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琦  姚拓  阿不满  杨晓玫  张建贵  冯影 《草地学报》2019,27(5):1392-1399
为研制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微胶囊剂,探究其对苜蓿、燕麦的促生效果,本研究以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为包埋剂,CaCl2为交联剂,对单一菌株和复合菌株进行包埋,以微胶囊操作性和成球性为评价指标,并进行包埋率、活菌数及增殖倍数测定,确定最佳配比。以液体剂型为参比,测定微胶囊菌剂的耐盐和耐碱性,并对微胶囊菌剂进行盆栽试验,测定PGPR微胶囊剂对苜蓿和燕麦株高、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根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SA 3%-CaCl2 4%制作的微胶囊菌剂机械强度较好,包埋率达到91.70%,增殖后的微胶囊活菌数达到1.08×1010 cfu·g-1,增殖9.19倍。不同盐碱浓度下微胶囊菌剂菌液浓度均高于液体菌剂,显著提高了菌株对盐碱胁迫的耐受能力。PGPR微胶囊剂对苜蓿和燕麦的促生效果显著,施用微胶囊菌剂使苜蓿株高增加31.79%,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增加35.25%,40.02%和30.43%;使燕麦株高增加11.60%,总根长、根平均直径和根体积增加41.56%,25.01%和105.83%。确定PGPR微胶囊剂最佳配方为SA 3%-CaCl2 4%,施用PGPR微胶囊剂可明显提高苜蓿和燕麦的株高,以及不同根直径下的总根长,并改善根系形态,对苜蓿和燕麦根系生长的促生效果好于液体菌剂和固体菌剂。  相似文献   

2.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微胶囊技术的原理,概述了饲料工业中应用的喷雾干燥法,喷雾冷却法,空气悬浮法,水相分离法,挤压法,包接络合法,乳液聚合法,界面聚合法,后面两种方法主要用来制备纳米级微胶囊,同时介绍了饲料工业中维生素微胶囊,酶制剂微胶囊,微生态制剂微胶囊,饲料添加剂缓释微胶囊,香味剂微胶囊,酸味剂微胶囊,氯化胆碱微胶囊,包被硫酸亚铁以及微胶囊饵料等具有开发前景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苏云金芽孢杆菌、BT蛋白的研究概况和微胶囊技术。针对微生物农药的一些抗性、稳定性、残效期等问题,BT蛋白与其他害虫方法结合使用和微胶囊剂将成为生物农药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以甘薯品种红香蕉为试材,在地下害虫危害较重地块,研究了地蚜灵、70%吡虫啉粉剂、30%毒死蜱微胶囊剂和白僵菌1号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地蚜灵(666.7m2用量,下同)100.0g、30%毒死蜱微胶囊剂0.5、1.0kg处理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43.38%、37.37%和41.13%,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各药剂处理对薯块商品率影响差异显著,对鲜薯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触破式微胶囊剂是根据天牛成虫耐药力强,成虫羽化出孔期长的特点研制的一种新型微胶囊剂,它象地雷一样能在天牛踩触时立即破裂,释放出高效原药即刻粘附于天牛的足部附节,并通过节间膜渗入天牛体内,进而杀死天牛.桑树夏伐后"白拳"用药,不污染桑叶,是一种新型的天牛防治剂.  相似文献   

6.
所谓微胶囊,是指以高分子材料作为致密膜外壳,将分散的固体物质、液滴或气体完全包封形成微胶囊。含固体的微胶囊形状一般与固体相同,含液体或气体的微胶囊的形状一般为球形。微胶囊的颗粒直径尺寸范围在0.01~10000μm,一般在2~200μm。囊壁的厚度一般在0.5~150μm,0.5μm以下囊壁也可生产,壳通常占微胶囊总重量的  相似文献   

7.
微胶囊技术是指把分散的固体物质、液滴或气体完全包封在一层致密膜中形成微胶囊的方法。所得到的微小粒子称为微胶囊。将微胶囊技术应用在饲料工业可以解决现存的许多问题。并就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饲料业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可以治疗人身体上的许多疾病,制成微胶囊产品既利于携带又可促进人体吸收。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β-胡萝卜素微胶囊。研究表明,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简单、方便,可以更好的延长贮存稳定性,温度在10℃,相对湿度在30%,微胶囊产品储存期不超过1个月的情况下β-胡萝卜素微胶囊的保留率最佳。  相似文献   

9.
李旭涛 《中国蜂业》2004,55(3):18-19
目前,在畜牧业中应用的有机酸主要有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山梨酸、丙酸、甲酸等,其中应用前景最广泛的是饲料酸化剂,并且已不仅仅是单一类的酸化剂,而是多种酸配合使用的复合酸化剂以及开始采用的微胶囊剂制剂或脂质保护外膜保护处理的酸化剂.不同的有机酸各有其理化和生物学特性,也各有其作用的特点.就养蜂生产实践应用而言,使用最广泛的是柠檬酸、延胡索酸、酒石酸、乙酸、乳酸、丙酸、甲酸、鞣酸、二氯异氰尿酸等,其主要是作为养蜂生产的防病保健剂、防治蜂螨剂、消毒剂和饲料保藏剂等.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用鸡源乳酸菌制备菌悬液,分别采用1%、2%、3%和4%海藻酸钠包埋后,挤入不同浓度的CaCl_2溶液中成球并进行硬化。结果显示,上述4种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菌悬液挤入0.1 mol/L CaCl_2溶液中均能形成微胶囊。微胶囊放入3.5%的CaCl_2溶液中可得到硬化,可良好地维持微胶囊形态。形成的微胶囊随海藻酸钠用量的增加由软逐渐变硬,1%、2%海藻酸钠菌悬液形成的微胶囊较软、3%海藻酸钠菌悬液形成的微胶囊软硬适中、4%海藻酸钠菌悬液形成的微胶囊过硬。每克微胶囊中的活菌数随海藻酸钠用量增加而增多,3%、4%海藻酸钠微胶囊中的活菌数极显著高于1%、2%海藻酸钠微胶囊中的活菌数(P0.01),3%海藻酸钠微胶囊中的活菌数与4%海藻酸钠微胶囊中差异不显著(P0.05)。故确定3%海藻酸钠是包埋乳酸菌的最适浓度。3%海藻酸钠微胶囊不能很好地阻隔pH值为2.5的人工胃液,在后续工作中将选用复合壁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育肥猪采食量和生产进入停滞期的难题,试验选取体重90 kg左右的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杂交阉割公猪3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添加0.4%丁酸钠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微胶囊包被剂的日粮,记录每组每日采食量。并在试验的第14天和第28天静脉采血,检测血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在饲喂至第14天,试验组间接胆红素显著降低(P = 0.046),γ-谷氨酰转移酶有降低趋势(P = 0.099)|饲喂至第28天,试验组育肥猪增重提高11.51%,料肉比降低1.93%,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 = 0.009),谷丙转氨酶活性有降低趋势(P = 0.056)。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丁酸钠-DHA微胶囊包被制剂可提高生长后期育肥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改善血脂代谢,缓解后期生长速度放缓问题,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丁酸钠-DHA微胶囊包被剂|生产性能|经济效益|育肥猪  相似文献   

12.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英  张日俊 《饲料工业》2002,23(10):48-50
1微胶囊技术简介微胶囊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迅速、用途广泛而又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制备微胶囊的过程称为微胶囊化(microencapsulation),它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裹在一个微小的胶囊中。包封用的壁壳称为壁材;被包的囊芯称为芯材,芯材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囊壁厚度一般为0.1~200μm之间,微胶囊的粒子大小,因制备工艺及用途不同而不同,理论上可以制成0.01μm~1000μm的微胶囊。虽然对于微胶囊尺寸范围的分类还没有很统一的标准,但目前有人认为直径小于1μm的为毫微胶囊,而直径大于1000μm的为大…  相似文献   

13.
聚氨酯型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在蚕丝织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变材料及其微胶囊的制备是调温织物的核心技术。以聚氨酯(PU)为壁材,相变石蜡为芯材,合成了聚氨酯型相变微胶囊,并且将其应用于增强蚕丝织物的调温功能。生物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图片显示合成的聚氨酯型相变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表面形貌;激光粒度测试可见微胶囊的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78μm;微胶囊的红外谱图证实其中有聚氨酯结构的生成;热性能表征结果显示该微胶囊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分别为23.80℃和70.31 J/g。经聚氨酯型相变微胶囊整理后的真丝绸具有较明显的调温效果,其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分别为24.28℃和1.82 J/g。  相似文献   

14.
通过微胶囊技术对益生菌进行保护,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延长益生菌制剂的保存期,并尽量减少其通过胃肠道时的损失。介绍了不同益生菌的微胶囊化制备方法及微胶囊技术在益生菌保护中的应用,探讨了微胶囊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微胶囊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乳酸菌微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乳酸菌对环境及大多数抗生素均较敏感,多年来人们对如何延长微生态制剂中乳酸菌的存活时间,进行了大量研究。袁杰利等利用明胶和阿拉伯胶对双歧杆菌进行了微胶囊包被,使双歧杆菌在干燥过程中的死亡率下降了20%-30%,本研究利用明胶和阿拉伯胶及固定剂制成了乳酸菌微胶囊制剂。现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1.1菌种:嗜酸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1.2微囊材料:明胶、阿拉伯胶。1.3微胶囊的制备1.3.l菌体的收集:经厌氧固体平板发酵、增殖嗜酸乳杆菌及青春双歧杆菌,洗下菌苔。混合后,得到菌体悬液。1.3.2原胶液的制备:将固体明胶或…  相似文献   

16.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胶囊技术的奠基人B.K.Green于1953年发明了微胶囊化的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隐色压敏复写纸(NCR纸)。在随后20多年的时间内,又发展了许多微胶囊化方法,从而使微胶囊技术进一步系统化。日前,这一技术已在医药、食品、精细化工、照相器材和机械制造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尚不多见。随着饲料行业的不断发展,微胶囊技术必将会更受重视并广泛地应用。1微胶囊和微胶囊技术微胶囊(Microcapsule,简称MC)是指一种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容器或包装物。微胶囊技术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埋、封存在…  相似文献   

17.
谭伟 《中国兽药杂志》2011,45(12):35-38
对伊维菌素微胶囊进行制备、表征及其性质研究。以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为壁材,伊维菌素为芯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超声乳化,冷冻干燥14h得到微胶囊。红外光谱法对微胶囊产品进行表征,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伊维菌素含量进行测定,同时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的包封率可达到92.27%;连续光照5h和在30~60℃下保存24h,微胶囊性质稳定;红外图谱显示微胶囊制备成功。冷冻干燥法制备伊维菌素微胶囊包埋效果良好,且该微胶囊的光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微胶囊技术以及饲料业中常用的芯、壁材和微胶囊化方法,并论述了微胶囊技术在饲料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微胶囊化速溶茶粉生产项目简介微胶囊化速溶茶粉,是采用北京市食品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八·五重点攻关微胶囊技术而开发的一种既保持原茶营养风味,又比原茶易于贮存、应用的茶类加工新产品。微胶囊化速溶茶粉包括红茶、绿茶、花茶和乌龙茶四个品种,是分别采购福建安溪、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微胶囊技术在生物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得到了应用和发展。而维生素作为维持动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当前动物维生素缺乏症时有发生。文章介绍微胶囊化技术,探讨维生素微胶囊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维生素微胶囊化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