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九○安”对血吸虫病化疗牛药物副反应的抑制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普遍选用吡喹酮化疗牛血吸虫病,它具有疗效高、疗程短、毒性低、投药简便等优点。但吡喹酮有一定的毒性,使用吡喹酮会引起部分牛发生副反应,副反应发生率在10%以上,国内均有此报道。我站于1990-1991年进行了“九○安”对吡喹酮治牛血吸虫病副反应的抑制效果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九○安”对吡喹酮化疗牛血吸虫病副反应的抑制效果明显,抑制率在99%以上,且对吡喹酮的疗效无影响。为了进一步观察初试结果,笔者于1994~1996年结合当年耕牛血吸虫病的化疗工作进行了扩大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1吡喹酮副反应的表现及其影…  相似文献   

2.
吡喹酮为当前血吸虫病化疗的首选药物,但在治疗过程中仍有一定的毒性,致使吡喹酮化疗牛血吸虫病引起部分牛发生副反应,据有关资料统计副反应发生率一般为10%。我站于1990~1991年进行了“九○安”对吡喹酮化疗牛血吸虫病副反应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初步表明...  相似文献   

3.
应用吡喹酮治疗耕牛血吸虫病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是全国最严重的血吸虫病疫区之一,病人、病畜(主要是耕牛)居全口之首。自1992年实施世行贷款血防项目,应用吡喹酮大面积治疗耕牛血吸虫病以来,使我省耕牛疫情得到了明显遏制。1994年全省疫区耕牛存栏307443头,检查261542头,检出阳性病牛12554头,感染率为4.8%,利用吡喹酮治  相似文献   

4.
吡喹酮化疗耕牛血吸虫病的副反应李成亮,明心中,杨琳芬(江西省家畜血防站)我省自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在大面积化疗家畜血吸虫病方面,经历了酒石酸锑钾、Sb—58、血防一846、敌百虫、硝硫氰胺、吡喹酮等阶段。’70年代中期还试用过枫杨叶治疗耕牛血吸...  相似文献   

5.
吡喹酮化疗耕牛血吸虫病的副反应及其处理的初探李成亮,明心中,杨琳芬(江西省家畜血防站)化疗家畜(特别耕牛)是防治血吸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吡喹酮化疗家畜血吸虫病,在我省使用时间较长,达10余年之久,今后若干年内可能还将继续使用。此药虽具有高效、安全、使...  相似文献   

6.
应用吡喹酮粉治疗耕牛血吸虫病副反应及防治措施四川省动物血防站(610041)毛光琼德阳市旌阳区畜牧局江朝元从1992年以来,世界银行贷款确定了应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并提供了吡喹酮药物。该药安全,疗效高,投药方便,但价格贵,在治疗过程中,也有个别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 吡喹酮治疗家畜血吸虫病具有疗效高,安全性大,副反应少等优点。历年来,我们在疫区乡、镇、场广泛地应用吡喹酮进行口服或三胃注射治疗耕牛血吸虫病,在治疗过程中,除有少数牛只出现有瘤胃胀气或腹泻等程度不一的副反应外,一般均无不良反应,并收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去年我们应用上海第六制药厂生产的白色微晶吡喹酮药粉,在全县疫区五个家畜血防专业组中,全面推行口服治疗血吸虫病牛,共治疗耕牛4904头,其中水牛4289头,黄牛  相似文献   

8.
吡喹酮由于具有高效、反应小、使用方便是我国当前治疗耕牛血吸虫病最重要的方法,特别是“世行”贷款血吸虫病项目启动后,吡喹酮治疗和扩大化疗耕牛数呈直线上升,无限制地扩大了扩大化疗的对象和范围,造成病牛数与治疗数比例严重失衡的状况,有必要加强对治疗的宏观调控,使以化疗为主导的防治对策在血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吡喹酮是治疗耕牛血吸虫病的有效药物1978年7月卫生部门开始吡喹酮临床试验,认为对日本血吸虫病具有高效、低毒、疗程短、代谢快、无明显蓄积作用,无诱变性、致畸性和致癌性等优点。1978年8月,上海家畜寄生…  相似文献   

9.
普治是血吸虫病重疫区防治对策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既可治愈血吸虫病牛 ,又可杀灭病原 ,阻断传播 ,兼容防治双重功效。但是 ,牛血吸虫病化疗史始终伴随副反应史 ,当前首选的吡喹酮普治牛血吸虫病仍有部分牛发生副反应 ,而普治牛中则有相当部分牛属非血吸虫病牛 ,为观察探索吡喹酮治牛血吸虫病的副反应与其血吸虫病感染存否相关性 ,课题组于 2 0 0 2年在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重疫区的波阳县 ,结合年度普治工作进行试验观察 ,现将试验观察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区基本情况 试验点选择波阳县的血防重疫区普治乡莲湖、柘港 2个乡 ,莲湖四面环湖 ,黄牛多 ,柘港面湖而居 ,水牛多 ,且有副反应史 ,2乡耕牛比较集中 ,均于鄱湖草洲上全天放牧 ,属湖沼型重疫区。据 2 0 0 2年 6月间普查 ,莲湖 (黄牛 )、柘港 (水牛 )感染率分别为 6 .0 %、5 .2 % ,详见表 1。表 1 试验乡的当年基本情况试验地点人口钉螺面积 (hm2 )耕牛存栏 (头 )牛感染率 (% )莲湖 5 40 713 894660 6.0柘港 10 82 6683 62 0 5 .21.2 试验材料  (1)试验范围 :莲湖、...  相似文献   

10.
洱源县奶牛口服吡喹酮的副反应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洱源县是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县之一,奶牛的饲养量占疫区牛存栏的80%以上,黄牛感染血吸虫平均为7.8%,奶牛口服吡喹酮后,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副反应,集中表现为消化系统的症状和产奶量的下降,神经症状,个别反应畜发生死亡,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和困难。1994年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性措施,用吡喹酮同时使用江西上饶家畜血防站提供的“九O安”进行化疗,对降低副反应的出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吡喹酮治疗山羊血吸虫病疗效,在防治耕牛血吸虫病的同时,对疫区山羊进行了同步查治,结合洲滩禁牧等措施,做到了人畜同查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国家血吸虫病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吡喹酮口服治疗耕牛血吸虫病出现过敏反应病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用上海制药厂生产的白色微晶吡喹酮药粉,批号为900538号。在瑞洪、三塘两个家畜血防组进行治疗耕牛血吸虫病的病牛,计2157头,其中水牛1922头,黄牛235头。口服吡喹酮总剂量是:水牛体重为25mg/kg,限量400公斤,黄牛体重为30mg/kg,限量300公斤,均采取一次性灌服药粉的治疗方法。历年来,我们在疫区乡、镇、场,广泛应用吡喹酮药粉口服治疗后,  相似文献   

13.
吡喹酮,是目前治疗血吸虫病较为理想药物。具有高疗效,低毒性、疗程短、代谢快、无明显蓄积作用。近年来,我们在19个乡、镇、场,广泛地应用吡喹酮治疗耕牛血吸虫病,收到了很好效果,但在疗后也出现了部分副反应和极少数较为严重的副反应。从1984—1985年中,共治疗耕牛4374头,其中口服治疗3760头,三胃投药614头;出  相似文献   

14.
从1994年到1996年,在江西吴城血吸虫病高度流行区研究了3个自然条件相似的自然村共746头血吸虫病水牛,分析了先后用吡喹酮粉剂和片剂进行全面化疗防治水牛血吸虫病的效果。结果显示,吡喹酮粉剂和片剂对革个水平的治疗效果相同;粉剂因在使用时有诸多不便,不易为群众接受,用于化疗普治效果很差,片剂因克服了粉剂的缺.久,使用方便且无副作用,易为群众所接受,用于防治耕牛血吸虫病的化疗普治,效果显著,可促水牛血吸虫病感染率较原来平均下降43.92%,且原感染率越低,下降趋多。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怀宁县属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自90年至98年对疫区耕牛进行了查治工作,共查耕牛50123头次,查出血吸虫病牛2745头次,治疗或扩大化疗耕牛11392头次,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由89年的13.1%下降至98年的5.88%,结果表明,所实施的人、畜同步化疗,净化草洲,严禁外来病原侵入,植树造林改造钉螺孳生环境等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吡喹酮是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近年来,临床治疗耕牛血吸虫病主要以口服吡喹酮为主,但该方法具有用药量大,成本高,临床副反应较大的缺点,且治疗效果也不十分理想.为此,我们经过对溶媒的反复多次的筛选研制出吡喹酮注射剂,并对该制剂进行了药物代谢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稳定性与刺激性试验,将该制剂用于人工感染血吸虫病牛的治疗也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探讨该制剂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加速推广该制剂提供详细的资料,特进行了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的普查目前仍以粪便孵化法为主,在大范围查病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漏网问题。为杜绝疏漏和隐患,有些地区已采用扩大化疗措施,取得较好效果。湖北省血防研究所在河滩地区采用吡喹酮对人畜同步扩大化疗,3年内使耕牛感染率下降100%。  相似文献   

18.
耕牛第三胃注射10%吡喹酮水悬液治疗血吸虫病,疗效高,成本低,无反应,安全可靠。1984年获得成功,历经1985、1986、 1987、1988年的改进与完善,具有实用价值,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治疗对象:系我县疫区各年经血清学检查的阳性病牛,共2175头。  相似文献   

19.
根据洱源县奶牛服用吡喹酮副反应的调查情况,对大理州查出的血吸虫病阳性牛开展了吡喹酮服用同时加服健神曲25g以预防副反应产生的试验。结果表明健神曲有防止副反应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吡喹酮治疗耕牛血吸虫病的效果,采用对耕牛测重、小牛估重,怀孕后期母牛喂药时采取保胎措施,喂药剂量准确,同时结合洲滩禁牧等措施,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达到国家血吸虫病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