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黑龙江某毛皮动物饲养场发生了疥螨病,经过正确防治得到了控制,以后没有再发生该病。毛皮动物螨虫病是由疥螨科和痒螨科所属的螨虫寄生于毛皮动物的皮肤内所引发的一种外寄生虫病。患病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可通过和其他健康动物的直接接触传播本病,也可通过污染的笼舍、食盆、产箱以及工作服、手套等间接传播。剧痒为疥螨的主要症  相似文献   

2.
水貂自咬症与微量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自咬症是肉食性毛皮动物的一种慢性疾病,病兽呈现定期兴奋,兴奋期咬自体的一定部位。水貂自咬症在国内外水貂饲养场都有发生,且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水貂的毛皮质量,给水貂饲养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关于自咬病的病因,目前尚有争议。国外在对此病的多年研究中,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营养性疾病,另一种则认为是病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蓝狐自咬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该病呈阵发性兴奋,兴奋时病狐常咬自体的某一部位,多数咬尾巴和后肢等部位,自咬程度剧烈时,皮张易造成损伤。该病在全国各地一些毛皮动物饲养场中广泛发生,国内外对该病因大致上有以下几种观点:①传染病;②营养不良;③维生素缺乏和风湿...  相似文献   

4.
毛皮动物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oida)引起的多种毛皮动物(水貂、紫貂、银黑狐、海狸鼠、兔和毛丝鼠等)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以内脏器官炎性出血和败血经过为主要特征,常呈地方性暴发流行,给毛皮动物饲养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毛皮动物饲养场。1930年鲁伊斯首先描述了水貂巴氏杆菌病;1931年И·Γ·列维别戈从患病水貂中分离出巴氏杆菌;1936年С·Я·柳巴申柯发  相似文献   

5.
正加德纳氏菌病是近年所发现的人畜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在狐、貉、貂等毛皮兽易感,因其通过种畜的交配与接触传播,在毛皮动物饲养场中广泛流行,较为顽固,危害极大。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春季性兴奋期发生,成年狐发病率高于幼龄种狐。广谱抗生素对本病均有效果,另外可通过接种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病疫苗,可对本病有良好的预防。东北农业大学动物临床教学医院2016年4月间接诊种貉感染加德纳氏菌的病  相似文献   

6.
<正> 犬瘟热是犬与肉食性毛皮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国内外各毛皮动物场,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1973年黑龙江省首次报道了水貂犬瘟热的流行,以后逐年均有本病发生,并蔓延至全国10几个省市。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毛皮动物饲养业的发展,动物的品种、数量、饲养场点及个体饲养户均不断增加,种兽频繁交换、运输,给本病的蔓延、流行提供了条件。笔者自1981年至1988年先后在北京、天津、辽宁、山西等省的6个场点遇到水貂、艾虎、貉、狐等动物的犬瘟热流行过程,最后导致大批动物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说犬瘟热是发展毛皮动物饲养业的重大障碍。为控制本病的流行,饲养者必须掌握其流行特点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常<见急性慢性经过的疫病,在我国各地养殖场(户)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病兽啃咬自己的尾巴、大腿内侧或躯体的某一部位的被毛和肢体,造成皮张破损或病兽死亡,我场经过多年实践,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在控制自咬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咬症是毛皮动物的一种常见病,貂、貉及狐狸等成年兽发病系明显季节性,以春季发情期、产仔期多发,幼兽多发于8-10月份。病兽自己咬自己躯体的某一部位,一般以咬尾、腿较多,造成毛皮破损。病因:本病的病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该病是营养缺乏引起,有些学者认为是传染病引起,也有人认为是体外寄生虫病引起。近年来,有研究者已从病兽脏器中分离出病毒,并证实对毛皮动物有传染性。症状:病兽间歇性发作,大声嘶叫,疼痛不安,常在一个地方旋转咬自己的尾和腿,这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北极狐发作时多呈急性经过,发作时咬住自己的尾或腿…  相似文献   

9.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常见急性慢性经过的疫病,在我国各地养殖场(户)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病兽啃咬自己的尾巴、大腿内侧或躯体的某~部位的被毛和肢体,造成皮张破损或病兽死亡,我场经过多年实践,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常见急性、慢性经过的疫病,在我国各地养殖场(户)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病兽啃咬自己的尾巴、大腿内侧或躯体的某一部位的被毛和肢体,造成皮张破损或病兽死亡,笔者经过多年实践,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和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呈慢性进过。病兽呈现定期兴奋性,兴奋期病兽咬自体的一定部位,造成创伤,严重地影响狐、貉,水貂的生长发育和皮的质量。近几年来,我们在毛皮动物养殖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29毛皮动物自咬症有哪些病因,如何防治?关于毛皮动物自咬症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现对一些文献中记载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病毒感染。试验结果来自于60年代前苏联,实用自咬症水貂脏器悬液感染长尾猿肾细胞能引起病  相似文献   

13.
冯丽 《养殖技术顾问》2010,(12):188-188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常见急性慢性经过的疫病,在我国各地养殖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1症状病兽出现神经症状,神经高度兴奋,啃咬大腿内侧、尾根、后肢、髂部及臀部等处。兴奋过后呈沉郁状态,躺卧,眼半闭,对周围事物不敏感或呈睡眠状态。  相似文献   

14.
<正>毛皮动物顾名思义,以取皮得以实现其经济价值,一般来说以皮毛完整、色泽光亮,板质良好,没有伤残为最佳。毛皮动物自咬症是毛皮动物的一种常见疾病,以自己咬伤自己为特征,病畜啃咬自己身体某一部分的被毛或者肢体的某一部分,以咬尾和后躯多见,部分病畜会因伤口感染并发败血病或者衰竭死  相似文献   

15.
袁圆在线     
扬州宿依依:毛皮动物自咬症怎么预防? 袁圆:禁止外界各种毛皮动物进入圈舍,笼舍定期消毒,发现病兽早隔离,早治疗。另外,饲料要全价、多样,多喂占饲料总量1%-2%的羽毛粉,可降低自咬症发病率。凡有自咬症的病兽,到取皮期一律不取皮、不能留做种用。  相似文献   

16.
<正> 鲜朝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毛皮动物饲养业起始于60年代末期。1956年10月5日,内阁发布了发展毛皮动物饲养业的指示,随之先后在有条件的牧场里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毛皮动物饲养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毛皮动物产业发展较快,毛皮动物的经济价值较高,一旦发生传染病,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笔者认为,毛皮动物饲养场(户),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1病因饲养管理不当,如吃腐败的饲料,饮水不洁,长期吃不上新鲜的肉类或粗纤维过多的谷物饲料,或外因传染。目前有很  相似文献   

18.
螨虫病又名疥螨,是由各种螨虫寄生于动物皮肤所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疥螨的发生与地势、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及卫生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螨病是多为接触性传染,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治疗不及时,会直接影响动物健康和毛皮的质量,因此给饲养场带来严重损失。要重视螨病的发生,做好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蓝狐自咬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一种慢性病,连同母貂叼仔的恶癖在内,已成为毛皮兽养殖业中的突出问题之一。本病多定期发作,啃咬后躯的一定部位,如后肢、臀部、尾根和趾垫等,甚至咬断尾巴,严重降低皮毛质量,干扰兽群繁殖,若咬伤部位出血不止,感染化脓,则影响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梅河口市的毛皮动物产业发展较快,毛皮动物的经济价值较高,一旦有传染病发生,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笔者认为,毛皮动物饲养场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