好,但有下滑趋势,且商品代羊场存在一定的病毒感染,部分地区免疫效果不佳,因而存在疫情发生风险。在目前暂不具备退出强制免疫的条件下,仍需加强免疫、监测和调运监管,力争尽快实现消灭小反刍兽疫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