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大熊猫选择性采食的气味机理,试验对饲喂圈养大熊猫摘穗后的新鲜玉米秸秆随机采集样品,嗅感品评样品的气味韵调与强度,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样品的挥发性有机物,从中选出国内外法规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饲喂大熊猫的玉米秸秆含有多种气味韵调,主要是甜气和青香。共发现39种香气成分,醛类和醇类是玉米秸秆气味的主要贡献物质种类。具有甜气韵调和青香韵调的香气成分种数比其他韵调多,分别为13种和10种;其相对含量也较高,分别达27.53%和16.39%。说明玉米秸秆突出的甜气和青香是诱导大熊猫选择性采食的主要气味韵调。  相似文献   

2.
提取阿胶中的挥发性物质并鉴定出构成腥味的主要成分。用蒸馏提取法提取阿胶中的挥发性物质,提取时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使挥发性物质充分解离释放,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鉴定出23种挥发物,其中12种具有特殊的气味,分别具有刺激性辛香气味、类似薄荷气味、刺激性臭味、特殊的香气或令人不悦的气味等。其中,异硫氰酸甲酯在所有挥发性物质中的相对含量较高,在阿胶腥味的构成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呼和浩特近郊两个奶牛场荷斯坦奶牛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变化规律及体细胞分(somatic cell score,SCS)与乳成分的相关性。试验按常规方法采集奶样,并借助Bentley FTS/FCM 400 Comb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仪测定奶样,然后对所得数据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奶牛各胎次中SCC在第1胎时最低(P<0.01),在第7胎时最高(P<0.01);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奶样SCC亦明显增加;奶样SCC<100×103/mL到SCC>1000×103/mL的过度中,奶牛日产奶量和奶样乳糖含量明显降低(P<0.01),分别降低了6.07 kg(22.97%)和0.40%(8.06%),而奶样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显著升高(P<0.01),分别增加了0.32%(8.31%)和0.26%(8.05%)。秋、冬季奶样乳脂率要明显高于春、夏季奶样乳脂率(P<0.01),秋季奶样乳蛋白率最高,春季奶样乳蛋白率最低;春季奶样乳糖含量最高,秋、冬季奶样乳糖含量相对较低;冬季奶样SCC最高,而秋季奶样SCC则最低。SCS与日产奶量(-0.172)和乳糖含量(-0.283)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SCS与乳脂率(0.034)和乳蛋白率(0.111)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随着胎次增高,SCC有逐渐升高趋势;随着SCC的升高,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有降低趋势,而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有升高趋势;季节对乳成分和SCC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SCC对奶牛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含量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牛初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乳是指奶牛分娩后7 d内特别是3 d内所分泌的乳汁,新鲜初乳色泽黄而浓稠、酸度高、具有特殊的乳腥味和苦味.  相似文献   

5.
在多数西方国家,奶牛改良主要在于提高牛的产奶量,而很少注意乳汁的组成。但最近几年来,过去那种传统的奶产品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奶中的高脂可引起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因此,奶牛的乳汁组成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此而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如果奶牛的乳汁组成不理想,能否从遗传上加以改变?本文着重讨论乳脂、乳蛋白和乳糖3大主要乳成分的遗传变异,以便得到广泛应用的准确结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奶牛乳汁理化及生物指标的检测,评估服用复方老鹳草颗粒制剂对奶牛乳汁质量的影响.试验选择20头荷斯坦奶牛,分为2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头.试验组以每日1g/kg体重投服药物,连续应用9 d.试验前及试验后每3天采集奶样1次供检验用.结果表明:乳汁pH值、细胞总数、密度、乳酸度、70%酒精试验等项目值均在正常范围,其中第9天试验组与对照组乳蛋白率分别为(3.42±0.56)%和(3.44±0.31)%,乳脂肪分别为(4.11±0.31)%和(3.79±0.47)%.体细胞数(×103/mL)分别为901±920和1 035±954.两组日奶产量分别为27.5 kg±1.50 kg和26.94kg±0.40 kg.结果证实.复方老鹳草颗粒制剂以1g/kg体重剂量内服,对奶牛生理健康及乳汁无影响,乳汁质量良好,安全卫生,无危害.  相似文献   

7.
乳脂是乳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 ,是确定乳品质量的主要指标。在目前我国奶牛生产中存在重视产奶量而忽视乳脂率的现象 ,造成牛奶乳脂率明显下降 ,严重影响了乳产品质量。乳汁中乳脂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品种、个体、泌乳期、胎次、环境及饲养管理等。目前生产中乳脂率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缺乏青绿多汁饲料 ,粗饲料品质差 ,营养低 ,缺乏青贮饲料 ;二是干物质采食少 ,能量供应不足 ,奶牛体瘦造成产奶量 ,乳脂率下降 ;三是管理不当。1 选择乳脂率高的品种和个体奶牛品种不同 ,其产奶量和奶的组成不同。一般奶牛乳脂率与产奶量呈负相关 ,…  相似文献   

8.
为检验奶样不同处理方式对DHI结果的影响,将奶样分为直接测定、只摇匀、只预热、预热摇匀四组,进行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体细胞数测定,发现减少部分处理环节虽然对乳蛋白率和乳糖率无影响,但对乳脂率和体细胞数的影响极大。测定乳成分时,奶样必须预热摇匀;测定体细胞数时,奶样不要预热,但需摇匀。由此可见,目前奶样的测定方法(预热、摇匀之后既测乳成分又测体细胞数)会导致体细胞数偏低(低于实际数)。应在奶样未预热之前先摇匀测体细胞数,然后再预热、摇匀测乳成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奶牛业个体产奶量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乳脂率的下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乳脂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乳产品的质量,现有奶牛的乳脂率难以达到育种指标3.5%,长期在2.8%-3.5%之间徘徊。造成乳脂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各地在选种选配时,只注重产奶量的选择,忽视乳脂率及乳蛋白的选择,注重产奶数量,忽视奶的质量,结果造成牛奶稀薄乏味、浓香味消失,干物质减少。其二,全国各地鲜奶收购没有实行统一的“按质论价,优质优价”原则,各乳品厂(尤其是小型个体乳品厂)牛奶质量(乳脂率、乳蛋白和干物质)检测手段落后,很多乳品厂仍然以奶量…  相似文献   

10.
乳汁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是检查奶牛乳房炎和牛奶质量的指标,为了解南宁某规模化奶牛场奶水牛SCC情况及SCC与其他乳成分的关系,试验随机选取该场152份泌乳早期乳样,测定其SCC、乳汁比重、蛋白质、脂肪、总固形物、非脂固形物及乳糖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CC小于50万/mL的乳样占被检奶样总数的88.16%,大于100万/mL的占1.97%;乳汁比重、乳蛋白、乳糖和非脂固形物含量均随着SCC的升高而下降,而乳脂含量随着SCC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SCC与乳糖及非脂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奶水牛乳中SCC不仅与乳糖和非脂固形物含量密切相关,也提示其与奶水牛产后营养代谢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奶牛业加速发展,牛奶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原料奶以质论价已经成为乳品加工企业普遍的做法。乳脂率偏低是经常出现的原料奶质量问题,奶农因此受到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乳脂率偏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营养因素是主要的诱因。本文对引起乳脂率降低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使奶牛养殖者清楚其中的机理,更好的通过改善饲养管理避免发生乳脂率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挑选了某DHI参测奶牛场胎次、泌乳性能相近的奶牛34头,采集早晚两次奶样,并按照早、晚6:4比例混合制成全天样,分别进行乳成分测定,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早上奶产量显著高于晚上(P<0.01),但晚上奶乳成分明显高于早上(P<0.01);全天样与早、晚班奶相应乳成分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r在0.833~0.971之间)(P<0.01),但是全天样与早班奶相应乳成分相关性强于晚班奶。全天样与早班奶相应乳成分的回归关系中,产奶量、乳蛋白率、乳糖率、尿素氮、体细胞数之间的相关性较强(R2在0.92~0.95之间),而乳脂率、总固体之间的相关性较弱(R2仅为0.78~0.79)。可以看出,单次挤奶代替全天样时,乳脂率的代表性不如乳蛋白率、乳糖率、尿素氮及体细胞的代表性强。在DHI测定时,单次乳样拟合全天样乳成分时,不同的牧场由于饲养管理条件及挤奶间隔不同,需要建立不同的曲线。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奶牛乳脂低而影响原料奶质量问题,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及研究成果,综述了产生奶牛乳脂降低的主要原因、机理及预防措施,旨在奶牛生产中减少低脂乳综合症的发生,提高原料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用健康乳牛的新鲜乳汁与青霉素、链霉素混合后,注射于患乳房炎牛的患病乳房内,治疗有效。其方法是:①挤出健康乳牛的新鲜乳汁200ml左右,煮沸消毒,过滤后凉至45—48℃,然后加青霉素5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混合备用。②将患牛的患病乳区内的乳汁挤净,用酒精棉球消毒乳头及乳房,然后经乳头孔用通奶针注入新鲜双抗乳汁,注后轻轻按摩乳房。③经10—12h  相似文献   

15.
旨在筛选牛乳不同乳脂水平潜在标志性差异代谢物。本研究中乳样采自宁夏农垦贺兰山奶业茂盛牧场,采集体重与月龄相近且健康的头胎次荷斯坦牛泌乳中后期(180~210 d)的早、中、晚班次新鲜乳样(4∶3∶3混合)245份。DHI测定后筛选体细胞数低于20万个·mL-1,乳脂率具有极端差异的样品26份,其中乳脂率大于4.4%为高乳脂率组(HF组,13份),乳脂率小于3.0%为低乳脂率组(LF组,13份)。之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HPLC-MS)对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显示,相对于LF组,HF组代谢轮廓发生了变化,在HF与LF两组中共鉴定出343种代谢产物,根据VIP值(VIP>1)和单变量统计分析(P<0.05),正、负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60种显著差异代谢物(P<0.05);其中依据P<0.5且FC>2.0及P<0.5且FC<0.5,HF组奶样中15种代谢物含量高于LF组,6种代谢物含量低于LF组;进一步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0.85,发现有18种差异代谢物对两组牛乳具有显著区别能力,即:N-油酰甘氨酸、皮质醇、δ-生育酚、PC(14∶0e/9∶0)。结果发现,不同乳脂水平显著差异代谢物有60种,且代谢物N-油酰甘氨酸、皮质醇、δ-生育酚、PC(14∶0e/9∶0)可作为高乳脂率牛乳潜在标志性差异代谢物。本研究结果为奶牛乳脂合成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研究奶牛的泌乳过程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6.
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奶中不饱和脂肪酸对改善人体健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自由基,导致奶的风味异常。本文主要对奶中乳脂氧化机制及花青素延缓乳脂氧化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花青素的开发利用及其改善奶风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荷斯坦奶牛乳与牦牛乳乳清与乳脂肪球膜中的差异蛋白,比较功能差异,为开发不同品种牛乳提供帮助。通过离心法分离荷斯坦奶牛乳与牦牛乳的乳清与乳脂,分别提取蛋白,通过串联质谱标签(TMT)法进行蛋白质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到差异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KEGG代谢通路、蛋白质互作(PPI)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牦牛乳的乳脂、乳蛋白、乳糖、总固形物和非乳脂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荷斯坦奶牛乳(P<0.05)。在2种牛乳乳清中共鉴定到可信蛋白641种,在乳脂肪球膜中共鉴定到可信蛋白543种;在乳清中筛选出差异蛋白268种,其中牦牛乳比荷斯坦奶牛乳上调70种,下调198种;在乳脂肪球膜中筛选出差异蛋白267种,其中牦牛乳比荷斯坦奶牛乳上调68种,下调199种。GO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表明2种牛乳的乳清和乳脂肪球膜差异蛋白均主要富集在细胞外空间、小分子结合和免疫反应等方面。KEGG注释及富集分析表明2种牛乳的乳清和乳脂肪球膜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补体与凝血级联等通路。差异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发现2种牛乳的乳清差异蛋白中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  相似文献   

18.
泌乳奶牛饲喂包被赖氨酸对生产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产奶量和分娩时间相近的头胎荷斯坦奶牛12头,采用单因子3水平4重复随机设计,比较在精料混合料中添加自制的包被赖氨酸0(对照)、0.4%和0.6%三个水平时的饲喂效果,包被赖氨酸的芯材为L—赖氨酸盐酸盐。试验期66天,其中预试期10天,试期内每三天测一次日产奶量,每2周取一次中午奶样用以测定乳糖、乳脂、乳蛋白及乳脂固形物,精料混合料采用试验场现行配方,精料供给量根据前一天的产奶量,用下面的公式算出:精料量(千克)=3千克(维持) 0.265~0.32×前一天的产奶量(千克)。结果显示:添加包被赖氨酸对增加产奶量和改善乳的品质有促进作用,平均日产奶量和4%乳脂校正乳产量、乳蛋白、乳脂、乳糖及总固形物的含量都是以添加0.6%的包被赖氨酸组最好,其中日均产奶量和4%乳脂校正乳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8%和10.8%。  相似文献   

19.
母乳可为婴幼儿提供人生最初阶段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人乳脂替代品实质上是婴幼儿配方奶粉专用的一类食用油脂及其制品,普通婴幼儿配方奶粉主要以牛乳为原料,虽然牛乳脂肪酸组成与人乳脂肪酸相近,但其脂肪酸结构与人乳存在差异。在介绍人乳脂肪的组成结构特点、营养特性以及婴幼儿对脂肪消化吸收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综述近年来人乳脂替代品的母乳化进程及制备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人乳脂替代品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开发脂肪方面更接近母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应用国产 JS-Ⅰ型电子血球计数器进行乳汁体细胞电子计数,并与乳汁涂片镜检进行了比较。通过对14批104份乳汁的体细胞计数;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数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电子计数具有省力、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适于对批量奶样进行监测,可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