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胡佑志 《蜜蜂杂志》2020,40(10):6-6
秋繁前期:蜜蜂在“立秋”后最后一次取蜜时,子脾上的边角蜜不取,只取无子脾上的蜜,为抽出多余空脾做准备,以确保蜂群秋繁的群数和群势。更换老弱残蜂王,如果是处女王,应在8月底前产卵,平均群势,单王群要保证8~10框的足蜂,双王群保证每王5~6框足蜂,蜂脾相称,用作秋繁的群保证子脾4~5张,过多蜂和子脾应补足弱群或利用产卵王联合分蜂。每周1次对蜂螨进行防治,连续治疗2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查明生产实践中双王群与单王群繁殖力和产蜜量谁高谁低的问题。试验结果 (一)繁殖和保持群势方面复壮阶段(春季)繁殖,双王群比单王群快,可提前十余天达到九足框以上的群势。四月十二日平均足蜂,试验组为9.75框,对照组只有7.5框。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殖蜜蜂30%,对照组直到五月四日才达到9.2框,接近试验组四月十二日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们养蜂15年,前7年养单王群,后8年养双王群,所以对这两种饲养方式体会较深。单从蜂群繁殖角度来看,双王比单王优点多。双王群是2只蜂王同巢繁蜂。为防止群势偏集,开繁时用框式隔王板,把巢箱隔成两个区,一区一王,各开巢门,两区内各放2框足蜂,这样可以做到巢温互补,饲料互?..  相似文献   

4.
正育王是有计划的,1个育王框1次育20~30个王台,要根据蜂场规模,自己规划所需育王框数量,每箱只能放1个育王框。免移虫育王法操作与移虫育王的方法一样,最好是用种王群与哺育群结合,种王群是经过长期选育的。种王群标准:根据地区来定,如我地6脾(意标)足蜂以上,常年无病史,产量高,温顺,繁殖速度明显很快的蜂群。1个蜂场应该要有2群以上的种王群。哺育群标准:4框以上,新蜂明显很多,老王,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弄清不同授粉方式对于温室油桃生长的影响,提高温室油桃授粉方式的选择性和针对性,笔者连续3年开展了不同授粉方式对温室油桃生长影响以及中意蜂授粉前后群势变化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自然授粉相比,意蜂、中蜂和人工授粉温室油桃的坐果率显著提高、单果重和单株产量明显增加、畸形果率大幅度降低;总体来说,意蜂授粉方式优于中蜂授粉和人工授粉方式,中蜂授粉又优于人工授粉方式;油桃授粉结束后,意蜂和中蜂的死亡率分别为13.83%和52.61%,意蜂比中蜂的死亡率低38.78%(P0.01),子脾面积分别为2 350 cm~2和733 cm~2,意蜂比中蜂的子脾面积大220.6%(P0.01),意蜂的群势显著强于中蜂的群势。  相似文献   

6.
关山峰 《蜜蜂杂志》2006,26(11):42-43
(上接2006年第8期)1.5精心挑选组织好育王群1.5.1定向选群大场3~5群,小场2群以上。基本条件是生产力强,生活能力旺盛,繁殖发展复壮快,抗病害能力强,性情温驯方便管理,高产性能稳定等。定向条件还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尽量满足和服务于社会。如产蜜性、蜜浆并重性、快速发展种蜂种王的能力等。一句话,定向选群就是在集团群中挑选育王群,做到优中选优,并灵活掌握。1.5.2群强蜜粉充足预定在一个主要蜜粉源盛花期实施人工育王,必须在移虫前1个月挑选好育王群,并精心饲养成强群,移虫前3~5日组成育王群,其群势应有15框足蜂,其中应有8框以上封盖子…  相似文献   

7.
傍晚,先将有王和无王群分别用1∶1糖水或蜜水喷洒所有的蜂脾,使糖、群味混和.抖落边上一框蜂,人为造成蜂群混乱,再毁掉无王群脾上的急造王台,然后,将无王群脾紧靠在有王群被抖落蜂的巢脾上,再在框梁上喷洒些糖水.两群蜂互食糖水,慢慢自行上脾,合并即告成功.  相似文献   

8.
以甜瓜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有王群、无王群蜜蜂授粉与人工授粉等不同授粉方式下蜜蜂的生活习性、甜瓜果实性状以及授粉成本,比较分析无王群蜜蜂的授粉效果。结果显示,在设施环境条件下,无王群与有王群蜜蜂相比,无蜂王使蜜蜂出巢时间提前,出巢蜂数增加,访花蜂数减少,但与人工授粉处理相比,二者均能满足设施甜瓜的授粉要求,同时改善了甜瓜的成瓜品质、提高了甜瓜的售价,减少了授粉工费的投入,采用无王群蜜蜂授粉还可以降低蜜蜂的租赁成本,达到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长期实践证明,组织双王群进行繁殖,是春季蜂群提前复壮的有效措施之一。一、双王群的组织在早春对蜂群进行全面检查后,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组织双王群:1.两老王组成双王群:早春利用储备王的小群和较强壮的基本群,合并成一个双王群,或有意识地将一强一弱的蜂群摆在一起。治螨后,将弱群提入继箱,加在较强群的巢箱上,中间盖上铁纱子盖,继箱上另开巢门。过几天待群味混和后,铁纱子盖换为隔王板即成;若两群群势相等,都是不足3框者,可在标准巢箱内组成,方法同上。2.单王群改为双王群:一般蜂群达到6至7框蜂,有10个巢脾时,用隔王板把蜂箱隔  相似文献   

10.
徐祖荫  孙启跃 《中国蜂业》1992,(6):15-17,43
在贵阳地区组织9群意蜂按L_9(3~4)正交表进行早春繁殖试验,对不同始繁日期、始繁群势和单、双王群的繁殖效果进行考察。试验表明,1月上旬开始早春繁殖为好,4框以上群势双王繁殖,流蜜盛期可达12~16框的群势投入采集,单群春蜜产量达50公斤;如以单王繁殖,则起繁群势至少应达4.8框足蜂以上,单群春蜜产量可达24.6公斤以上。文中还探讨了始繁日期、始繁群势、蜂王数等3因素对群势增长、取蜜数量的主次效应和相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熊蜂和蜜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熊蜂和蜜蜂在日光温室中为草莓授粉的比较试验得出,熊蜂授粉比蜜蜂授粉的草莓畸形果率(分别为11.52%和17.74%)更低,差异显著(P<0.05);平均单果重(分别为33.9171g和33.1156g)较重,差异不显著(P>0.05);VC平均含量(分别为0.6660mg/g和0.5970mg/g)较高,差异显著(P<0.05);可溶性糖平均值(分别为4.93%和6.03%)较低,差异不显著(P>0.05);可滴定酸平均含量(分别为0.1235mmol/g和0.1265mmol/g)较低,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了熊蜂比蜜蜂更适合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  相似文献   

12.
熊蜂为温室茄子授粉试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温室茄子应用熊蜂授粉、人工蘸花授粉和空白对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熊蜂组的座果数比人工组和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7.84%和33.32%,产量比人工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7.93%和41.98%,果实含糖量比人工组和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8.33%和21.16%,而且,熊蜂组的果实大而充实,商品性较好.说明利用熊蜂为温室茄子授粉,不仅能够促进座果,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改善果实品质,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3.
熊蜂和蜜蜂为日光温室甜椒授粉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日光温室甜椒应用熊蜂授粉、蜜蜂授粉和空白对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熊蜂组和蜜蜂组比对照组单果重分别增加30.4%和13.7%,种子数分别增加79.9%和21.6%,心室数分别增加29.6%和11.1%,产量分别增加38.3%和22.6%;熊蜂组比蜜蜂组单果重增加14.6%,种子数增加47.9%,心室数增加16.7%,产量增加12.8%.在营养指标上,熊蜂组和蜜蜂组比对照组纤维素含量分别减少50.0%和40.6%,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13.8%和13.1%,铁含量分别增加175.8%和23.7%.说明熊蜂和蜜蜂授粉能够增加单果重、心室数、果实大小和小区产量,降低纤维素和硝酸盐含量,增加铁含量,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和果实生长,改善果实品质,熊蜂授粉效果更好.熊蜂授粉明显增加果实种子数的特点对甜椒制种生产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4.
熊蜂(Bombus terrestris)为温室黄瓜授粉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温室黄瓜应用熊蜂授粉和空白对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熊蜂组的坐果率增加了33.5%,产量提高了29.4%,果实把柄长度降低了20.2%;而果实大小和含糖量、Vc含量、硝酸盐含量和亚硝酸含量,2组之间差异不大.说明熊蜂授粉可以促进温室黄瓜坐果,提高产量,降低果实把柄长度,但对果实的营养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熊蜂为温室冬瓜授粉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通过对温室冬瓜应用熊蜂授粉、人工蘸花授粉和空白对照的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熊蜂组的坐果率比人工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了 5 3 3%和 75 0 % ;单果重分别增加了 34 7%和 15 6 1% ;株产量分别增加了 2 6 9 7%和12 2 0 9% ;熊蜂组的果形大小、果肉厚度和种子数也有一定的提高 ;水分和粗纤维的含量相差不大 ;粗蛋白和Ca,Fe ,Zn的相对含量虽有所下降 ,但绝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熊蜂授粉可以促进温室冬瓜坐果和营养吸收 ,极大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庄迪  杨爽  谭垦 《蜜蜂杂志》2011,31(6):5-6
在蜜蜂的社会里各自都有着明确的分工,但在蜂群失王形成无王群的情况下,一些工蜂迅速发育自身的卵巢,蜂群结构发生变化。对无王群巢内蜂和采集蜂的卵巢和王浆腺发育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无王群中巢内蜂的卵巢发育等级高于采集蜂,且王浆腺的发育程度与卵巢的发育等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无王群卵巢发育的工蜂大都担任巢内产卵、哺育的工作,采集工作则主要由卵巢发育等级低的工蜂负责。  相似文献   

17.
中华蜜蜂为温室油桃授粉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温室油桃应用中华蜜蜂授粉、人工授粉和自然授粉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蜜蜂组的油桃座果率比人工授粉组、自然授粉组分别提高13%和30%,效益比人工授粉组和自然授粉组分别增加25.4%和76.8%,而且,中华蜜蜂组的果实大而饱满,商品性好。说明利用中华蜜蜂为温室油桃授粉,不仅能够促进座果,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改善果实品质,提升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越冬饲料对蜜蜂中肠消化酶活性、组织发育状态以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便为广大蜂农选择越冬饲料提供参考。在2015年10月底选取群势相当的本地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越冬蜂群(群内无储备越冬饲料脾)9群(5框蜂/群),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3群/组),从11月2号开始分别以蜂蜜(蜂蜜组)、果葡糖浆(果葡糖浆组)和白砂糖水(白砂糖∶水=2∶1,蔗糖组)为越冬饲料进行饲喂,饲喂至11月下旬蜂群进入越冬期。整个试验期为2015年10月底至2016年3月初。分别于越冬前(11月初)、越冬中期(1月初)和越冬后(3月初)采集蜜蜂中肠,测定中肠消化酶(淀粉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在越冬中期采集蜜蜂中肠用于中肠组织发育状态和抗氧化酶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和过氧化氢酶(CAT)]相对表达量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在越冬中期,果葡糖浆组和蜂蜜组的蜜蜂中肠内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蔗糖组(P0.05)。在越冬中期和越冬后,饲喂不同越冬饲料的蜜蜂中肠内蔗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在越冬中期,果葡糖浆组的蜜蜂中肠内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蔗糖组和蜂蜜组(P0.05)。蜂蜜组和蔗糖组的蜜蜂中肠肠壁厚度极显著大于果葡糖浆组(P0.01),且蜂蜜组和蔗糖组的蜜蜂中肠隐窝深度也极显著大于果葡糖浆组(P0.01)。在越冬中期,蔗糖组的蜜蜂中肠Sod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蜂蜜组和果葡糖浆组(P0.05)。由此得出,蜂蜜能够提高越冬蜂中肠消化酶活性,蜂蜜和白砂糖有利于越冬蜂中肠组织的发育,而且白砂糖能够提高越冬蜂中肠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因此,蜂蜜和白砂糖比果葡糖浆更适合作为蜜蜂的越冬饲料。  相似文献   

19.
李素英 《中国饲料》2022,1(4):41-44
文章旨在评估饲料添加不同水平百香果籽提取物对肉兔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44只50?d平均体重为(668.38±1.55)g的肉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肉兔.在为期7周的饲养期间,对照组肉兔饲喂基础日粮,T1和T2组肉兔分别饲喂基础日粮+100和200?mg/kg百香果籽提取物....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shield and sword comb orientation hive types on wintering ability, survival rates (in winter) and population growth of honeybee colonies (A. mellifera anatoliaca) in spring season. In ancient Anatolia beekeeping; honeybee colonies were identified sword and shield (the colonies which build up the combs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according to positions of the hive entrance) before the uses of top-opened hive with movable frames. Total twenty honeybee colonies, which have similar condition according to queen age, genotype, number of frames covered with adult worker bees, brood areas and food stock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Average wintering ability of colonies in the shield and sword groups were found to be 98.57% and 69.76%; average survival rates were found to be 100% and 100% in shield and sword group colonies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number of frames covered with adult worker bees at mid June in shield and sword group colonies were found to be 15.6 ± 1.58, 12.00 ± 1.25 number/colony and the average brood areas were found as 7863.5 ± 402.9, 5997.0 ± 373.3 cm2/colony respectivel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 means on wintering ability, sealed brood areas and colony strength were found significant (P < 0.01), but differences on survival rates were not found significant (P > 0.05). The colonies living in shield (horizontal) hives have showed better wintering ability and more colony population than colonies living in sword (vertical) h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