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不同放牧制度和强度对在“多年生禾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人工草地上放牧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体重和体况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轮牧制奶牛的采食量低于连续放牧制,中度放牧低于轻度放牧。轻度轮牧有较高的体增重和较小的体况分损失,连续放牧则相反。轮牧制奶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连续放牧制,中牧高于轻牧。不同放牧处理对乳成分的影响不显著,轻度轮牧的乳脂率低于中度轮牧和连续放牧,轻度轮牧的乳蛋白最高,乳糖和乳干物质含量则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在湖南南山牧场首次研究了不同放牧制度(分区轮牧和连续放牧)和放牧强度(0.467,0.667和0.867ha/头)下在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上放牧的黑白花奶牛产奶量、乳比重及体重的变化。结果表明:轮牧制奶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连续放牧制(1632.5vs.1462.3kg/头)。不同放牧强度下,奶牛的产奶量以中等放牧强度最高,轻牧次之,重牧最低,分别为1724.5、1571.1和1331.2kgh头。放牧期间两种放牧制间奶牛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以轮牧制较高(0.224vs.0.205kg/头·天);三种放牧强度间奶牛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也不显著,由大到小依次为B3>B2>B1,分别为0.242、0.225和0.176kg/头·天。不同放牧处理对牛奶比重影响不大。这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放牧制度和放牧强度对奶牛平均日增重增加影响不显著,但对奶牛的产奶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姚爱兴  王培 《中国草地》1998,(2):12-16,34
在湖南南山牧场进行了在不同放牧制度和强度下奶牛对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地下和地上生物量及其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及和土层中地下生物量均以轮牧制较高;随放牧强度增加,根系生物量呈下降趋势,而地上总生物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湖南南山牧场研究了在不同放牧制度和强度下奶牛对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地下和地上生物量及其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及各土层中地下生物量均以轮牧制较高;随放牧强度增加,根系生物量呈下降趋势,而地上总生物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5.
姚爱兴  王培 《草地学报》1996,4(2):95-102
本项试验在湖南南山牧场进行,旨在研究不同放牧制度下奶牛对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土壤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影响。表明,放牧制度对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土壤的物理结构有一定影响。轮牧草地上土壤的容重较小,含水量较高,孔隙度增加;而连续放牧使土壤的紧实度增加,容重上升,透气为差,含水量下降;放牧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将随着土 深度的增加而减轻,轮牧草地的土壤多数养分尤其是速效和速效钾的含量均高于连牧草地。  相似文献   

6.
朱琳  黄文惠 《草地学报》1995,3(3):190-199
在中、高放牧强下黑麦草分蘖密度略有下降,而在低放牧强度下则有所上升。白三叶枝条密度受放牧强度影响较小。秋季的重牧使黑麦草分蘖密度极显著下降(P<0.01)。6月份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强黑麦草案死亡数显著减少(P<0.05),草地群体密度亦随之减少(P<0.05)。在秋季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黑麦草单蘖重明显减少(P<0.05)。黑麦草和白三叶的单菜(枝)重与其密度均呈强负相关(P<0.01)。白三叶的单枝重与生物量呈正相关(P<0.05)。以上分析表明,中等放牧强度(70%利用率)有利于保持合理的草地群体密度和较高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在湖南南山牧场通过放牧试验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奶牛对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土壤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强度直接影响着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土壤的物理结构。随放牧强度增加,奶牛对草地土壤的践踏加剧,导致土壤紧实度增加,容重上升,通气性变差,含水量下降。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轻。土壤中全磷、速效磷、碱解氮和有机质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全氮、速效钾则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中各养分含量随季节变化波动很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4个放牧强度(轻牧、适牧、重牧和过牧,牧后草层高度分别为7.5、5.5、3.5和<2.0 cm)的轮牧试验,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混播草地土壤化学特性;黑麦草分蘖和白三叶匍匐茎、叶片数及其茎叶构成,牧草高度、生物量与植被构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对放牧强度响应较大,稳定性较弱。随放牧强度的增加,黑麦草分蘖密度和叶片生物量显著增加,黑麦草分蘖质量和白三叶匍匐茎密度及牧草高度和生物量显著下降;黑麦草叶片数,白三叶叶片数、茎叶比和匍匐茎质量在放牧强度间无显著变化。放牧强度在降低黑麦草和白三叶生长特性整齐度的同时,增加其可塑性生长;黑麦草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比白三叶敏感,但白三叶的可塑性生长比黑麦草的高。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和非播种植物种的生长特性在放牧强度内变异系数较大。综合分析认为,放牧对草地植被的作用体现于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3个水平,播种的低组分禾草(鸭茅)和非播种禾草是混播草地植被构成变化的关键种。  相似文献   

9.
放牧强度和放牧时间对高寒混播草地牧草营养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垂穗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三个放牧季的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对牧草总能和粗灰分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粗蛋白质、磷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影响显著(P〈0.05),而对粗脂肪、粗纤维、钙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影响不显著(P〉0.05);放牧时间对粗蛋白质、粗纤维、钙、磷、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总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影响不显著(P〉0.05);各放牧区牧草平均总能和磷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与粗蛋白质和粗纤维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
放牧绵羊牧食习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采用跟群放牧全日制观察法,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和放牧制度下绵羊的牧食习性,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绵羊的采集时间增加,反刍卧息时间减少,放牧强度相同时,划区轮牧绵羊的采食时间较季节连牧短,反刍卧息时间和游走时间增加,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绵羊采食量下降,放牧强度相同时,划区轮牧绵羊的采食量较季节连牧高。  相似文献   

11.
奶牛放牧对人工草地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5年在华北农牧交错带研究奶牛不同放牧强度及放牧制度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新麦草和蓝茎冰草混播人工草地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对人工草地土壤的物理结构影响较大,与轻度轮牧相比,中度连续放牧使土壤(0-20cm)紧实度增加19.8%,容重上升2.8%,孔隙度减少2.1%,通气性变差,含水量下降5.8%,〉0.25mm团聚体比例降低14%。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小,土壤pH值、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而速效磷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分三个季节在湖南省城步县南山牧场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测定了放牧绵羊采食量、结果表明绵羊春季干物质采食量最高,夏秋季次之,冬季最低。估测来食量的方法为全收粪法结合4N盐酸不溶灰分法。  相似文献   

13.
奶牛放牧对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工草地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不同处理奶牛放牧对混播人工草地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牧草现存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轻牧比中牧高7.28%,且轮牧高于连续放牧1.99%,轮牧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的再生有利。随放牧强度增加,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重要值下降,蓝茎冰草和新麦草增加。放牧对牧草的茎叶比有显著影响,放牧后4种牧草的茎叶比均有下降,连续放牧高于轮牧。根系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10 cm,约占0~30 cm总量的70%,且其生物量也以轮牧制较高,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物格局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人工草地上的放牧试验,研究了奶牛放牧对草地植物黑麦草、鸡脚草和白三叶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强度和规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放牧条件下草地植物总是倾向于集聚分布,而且放牧强度对植物集聚程度的作用存在差异;(2)总体上,植物平均拥挤的大小顺序为黑麦草〉鸡脚草〉白三叶,集聚参数的顺序与其相同,聚块指数则相反,占据优势的黑麦草更多地受到相邻的鸡脚草与白三叶的作用,体现了较高的拥挤效应,且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拥挤效应呈现加强的趋势;(3)家畜对植物格局规模影响明显,高放牧强度下黑麦草始终保持稳定的格局规模;轻度放牧强度下白三叶的格局规模变化很大,区组规模复杂。  相似文献   

15.
放牧绵羊对亚热带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王代军  黄文惠 《草地学报》1995,3(3):206-213
本文在放牧和封育条件下研究了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人工草地地上部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形成的规律。结果表明,黑麦草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的形成规律为双峰型,而白三叶则为单峰型。在放牧采食率为69、55、45%和不放牧条件下,人工草地地上净第一性生产力分别为1210.9、1076.4、987.9和555.2g/m2,其中多年生黑麦草的地上净第一性生产力分别为899.8、777.0、746.0和372.0g/m2。白三叶分别为311.1、299.4和207.2g/m2。放牧地较封育地获得较大的净第一性生产力。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设计的70%采食率是该混播草地较适合的放牧强度。  相似文献   

16.
奶牛对黑麦草和白三叶草喜食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奶业草业和环境科学委员会Noah等研究放牧奶牛对黑麦草和白三叶草的优先选择程度。试验分为2组,每组12头荷兰斯坦奶牛,并在1.2hm。的含有黑麦草和白三叶草的草场上放牧。其中一组在75%白三叶草和25%黑麦草的草场上放牧(对照组),另一组在25%白三叶草和75%黑麦草的草场上放牧(处理组)。结果显示,白三叶草的摄入率比黑麦草要高,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农业大学沽源草地试验站研究了两种放牧制度与放牧强度对在多年生禾草/紫花苜蓿混播人工草地上放牧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促进了奶牛营养状况的改善,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和尿素氮含量明显降低,而Ca、P、血糖、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总蛋白和白蛋白等含量则均有所提高,不同放牧处理对奶牛血液代谢有一定的影响,轻度轮牧对奶牛机体代谢的促进作用高于中度轮牧和连续放牧。  相似文献   

18.
放牧对暗栗钙土磷的贮量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香真 《草业学报》2001,10(2):28-32
比较研究了羊草草原连续自由放牧19年和围栏禁牧对暗栗钙土磷的贮量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放牧草地相比,放牧草地土壤0-60cm碳、磷贮量分别损失了24.1%和24.9%,0-100cm碳、磷贮量损失了23%和21%。磷的损失主要是有机磷。放牧使土壤中铁磷占全磷的比例明显下降,钙磷占全磷的比例稍有提高,但各土层的数值比较,围栏内外未达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轻牧、适牧、重牧、过牧),黑麦草/白三叶混播草地的牧草现存量,种群牧草量构成及年产量变化。随放牧强度增大,草地牧草现存量呈下降,牧草利用率呈增加趋势。放牧强度对黑麦草茎、叶生长具明显影响,对白三叶影响则较小;黑麦草绿色茎叶比随放牧强度增大而降低,白三叶茎、叶植物量分配主要受季节影响。适牧的黑麦草和白三叶种群牧草量呈线形函数变化,而轻牧、重牧和过牧则呈幂函数变化,各放牧强度黑麦草现存量均随白三叶牧草量的增大而增多。黑麦草种群和群落产量均为:适牧>重牧>过牧>轻牧;白三叶种群产量为:适牧>过牧>重牧>轻牧。随放牧强度增大,黑麦草组分相近,白三叶组分呈增加,杂草和死物质组分呈降低趋势。因此,放牧能提高白三叶组分,抑制杂草植物生长,降低混播草地凋落、枯死损失,增强黑麦草和白三叶种群生长的正效应作用;适度放牧利于混播草地中黑麦草、白三叶组分比的稳定,维持混播草地高生产力。合理的草地利用率是保持高产、优质草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典型草原区封育恢复中天然放牧草场,于2008年6~10月进行毛肉兼用细毛羊的暖季放牧试验.采用2×5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定不同放牧方式(不放牧,连续放牧,四区、五区、六区轮牧)及2种放牧强度,研究围封过程中放牧绵羊对封育草场牧草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放牧区牧草初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轮牧和连续放牧区,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放牧区;随着放牧季节的延续,不放牧区牧草营养价值下降速度最慢,轮牧区次之,连续放牧处理下降最明显;四区、五区和六区轮牧处理间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放牧方式与放牧强度对草场营养物质含量动态变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瓦作效应.因此,在放牧强度适中时,划区轮牧能够体现其优越性,随着牧草生长季的延续,较好地保存牧草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