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7月23日~8月5日和8月7~13日,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分别研究了4只蓝鹇(2♂2♀)、3只白鹇(1♂2♀)和5只白腹锦鸡(2♂3♀)的各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3种雉类的各种行为类型都相似,但不同雉类间各种行为发生频次有差异。白腹锦鸡、蓝鹇和白鹇的休息行为分别在8:00、9:00和10:00达到日高峰,分别为12.05次/h、28.39次/h和14次/h。蓝鹇、白鹇、白腹锦鸡运动相关行为分别在7:00、8:00、9:00出现峰值,为19.29次/h、21.76次/h、24.90次/h;10:00蓝鹇、白鹇、白腹锦鸡的运动相关行为发生频次都出现了白昼的第一个谷值,分别为6.71次/h、9.29次/h、15.19次/h。蓝鹇、白鹇、白腹锦鸡的梳理行为9:00出现谷值分别为7.64次/h、8.05次/h、11.67次/h,10:00出现峰值分别为17.25次/h、21.19次/h、21.0次/h。3种雉鸡的采食行为的日节律相似。  相似文献   

2.
2008-03-30-2008-04-30和2008-07-23-2008-08-05采用目标动物瞬时扫描法分别对2对蓝鹇(2♀2♂)和3只白鹇(2♀1♂)繁殖和非繁殖期间的日常行为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种雉类比较,蓝鹇繁殖期间的运动行为显著高于非繁殖期,休息行为和其他类行为极显著低于非繁殖期(P<0.01)。白鹇繁殖期间的运动行为和梳理行为高于非繁殖期,观望和休息行为低于非繁殖期。不同动物间比较,蓝鹇非繁殖期的运动行为极显著低于繁殖期间的白鹇(P<0.01),显著低于非繁殖期间的白鹇(P<0.05)。蓝鹇非繁殖期的的休息行为极显著高于繁殖期间的白鹇(P<0.01),显著高于非繁殖期间的白鹇(P<0.05)。不同性别动物间比较,雄性雉类的运动行为、观望行为高于雌性,它们的梳理、采食行为低于雌性。梳理和休息行为对不同时间段总体方差分析差异显著(P<0.05)。7:00-9:00时,繁殖期雉鸡的采食行为明显高于非繁殖期间的动物,9:00-17:00时,动物繁殖期间的运动行为明显高于非繁殖期间。  相似文献   

3.
蓝鹇等3种雉鸡的饲料和营养摄入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月20日~12月20日(冬季)和2009年2月24日~6月14日(春季)期间,对成都动物园圈养的2对蓝鹇、5只白鹇和5只白腹锦鸡每天的饲料和营养摄入量进行了记录和分析。结果显示:白腹锦鸡的饲料摄入量显著低于白鹇和蓝鹇(P〈0.01);3种雉鸡冬季的饲料摄入量显著低于春季(P〈0.01);光照度高的圈舍内雉鸡饲料摄入量较高。统计分析表明,除铜和锰外,每只雉鸡春季的其他营养摄入量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光照对雉鸡的营养摄入量有显著的影响(P〈0.01)。根据雉鸡的产蛋量和受精率情况,我们认为本研究中的饲料搭配和营养供给比较适宜,能够满足雉鸡的健康和繁殖需要。  相似文献   

4.
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属鸡形目雉科鸟类,别名银雉。在中国白鹇主要分布于浙江、广东、福建、云南等南方省地的山区和丘陵地带,是野生鸟类中珍贵特产之一,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开展白鹇的人工养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自1990年以来,中国龙栖山野生动物养殖场开始白鹇的人工养殖,到1998年已成功繁殖种鹇2696只。  相似文献   

5.
肉鸽的繁殖、培育是肉鸽饲养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关系着肉鸽养殖的成败,笔者根据养鸽实践和鸽场技术服务中总结出肉鸽的繁殖及乳鸽培育要点如下:1配偶 肉鸽是夫妻鸟,雌雄鸽必须先完成配对,然后才会发生交配、产蛋、孵化、喂雏等繁殖行为。故要为雌雄鸽的结识、钟情、配对创造条件。配对可采取自然配对和  相似文献   

6.
挑选安静和有遮蔽物的场地作为蓝鹇的繁殖笼舍,按1:2的雄雌比例进行配对,在蓝鹇繁殖期配制混合颗粒料进行投喂,通过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方式提高蓝鹇的繁育水平。结果显示:蓝鹇卵重量43.3~48.2 g,卵径为(52.82±2.54)(50.4~56.7)mm×(40.21±1.42)(38.2~43.1)mm,卵形指数1.26~1.48,卵受精率88.6%以上,人工孵化温度为37.2~37.5℃,湿度为50%~55%,孵化期为25 d,蓝鹇受精卵在人工孵化过程有平均12.9%的失重,人工孵化的健雏率89.9%以上。蓝鹇幼雏出生体重为24.3~31.2 g,3~19日龄时雏鸟体重快速上升,雄鸟体重的增加速度要高于雌鸟,29日龄时雄鸟的平均体重为126.2 g,雌鸟平均体重为98.4 g。50日龄前,雏鸟采用育雏箱进行控温控湿育雏,成活率91.8%以上。采用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蓝鹇的繁殖率与成活率,对于蓝鹇种群的快速复壮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了散养条件下北京油鸡整个产蛋期间(19~65周)的就巢产蛋行为发生及其特性表现.选用600只18周龄的北京油鸡蛋鸡,为便于行为观察记录随机分为6组,每组单独观察.19~65周龄期间每周末观察记录各组鸡只就巢、产蛋行为发生情况,特别是37~55周龄期间每周选1d由两位专门人员进舍观察记录3次(10:00~11:00、16:00~17:00、20:00~21:00),每组10分钟.结果表明:北京油鸡预产期间(19~21周),产蛋行为表现少(<1%),此时鸡只无就巢行为发生.产蛋前期(22~28周),鸡只产蛋行为随周龄逐渐增加,尤其是29周之后产蛋行为表现频繁时(58.13%),就巢行为也开始增加并频繁发生(9.47%);而产蛋后期(44周后)产蛋行为显著降低时(46.18%),就巢行为却并没有减少很多(8.29%).37~55周期间油鸡就巢两次的比率占总体典型就巢行为发生的54.7%.平均就巢持续时间,就巢一次的要大于就巢两次的(20.4 d>17.8 d),典型就巢行为发生率小于非典型就巢行为发生率(9.5%<12.7%).最后总结了北京油鸡的就巢产蛋行为特性:主要表现为具有阶段性、明显的目的性,记忆性,个体差异性,对声、光的敏感性,以及发生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8.
朱慧娟  凌发妹 《中国家禽》2007,29(22):49-50
1繁殖季节   浙东白鹅性成熟较早,在10~11月份出壳的雏鹅,多数经125~130天就开始产蛋.繁殖季节多集中在11月至次年4月.   ……  相似文献   

9.
肉鸽的繁殖     
肉鸽繁殖是肉鸽饲养中的一项重要实用技术,这也是落实选育、繁殖方案,获得优质商品肉鸽的关键环节。通常情况下,一对生产种鸽一年可产卵孵化6~8窝幼鸽;在繁殖季节,两窝蛋间隔期为40~45d。其繁殖过程如下:1配偶肉鸽是夫妻鸟,雌雄鸽必须先完成配对,然后才会发生交配、产蛋、孵化、喂雏等行为。所以要为雌雄鸽的配对创造条件,可采用自然配对和人工配对方法。即对性成熟的雌雄种鸽按1∶1的比例投放群养,让大部分鸽自由配对;对不能自由配对的实行人工配对,即将雌雄鸽取出单独隔离饲养,然后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选择宽敞的鸽舍单独混放配对。2筑…  相似文献   

10.
栏养鸵鸟的繁殖行为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生鸵鸟性成熟需要4~5年,雌鸵鸟性成熟要稍早于雄鸵鸟。成年鸵鸟一般一雄多雌相配。其繁殖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大多数在2~10月,少数鸵鸟在其他时期也交配产蛋。在一个繁殖期,雌鸵鸟在连续产若干个蛋后进入一个歇产期,然后接着产蛋。一年可产20~90个蛋,最多可产140个以上。鸵鸟一生繁殖时间很长,可持续繁殖至40岁。  人工饲养条件下,鸵鸟的某些特征发生一些变化。比如,性成熟时间比野生鸵鸟提前,一般雌鸵鸟在2岁左右,雄鸵鸟在3岁左右。鸵鸟的繁殖行为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所变化,但仍然带有野生状态的特点。鸵鸟在性成熟…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蛋白质水平相同能量水平对12~16周龄白鹇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2周龄白鹇共20只,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饲喂不同水平蛋白质的5种玉米-鱼粉-豆粕型日粮,结果表明: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不能提高白鹇的目增重和降低其料重比,对白鹇的生长性能没有起到明显的改善。代谢能在11.3MJ/kg的情况下,12~16周龄白鹇目粮适宜的粗蛋白质营养水平为23.19%。  相似文献   

12.
17周龄白鹇体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在动物分类学上属鸟纲、鸡形目、雉科、鹇属,别名银雉、白雉,是中外驰名的观赏鸟,也是我国特产雉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安徽、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等地区分布较为广泛;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也有分布.主要栖息于海拔600~900 m暖温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灌木丛、竹林及针阔混交林中.特别喜栖息于有树林的山地,多在竹林、草丛间活动,喜集小群活动[]1].  相似文献   

13.
笼养白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成年白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选择经临床检查健康的35只成年白鹇,体重1.11~1.39 kg,于早晨饲喂前翅静脉采集全血,采用兽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和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测定22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所测成年白鹇生理生化指标雌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白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一结果能为白鹇饲养管理、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19年3—5月,利用红外相机开展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的过程中,拍摄到雄性白鹇的影像,栖息地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经查阅文献和实地走访,证实白鹇在粤西地区确实有存在,由此白鹇在广东省境内的分布也进一步往西推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