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兽用新型载药系统的研究,解决了兽用药物在动物体内半衰期短、靶向性差、药物利用率低以及药物溶解性特定要求等问题,可开发出新型、高效、安全的生物药物剂型。兽药新型递药系统已在兽药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并成为兽药研发的新方向之一。本文就目前主要递药系统(如缓控释递药系统、纳米递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生物粘附给药系统、植入控释给药系统以及自乳化给药系统等)在兽药制剂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和探讨了新型递药系统在兽医领域应用瓶颈、现有研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新型递药系统在兽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养鸡业主要给药途径有三种:注射、口服、吸入。其中口服给药的方法主要有拌料、饮水、直接投服三种。但随着养殖设备的更新改造以及兽药新药、新剂型的开发应用,原有的给药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人们都在寻求新的方法来适应新形式的需求。现介绍一种口服给药新方法——溜药。溜药可以充分提高药物利用率,如冲剂常沉积于饮水器底部,降低了药物利用率,同时  相似文献   

3.
经皮给药具有能够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有效延长药物释放时间和减少动物应激等优点,可实现局部和全身治疗效果。而角质层作为皮肤的最外层,是影响药物向皮肤渗透的主要屏障。醇质体作为一种纳米递送载体,能够有效改善药物的经皮渗透效果,且制备工艺简便、关键组分(短链醇、磷脂和水)价廉易得、对人员专业素养及设备要求低,是兽医临床上极具应用前景的经皮递送系统。本文总结了醇质体的特性、组成和制备方法,并对醇质体在动物临床用药中的研究及其经皮渗透机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高效经皮递送兽药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靶向给药系统是药剂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是一类能使药物浓集定位于病变组织、器官、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新型给药系统,使药物能够可控性地分布,并于靶区持续缓慢地释放药物,有效降低其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疗效,降低治疗费用。靶向给药制剂应用  相似文献   

5.
经络穴位给药系统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穴位给药系统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具有经穴效应和药物效应的双重治疗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目前,兽医临床上常用穴位给药方式是穴位埋植和穴位注射,而常用穴位主要是后海穴、百会穴、肺龠穴.随着经络穴位给药系统的广泛应用,新型经络穴位给药制剂和经络穴位给药作用机理已成为经络穴位给药系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s)因其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和易于修饰等特征,在生物医学领域已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药物递送载体。本文简述了ZIF-8、MIL-100(Fe)和Cu-MOF三种代表性MOFs在药物靶向递送和释放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其通过受体/配体识别、高渗透长滞留效应或外源性条件实现药物的靶向递送,再经组织特性响应(pH响应、氧化还原响应、配位竞争响应和核酸帽锁响应等)、外源条件响应(光、热、超声波等)或多重响应联合实现药物释放,并总结了MOFs在载药和释放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局限性,旨在为MOFs作为药物靶向递送载体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用药方法和给药途径,直接影响到兔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吸收量以及药物的作用强度。采用正确的用药方法和给药途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一般来说,静脉注射药物作用最快,其次为腹腔注射,再次为肌肉和皮下注射,口服作用最慢。本文介绍几种治疗家兔的常用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用药方法和给药途径,直接影响到兔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吸收量以及药物的作用强度.采用正确的用药方法和给药途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一般来说,静脉注射药物作用最快,其次为腹腔注射,再次为肌肉和皮下注射,口服作用最慢.本文介绍几种治疗家兔的常用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9.
《兽药市场指南》2008,(7):41-41
传统给药多以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为主,但是口服给药时药物多数需以扩散方式透过胃肠黏膜而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随血流分布到相应部位发挥作用,到达病变部位需要4个小时;而且气囊上只有微量血管和神经,运输到组织的药物很少,致使药物的组织分布浓度极低;且药物口服后必须经口、胃部到达小肠,在小肠吸收,然后约有70%的药物再经过肝脏的微粒作用才能到达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应用盐酸环丙沙星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牛肠胃炎的不同的治疗效果,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了210头患胃肠炎的病牛,应用盐酸环丙沙星药进行治疗,该文运用了3组给药方法,通过对比得出3组不同给药方式的效果。3组给药方式为口服、瓣胃注射、肌肉注射。瓣胃注射给药的病牛治愈率是95.71%,口服给药方式的病牛治愈率为61.42%,肌肉注射治疗病牛的给药方式治愈率为72.85%,首次运用瓣胃注射方式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其他给药方式(P<0.05)。运用瓣胃注射方式治疗患肠胃病的病牛,具有显著的效果,可直接医治病牛肠胃内纤毛虫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可改善患肠胃炎的病牛,易被兽医应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金属-有机框架(MOFs)凭借其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所带来的载药空间,成为药物递送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兴起了一种新型磁性框架复合材料(MFCs),MFCs保留了MOFs的载药率和生物安全性较高的性能,同时增加了磁靶向和磁热疗性能。本文对MFCs的制备方法、种类、作为抗癌药物载体的特点以及药物递送时的作用方式进行综述,并对MFCs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抗菌药在当今集约化畜牧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治疗和预防畜禽疾病的一支主力军.但当各种因素造成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差,或者不适于口服给药时,注射给药就成为必要的给药方式,但多数抗菌药在临床应用时需每日多次使用才能满足治疗要求.  相似文献   

13.
药物透皮吸收常用实验方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疗畜禽疾病的传统给药方式主要是采用注射、口服或将药物投入饮水或饲料中。随着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 ,透皮制剂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透皮制剂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较 ,主要具有可产生持久、恒定及可控的血药浓度 ;避免肝脏对药物首过代谢的降解作用 ;给药方法简单、可减轻副作用、在发生问题时能及时停止给药 ;可减少给药次数和剂量等优点。鉴于此 ,透皮制剂在兽医临床领域倍受关注。近年来 ,兽医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 ,已有许多兽用透皮制剂相继问世 ,使用最多的是杀虫剂。透皮实验法是研究透皮吸收药物必不可少的实验手段 ,笔者…  相似文献   

14.
家蚕丝素蛋白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可塑性,在医药学领域有巨大应用前景.以丝素蛋白为材料构建的微载体药物递送系统能够有效运输药物至疾病部位,控制药物的释放行为,提高药物的治疗效率.本文介绍了药物载体递送系统概况,对丝素蛋白的结构、性能,丝素蛋白微载体药物递送系统形式,所装载药物分类及其在动物水平上的疾病治疗研究进行阐述,并对丝素蛋白微载体的现存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发丝素蛋白药物递送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口服蛋白质或肽类药物因其良好的顺应性、方便性和经济性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然而口服给药面临强胃酸降解,粘液清除和上皮阻碍等限制,导致其生物利用度极低。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纳米医学的快速发展给临床科学带来了新的机遇。纳米颗粒(NPs)因其独特的耐受性、药理学特异性和生物降解性而被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蛋白质或肽类NPs的开发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蛋白质或肽类NPs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有效的克服消化道屏障实现高效精准的靶向递送和治疗。本综述首先介绍了肽或蛋白质类大分子药物口服给药面临的挑战,系统分析了肽或蛋白质类NPs的开发及应用现状,同时展望了NPs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抗菌药在当今集约化畜牧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治疗和预防畜禽疾病的一支主力军。但当各种因素造成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差,或者不适于口服给药时,注射给药就成为必要的给药方式,但多数抗菌药在临床应用时需每日多次使用才能满足治疗要求。如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等感染的抗生素类药北里霉素;  相似文献   

17.
mRNA疫苗因具有高效、安全、研发速度快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许多修饰策略优化的mRNA疫苗陆续被研发出来并在传染病和肿瘤的防控与治疗方面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文章综述了mRNA疫苗分类、结构功能及改进策略、作用机制、给药方式和递送系统及其在传染病和肿瘤防控、治疗方面的应用等,以期为后续研究mRNA疫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家兔养殖过程中要对家兔进行保健,预防和治疗疾病,这就需要使药物通过不同的方法与方式到达动物体内。许多养殖场在注射疫苗或药物时需要一人保定、一人注射,一个笼位内兔子的注射就要经历开笼抓兔、保定、消毒、注射、关笼等几个程序,两个人合作一天下来仅能完成几百只兔子的疫苗注射,这样操作费时费力,如果我们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法和方式,就可以提高给药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传统控释制剂是按一定规律缓慢、恒速释放,使机体内药物浓度保持相对恒定,体内释药不受pH影响,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确实能减少用药次数。但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药物的持续刺激容易造成受体敏感性降低和细菌耐药性产生。为解决持续给药带来的副作用,科学家引入智能水凝胶自调式给药系统。这是一类  相似文献   

20.
以口服及肌注方式给雏鸭喂服或注射不同剂量多粘菌素B,测定了血浆中SOD活性和MDA的含量。结果表明,雏鸭给予多粘菌素后,口服组及肌注低剂量组雏鸭于给药后2d血浆SOD活性明显升高,血浆中MDA含量于给药后4d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肌注中,高剂量组雏鸭血浆SOD活性于给药后2d显著降低,而MDA含量于给药后2d显著或极显著升高,随后给药各组雏鸭SOD活性均极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