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猪育种的新范例——苏太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志廉 《养猪》2002,(1):27-28
1 前言育种的范围很广 ,从日常的选种选配、杂交利用、直到培育新的种群 (品系、品种 ) ,都是育种工作。本文主要论述狭义的育种工作 ,即培育新的种群。建国以来 ,国内在猪育种方面做过大量工作 ,五六十年代曾经“遍地开花”培育新品种 ,育成了哈白猪、上海白猪、新淮猪、汉中白猪、温州白猪等一批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共同特点是大多以苏联大白猪为改良原种 ,以改良我国地方品种为目的 ,旨在增多优良种母猪数量 ;育种方法大多是外来品种与地方品种级进杂交两代 (新淮猪例外 ) ,然后横交固定。70年代开始培育瘦肉型猪 ,育成了以三江白猪和…  相似文献   

2.
《猪业科学》2005,22(3):14-18
专门化品系选育和配套系猪生产是当今世界猪育种的一个主要方向, 国内目前也有不少猪配套系育种公司,有很多的行内人士倡导配套系育种,但从市场占有量、社会经济环境、养猪生产者的意识等多方面看都还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本期专题结合配套系概念、配套系育种技术,就目前我国现在培育出的配套系猪品种和国外的配套系猪品种进行比较,同时对我国配套系猪推广、育种目标、专门化品系选育、多系杂交配套以及建立新的育种技术体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猪育种结构及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丹麦Moerkeberg于 1 896年首次提出了长白猪育种方案 ,目的是培养新品种 ,当时的方案中就包括了育种目标、最好的品种组合筛选及品种内选择改良等育种要素。到了 1 90 7年才有了正式的胴体性状性能记录和后裔测定站。较早的猪育种方案主要目标是提高品种 (纯种 )的繁殖性能、产肉量及适应性。随着杂交理论在玉米生产中应用及其带来的巨大效益 ,猪育种者开始尝试杂优猪的生产 ,并逐步由以纯种生产为主转向以杂优猪生产为主 ,当然 ,杂优猪生产性能取决于纯种猪的纯度和配合力及其互补情况[1] 。不同国家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不同 ,其猪…  相似文献   

4.
种猪的育种体系是指对一个品种猪种群的长期繁殖与选育体系.目前,中国的种猪育种体系主要是指部分外国品种猪的育种体系,重点是在95家国家级核心种猪场.国外有效的猪育种体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型专业化育种公司的封闭式育种体系,进行多个专门化品系选育及配套系筛选;另外一种是养猪发达国家的中小型种猪场通过专业机构进行信息联合和公猪资源共享,进行联合遗传评估开展纯种猪选育,从而形成的公众型联合育种体系.我国种猪育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是:(1)过分强调纯种繁育,缺少国外大公司内部的杂交繁育体系,这是我国和他国在育种体系上的差异;(2)在猪遗传评估中,对同一品种内的各"系"间能否"杂交"未作正确解析;(3)我国种猪遗传评估工作虽已进行了17年,每年收集约40万头猪的生长性能测定数据,但未达到预期的效果;(4)不重视对我国新培育猪种和濒危地方猪种资源的育种体系建设.由于错误的猪育种体系,我国过去几十年培育出来的许多猪品种都消亡了.任何生物品种在世代延续中都在发生变化.品种作为一个群体,有时处在同质状态,有时则处在相对异质状态,而且是同质状态与异质状态相互交替存在.在10(5~15)年时期相对较同质,其后的10(5~15)年相对较异质,再10(5~15)年同质,再10(5~15)年异质,如此反复循环,螺旋式地上升.这种将多个品种有序变化线条拼起来的模式可称为"网式育种".我国许多地方品种的形成过程中,都存在着"网式育种"现象,虽然其过程并不像上述那样典型.一个品种依照"网式育种"模式,留优去劣,不断循环,它就能不断变化,不断延续,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5.
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东部,其基于市场需要,由大个体脂肪型猪品种转变为瘦肉型猪。育种形成了高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强适应性和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因繁殖能力不出众,常作为猪育种的终端父本,现已成为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之一。我国是集生猪养殖、消费和育种为一体的大国,不仅具有品种丰富的地方猪种,还引进了多种国际上大受欢迎的国外品种。在人们饮食习惯和生猪市场消费需求的推动下,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等较低的地方猪种退出大众市场,国内生猪养殖公司纷纷引进杜洛克等国外瘦肉型猪种进行遗传育种改良,将培育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繁殖性能良好,同时兼顾肉品质的优质猪新品种作为猪育种领域的主要科研攻关方向。面对引种后种猪性能退化问题,国内部分生猪养殖公司基于短期盈利目标,严重依赖国外育种体系,造成被国外育种公司"牵着鼻子走"的局面。在当前形势下,充分利用国内的种猪资源,结合地区环境进行猪品种创新,选育出优良瘦肉型猪新品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产仔数性状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展示其在中国地方品种猪的分子育种现状,分析分子育种运用于临床实践的可能性和意义,为地方品种猪的保种、育种实践奠定基础。猪产仔数性状受多基因调控,遗传力偏低,分子育种手段可能加快该性状的育种进程。本文综述了与产仔数性状相关主效基因(雌激素受体、促卵泡素β、催乳素受体、视黄醇结合蛋白4、骨桥蛋白)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数性状关联程度,分析其在中国主要地方品种猪中育种实践的进展情况,并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猪配套系育种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孟洲 《猪业科学》2005,22(3):23-25
猪配套系育种是我国猪品种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引入应用国外猪配套系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研究较少,曾出现过诸多问题。笔者利用地方品种资源从事“华特猪”配套系选育20余年,育成了华特猪配套系,根据自身的理念和认识,从合成系及配套系育种、国外配套系剖析三个方面论述配套系育种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老淮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之一 ,主要分布在江苏淮北地区及鲁、豫、皖与江苏毗邻的部分地区。该品种猪具有成熟早、繁殖力强、抗病力强、耐粗饲、母性好、体质坚实、瘦肉率高、肉质鲜美、杂交效果好等优良特性。曾是赣榆县及周边地区母猪的当家品种。1 老淮猪保种情况为选育和推广老淮猪这一地方品种 ,1982年成立“连云港市老淮猪育种委员会”。赣榆县种猪场作为老淮猪保种与选育中心 ,通过多年的努力 ,老淮猪的选育工作一度进展顺利。1987年 ,市老淮猪育种委员会组织专业技术力量 ,在国内知名育种专家的指导下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老淮猪选…  相似文献   

9.
猪配套系育种是我国猪品种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引入应用国外猪配套系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研究较少,曾出现过诸多问题。笔者利用地方品种资源从事“华特猪”配套系选育20余年,育成了华特猪配套系,根据自身的理念和认识,从合成系及配套系育种、国外配套系剖析三个方面论述配套系育种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育种场不同品种猪的遗传潜力裴承元译要使俄罗斯育种场中繁殖的不同品种猪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育种基地的状态。1995年初国家有66个育种场,其中包括9个集体农庄育种场,43个国家农场和485个育种牧场。俄罗斯猪育种场中主要繁育大白...  相似文献   

11.
在生猪养殖过程当中,种猪育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提高种猪育种水平,可以有效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文章基于育种目标选定,从常规育种技术、分子育种技术、人工授精技术三大方面分析种猪育种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猪育种中DNA标记辅助选择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标记辅助选择(简称MAS)为猪的育种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性方法,作者将从MAS的原理和实施方案、猪的基因图谱、猪育种中的若干重要DNA标记、MAS应用效果的理论研究和MAS应用实践等方面,综述其在猪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选择是生猪育种的核心,而准确地选择和选种依赖于完善和成熟的育种体系。国际养猪发达国家(国际育种企业)对育种体系不断完善,长期进行生长、繁殖和肉品质等各类性状的表型测定,运用多场联合评估和基因组选择等方法不断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不断挖掘新的育种性状,并进行测定、评估和选育,实现了种猪群体持续的遗传改良和综合性能的不断提升。本文对欧美发达国家(国际育种企业)的生猪育种技术体系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的生猪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并促进我国生猪种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因组选择(GS)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育种技术,目前已在动植物育种实践中应用。本研究通过在1 068头杜洛克公猪群体中使用不同密度的SNP芯片进行全基因组选择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使用基因型填充后芯片以及高密度SNP芯片所获得的估计基因组育种值(GEBV)之间可以达到99%的相关,并发现个体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对同群体内基因型填充结果的准确率影响不大。由此可见,与目标性状紧密相关的低密度SNP芯片可用于实际育种工作,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并不影响全基因组选择效果,为实质性进行猪分子育种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陈伟  曾勇庆 《猪业科学》2020,37(10):31-34
非洲猪瘟导致能繁母猪产能断崖式下降,二元母猪价格居高不下,产能严重不足,而频繁引种不利于疫情防控,这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快速恢复生猪产能,三元商品猪被迫留为种用;然而,三元母猪繁殖性能较差,如果选留、选配等管理措施不当会进一步降低其繁殖性能。文章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杂种母猪的利用原理以及三元母猪的轮回杂交闭群繁育选配策略,期望实现三元母猪的种用价值最大化,提高商品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生猪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外种猪引种项目涉及多专业、多部门,需要企业内外和各层级人员密切配合,方可圆满完成。文章就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疫情“双疫”条件下,顺利完成6批次合计11120头种猪进口业务的经验进行总结,重点介绍了国外引种主要流程、种猪选择质量把控、接猪方案及其关键把控点3个方面,以期为同行开展国外种猪引种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罗远明 《猪业科学》2021,38(9):52-54
智慧养猪已成为生猪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其核心主要聚焦于智能环控、智能饲喂和对猪群的视频监控等技术的应用。大数据采集是实现智能化的前提,因此,通过射频识别(RFID)技术建立猪只大数据是实现智慧养猪的基础。通过正确的猪只个体识别技术的选型,在不同生命周期给猪只选配合适的电子耳标,给猪只建立精准的身份证明。在不同阶段的数据采集场景中,通过识别电子耳标产生真实数据的关联,准确掌握每一头猪从出生到屠宰再到消费市场终端之间的信息,从而确保了动物健康养殖、疫病控制和食品安全,真正意义上实现智慧养猪。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国内外畜牧生产统计数据为依据,以肉猪出栏率、胴体重和存栏猪出肉量为主要性能指标,分析湖南近10年来养猪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及与国内、外的差距,提出了牲猪产业化进程中与猪种改良相关的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体系、产学研基地等重大问题,并针对“只引不育”难题提出了种猪场高起点建设、种猪交易会竞争机制、猪育种组织和生猪品种改良基金会等四点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杜超  曹永春 《猪业科学》2021,38(2):122-124
里岔黑猪是我国地方特色品种猪,素有“南太湖,北里岔”之称,是青岛市里岔当地养殖户长期择优纯繁、继代选育形成特色的地方品种,被誉为“国宝”。其养殖历史悠久,具有腰身长,形体高,毛色全黑,瘦肉率50%左右,繁殖率高的特点。1985年被原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优良地方猪种,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类畜种资源重点保护。因此,对里岔黑猪的饲养需要多方面进行把控,利用科学合理地饲养管理措施养殖里岔黑猪,使里岔黑猪更舒适、更健康地生活,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潜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数量性状的选择定位是猪的育种进程中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的起源、定位方法、遗传图谱研究以及猪主要QTL的应用现状,并对生猪数量性状开发利用的前景进行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