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疆是畜牧业大区,也是几个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牧民长期以游牧方式为主,实施牧民定居工程以来,传统游牧方式也开始向现代定居畜牧开始转变,牧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本文通过对和静县定居牧民收入状况和生产方式对比研究,找出不同生产方式对定居牧民收入的影响,从而分析探讨提高定居牧民收入的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以便为政策完善及后续跟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果洛州广大牧民对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有利于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当地政府的指导和组织下,许多牧民逐步放弃传统的漫山散放和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以自愿结合的形式组成合作社,并以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以优化牧业资源配置,促进牧业资源重组,实现草畜平衡为目标,积极探索生态畜牧业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本文通过对玛沁县大武乡哈隆村牧民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寻提升新疆定居牧民持续增收能力途径,笔者以定居牧民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其目标偏好基础上,分析"家庭收入最大化和获取更大规模牲畜"目标下的生产经营行为。结果表明:定居牧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畜牧业,也呈现出一定的兼业意愿;大部分定居牧民对牲畜保有量相当重视,对现代养殖小区和专业合作组织认同度较高,购买饲草料和自己种植苜蓿、玉米等生产经营行为意愿较弱。通过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建设各类专业化合作组织、加强牧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发展替代和接续产业等政策措施提升定居牧民持续增收能力。  相似文献   

4.
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是全面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由传统四季游牧生产方式向冷季舍饲,暖季放牧转变,经营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及畜牧业转型的根本途径。自治区1986年在北疆牧区经济_T--作会议上提出的“改变畜牧业经营方式,逐步实现定居、半定居,走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发展思路”是改变千百年来追水草而居、随季节而迁的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对牧区各族人民的兴旺发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牧民定居工程是实现畜牧业转型的系统工程、富民_T-程、民生工程。通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截至2012年底,我区共18.69万户牧民实现了定居,定居率达67.77%,现游牧民定居工程已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阐述了游牧民定居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牧区因自然条件、社会因素(传统生产习俗、旧观念)等原因,牧区经济还得不到全面的发展。游牧生产经营方式使牧区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牧区牧民贫困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也给游牧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改善牧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问题,也是牧民的个人需求。定居是为解决游牧民在牧区因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资源等矛盾而选择的一种新型生产生活方式,从游牧到定居就是牧区游牧民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是提高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所以,定居在牧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我国生态保护和牧区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牧民定居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入户调查方式选择沙湾县博尔通古乡哈拉干德村及东湾镇傢什窑村抽取100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并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主要通过牧民定居后生产、生活方式现状分析,找出牧民定居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牧民定居政策的实施,牧民从游牧到农牧业兼营,其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本研究以新疆和硕县乃仁克尔乡乌勒泽特村、艾勒斯特村牧民定居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牧民定居以来生产、生活方式适应性研究,并提出提高定居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牧民定居是促进草地畜牧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的根本措施,是由牧区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度的桥梁,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逐步引导牧民从原始的游牧生活走向定居,从完全依靠天然草地走向放牧与舍饲圈养相结合,不仅是经济方式的重大改变,而且也是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伊犁河谷牧民定居、冷季舍饲与暖季放牧模式。  相似文献   

8.
“退牧还草”工程对促进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及改善牧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小型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藏北羌塘地区6县10乡(镇)的100户牧民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了牧民对“退牧还草”工程的社会认知与政策响应。结果表明,大多数牧民认可并支持“退牧还草”工程,81%的牧民认为工程能有效促进草地恢复;依据草原保护奖励机制(试点)补偿标准,74%的牧民支持长期(10年以上)的生态补偿;考虑生态移民后的生计保障问题,52%的牧民不愿意移民到城镇。因此,有必要及时完善“退牧还草”工程及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并使其与生态移民工程相结合,以实现西藏羌塘牧区生态、社会与经济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9.
人工饲草是牧业用地中集约程度最高的类型之一,也是畜牧业发展程度的质量提高标准之一。目前,阿勒泰区的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牧民还是靠传统的大草原上放牧,一年四季在大草原游牧,生产生活收入低,当地政府对牧民定居工作不重视,没有当地草原的畜牧载畜量标准,草原退化现象严重。鉴于此,提高牧区人工饲草料建设对阿勒泰区的畜牧业现代化发展作用大。  相似文献   

10.
新疆近30年推行游牧民定居兴牧工程以来,在各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牧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和畜牧业生产方式也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极大地促进了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但是,另一方面来看,仍有一部分牧民尚未完全适应牧民定居生活,在该政策的实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此次对托里县牧民定居点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对牧民定居政策有深层次的了解和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贺宝珍 《青海草业》2008,17(2):26-28
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牧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牧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逐步走向市场化。但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依然制约着牧区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实行农牧业信息化,提高涉农信息向农牧民的传输速度,将会加快畜牧业市场化进程,推动牧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临泽县以“发展现代畜牧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提升畜牧产业化为重点,依托项目带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规模经营来促进农民增收。以生产优质、无公害、绿色、安全畜产品为突破口,加快推进规模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步伐,努力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18-2020年,全县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畜牧业生产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解决科尔沁沙地草原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畜牧业经济掠夺性之间的矛盾,通过对120户实地调研样本数据分析,基于会计理论,分别对畜牧业经营成本、收入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归集与分配,研究得出:(1)牧户生产经营成本中支出较大的项目主要有饲草料费、燃料动力费以及固定资产折旧费;(2)该地区牧户畜牧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犊牛和成年母牛收入,其次为销售羔羊和母羊收入;(3)尽管畜牧业收入较高,但仍有21.67%的牧户畜牧业经营收益为负。针对此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蕊 《中国饲料》2021,(4):84-87
电子商务给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便利,当然也给传统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饲料业作为农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想要更好的发展,离不开物流运营。当前,我国饲料业物流运营模式依然遵循传统的物流模式,效率较低,成本较高,极大阻碍了电子商务环境下饲料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基于4PL物流管理模式,创新物流运营流程,强化人才队伍素质,提升电子商务环境下饲料业物流运营效率,高效节约运营成本,完成物流运营性能优化。  相似文献   

15.
从2007年起青海省海北州继续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各项畜牧业生产措施,使全州畜牧业生产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进海北州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议该地区继续推进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科技示范园创建工作,推动藏羊、牦牛、饲草产业化进程;突出抓好藏羊、牦牛、饲草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名优特”新品牌;深化大数据在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加强与科研院校产学研合作,重点做好“草、畜、种”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工作:抓好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在对内蒙古部分牧业旗(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以33个牧业旗(县)为代表的内蒙古牧区畜牧业发展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地提出了注重产业化经营、注重规划专业化生产布局、注重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注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注重调整畜群结构及繁育方式、注重农牧区饲草资源互补利用体系建设的“六注重”牧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以期为推进内蒙古牧区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断发展的中国草原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情况,指出我国已经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草原畜牧业发展道路。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在不断提高,如牧区每年向农区提供育肥用牛羊达到3 000多万头;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经营模式不断转变,产、加、销一体化格局正在加快形成;草原畜牧业发展基础日益牢固,仅2000年以来,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已超过200亿元;草原畜牧业对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受草原生态安全问题,生猪型畜牧业生产特点和草原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还面临许多突出矛盾和艰巨挑战。因此,应该积极应对客观矛盾和问题,牢牢把握当前发展的有利机遇,进一步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魏晓颖 《中国饲料》2021,(2):137-140
生态旅游是一种在强调环保理念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旅游方式,提高游客及生态景区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内涵。畜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的发展不仅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还与人类生活水平息息相关。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所蕴含的潜在价值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将畜牧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畜牧业生态旅游已成为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借鉴生态旅游的发展理念与内涵、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式,利用生态学原理调整畜牧业的发展方式以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我国畜牧业存在经济增长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我国畜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出发,介绍了生态旅游与畜牧业结合的优势,并对生态旅游视域下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概述,以期能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发展畜牧业大产业的战略提出几点思考,即创新组织领导体制,转变领导思维观念;实施名牌战略,推进畜产品市场国际化;发展咨询业务,服务畜牧业;抓产业化经营,提高畜产品生产组织化水平;提供优质产品,适应国际标准;组织行业协会,发挥整体优势;加强畜牧业研究,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利用"绿箱"政策,支持畜牧业。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种植业的发生和发展,两者是农业的全部内容;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更符合甘肃农业发展的实际;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的过程中草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最后作者建议,要实现甘肃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坚持种植业和畜牧业“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