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蚕一代杂交种的良卵数、良卵率是蚕种品质检验的2项重要指标。为了提高检验效率,利用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建立检测家蚕一代杂交种良卵数、良卵率的新方法。分别利用这种图像处理方法和人工计数方法检测12个家蚕品种的蚕卵样本每克蚕卵的良卵数、总卵数,采用新方法检测获得的结果数据的相对误差均<1%。对2种方法获取的每克蚕卵良卵数、总卵数数据进行t测验,其t值均小于t0.05(22)=2.074,说明2种检测方法获取的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利用2种检测方法对每克蚕卵良卵数、总卵数的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9、0.9982,2种检测方法获得的结果数据间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与人工计数检测方法相比,采用ImageJ图像处理技术的检测方法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可用于生产上家蚕一代杂交种的良卵数、良卵率检测。  相似文献   

2.
家蚕一代杂交种成品卵(散卵)良卵率检验标准明确规定了良卵数或不良卵粒数平均值的计算方法,但其检验误差的允许值未做规定,因而无法评判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以极差值估计检验误差,分析了影响成品卵良卵率检验误差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成品卵检查中良卵率的允许极差标准,以此作为衡量和控制蚕卵检验质量的指标,并通过对江苏省近几年成品卵检验的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连续 5年对全国主产省 (市、区 )的蚕种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检 ,检验结果表明 :我国春用桑蚕一代杂交种总体质量良好 ,蚕种质量逐年稳步上升。分析桑蚕一代杂交种总体质量及各指标的测试成绩后认为 :散卵种良卵率≥ 97%、杂交率≥ 95 %、病卵率 <0 15 %的指标比较合理 ,而平附种良卵率≥ 90 %的指标偏低 ,可提高到 94 %~95 % ;实用孵化率≥ 90 %的指标偏低 ,可提高到 92 %以上 ;良卵 (粒 )数指标可改为规定下限 ,如每盒蚕种不少于多少粒 ,允许有不同的卵量 ;蚕种外观包装的标签上还可添加注册商标、执行标准、良卵 (粒 )数 ,春用种须标明出库日期、夏秋用种还须标明浸酸日期等。  相似文献   

4.
李掌林 《中国蚕业》2001,22(4):33-35
<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检验标准明确规定成品卵的张种良卵粒数为25000粒(±500粒),各省对此也有规定,张种良卵粒数允许误差为±2%.多年来,对张种良卵粒数的允许误差为±2%的理论根据及实际工作中的可行性讨论不多,生产单位如何控制张种良卵粒数,确保良卵总量符合规定要求似未引起足够重视.有些种场在成品卵装量时离规定的25000(±500)粒要求差距甚远,有的甚至超过2000~3000粒.结合2001年春季的成品卵卵量检验工作对检验的数据作一粗浅分析,以认识和把握克卵粒误差与张种卵量误差间的相关关系,以探求张种良卵粒数符合规定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5.
连续5年对全国主产省(市、区)的蚕种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检,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春用桑蚕一代杂交种总体质量良好,蚕种质量逐年稳步上升.分析桑蚕一代杂交种总体质量及各指标的测试成绩后认为:散卵种良卵率≥97%、杂交率≥95%、病卵率<0.15%的指标比较合理,而平附种良卵率≥90%的指标偏低,可提高到94%~95%;实用孵化率≥90%的指标偏低,可提高到92%以上;良卵(粒)数指标可改为规定下限,如每盒蚕种不少于多少粒,允许有不同的卵量;蚕种外观包装的标签上还可添加注册商标、执行标准、良卵(粒)数,春用种须标明出库日期、夏秋用种还须标明浸酸日期等.  相似文献   

6.
章韶光 《蚕桑通报》2003,34(4):54-56
蚕种良卵率是衡量蚕种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蚕种装盒量的依据。良卵率的高低表明制种过程和冷库处理是否得当,同时从一个侧面也能反映出制种产量状况。我库通过多年来对冷浸种和浴消种的调查,发现良卵率和蚕种生产中环境因素,营养条件,从催青到制种全过程的技术处理,以及冷藏浸酸和浴消处理等诸多环节关系密切。不同年份、不同季节、良卵率的差异可以从毛种卵面和盐比的难易程度表现出来,如2002春期制种,气候异常,不良卵普遍比往年增多,给盐比选种带来很大难度,最低一批良卵率仅92.12%。不良卵以不受精卵、生种和再出卵为主,尚有部分红褐色…  相似文献   

7.
依据 1999- 2 0 0 3年监督抽查的春用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的测试成绩 ,分析实用孵化率、杂交率和病卵率的分布情况和质量指标认为 :杂交率≥ 95 %、病卵率 <0 15 %的指标比较合理 ;实用孵化率≥ 90 %的指标偏低 ,可提高到 92 %以上。  相似文献   

8.
周美莲 《江苏蚕业》2005,27(1):26-28
<正>1近几年来江苏省原种卵面调查情况江苏省原种的单蛾良卵粒数几年来逐步增加,不良卵率逐步下降,2003年春制春用蚕种的单蛾良卵粒数较1997年增加了84粒,增长比例达到了19.31%,不良卵率降低了1.21%,原种卵面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见表1)。  相似文献   

9.
改变良卵率的静态调查方法 ,运用动态调查蚕种的不良卵发生率 ,并借助破坏性检测方法 ,增大蚕种场批间的不良卵发生率差异 ,提高了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检测结果的代表性。使用这种方法 ,能够准确地检测因蚕期营养和产卵环境等造成的下一代蚕种质量差异 ,特别是强健性差异 ;经检测生产上的 8个品种 145场批的蚕种 ,结果与多项指标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浦月霞 《广西蚕业》2001,38(1):11-14
通过对四个品种四组不同成熟度母蛾交配所产卵的良卵率和孵化率的调查,发现母蛾不同成熟度交配,蚕卵的良卵率和孵化率均无显差异,但随着母蛾成熟度的提高,良卵率和孵化率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11.
提高蚕种良卵率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  朱水芬 《蚕学通讯》2006,26(4):29-31
优良蚕种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蚕茧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好蚕种各项技术处理,提高蚕种质量是生产优良蚕种的根本措施。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蚕种必须以质取胜,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蚕种良卵率是衡量蚕种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农业部部颁标准必须检验的项目之一。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对秋制越年蚕种冬季浴消时施行浸酸消毒,分离不受精卵,以利提高蚕种质量,增加蚕种数量.试验3年来,平均良卵率提高1.14%,淘汰率降低了 5.26%.  相似文献   

13.
春制春用蚕种的良卵率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采用不良桑叶饲养诱导,通过单蛾育定向选择,并以自交继代的方法,对家蚕品种854B的良卵率性状进行遗传改良,期望从品种遗传改良的角度探索提高春制春用蚕种良卵率的技术。新建立的家蚕品种854B的高良卵率品系854B40系,其春制春用蚕种的不良卵率为1.98%,较同一品种的对照品系854B湘系的春制春用蚕种的不良卵率显著降低(P<0.05)。高良卵率品系854B40系的繁育成绩中,全茧量与茧层量较854B凉山、854B湘系显著下降,分别为1.560 g和0.376 g,但死笼率、虫蛹率、茧层率与对照品系间差异不明显。试验结果表明,在不良环境因素诱导下对品种的良卵率性状进行定向选择,可以达到稳定提高春制春用蚕种良卵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何东 《四川蚕业》2005,33(2):40-40,42
现行对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的评判是通过病蛾率、病卵率的检疫,来判定家蚕微粒子病带毒情况;通过蚕种成品检验,判定良卵数、良卵率、孵化率和杂交率是否达标。每一份检验报告所表达的蚕种质量信息,只是单一参数。可否对蚕种各项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比打分,计算出一个综合评判蚕种质量的量化指标,使制种批之间蚕种质量有可比性。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另二文中我们分别报导了家蚕春制越年种散卵型保护方式夏季消毒药剂的选择试验效果,以及夏季浴消的时期、方法及其后的保护等对蚕种品质和生理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侧重于该方法的保护效果和实施方法。一、散卵型保护效果(一)提高良卵率的效果 1985~1991年我们在生产中调查发现,现行保种方法(平附型)由于卵表和产附材料上附有蛾尿、鳞毛等杂物及卵胶,还有大量真菌存在,蚕种发霉不可避免,霉死卵率(已除去不受精卵转变成的霉死卵)比散卵型保护要高1.0~3.0%,其它不良卵率也要高0.5%以上。二项合计,散卵型保护比现行保种方法可减少蚕种损失1.5~3.5%。(二)对蚕卵重量的影响从表1可  相似文献   

16.
来自三个羊场的 60只布尔山羊被随机分成输卵管采卵组和子宫角采卵组。结果表明 :用输卵管采卵法采集的 3 0只羊的总采卵数、总有效卵数和平均有效卵数分别为 5 83、484和 17 9枚 ,子宫角法采集的 3 0只羊的相应卵子数为 5 0 5、461和 16 5枚。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但后者却较前者多产羔 3 4只 ( 2 5 2比 2 18) ,其差异极显著 (P <0 0 1)  相似文献   

17.
周晓舟 《广西蚕业》1997,34(1):23-24
桑蚕原种“湘·7的母蛾二重交试验结果表明;母蛾重交两次比单交一次总产卵量和良卵数增加,不良卵率有所下降。母蛾与一雄蛾交配1小时后再与另一雄蛾交配3.5小时的交配方式,与对照单交4.5小时相比.其单蛾总产卵量和良卵数增幅分别达10.98%和11.16%,不良卵率下降13.93%。  相似文献   

18.
<正>我省目前蚕种质量以“四率”进行考核,即“良卵率、孵化率、杂交彻底率、微粒子毒率”,这是蚕种质量检验考核的一大进步.孵化率、杂交彻底率、微粒子毒率都可以通过直接检验比较公正地反映蚕种内在质量,而良卵率指标在蚕种生产后期处理中易受人为因素的干扰,不能准确地反映蚕种的内在质量.在实际考核中,考核结果也没有与蚕种结算价格挂钩.我们在生产中发现冷浸种不良卵的淘汰率和越年种不良卵的再发生率与蚕种质量有很大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家蚕原种质量调查及国家标准的实施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10年连续7年对全国13个蚕茧主产省(市、区)的家蚕原种质量进行监督检验,结果显示家蚕原种质量总体良好:全部抽检的176个批次家蚕原种中,有166个批次合格,平均抽检合格率94.3%,年度抽检合格率由2004年的84.2%上升至2010年的96.6%,上升了12.4个百分点。纵观连续7年对家蚕原种质量检测的各项指标数据认为,GB 19179—2003《桑蚕原种》国家质量标准中的指标设置科学合理。基于促进生产企业抓好蚕种质量管理的目的,对进一步完善《桑蚕原种》国家质量标准提出以下建议:将外观包装指标中的标签、合格证单独列出;将单蛾最少良卵数、折净率归类在标准的"附录A(规范性附录)生产过程预控要求"中,并将折净率提高5个百分点(即折净率≥55%),每张良卵数按品种类别与生产季节进行分类;将纯度归类在质量指标的备检项目中;在卵质指标合格的前提下,再按合格原种的品种特性与各项质量指标在家蚕原种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综合评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级,以便家蚕原种销售按等级实施"优质优价"。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通过对卵泡波发育时程的监测,以及比较间隔不同的采卵时间获得的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复合物(COCs)质量,并通过孤雌激活的方式验证卵母细胞的质量,从而确定最佳间隔采卵的时间。利用超声波活体穿刺的方法分别对间隔5天、7天和10天的母牛进行采卵,在体外对COCs进行成熟培养后,有极体排放的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发现:间隔7天采卵获得28%的桑椹囊胚发育率,间隔5天采卵获得12%的桑椹囊胚发育率,间隔10天获得16%的桑椹囊胚发育率。卵裂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证实活体穿刺采卵间隔7天是最合适的一个时间,可获得一定数量的优质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