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圈养林麝繁殖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养麝研究所都江堰分部20年圈养林麝的生产繁殖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林麝的繁殖受雄性种麝年龄、公母麝比例和配种时间的影响较大.雄性林麝作为种用的年龄为2.5~8.5岁,其配怀率和年龄的回归方程为:Y=85.918+0.205x-0.152x2(R2=0.714).采用单公群母配种方式的适宜公母麝比例为1:5和1:6,母麝的受胎率在60%~80%间.配种合群时间为每年的10月末到次年的1月末,雄性种麝在11月和12月的配种表现对提高母麝的受胎率(P<0.05)和仔麝的双胎率(P<0.01)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针对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三个千头规模牧场进行B超技术实际生产应用,对三个牧场不同年度有无使用B超技术的牧场分别进行配种后30d早孕诊断,提前检出空怀牛及时处理并再次参加配种使之怀孕,减少空怀饲养成本。通过B超技术应用并收集配种率、受胎率和繁殖率等数据资料进行检验分析和对比,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B超应用于三个牧场可促进成母牛实际配种率的提高,一、二、三场分别提高了21个百分点(P〈0.01)、21个百分点(P〈0.01)、19个百分点(P〈0.05);促进成母牛月平均情期受胎率的提高,一、二、三场分别提高了3个百分点(P〉0.05)、6个百分点(P〈0.05)、3个百分点(P〉0.05);促进成母牛年总繁殖率的提高,一、二、三场分别提高了5.1个百分点、7.6个百分点、7.1个百分点。B超应用于青年牛的早孕诊断与繁殖管理,效果不明显(P〉0.05)。在分析研究中,在南方夏季高温减少配种的条件下,应用B超使6~11月平均配种率提高了3.1个百分点,并由配种后30d使用B超早孕诊断与60d复检对比差异可知,60d直检空胎率相比较降低了25.65个百分点,30~60d之间的胚胎损失率为4.92%,这也反映该公司牧场牛群质量和饲养管理等整体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β-胡萝卜素对奶牛胎衣不下、乳腺炎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研究了奶牛日粮补充β-胡萝卜紊(300mg/头.天)对奶牛产前7天,产后10天和60天血液β-胡萝卜紊浓度、产后发病率、产后70天内的配种率、配种受胎率及一次配种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300mg/头.天的β-胡萝卜紊能显著提高奶牛产前7天、产后10天和产后60天的血液β-胡萝卜素浓度(P〈0.05),降低产后胎衣不下和乳腺炎的发病率,提高产后70天内的配种率和配种受胎率,但对一次配种受胎率和配种天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养鸭应注意公母配比适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种鸭群的公母配比种鸭群中公母鸭的配比,对种蛋的受精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公鸭留得过多,不但经常争夺配偶、互相骚扰,影响公鸭精力,导致配种力降低,还大量消耗饲料。公母鸭的比例受品种、年龄、季节、饲养管理和配种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蛋用公鸭比肉用公鸭配种力强些,母鸭的比例可大些;年轻公鸭比老年公鸭配种力强些,母鸭比例可大些;公鸭在春季配种力强些,母鸭比例可比其他季节大些;公鸭营养状况好或大群配种时,母鸭的比例同样可大些。一般情况下,公母鸭适宜的配偶比例是,蛋用品种为1∶20~1∶25,兼用品种为1∶6~1∶10。当然,在实…  相似文献   

5.
1科学地确定初配年龄公母兔达到性成熟后,虽然已能配种繁殖,但因身体各器官仍处于发育阶段,未能达到体成熟,此时不能配种,若此时配种(称为过早配种)不仅会影响公母兔的生长发育,而且配种后受胎率低,产仔数少,仔兔初生体重小,成活率低;但也不能过晚配种,过晚配种会影响繁殖数量,并容易引起种兔本身肥胖,生殖机能降低。确定肉兔的初配年龄,主要根据体重和月龄来决定,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公母兔体重达到该品种标准体重的70%时,即已达到体成熟,就可开始配种繁殖。一般认为,小型品种初配年龄为4~5月龄,体重2.5~3kg;中型品种为5~6月龄,体重3.…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配比对SPF级NIH小鼠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的配比对SPF级NIH小鼠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从种鼠中随机抽取雄性30只,雌性60只,分别按1公:1母、1公:2母、1公:3母的方式进行配种。结果1公:2母的配种方式比1公:3母的产仔时间极显著缩短(p〈0.01)、窝产:仔数、离乳率和生长速度极显著的高(p〈0.01):与1公:1母比较产仔数极显著增加(p〈0.01)。结论1公:2母的配种方式为NIH小鼠的最佳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7.
人工授精是兔的改良工作中最经济和最科学的一种配种方法。兔的人工授精的能够充分利用优良种公兔,迅速推广良种;防止近亲交配,可减少公兔的饲养数量,公母饲养比例为1:(80-100),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母兔的受胎率(80%~90%),可减少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对宁夏区内5个规模奶牛场的繁殖母牛生殖状况调查的基础之上,分析表明,产前体况评分为3.25~4,产后体况评分为2.75~3.5,年泌乳量为7 000~5 000kg,产犊季节在秋冬季、经产奶牛等因素与其相对应的对照组比较,产后卵巢开始活动的时间、产后第一次站立发情的时间、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明显提前(P〈0.05),受胎率明显增高(P〈0.05),产犊指数明显缩短(P〈0.05)。  相似文献   

9.
<正>21天妊娠率概念的提出与奶牛的生理特性有关。众所周知,奶牛产后机体恢复正常后,按生理规律会在21天发情一次,因此应以21天为一个阶段计算母牛的妊娠率。21天妊娠率的计算包括了两个指标,一个是受胎率,另一个是配种率,即21天怀孕率(PR)=配种率(SR)×情期受胎率(CR),其中配种率即每隔21天配种牛占总准配牛的比例,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发情鉴定率;情期受胎率是指在这21天中妊娠牛占所配牛的比例。21天妊娠率同时兼顾了受胎率和受配率两个繁殖指标。受胎率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当前配种员的技术水平及牛场的饲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促排卵素3号(LRH-A3)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和效果,发情母猪配种前4—6h,用LRH-A3进行处理,并与不使用激素的发情母猪进行比较。结果地方品种母猪的受胎率、平均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分别为93.3%、14.6头和89.5%。与对照组相比,母猪受胎率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产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仔猪成活率比对照组低4.6%,差异显著(P〈0.01)。经产瘦肉型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分别为86.7%,12.3头和93.8%,与对照组相比,配种受胎率、仔猪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母猪平均产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青年瘦肉型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分别为83.3%、10.6头和94.5%,与对照组相比,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仔猪成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发情母猪配种前肌注LRH-A3后,青年瘦肉型母猪繁殖效果最理想,经产瘦肉型母猪次之,地方品种母猪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
沈莉 《江西饲料》2011,(2):42-43
1"比例",即配种比例公母鹅配种比例直接影响种蛋受精率的高低。配种的比例随着鹅的品种、年龄、配种方法、季节及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在自然交配时,一般小型品种鹅的公母比例为1∶6~7,而大型品种鹅为1∶4~5。在生产实践中,公母鹅比例的大小要根据种蛋受精率的高低进行调整。大型公鹅要少配,小型公鹅要多配;老年公鹅要少配,体质强壮的公鹅可以多配;水源条件差,秋冬季节可适当少配;水源条件好,春夏季节可以多配。  相似文献   

12.
选择健康、空怀、膘情中等以上的细毛母羊274只分为3组(试验Ⅰ组87只、试验Ⅱ组92只、对照组95只),比较孕前补饲对绵羊情期受胎率、总受胎率、产羔率等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母羊的情期受胎率、双羔率差异显著(P〈0.05)。因此在配种前搞好放牧抓膘和补饲,是提高母羊繁殖性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该试验通过应用奶牛性控精液配种,汇总统计了青年母牛、成年母牛的情期受胎率和母犊的出生比例。结果表明:应用奶牛性控精液给青年母牛配种,可以提高母牛的情期受胎率,降低配种成本;奶牛性控精液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一)准备配种期的饲喂 经过实践证明,公狐从配种结束,母狐从断乳以后,幼狐从8月末就进入下一个繁殖季节的准备配种期,是一个长期准备过程。因为公狐在配种期和母狐在产仔哺乳期体力消耗很大,要有一个恢复体力阶段,从8月末到9月初,公母狐(包括当年幼狐)的性器官开始发育,以迎接下一繁殖季节的到来。  相似文献   

15.
<正> 我们在太仓县建立猪的统一供精站,实行全县统一供精后,于1981年5月开始进行提高种公猪利用率的研究,经过试验,采用一系列新的技术措施,经1983年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效果良好。这一年饲养生产公猪9头,为18586头母猪配种。公母比例达1∶2065,情期受胎率达84.3%,同1980年比,公母比例提高5.38倍,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发情不正常的青年母猪使用速效催情针、孕马血清及中草药粉剂进行处理后,观察发情、配种受胎及产仔情况。结果:速效催情针组母猪发情率60%,配种受胎率83.3%,平均产仔数6.9头;孕马血清组母猪发情率65%,配种受胎率84.6%,平均产仔数6.09头;中草药粉剂组母猪发情率40%,配种受胎率66.7%,平均产仔数6.5头;对照组(不使用药物)配种受胎率30%,平均产仔数3.67头。经统汁学分析,使用速效催情针、孕马血清及中草药粉剂处理后,母猪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使用速效催情针、孕马血清及中草药粉剂可促进青年母猪的正常发情,对配种受胎率和产仔数的提高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乏情后备母猪应用外源激素LRH-A3提高繁殖性能的研究表明:①LRH-A3显著地促进乏情后备母猪的发情。处理后母猪发情间隔的平均天数缩短7.24天(7.14天对14.38天,P〈0.01):在7天内发情的比率提高54.37%(81.55%对27.18%,P〈0.01)。②LRH-A3显著地提高发情率和情期受胎率:试验组的发情率、受胎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13%(93.76%对63.63%,P〈0.01),9.85%(95.56%对85.71%,P〈0.05)。③LRH-A3显著地提高母猪的产仔性能:试验组母猪第一胎、第二胎窝平均产活仔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11头(10.13对8.02,P〈0.05),1.94头(10.14对8.20,P〈0.05)④LRH-A3对第二胎繁殖效率无负面效应:试验组、对照组分别在第一胎、第二胎的窝产活仔猪数、初生窝重等方面,胎次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性控冻精在牛场的使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生产牛体内胚的研究:使用常规冻精超排了49头牛,头均可用胚为5.5枚,可用胚率为56.0%;使用性控冻精超排了50头牛,头均可用胚为4.6枚,可用胚率为49.0%。两者的差异不显著(P〉0.05)。第二部分为受胎率和性控比率的研究:使用常规冻精对936头青年牛进行了配种,受胎645头,受胎率68.9%;使用性控冻精对1131头青年牛进行了配种,受胎734头,受胎率64.9%。常规冻精的受胎率比性控冻精的高,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二部分的研究过程中,利用B超仪对胎儿进行了性别鉴定,总共鉴定了68头妊娠55-90d的牛,母犊率为94.1%。  相似文献   

19.
性控冻精在克拉玛依地区后备奶牛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克拉玛依绿成公司奶牛二场从2006年开始对178头满18月龄后备牛进行配种,其中86头使用性控冻精,92头使用普通冻精,统计情期受胎率、母犊率、犊牛初生重、犊牛成活率和胎衣不下的情况,并对性控冻精与普通冻精后代的生产性能等进行了跟踪观察与对比。性控冻精配种的后备牛比普通冻精配种的后备牛的情期受胎率低8.4个百分点(P〉0.05),母犊率提高44.2个百分点(P〈0.01),犊牛初生重相差1.2kg(P〉0.05),犊牛成活率相差1.4个百分点(P〉0.05),胎衣不下率相差2.8个百分点(P〉0.05)。从后代的生产性能上比较,牛奶产量平均相差1.52kg,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蛋白、乳脂率和非脂固形物比较,差异均不显著。通过性控冻精与普通冻精在后备牛上的运用效果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在情期受胎率、母犊率及后代的生产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20.
麝类动物(Moschus spp.)雄性个体可分泌麝香,是濒危珍稀资源动物,驯养是濒危麝类动物的迁地保护(ex situ protection)和麝香生产的重要方式。我国从1958年开始麝类驯养,初期的主要驯养麝种为林麝(M.berezovskii),从1990年开始马麝(M.sifanicus)驯养。论文总结了濒危马麝的分群驯养,归纳了麝场选址、麝场修建、圈舍设计、分圈分群及日常驯养管理等方法体系,对我国麝类驯养、资源保育及麝香生产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