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仔猪腹泻现象在猪场时常发生,其主要传染性因素的病原分为病毒和细菌两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最主要的病毒病原,而大肠杆菌则是重要的细菌病原。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会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一例仔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从发病情况、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药敏试验、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上防控这两种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8年10月8日,河北省某产房仔猪和母猪均出现严重腹泻症状,为了查明仔猪与母猪严重腹泻的原因,试验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学检测进行诊断。结果表明:该猪场猪群为猪轮状病毒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经过治疗,两周后回访腹泻疫情得到明显控制,新生仔猪没有再出现腹泻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查明贵州省毕节市某猪场仔猪持续腹泻、消瘦死亡的原因,对送检的2头典型发病仔猪进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观察,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RT-PCR核酸检测。结果:仔猪临床症状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水样腹泻,呕吐,消瘦直至死亡;剖检可见腹股沟淋巴结出血,肠道充气肿胀;细菌分离鉴定为葡萄球菌,该分离菌对盐酸多西环素、硫酸安普霉素、泰乐菌素高度敏感,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头孢拉定、替米考星、硫酸粘杆菌素耐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结论:该猪场的发病仔猪存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建议使用高敏药物对葡萄球菌感染进行治疗,同时加强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的免疫。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某猪场产房仔猪暴发腹泻疫情并造成未断乳白猪的大批死亡,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瘟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通过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该场腹泻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本次疫情情况报告如下,旨在为临床上此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1发病情况河南省某猪场存栏1 000头左右母猪,自2013年5月开始暴发腹泻疫情,产房仔猪和保育猪均发生腹泻,尤其以未断乳仔猪最为严重,母猪无任何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2020年11月,河北某养殖场初生仔猪发生呕吐、腹泻,为了确定其病因,对该场发病仔猪进行了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剖检、腹泻病毒分子生物学诊断和细菌学诊断,初步判定该场仔猪发生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1月贵州省某猪场的新生仔猪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急性腹泻等临床症状。发病后该养殖场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后无明显效果。根据临床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方法,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混合感染。本病例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感染的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能够为类似病例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1临床症状该猪场1月龄内的仔猪,相继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7.
2020年6月,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某猪场40日龄断乳仔猪发生以腹泻、消瘦和皮肤丘疹样凸起为主要特征的疫病。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  相似文献   

8.
许吉秋 《养猪》2019,(1):97-99
湖南汨罗市某规模猪场从2018年1月下旬开始出现产房仔猪和保育猪腹泻,产房内10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100%。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018年3月,山东省青岛市某规模化猪场暴发疫情,每天死亡100余头仔猪。70~80日龄仔猪临床表现为发热、喘气、关节肿大,30~40日龄发病仔猪主要表现为水样腹泻。为确诊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分析病例发病情况,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最终判定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混合感染,且疑似存在猪链球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混合感染。鉴于猪群存在多种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定期监测猪群疫病的抗体水平,及时调整免疫程序,防止疫病暴发。  相似文献   

10.
2022年8月中旬,湖南永州某猪场暴发仔猪腹泻病例,发病仔猪死亡率较高,常规抗生素治疗基本无效。观察病猪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并采集肠组织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和常见腹泻相关病原分子检测,确定该病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引起;进一步扩增并分析PEDV S1和PoRV VP7基因序列发现该场流行的PEDV毒株为变异株,PoRV毒株属于G9型。其后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系列防控措施,经过科学防治,该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为确诊广西一存栏1000头母猪的某规模养猪场2耀3日龄仔猪临床持续表现严重拉稀症状的病因,研究对拉稀仔猪进行了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对拉稀仔猪的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进行PCR/RT-PCR方法检测可能引起仔猪腹泻的常见疫病病毒(如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圆环病毒3型)以及常见肠道腹泻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和猪丁型冠状病毒)。结果在2窝拉稀仔猪肠系膜淋巴结中均分离到猪链球菌2型(S.s2),同时在拉稀仔猪肠道中均检测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而其它病原检测均为阴性,表明S.s2和PEDV混合感染可能是引起本次仔猪拉稀病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16,(5)
2016年3月四川九寨沟某藏香猪养殖基地出现10余例仔猪死亡案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水样稀便及消瘦,病程短,病死率高,呈典型病毒病症状。剖解发现小肠大面积充气,肠壁明显变薄,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肾脏有大量出血点,腹股沟淋巴结充血肿大。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RT-PCR、PCR检测,结果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圆环病毒2型阳性。结合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3.
2015年3月5日,崇阳县某猪场仔猪出现呕吐并伴随腹泻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并结合实验室抗原检测,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为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5,(6)
2015年2—6月山西省5个规模化猪场3~10日龄哺乳仔猪发生严重腹泻,对采集52份病料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PCR或RT-PCR检测,结果发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率为75%,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率为61.54%,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阳性率为9.62%,表明这5个猪场发生的腹泻主要是由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泰安某规模化猪场12日龄病死仔猪进行剖检观察、病理组织学观察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发现,感染猪以呕吐、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剖检病死猪可见肠壁变薄透明并在肠腔内聚集大量黄色液体,肠系膜血管充血,且肠系膜淋巴结水肿;结肠绒毛萎缩变性、充血出血.PCR检测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对其S基因测序并进化分析显示,该猪场感染...  相似文献   

16.
为查明吉林市郊区某猪场发生的一起疫病病因,对送检病猪进行病理剖检和实验室PCR检测,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经用药和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贵州省某猪场发生的仔猪腹泻疫情进行病原学诊断,采用细菌分离培养、PCR及RT-PCR方法分别对采集的病料进行了细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及其他3种病原检测。结果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检测样品中出现651 bp目的条带,其他几种病原检测均为阴性,细菌分离培养未见细菌生长。结果表明,此次仔猪腹泻疫情的主要病因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前,猪场病毒性腹泻混合感染的现象普遍存在,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2014年2月吉林省某规模化猪场的猪群发生以仔猪发病初期呕吐、排灰色水样稀便、恶臭,大猪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并结合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综合诊断,最终结果显示,导致该猪场大规模发病并死亡的主要病原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是典型的混合感染导致大规模发病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20,(5)
为诊治某规模猪场一例新生仔猪严重腹泻,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RT-PCR检测、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链球菌(S.S)混合感染。通过对症用药治疗,结合后续免疫接种、生物安全防范、精细化饲养管理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为临床PEDV与S.S混合感染提供了有效防制方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0月初,榆树市新庄乡某养殖户饲养的部分仔猪,出现精神沉郁,食量下降,不时咳嗽等症状。通过临床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肺炎支原体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