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二盘区位于井田西南部,东与一盘区相邻,北以引水工程为界,西、南至井田边界。盘区内以风沙地貌为主,多为风沙滩地及沙丘坡地,地形起伏不大,整体地形南西倾斜,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地形高程变低,最大高程差140m。
  锦界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为秃尾河流域,二盘区内发育黄河二级支流青草界沟和河则沟,均为常年性沟流,两只沟流呈南西向流向秃尾河,沟流地表分水岭从井田西南部的公草湾朝东北方向经河则沟三角点,经二盘区中部。西北部为河则沟流域,其余大部范围属于青草界沟流域。  相似文献   

2.
<正>陇东南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黄土高原与秦岭连接地,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平均海拔1100米。地跨长江、黄河两流域,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为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南部地区为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春夏秋三季蜜粉源植物丰富。而11月至来年1月基本是  相似文献   

3.
果洛州湿地资源现状和保护利用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果洛州湿地调查。全州境内湿地可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永久性淡水湖和永久性咸水湖)、沼泽化草甸湿地三大类、四种。黄河水系湿地1.51万hm^2,长江水系河流湿地2.02万hm^2,柴达木河水系河流湿地1.75万hm^2,湖泊湿地19.21万hm^2,沼泽化草甸湿地135.98万hm^2。近年来果洛州湿地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威胁着本地区乃至下游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最后提出了以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为中心的湿地资源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是多年生蔷薇科草本植物,在黄河源区分布较为广泛,是青藏高原主要的野生经济植物之一。目前鲜有在区域尺度上刻画鹅绒委陵菜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没有适宜的大范围开展高精度观测方法是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利用无人机路径规划和信息提取系统(Frag MAP)于2018–2020年在黄河源区获取了> 3 000个观测样本(航拍照片)。基于高分辨率(0.55 mm)航拍照片,人工识别鹅绒委陵菜出现与否作为基础数据(即0, 1型数据集),利用BIOMOD物种分布集成预测平台,结合气候、地形、土壤3类环境数据预测黄河源区鹅绒委陵菜的分布特征,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模拟2050年和2070年源区内鹅绒委陵菜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组合物种分布模型能降低预测的不确定性,较好地模拟黄河源区鹅绒委陵菜的空间分布特征。2)鹅绒委陵菜在黄河源区的潜在分布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南部,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为年降水量和海拔高度。3)在未来气候情景下,黄河源区鹅绒委陵菜极适宜生境面积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本研究在区域尺度上刻画了鹅绒委陵菜分布特征,为高寒草地经济作...  相似文献   

5.
张浔浔  杨斌  吴淑莹  肖志强  文浪  段阳海  孙建 《草地学报》2021,29(11):2566-2576
尼洋河作为工布江达县的"母亲河",探究流域植被变化特征及其与水热的关系对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尼洋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计算模型来反演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数据集,分析LAI和FVC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热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2001-2019年以来,尼洋河流域植被总体呈现轻微改善趋势,植被集中生长于河流两岸并以常绿针叶林为主,远离河流的高海拔区域植被生长状况不佳,随海拔高度的升高LAI和FVC均趋近零值;流域植被覆盖类型分为极低、低、中和高覆盖四种,且覆盖类型以中、极低覆盖为主,中覆盖类型主要分布在河流周围,极低覆盖类型集中于远离河流的高海拔区域,且覆盖面积逐年呈现下降趋势,相反河流两岸的高覆盖类型区域面积出现扩张;相对于气温而言,流域内植被对降水的响应更为敏感,过多的降水对植被生长存在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黄河源区分布较为广泛,其过量分布会限制当地草地畜牧业发展,并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下降。目前尚没有在区域尺度上开展小花草玉梅时空分布的研究,基础分布数据集和高效、高精度观测方法的缺失是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利用自主开发的无人机路径规划和信息提取系统(FragMAP)在黄河源区布设404个样本采集点并获取小花草玉梅的基础分布数据,通过物种分布集成预测平台(BIOMOD)明晰关键的影响因素,模拟小花草玉梅的潜在分布,并预测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其在黄河源区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适宜生境的变化。结果表明:1)黄河源区小花草玉梅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年均降水、土壤pH和年均温度等因素的影响。2)在当前气候情景下小花草玉梅主要分布于黄河源区东南部的红原县、阿坝县、玛曲县和若尔盖县等区域。3)在未来气候情景下,小花草玉梅的空间分布随着未来气温的升高呈扩大趋势。本研究首次在黄河源区刻画了小花草玉梅的分布特征并预测其在不同气候情境下的演变趋势,为高寒草地开展毒杂草的适时防控、合理管理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1区内生境及其特征1.1水域及其特征大通地区河流属黄河二级支流北川河水系,主要支流有16条。北川河由3条较大的支流汇合而成,其中:宝库河为北川河正源,发源于达坂山麓的开甫托山峡,穿越宝库峡谷与祁汉沟汇合南流,再与黑林河相汇,全长106.7km,流域面积1308.0  相似文献   

8.
从大小凉山山麓走来的马边河,属岷江水系的主要支流之一,流经马边、沐川和犍为三县,全长195公里,流域面积5159.6平方公里。马边河水力资源丰富,全河可开发的水能达38万千瓦,是四川省内梯级开发条件较好,可供建设中型电站群的省内河流。流域内还蕴藏有丰富的磷、盐、煤,铜等矿产和丰饶的林、农资源。但该流域内各种资源现在的开发程度仍然很低,经济发展缓慢,开发潜力巨大。地处马边河流域对外经济联系中介位置的沐川县属省定贫困山区县。为了加快脱贫步伐,1988年,县里四大领导班子作出决策——开发马边河流域资源。  相似文献   

9.
渭河是黄河水系的一个较大支流,为了解渭河天水段的渔业资源,为保护濒临灭绝的秦岭细鳞鲑的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2012年10月,在天水地区七条主要河流选取采样点,采集样品进行水质监测、浮游生物测定和鱼类调查.结果得出水质为碳酸盐类—钙组—Ⅱ型水;总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41种(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达15种(属);浮游动物18种,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最多,达9种;底栖生物6种;鱼类共3科7种.  相似文献   

10.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在黄河源区广泛分布,是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认识高原鼠兔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对了解草地退化的原因、"黑土滩"的形成和高原鼠兔对栖息地的选择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无人机获取黄河源区的高原鼠兔存在/不存在数据,使用BIOMOD物种分布集成预测平台,用10种不同模型对该区域的高原鼠兔潜在分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应用BIOMOD能降低预测的不确定性和误差,提高预测的精度,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能较好地预测该区域的高原鼠兔分布。本研究为预测高原鼠兔潜在分布提供了新的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当地高原鼠兔防治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军  张仁陟  周冬梅 《草业学报》2012,21(4):267-274
利用生态足迹法研究了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生态赤字,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从2003年的1 696.35 hm2增加至2007年的1 925.26 hm2,增长幅度为13.5%;总生态足迹从2003年的19 714.23 hm2增加至2007年的32 236.35 hm2,增长幅度为63.5%;而生态赤字从2003年的18 017.88 hm2增加至2007年的30 311.08 hm2,增长幅度为68.2%。水资源负载指数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开发潜力不大。未来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采取适度移民、加强民众的节水意识教育,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不适宜再扩大种植业面积。  相似文献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广西是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具有范围广、程度深、分布区域生态地位重要的特点.经过30年的治理,已形成各种成功的治理模式.石漠化治理要实现分类指导,分类确定治理模式、和技术管理措施,提高综合治理成效,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分区,将岩溶地区划分为桂东北山地丘陵治理区、桂中桂南岩溶盆地治理区、桂西北岩溶山地治理区、桂西南岩溶丘陵治理区4个治理区.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为主线,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工程及农业耕作三大措施,使有限的水土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开发与利用,采取"养殖-沼气-种植"、"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植树种草-养殖"生态治理模式,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和人工育草,发展畜牧业,不仅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还要促进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克隆河流型水牛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基因的CDS区序列,构建HSP70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HSP70融合蛋白,进一步研究HSP70蛋白对水牛精液抗冻性的影响。以摩拉水牛精子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HSP70基因CDS区序列,将PCR产物与pET30a质粒连接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诱导表达HSP70融合蛋白,将获得的表达蛋白作为稀释液组分添加到水牛精液中制作冷冻精液并评定其活力。结果显示,试验成功扩增获得HSP70基因CDS区长为2 155 bp的片段;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在70 ku处出现一条明显条带,且表达产物可与相应的抗体发生反应;对添加有HSP70蛋白的水牛冷冻精液活力评定结果显示,终浓度为2、4、8 mg/mL的HSP70能提高冷冻精液活力,且8 mg/mL HSP70组冻精活力最高,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表达了水牛HSP70蛋白,获得了高纯度、有活性的HSP70融合蛋白,外源添加HSP70蛋白可提高水牛冷冻精液的活力,为进一步研究水牛HSP70蛋白的抗冻性保护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江两河”地区是西藏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也是栽培草地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于2008-2009年在拉萨市达孜县进行了牧草引种驯化试验研究,以期选出适宜于“一江两河”地区建设栽培高产草地和改良天然草地的优良牧草。初步筛选表明,14个豆科、8个禾本科牧草品种和19个草坪草品种在“一江两河”地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江河源区草地生态建设构想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江河源区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0.24%,占全球土壤碳库的1.06%~1.20%左右,生态价值巨大.江河源区1986-2000年,土地植被盖度下降了2.252%,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了11.454%,土壤CO2年释放量仅下降了9.165%,表现了土壤从碳汇转化为碳源的趋势.而草地面积减少是使土壤从碳汇转化为碳源的主体因素.特别是过度放牧引起的高寒类型草地面积减少559.03 km2,致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了750 070万t,占14年来(1986-2000)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总量的39.03%,是使土壤有机碳流失的主因.从维护全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的角度看,江河源区草地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建议在江河源地区建立特色草地农业生态耦合系统,将江河源区分为4个功能区,即自然保护核心功能区、自然保护过渡区(狩猎采集保护区)、自然保护生态-生产功能区、常规居民区.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把这4个功能区与草地农业系统的4个生产层理论相衔接,构建2个层次的系统耦合,即江河源区内部4个功能区之间的系统耦合;江河源区与外区的系统耦合.通过2个层次的系统耦合,将实现江河源头的生态服务功能与下游受益地区的物质与能流的合理交换,以取得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近50年黑河流域潜在植被的演替及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军  马小平  魏伟 《草业学报》2014,23(5):61-68
本研究以综合顺序分类法(IOCSG)为基本理论方法,在GIS的支持下,利用黑河流域14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间50年的气候数据模拟出黑河流域潜在植被的演替过程,在此基础上耦合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黑河流域潜在生态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潜在植被类型在逐渐减少,到c时期(1991-2010)时仅有11种植被类型,并且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性很大,下游额济纳旗地区植被类型非常单一。2)黑河中上游气候暖湿化,潜在植被向暖湿的植被类型发展,但变暖的速度大于变湿的速度,使植被类型不断退化;而下游额济纳旗地区,气候逐渐暖干化,潜在植被向暖干的植被类型发展,荒漠化较为严重。3)随着气候的变化,全流域植被类型逐渐减少,潜在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近年来下游额济纳旗地区植被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是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African Zoology》2013,48(1):182-186
The Lufubu River is the largest tributary to the southern Lake Tanganyika and its upper reaches are eparated from the lake by rapids that prevent upstream movement of lacustrine fish. Thus, the ichthyofauna of the upper Lufubu River is clearly distinct from Lake Tanganyika and shows more similarities to the upper Congo and Zambezi systems.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ree haplochromine cichlid species from the upper Lufubu River were analy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phylogeographic structure of haplochromine cichlids from the surrounding hydrological systems. Patterns of genetic distances between the Lufubu fish and their sister taxa from the upper Congo system indicate that the headwaters of the Lufubu River were colonized from drainages pertaining to the Upper Congo system during extreme flooding or river capture events (at least several 100 000 years ago), possibly even three times independently. This study exemplifies how phylogeographic data from an understudied region might help to unravel unrecognized histor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separate water odies and drainage systems in a geologically/hydrologically unstable region.  相似文献   

18.
姚静  薛超玉  焦峰 《草地学报》2018,26(5):1109-1117
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延河流域,土壤水分的遥感反演对该地区的土壤水分动态监测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掌握延河流域的土壤水分变化和分布状况,利用Landsat8 OLI影像数据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陆地表面温度(Ts),构建Ts-NDVI特征空间,分析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变化。结合野外148个实测土壤水分数据,建立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和80~100 cm深度的土壤水分遥感反演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了5个深度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特征,利用剩余30个样点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延河流域微旱和干旱的分布范围广且多分布于西北地区,各地表覆盖类型的TVDI总体趋势为:低覆盖度 > 中覆盖度 > 高覆盖度。各土层深度的实测的土壤水分与TVDI的反演值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其中20~4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与TVDI反演值的相关性较强,表明TVDI指数法适用于延河流域土壤水分反演。TVDI能更稳定反映和指示20~4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状况,但对于提取更深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信息不能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