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淡色卵,卵色呈淡褐色或灰白色,比正常卵颜色淡,多发生在正交品种中,比重与正常卵相差不大,盐水比选选除困难.淡色卵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条件有一定关系,如桑叶的老嫩、大蚕饲育温度及种茧保护温度过高等都有可以造成淡色卵的发生.近几年来,由于制种数量的增大及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冷藏浸酸蚕种淡色卵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家蚕品种871是蚕业生产上推广使用面很广的实用性蚕品种,幼虫斑纹限性,卵色藤绿色,卵壳淡黄色。近年来,在原种繁育过程中,出现了与871品种固有卵色不一致的杂色卵。通过对871品种的杂色卵在不同饲育条件下进行比较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杂色卵的发生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用有效氯0.3%的漂白粉消毒的桑叶饲养以及不同温度饲养对杂色卵发生无影响。杂色卵蚕种的后代较正常色卵蚕种的后代再次发生杂色卵的比率高3.2%,但杂色卵后代的品种性状、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和各项品质成绩与正常型卵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对蚕种繁育和生产实用性无显著性影响。为了减少871原种的杂色卵发生,建议在原原种、母种繁育及蚕种挖补中严格淘汰杂色卵。  相似文献   

3.
卵色是由卵壳色和浆膜细胞色素及卵黄色复合的颜色构成的,一般的卵呈黑(深褐)色,不同地区品种有所差异:中系品种有些为褐色大多都带点绿色呈青灰色;日系品种多为灰紫色。正常卵壳无色透照或半透明:中系品种卵壳有白色半透明,略带浅黄绿色、半透明两种,日系品种卵壳多为白色透明。灰色卵属于突变卵壳之一,在很久以前已被人们发现,灰色卵只是卵壳不透明而现乳白色,故在外观上卵色呈灰色,早年发现的灰色卵Gr的特点为:当其是纯合体时壳卵透明呈正常卵色,杂合体时卵壳不透明为灰色卵。一般情况下,蚕化蛹后应在25℃左右温度下…  相似文献   

4.
何琼  赵淑亚 《蚕学通讯》2002,22(2):31-32
近年来 ,在原原种的繁育和母种的继代过程中 ,发现一些比较突出的异常现象 ,我们结合生产 ,对此进行了一些调查观察 ,现就这些现象提出讨论。1 现象及原因1 .1 卵色、卵壳色发生逆向变化蚕品种瀛、华系卵卵壳固有的颜色 ,一直是人们分辩瀛、华系蚕种的标志性特征。近年来华系卵壳色有由黄变白的趋向 ,瀛系则变化不大。根据一些学者解释 ,因为现在很多品种的选育采取了多品种杂交育种的方式 ,特别是有多化性血缘参与育成的品种 ,与过去纯系分离法育出的品种有些差异 ,这对近几年新推出的品种卵色、卵壳色的变化应该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但…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目的:近年来,由于各场站繁育新九原种及新九×8301的交杂种,大量产生再出卵,原种及其反交的杂交种发生不受精卵也很多,给蚕种生产繁育带来很大的困难,影响蚕种质量及蚕种生产计划的完成.据有关调查、影响新九品种的化性(再出卵)及不受精卵的因素很多,除了与催青、原蚕繁育、上簇制种的环境因素有关外,还与品种遗传因素有关,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新九与其他二化性品种在同一条件催青,同一环境饲养,同一时间制种,其他二化品种就基本没有发生生种及再出卵,而新九虽然发生生种极少,但产卵后10天到15天之间大量发生再出卵(看色生种),这是化性滞育不完全之故.因此,我们在研究产生再出卵环境因素,制定合理技术措施外还必须在化性遗传方面进行试验调查研究.为此,根据生产上的需要,并向我场退休老技师李嘉霭同志请教,于79年秋开始这项工作.主要目的是选除再出卵因素,稳定新九品种滞育卵的化性,同时减少不受精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付中华 《北方蚕业》2003,24(1):39-40
家蚕是以卵滞育越冬的昆虫,没有滞育期的卵称之为不越年卵.不越年卵在生产上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产卵后,卵色不变,约经10日左右孵化的称之为生种;二是产卵后,卵色可变成固有色,以后在年内陆续孵化的称之为再出卵,生种与再出卵都属不良卵.不越年卵的发生不仅降低了蚕种的产量,而且也降低蚕种质量,因此,生产上必须重视之,防止不越年卵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家蚕品种C1(H)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卵色突变体。该突变体卵色为淡红色,成虫复眼为红色,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个隐性基因控制,可能与红卵突变基因re互为等位基因,命名为淡红卵突变体(pale red egg,re~p-1)。红卵突变体(re)被认为是MFS(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基因的序列发生了改变,故对re~p-1突变体MFS基因的结构及表达进行分析。与C1(H)卵色正常型品系的MFS基因比较,re~p-1突变体的MFS基因在第6外显子中的一段长59 bp片段被长14 bp的片段所替换,但编码蛋白质的跨膜结构未发生根本改变,而re突变体中MFS基因的结构变化对表达产物的功能有显著影响。此外,利用qRT-PCR检测MFS基因在C1(H)的卵色正常型品系、re~p-1突变体和re突变体3个家蚕品系5龄幼虫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存在差异:相较于C1(H)卵色正常型品系和re~p-1突变体,re突变体所有组织中MFS基因的表达量普遍偏低;相较于C1(H)卵色正常型品系,re~p-1突变体的后部丝腺和精巢中MFS基因具有较高的表达量,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将有助于对re~p-1突变基因定位分析和卵色突变形成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淡色卵发生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色卵发生的原因分析山东农业大学刘庆信,徐建涛,徐新永山东省青州蚕种场于水生,张焕霓,吴景明1993年中秋季,在山东省青州蚕种场,冷藏浸酸后的蚕种中发现一种呈淡褐色的卵,这种卵不同于生种,比重与正常卵相差不大,能够正常孵化,由于它的卵色比正常卵色淡,...  相似文献   

9.
淡色卵饲养性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淡色卵在蚕种生产的各个期别、各个品种中时有发生,严重的批次谈色卵占总卵量的5%左右.为模索淡色卵对蚕茧生产的影响,我们于1995年夏蚕进行了淡色卵与正常卵的催青及饲养比较.现将试验结果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0.
蚕种白死卵的发生一般有2个方面原因:一是由致死基因引起的遗传性白死卵;二是由环境引起的白死卵.在生产上出现的白死卵,一般均属于后者,就品种论,日本系统种容易发生,而中国系统种则含有多化性血统的品种较易发生.  相似文献   

11.
使用本研究室保存的28个品种,进行约2年的长期冷藏,调查了孵化率及其关联的2,3个特性之间的关系。1)对于长期冷藏卵的孵化率,供试品种间有很大差异。热带种和卵色突变系统全部没有孵化,但锦秋、钟和、研白等及交杂种有良很孵化率。2)根据孵化率把观察到的各品种间血缘关系进行了聚类分析,分类成6个集团,已知3眠蚕和卵色系统属于别的集团。3)检索了与孵化有关的遗传基因的存在,从而得到的结果是在第4和第6染色体上有这种遗传基因的存在。蚕卵的长期冷藏是谋求蚕种制造的省力化和提高遗传基因保存效率的重要途径。为确立这种体系,很早就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现在的复式冷藏法。这种方法,由于使蚕种在产卵后  相似文献   

12.
蚕茧荧光色对单蛾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纯黄荧光茧色品种龙限A和纯紫荧光茧色品种龙限B为材料,分析了蚕茧荧光色对单蛾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茧荧光色对造卵数、产卵数、产卵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家蚕实用品种夏芳卵色变异的遗传特性及淘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品种夏芳的卵色为黑褐带绿色,卵壳为淡黄色。在应用中出现了卵色不纯,区间和区内卵色驳杂。区间差异,其代表型变异卵色为棕褐色,蛾区内较一致;区内有差异者主要表现为正常型与果绿色的深浅对比,其中多数是后产下卵的内环少部分卵粒颜色浅,也有随机分布者。经采用后代鉴定法和杂交试验研究,结果:①同蛾区内卵色的深、浅对比差异在后代没有明显的遗传趋向,并非单一的卵色遗传因素引起;②代表型变异卵色--棕褐色由隐性基因控制,表现母性遗传,并区别于家蚕的其它母性遗传卵色,可能为一新的家蚕母性遗传卵色基因。此外,滞育性较弱容易产生生种,也是导致夏芳在整体上卵色驳杂表现的一个因素。提出淘汰变异卵、纯化品种性状的方案为:①直接在母种中选除具有变异卵的蛾区;②对表型为标准性状的母种蛾区,在蛾区半保留条件下,用同蛾区交配法进行后代鉴定,或测交法结合次代鉴定进行区别,以基因型为 / 的半蛾保种或繁育原种,淘汰基因型为 /b及b/b的蛾区。同时,注意综合选择,加强催青温度控制和饲养规范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家蚕新母性白卵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基因资源库中归类于茧色单元的保存系03-130,其卵色为白色,蛾复眼亦为白色.杂交试验结果表明,03-130白色卵表现为混合型母性遗传(Ⅲ型),即F1表现雌亲卵色性状,F2蛾区内发生分离,而不是延迟到F3代才发生蛾区间的分离(母性遗传Ⅰ、Ⅱ型);但基因座与母性遗传Ⅰ型卵色突变-第1白卵(w-l)相同,即10-12.7.称之新母性白卵,基因符号:w-1n.  相似文献   

15.
家蚕单交组合选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降低杂交种制种成本和提高家蚕品种经济性状的目的,以家蚕非减数分裂孤雌生殖产生的雌蚕为雌性亲本,选取限性卵色蚕的雄蚕为雄性亲本,配制成杂交组合。经过近10年的研究,现已初步解决了这种单交型式中孤雌生殖系孵化率低下和限性卵色系经济性状不良等实用技术问题,组配成的单交组合无11×卵36在实验室饲养的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对照品种秋丰×白玉,特别是鲜茧出丝率较对照品种提高15.70%。  相似文献   

16.
1.锈色卵、橙色卵、红色卵、白色卵系统均属西南农业大学家蚕遗传研究室的自然突变型.2.上述基因除已发表的以外,本实验进行全面的观察,而以锈色卵及橙色卵为主,遍及红色卵及白色卵的关系,均在1983~85年进行.3.我室的橙色卵基因和日本的赤褐卵,系在不同染色体上各别的基因.4.锈卵的卵色为近似于干稻草杆的锈黄色.浆液膜以黄锈色素为主,稍近似褐色,成虫复眼红色与红卵蛾一致,基因型为ru/ru,re/re,+~(w5)/+~(w5).5.橙色卵的卵色为可可色,产下的卵,在转色初期,浆液膜有明显红色素,尔后逐渐成为深红色,比黑色卵遥紫,近于藤色,终成可可色(cocoa),成虫复眼也是可可色,基因型为ru/ru、+~(re)/+~(re)、+~(w5)/+~(w5).6.红色卵的卵色为红色,基因型为+~(ru)/+~ru、re/re、+~(w5)/+~(w5).7.白色卵浆液膜无色只有卵黄色透过卵壳,故呈淡黄色,普通称之为白色卵.基因型为ru/ru、re/re、w_5/w_5,但白卵基因w_5对橙色卵基因ru/ru、+~(re)/+~(re)及红色卵基因re/re,+~(re)/+~(re)均为上位.8.橙色卵系交红色卵系的F_1或锈色卵交正常卵的F_1均为黑色,F_2均分离黑色、橙色、红色、锈色四种成9∶3∶3∶1之比,以F_1黑色卵系回交锈色卵生黑、橙、锈、红四种成1∶1∶1∶1之比,回交橙色卵生黑,橙成1∶1之比,回交红色卵黑红成1∶1之比.9.橙色卵交配锈色卵第一代F_1为橙色卵,第二代F_2生橙锈成3∶1.将其F_1回交锈色卵RF_1生橙锈成1∶1之比.10.设锈色卵基因ru红色卵基因re及第5白卵基因w_5及其各个的正常基因+~(ru)?三对基因,其中第一,ru与re两对基因存有互助基因的关系,第二,w_5在ru及re的上位,而ru在re的上位,则所有实验成绩的结果均可说明.A.锈色卵基因ru与+~(re)互助成橙色卵,基因型为ru/ru、+~(re)/+~(re);B.红色卵基因re与+ru助成红色卵,其基因型为re/re、+~(ru)/+~(ru);C.+~(ru)与+~(re)互助成黑卵,其基因型为+~(ru)/+~(ru)、+~(re)/+~(re);D.ru在re的上位,故ru与re共存时的ru/ru,re/re基因型,只现锈色卵ru的锈色而不现红色卵基因re的红色.11.第5白卵基因w_5在锈色卵及红色卵的上位,故此两者共存时则均只发现白色卵而不发现锈色卵及红色卵.故在w_5/w_5,re/re、+~(ru)/+~ru基因型只发现白色卵不发现红色卵,在w_5/w_5,ru/ru,+~(re)/~(re)基因型也只发现白色卵而不发现橙色卵.12.由于锈色卵基因ru及其正常基即+~(ru)与红色卵基因re及其正常基因+~(re),两对基因是互助基因,而由于互助基因间的结合与分离,往往会误认为本来卵色间的分离颠倒了显性和隐性关系.例如锈色卵和红色卵交杂F_1为红色卵,F_2分离红锈成3∶1,很像红对锈是显性,但实际红色卵基因型+~ru/+~(ru)、re/re,锈色卵基因型为ru/ru、re/re,两者F_1,+~(ru)/~ru、re/re,其F_1异质性是+~(ru)/ru,虽现红色卵,但并不是红色卵re/re的自身re能发现红色(因re如无+~(ru)即不能发现),而是因为有+~(ru),此基因型才发现红色,当F_1++~(ru)/ru互交形成F_2个体时,则成ru/ru,+~(ru)/+~ru或+~(ru)/ru,而在+~(ru)/+~ru、re/re或+~(ru)/ru、re/re基因型虽仍形成红色,但当ru为同质性,成ru/ru、re/re基因型时,则红色即不发现,而让位给其上位基因ru/ru,发现锈色卵.所以,此锈色卵的不发现并不是因为它对红色卵是隐性,而是因为ru对其正常(normal)+~(re)是隐性的缘故;恰恰相反,自其本质来说,红色基因re本身对锈色基因ru,反而是隐性,就是下位,而绝不是显性.13.利用锈色卵与红色卵两对基因为材料,可以按需要作成3∶1,9∶3∶3∶1及9∶3∶4的遗传分离比供给遗传学的实验材料.只要饲养几个蛾区,即可互相交杂获得100~200个卵区,每区有400-500卵,完全可以计数足够的遗传分离比,这是最便宜的实验教学材料.  相似文献   

17.
射线对蚕卵形质的人工引变,最为快速,照射以后,无需通过饲育,即可直接观察实验结果。而且又可避免饲育遗失死亡等人为的或技术的误差,比较正确。本实验在1962年春蚕品种保育雄蛹,以红眼白卵(W_4)黑眼白卵(W_3)及红眼红卵(re)等三种卵色因子为标帜;而将此三种因子的相对显性因子+~(w4)+~(w3)+~(re)雄蛹,在发蛾1—2日前,照射X线及钴~(60)γ—射线,到发蛾时,分别与隐性形质雌蛾交杂,产卵变色后,以双筒解剖显微镜,观察卵色的形态变化。 X线照射条件为:5mA,160KV,焦点距离24cm,1.0m.m.铝滤过板,照射时间137.5分,剂量为7500γ。  相似文献   

18.
杨仁奎 《蚕学通讯》2008,28(3):29-31
近年来,在为数不少的现行生产用品种中屡屡发生大量生种,个别季节个别品种甚至相当严重,如在秋蚕期繁育932、871等品种的各级蚕种,生种发生率可达70%以上,一般情况下也在10%以上,由此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我们通常把蚕蛾所产的卵分成滞育卵和不滞育卵两种,其中,滞育卵又称黑种,而生种是不滞育卵的一种。蚕卵的滞育特性,既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人为控制环境条件,创造有利于蚕种生产的环境,向着有利于蚕种生产的方向变化,为生产滞育特性稳定的优质蚕种服务。下面拟就生种的发生机理及相关条件以及防止措施,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李小英 《四川蚕业》2008,36(3):37-37
家蚕夏秋用推广品种夏芳×秋白,自1994年经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以来,在四川省、重庆市等地呈规模推广,对蚕丝业健康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但近年来,该品种在繁育过程中,发现华系夏芳母种、原原种、原种,蛾间、蛾内出现卵色驳杂的变异现象,表现出较大比例淡颜色卵(肉色)。该类卵能正常生长发育,但孵化不整齐,严重地影响了该品种的实用经济价值。采用传统的母种继代时单一淘汰变异卵的方法,连续几年未能解决问题,在种性维持中遇到了难题,2000年代方银、朱勇等对夏芳变异卵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在探明变异卵遗传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选除变异卵的纯化品种性状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20.
家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从卵孵化的幼虫,再经化蛹,而羽化成蛾,为一个世代.其品种很多,有的有“滞育”;有的无“滞育”.有“滞育”的品种,均以卵期“滞育”越年.化性是指一年之内孵化回数,即世代回数的遗传性.凡一年之内只完成一个世代,即产“滞育卵”越年的品种,称为一化性品种;一年之内要完成二个世代,而以“滞育卵”越年的品种,称为二化性品种;一年之内发生多回世代的品种,称为多化性品种.多化性品种分为有“滞育”多化性品种和无“滞育”多化性品种两个类型.多化性品种每年世代回数,一般表现不稳定.比如,有“滞育”多化性品种,在亚热带年内发生八个世代的,往往因生活条件关系改变其世代回数.主要是气温条件的影响,例如,将广州的有“滞育”多化性品种引进合肥,即减少年内世代回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