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在高寒地区多叶老芒麦种植中增施钾肥以探讨施钾对多叶老芒麦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后提高了多叶老芒麦青干草、种子产量以及青干草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施钾水平105.00 kg/hm2时,青干草、种子产量、青干草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7.76%、13.33%、15.70%、17.19%.增施钾肥也改善了多叶老芒麦茎叶比、单叶面积、单位生殖枝数、千粒重等性状.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青海省海南地区建立多叶老芒麦种子田最佳播种量和播种行距,试验表明:多叶老芒麦播量以14kg/hm2较适宜,行距以45 cm较佳,播量与行距的最优配置为14~21 kg/hm2和45cm产籽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壤塘、阿坝和若尔盖县3个试验点对阿坝老芒麦新品种的适应性对比和观测表明,阿坝老芒麦新品种在上述3个试验点种植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产草量及种子产量均较高,较其对照品种当地老芒麦具有更强的繁殖能力和更为优良的结实性,鲜草、干物质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且达到显著水平。阿坝老芒麦的饲草品质好,营养价值较高,各试验点3年平均鲜草产量为23635kg/hm。,干物质为6753kg/hm^2分别比对照当地老芒麦增产14.7O%和13.99%。其种子产量的增产幅度较大,平均增产在10%以上,适合大面积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4.
以"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chuancao NO.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底肥、不同施肥量和不同行距等处理对"川草2号"老芒麦进行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为"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管理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复合肥作底肥施肥量为120 kg/hm2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达1 612.26 kg/hm2,施肥量为120 kg/hm2比较适合老芒麦种子生产.施肥量过高.不但浪费资金投入,而且不利于"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复合肥作底肥行距为60 cm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 534.5kg/hm2,在红原进行"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行距60 cm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5.
短芒老芒麦(Elymus breviaristatus Keng)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疏丛型牧草,属上繁草,适于刈割利用.因其分蘖力强,耐寒,叶量丰富,产草量高且草质柔软,是高寒牧区人工草地的优势草种.  相似文献   

6.
施肥对老龄多叶老芒麦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一定氮磷肥基础上配施不同水平钾肥的研究,证明配施钾肥能增加多叶老芒麦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种子产量,同时还有提高老龄多叶老芒麦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配施钾肥增加了多叶老芒麦种子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而对酸性洗涤纤维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在高寒地区追施有机肥对牧草干草和种子产量的影响,在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短芒老芒麦种子繁殖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为3000kg/hm2的小区牧草产量最高为3.883t/hm2,对照小区短芒老芒麦种子产量最高为0.471t/hm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追施有机肥对高寒地区牧草干草和种子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康巴老芒麦的种植方式、不同行距、不同追肥量、不同基肥和多效唑等种子生产关键技术对康巴老芒麦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蘖-拔节期追施120kg/hm2复合肥可提高老芒麦种子生产性能;50cm行距时老芒麦种子产量最高达1 440kg/hm2,40cm行距时老芒麦牧草产量最高达10 170kg/hm2;180kg/hm2复合肥较150kg/hm2牛羊粪更有利于老芒麦种子生产;在孕穗期喷施PP333可明显降低植株高度,减少倒伏,提高种子产量,但高浓度处理对种子生产不利,多效唑处理对种子千粒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多叶老芒麦种子田最佳播种量和行距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青海省海南地区建立多叶老芒麦种子田最佳播种量和播种行距,试验表明:多叶老芒麦播量以14kg/hm^2较适宜,行距以45cm较佳,播量与行距的最优配置为14-21kg/hm^2和45cm产籽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对8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在黄河上游高寒草地建植人工草地引种试验的结果表明,各牧草当年均出苗且生长良好,但种子不能成熟,只能达到拔节期;第二年越冬率达90%以上,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多叶老芒麦、老芒麦的青干草产量均达3000 kg/hm2以上,冷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的青干草产量在1 500kg/hm2左右;种子成熟好的有冷地早熟禾、多叶老芒麦、老芒麦、垂穗披碱草.说明供试的8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在青海省黄河上游海拔3 400m左右的地区推广种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对引入达日县和玛沁县“黑土型”退化草地的三种披碱草属牧草的生长情况,分别进行了4年和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这些牧草的越冬率均接近100%,抗寒性很强,适应性随栽培年限延长而提高。总的生长发育规律是生长前期地上植物增加速度较快,到抽穗期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生育期随栽培年限延长而缩短,随海拔增高而延长。三种牧草第2年单位面积平均干草产量约1 100g/m2,垂穗披碱草和短芒老芒麦单位面积平均种子产量约330g/m2。是“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植人工植被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12.
四川高寒牧区多年生牧草混播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多年生牧草4个混播组合连续4年的产量,结果表明:在4个组合中,以组合Ⅳ的产量最高,3年(播种当年除外)的平均鲜草产量为54 152.7 kg/hm2,干草产量为12 463.1 kg/hm2,与其他组合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为四川省高寒牧区退耕还草以及人工草地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草种组合。  相似文献   

13.
2000—2005年的试验研究表明:“黑土滩”上建植的垂穗披碱草人工植被在自然演替状态下短期内就会发生严重退化,而人工调控可使人工植被的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保持在90%、60cm和5 630kg/hm2以上,因此,施肥、灭杂、灭鼠等人工调控措施是“黑土型”退化草地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持续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3种披碱草属牧草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霞  张海林 《青海草业》2007,16(3):12-14,32
本文通过短芒披碱草与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两个品种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性状的比较,表明新选育品种短芒披碱草的产草量及产籽量比其他两个品种高,尤其是产籽量差异极显著,且新选育的短芒披碱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是青海省高寒牧区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和生态治理工程最适宜的优良牧草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对当地野生草种麦宾草进行了驯化栽培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麦宾草在海拔高度3 800m左右的果洛地区在栽培条件下能完成整个生育期生长,栽培当年高度可达到16.0cm,盖度达到60%,第2年株高可达到110cm,盖度达到96%;栽培当年干草产量为1 266.8kg/hm2,第2年、第3年和第4年的干草产量分别为7 959.4kg/hm2,6 462.4kg/hm2,5 244.1 kg/hm2,种子产量分别为1 000.2kg/hm2,880.6kg/hm2,790.5kg/hm2。该草种是适合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草种,也是高寒草甸地区建植高质量的生态型或刈用型黑土滩人工草地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16.
对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上改建的6年龄垂穗披碱草人工植被中的毒杂草进行了防除试验,分析了甘肃马先蒿的侵入及其对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马先蒿的侵入,严重降低了垂穗披碱草的盖度和密度,使其生物量降低了75%;当甘肃马先蒿侵入使垂穗披碱草的覆盖度≤70%时,给其他更多的物种造成发展空间,群落物种数量开始增加;采用化学防除可控制甘肃马先蒿的侵入和扩散,并维持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播期下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交叉混播效果及该种植模式对垂穗披碱草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垂穗披碱草与紫花苜蓿为材料在国家牧草体系张家口试验站开展试验研究。试验先机播垂穗披碱草,同时在其播种行人工开沟交叉播种紫花苜蓿,设15 d为1个紫花苜蓿播期,共4个播期处理,在垂穗披碱草抽穗期测定植物盖度、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播种后15 d混播紫花苜蓿及与紫花苜蓿同期交叉混播会影响垂穗披碱草的生长,但这两播期处理在草地建植当年可以显著提高植被盖度、产量和品质;垂穗披碱草播种30 d后与紫花苜蓿交叉混播,混播组合中垂穗披碱草占优势且牧草总产量及饲草品质下降。建议在张家口坝上地区建立人工草地时,先播种垂穗披碱草,30天内补播紫花苜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李莲香 《草地学报》2018,26(1):264-267
为选择适于本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于2014年至2015年在同仁县年都乎乡进行不同多年生禾草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四种多年生禾草都能适应本地区,但相比之下,在平均草层高度和产量方面多叶老芒麦明显高出其它三种牧草,更适宜在该地区大量种植,可以作为人工草地建设和天然草场改良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19.
在青海同德地区选取5龄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Tongde)和5龄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cv.Qinghai)人工草地连续两年进行了老龄人工草地平衡施肥试验。试验根据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中国项目部提供的测土施肥最佳配方(OPT)设6个施肥处理,另设一个不施肥对照,测量两种牧草品种的草产量及种子产量。结果施氮肥的经济效益高于施磷肥的效益,同德老芒麦的施肥效益高于冷地早熟禾的施肥效益,两种牧草平均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以OPT-P施肥处理时为最高,分别为8946.2kg/hm2和368.1kg/hm2.氮磷肥互作产生负效应。施钾无显著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了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暖季放牧条件下人工草地牧草的生长特点,为制定合理放牧制度提供依据,于2001~2003年开展了暖季放牧牦牛对多年生人工草地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放牧2年后轮牧人工草地播种牧草比例为95.27%,连续放牧人工草地为86.15%,无放牧人工草地为58.01%。轮牧人工草地牧草月风干重最高值3 198.8 kg/hm2,连续放牧人工草地为3 023.2 kg/hm2。放牧可以提高人工草地牧草生长率,轮牧人工草地的牧草生长率高于连续放牧人工草地。放牧还影响着第2年播种牧草的生长,轮牧能促进种子出苗数,播种牧草的鲜重,风干重和种子产量分别达到了5 088.88 kg/hm2,3 053.33 kg/hm2和480 kg/hm2,均高于连续放牧人工草地和无放牧草地,轮牧人工草地杂草鲜草产量最低,为193.33 kg/hm2。适宜的放牧是保持人工草地可持续利用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