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0. 98±0.03) g的黄颡鱼8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置4个重复,分别投喂添加0、250、500、1 000、2 000 mg/kg NCG的5种等氮等脂(42%粗蛋白质和7%脂肪)试验饲料。饲养56 d后,应用氯化铵进行72 h氨氮应激试验。结果表明:1)特定生长率在250 mg/kg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0 mg/kg组相比,NCG添加量达到2 000 mg/kg时黄颡鱼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2) 500、1 000和2 000 mg/kg组黄颡鱼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 mg/kg组(P0.05)。黄颡鱼的肝体比、脏体比及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在2 000 mg/kg组达到最低,血清尿素含量在2 000 mg/kg组达到最高。饲料中添加NCG对黄颡鱼肥满度,全鱼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3)黄颡鱼氨氮应激24、48、72 h的累积死亡率随饲料NCG添加量增加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250 mg/kg组累积死亡率达到最低。综上所述,饲料添加250 mg/kg NCG能够提高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抗氨氮应激能力,添加2 000 mg/kg NCG降低黄颡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利用率和存活率。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分析计算出黄颡鱼幼鱼饲料中NCG的适宜添加量为217.98 mg/kg。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诱食剂对黄颡鱼摄食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为(505.9±15.5)g的黄颡鱼16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0.2%虾浆、0.2%DMPT和0.2%甜菜碱,试验期为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诱食剂添加组黄颡鱼日摄食量、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增高(P0.05),饲料系数则显著降低(P0.05)。虾浆和甜菜碱添加组终末体重显著高于DMPT添加组(P0.05),甜菜碱添加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DMPT添加组(P0.05),各诱食剂添加组间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摄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由此得出,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虾浆、DMPT和甜菜碱3种诱食剂均能够促进黄颡鱼摄食和生长性能,虾浆和甜菜碱对黄颡鱼摄食和促生长效果优于DMPT。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黄颡鱼商业配方中使用不同比例的菜粕替代面粉,观察对黄颡鱼生长性能、鱼体品质指标的影响。试验配制了3组黄颡鱼膨化配合饲料,包括面粉组(面粉18%+菜粕0%,能蛋比38.80 kJ/g)、6%菜粕组(面粉12%+菜粕6%,能蛋比35.71 KJ/g)和10%菜粕组(面粉8%+菜粕10%,能蛋比34.99 kJ/g)。1500尾初始体重(40.07±0.23)g的黄颡鱼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网箱,每个网箱投放100尾,养殖投喂10周。结果显示:菜粕替代面粉后对黄颡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当菜粕替代面粉添加量由0%增加至10%时,饲料能蛋比逐渐降低,对黄颡鱼的终末体重、日摄食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黄颡鱼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6%和10%菜粕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面粉组(P0.05),随着菜粕替代面粉比例的增加,日摄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饵料系数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P0.05)。综上所述,在膨化饲料工艺下,6%菜粕组可以优先作为黄颡鱼膨化配合饲料的配比方案,大大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组胺水平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胃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以初均重为(30.08±0.35)g的黄颡鱼为试验对象,分别投喂金枪鱼鱼粉饲料(TFM组)、白鱼粉饲料(H0组,作为对照组)以及白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5个水平组胺的试验饲料(H1、H2、H3、H4和H5组),各组饲料组胺水平分别为53.20、4.30、18.00、56.20、84.60、103.50、158.90 mg/kg。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1)H1组黄颡鱼的末均重、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H0、H2、H3和H4组(P<0.05)。黄颡鱼生长速度与饲料组胺水平显示出二次函数关系的变化趋势。TFM、H3、H4和H5组黄颡鱼的存活率显著低于H0、H1和H2组(P<0.05)。2)H0组黄颡鱼的总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黄颡鱼体侧皮肤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3)通过对黄颡鱼胃黏膜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肠道黏膜细胞间连接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饲料低水平组胺对黄颡鱼的胃黏膜、肠道紧密连接未造成显著损伤,饲料组胺水平达103.50 mg/kg及以上对黄颡鱼的胃黏膜、肠道黏膜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结构造成了严重的损伤。由此可见,饲料组胺水平为18.0 mg/kg时对黄颡鱼生长和鱼体健康是有利的,而饲料组胺水平大于103.50 mg/kg时对黄颡鱼的生理健康、胃黏膜细胞表面结构和肠道黏膜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结构有较为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组胺水平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胃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以初均重为(30.08±0.35)g的黄颡鱼为试验对象,分别投喂金枪鱼鱼粉饲料(TFM组)、白鱼粉饲料(H0组,作为对照组)以及白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5个水平组胺的试验饲料(H1、H2、H3、H4和H5组),各组饲料组胺水平分别为53.20、4.30、18.00、56.20、84.60、103.50、158.90 mg/kg。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1)H1组黄颡鱼的末均重、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H0、H2、H3和H4组(P0.05)。黄颡鱼生长速度与饲料组胺水平显示出二次函数关系的变化趋势。TFM、H3、H4和H5组黄颡鱼的存活率显著低于H0、H1和H2组(P0.05)。2)H0组黄颡鱼的总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黄颡鱼体侧皮肤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3)通过对黄颡鱼胃黏膜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肠道黏膜细胞间连接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饲料低水平组胺对黄颡鱼的胃黏膜、肠道紧密连接未造成显著损伤,饲料组胺水平达103.50 mg/kg及以上对黄颡鱼的胃黏膜、肠道黏膜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结构造成了严重的损伤。由此可见,饲料组胺水平为18.0 mg/kg时对黄颡鱼生长和鱼体健康是有利的,而饲料组胺水平大于103.50 mg/kg时对黄颡鱼的生理健康、胃黏膜细胞表面结构和肠道黏膜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结构有较为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瓦氏黄颡鱼(PEL TEEBAGRUS VACHELLIRI CHARDSON),又称江黄颡鱼,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一种,二日龄瓦氏黄颡鱼体重可达300-600g,最大个体达1850g。瓦氏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汤呈乳白色,浓而不腥,鲜中带甜,无鱼腥味和肌间刺,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我站经过6年在不同面积的池塘成鱼养殖,总结出一套成鱼无公害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李小平 《中国饲料》2023,1(5):81-8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植物甾醇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肝胰脏抗氧化功能及攻毒试验的影响。把600尾初重约为(1.64+0.01)g的黄颡鱼随机分到15个养殖桶中,每个桶放养40尾鱼。试验设计五个植物甾醇浓度梯度,添加量依次为0、20、40、60、80 mg/kg,每个梯度有3个重复,分别对应15个养殖桶。每个试验组投喂对应组饲料,组别按浓度依次记为PS0、PS20、PS40、PS60和PS80,其中PS0为对照组。结果表明:(1)与PS0组对比,其余四组黄颡鱼幼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得到提升,PS40组达到最大值,分别比PS0组提高6.3%、5.9%、2.0%、10.3%,随后下降,且PS40组终末体重与增重率,PS20和PS40组特定生长率,PS20~PS60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PS0组(P <0.05);PS20~PS80组饲料系数均低于PS0组,且PS40组显著下降(P <0.05)。(2)与PS0组对比,其余四组黄颡鱼幼鱼的形体指标没有显著变化(P> 0.05);植物甾醇有提高黄...  相似文献   

8.
挑选体质量相近的奥利亚罗非鱼,随机放入网箱,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大豆黄酮(Da)组(基础日粮+Da10mg/kg),并各设2个重复,试验期为32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a组雄鱼日增重提高14.9%(P〈0.05),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增加15.2%(P〈0.05),生长激素(GH)水平提高29.1%,甲状腺激素(T3)水平提高13.2%,睾酮水平提高27.3%,雌二醇水平下降22.8%;雌鱼日增重及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变化不大(P〉0.05),GH水平提高24.8%。T3、睾酮水平几无变化,雌二醇水平下降10.5%。Da组雄、雌鱼脲氨水平分别下降51.5%、17.3%(P〈0.05);血清抗氧化能力分别上升79.5%、48.1%(P〈0.05);肝抗氧化能力分别上升73.9%、33.3%(P〈0.05);血钙、血糖水平变化不大。结论:Da可能通过提高生长激素和睾酮水平促进奥利亚罗非鱼雄鱼生长。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高糖饲料对黄颡鱼生长、糖脂代谢及肠道代谢物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4.13±0.11)g的黄颡鱼18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基础饲料(糖水平23.25%)和高糖饲料(糖水平31.11%)两组等氮等能饲料(粗蛋白质水平36.5%,能量水平13.4 kJ/g),进行56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黄颡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降低了22.93%和11.44%(P<0.05);(2)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黄颡鱼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活性提高了45.20%(P<0.05);(3)与对照组相比,肠道代谢物葡萄糖、多糖、组胺、尸胺和腐胺含量分别提高了119.64%、60.33%、188.82%、848.23%和526.97%(P<0.05)。综上所述,长期摄入高糖饲料抑制了黄颡鱼生长,降低了饲料利用,导致机体糖脂代谢紊乱,增加了肠道代谢物糖水平及组胺、尸胺和腐胺含量,提示长期摄食高糖饲料会导致黄颡鱼肝肠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不同中草药添加剂饲喂黄颡鱼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制的4种草药添加剂添加予基础日粮中,对体重为8g左右的黄颓鱼进行为期4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增快黄颡鱼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日粮蛋白质效率,其效果以Ⅳ号配方为最佳,与对照组相比,增重率提高了44.62%,饲料系数降低了0.37,蛋白质效率提高了0.4%,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以黄颡鱼为养殖对象,以小球藻为添加剂,配制不同水平小球藻的饲料,小球藻添加水平分别为0.00%、0.20%、0.40%、0.60%、0.80%、1.60%、3.20%,试验周期为8周,每4周取1次样,分别测定黄颡鱼生长及免疫的相关指标,旨在探讨饲料中小球藻水平的变化对黄颡鱼生长及免疫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小球藻粉不仅可显著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同时对黄颡鱼的免疫力还有促进作用。在黄颡鱼生长性能方面,小球藻添加水平为3.20%时,黄颡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效率最高,且饵料系数最低;在免疫力方面,饲料中添加适量小球藻可有效提高机体组织补体C3、C4、NO含量及NOS活性;小球藻添加量低于1.60%时,对黄颡鱼肝脏的影响较小。综合黄颡鱼各项测定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小球藻粉的最适添加水平为1.60%,在该添加水平下,黄颡鱼生长性能得到提升并且免疫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黄颡鱼生长、ATP酶活性和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严鸥  周黎 《饲料广角》2006,(14):41-42,45
用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6%、32%、38%和44%的4种等能饲料投喂黄颡鱼,结果显示:(1)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8%组的黄颡鱼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效率最高(P〈0.05);(2)蛋白质水平为44%组的ATP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而其他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溶菌酶活性都显著提高。其中44%组和38%组显著高于32%组和26%组(P〈0.051,而44%组与38%组之间以及32%组与26%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2±0.01)g的黄颡鱼8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中添加100、300、500、700 mg/kg谷胱甘肽的试验饲料。饲养56 d后,利用氯化铵进行氨氮应激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黄颡鱼的增重、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均在添加量为3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且100~500 mg/kg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的饲料系数、肥满度和肝体比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300~700 mg/kg组全鱼粗蛋白质和100~700 mg/kg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3)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黄颡鱼血清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尿素氮含量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4)氨氮应激后,试验组黄颡鱼死亡时间较对照组延迟,96 h时,各试验组黄颡鱼累积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100和300 mg/kg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可以提高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全鱼体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及抗氨氮应激能力。利用二次回归方程拟合特定生长率和谷胱甘肽添加量,得出谷胱甘肽在黄颡鱼幼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357.69 mg/kg。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AGD)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应答能力及抗逆能力的影响。以平均体重为(1.98±0.01)g的黄颡鱼幼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0.25%、0.50%、0.75%和1.00%AGD的5种试验饲料,5种试验饲料中AGD含量的实测值依次为0.08%、0.23%、0.56%、0.69%和1.09%。摄食生长试验持续56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AGD添加量的增加,试验鱼的增重、特定生长率以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补体3和补体4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先增加后降低,0.50%和0.75%AGD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AGD均显著提高了试验鱼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显著降低了丙二醛含量(P<0.05)。氨氮胁迫96h后,对照组试验鱼大脑中氨和谷氨酰胺含量显著高于各AGD添加组(P<0.05),同时累积死亡率也显著高于各AGD添加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AGD能够提高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应答能力及抗逆能力;基于特定生长率的二次回归模型拟合,获得黄颡鱼幼鱼饲料中AGD的最适添加量为0.56%;综合考虑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应答能力及抗逆能力,推荐黄颡鱼幼鱼饲料中AGD的添加量为0.50%~0.75%。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黄颡鱼生长性能及体色的影响。选取360尾初始体质量为(21.00±0.28)g黄颡鱼,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处理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尾鱼。黄颡鱼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3 690、13 670、23 720、33 705、43 683和53 650 IU/kg(实测值)的试验饲料,并依次记为A0~A5组。试验期为50 d。结果表明:A2~A5组黄颡鱼增重率显著高于A0和A1组(P0.05),A3~A5组黄颡鱼饲料系数显著低于A0~A2组(P0.05)。饲养试验结束时,A0和A1组黄颡鱼体色为淡黄色无黑色斑纹,A2组黄颡鱼体色为黄色无黑色斑纹,A3~A5组体色均正常。对黄颡鱼增重率与饲料中维生素A水平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并结合维生素A对黄颡鱼饲料系数和体色的影响,建议在试验条件下,黄颡鱼饲料中维生素A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3 705~40 316 IU/kg。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初始体重为(31.82±0.16)g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0.09%、0.12%、0.24%、0.64%、0.72%水平的党参,在室内养殖循环系统中进行为期28d的摄食生长试验,养殖试验结束后测定其生长性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等相关指标,探讨饲料中党参水平对黄颡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随着饲料中党参水平的升高,黄颡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均显著升高(P0.05),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在Diet 6处理组,黄颡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达到最大值,饵料系数最低。在抗氧化能力方面,黄颡鱼体内SOD、CAT活性受党参水平变化的影响显著(P0.05),Diet 6处理组黄颡鱼SOD活性和CAT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随着党参添加水平的升高,黄颡鱼机体内GOT、GPT活性呈逐渐升高趋势,但受党参影响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72%水平的党参,可以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增强其抗氧化能力,最佳给药时间为28d。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黄颡鱼人工催产的最佳用药量,试验采用2,3,4,5,6μg剂量的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对1龄以上性成熟的黄颡鱼亲本进行催产,同时对黄颡鱼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催产剂量为5μg时,受精率达到最大值,为(87±3)%。在水温(27±1)℃条件下,通过显微镜观察到黄颡鱼的胚胎发育时间总长为60. 15 h;从受精卵开始,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及尾芽形成期,共计5个时期。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红藻糖苷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将大小均一、初始体重为(2.49±0.04)g的黄颡鱼幼鱼2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0.1%、0.2%和0.4%红藻糖苷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10周。结果表明:0.1%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除0.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红藻糖苷对黄颡鱼幼鱼存活率、饲料效率、肥满度、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红藻糖苷添加量为0.1%时,血清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均较高,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最低,且球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红藻糖苷对黄颡鱼幼鱼的全血血红蛋白含量及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在饲料中添加0.1%的红藻糖苷可以促进黄颡鱼幼鱼的生长,并改善其部分血清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1黄颡鱼 黄颡鱼具有肉质细嫩,肉尾鲜美,少肌间刺的特点,常年市场价格每千克20—30元/千克。黄颡鱼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中含蛋白质16.1克,脂肪2.1克,碳水化合物2.3克,钙154毫克,磷504毫克,含有多种氨基酸,以谷氨酸、赖氨酸含量较高,普遍认为黄颡鱼有消炎、镇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以平均初始体重(31.84±0.05)g的黄颡鱼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循环水箱内做为期56 d的摄食生长试验,探讨饲料中不同叶酸、VB_(12)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肉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3×3因子设计,制作9种叶酸和VB_(12)不同配比的饲料,其中叶酸水平为0.15%、0.30%、0.45%,VB_(12)水平为0.05%、0.10%、0.15%,以不添加叶酸和VB_(12)的饲料作为对照组,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叶酸、VB_(12)水平对黄颡鱼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当叶酸/VB_(12)水平为为0.45%/0.15%时,黄颡鱼生长性能最佳,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高,且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黄颡鱼肌肉滴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叶酸、VB_(12)水平分别为0.45%、0.15%时,黄颡鱼肌肉滴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最低;当叶酸/VB_(12)水平为0.45%/0.15%时,黄颡鱼组织及血清中T-SOD、CAT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在饲料中添加叶酸和VB_(12)不仅对黄颡鱼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还对各组织和血清中T-SOD和CAT的生成和活性有较强的诱导能力,降低MDA含量,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黄颡鱼饲料最适叶酸/VB_(12)水平为0.45%/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