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永平  郑月茂  张涌 《畜牧兽医学报》2006,37(10):1058-1062
对从胚胎期第6周到出生前山羊的延髓主要灰质核团发育的组织学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第6周山羊胚胎延髓处在组织发生末期和核团形成初期,是其内部核团构建的关键时期。(2)延髓内不同核团中的神经元发育变化在时间上有较大的差异,在同一核团内神经元胞体发育分化在时间上也有差异,即同一核团内较为成熟的神经元胞体的数量由少到多,细胞质内的尼氏小体也存在由少到多,由小变大的过程。(3)延髓灰质结构形成和神经元发育分化的规律:有些结构发生早,而神经元分化较晚,如下橄榄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和孤束核;有些结构发生略晚,但其中的神经元胞体分化和发育则较早,如舌下神经核、疑核及延髓的网状结构;有些结构发生早,神经元发育也早,如迷走神经背核。  相似文献   

2.
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在家兔脑内的分布和形态。结果显示,在家兔的大脑皮质、小脑、中脑、脑桥等处有较多的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延髓分布较为稀少。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呈棕褐色,着色主要位于胞浆内,细胞核着色较淡,nNOS阳性纤维大多呈棕色串珠样。表明一氧化氮作为神经递质,可能与脑的调控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乌鸡小脑的解剖学及神经肽Y神经元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乌鸡小脑的形态结构及其细胞构筑和神经肽Y免疫反应神经元在小脑内的分布情况 ,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SABC染色技术 ,对 1 0只泰和乌鸡的小脑进行了研究 ,并与北京鸭、肉鸽、本地鸡及非洲鸵鸟等禽类的相关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①泰和乌鸡小脑皮质分 3层 ,由外至内依次为分子层、蒲肯野氏细胞层和颗粒层 ;②小脑分 1 0叶 ,Ⅰ、Ⅱ和Ⅹ为单叶 ,其余都有2个~ 3个小叶 ;③小脑中央核的神经元数量稀少 ;④神经肽Y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存在小脑皮质的蒲肯野氏细胞层 ,分子层、颗粒层 ,在小脑中央核未见阳性反应细胞 ;⑤泰和乌鸡小脑的形态结构及其细胞构筑与其它家禽相似 ;⑥小脑内NPY阳性神经元在蒲肯野氏细胞层的分布与鸡、肉鸽、大鼠的大体相似 ,在小脑白质内与肉鸽的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鸡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OPIDN)的作用及其动态病理改变。方法给鸡一次性肌肉内注射磷酸三丁酯染毒,建立疾病模型。染毒后4,6,8,10,14,18d,分别取材,HE染色、尼氏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其第二腰椎(L2)的病理改变、神经元数量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鸡于肌肉注射磷酸三丁酯后第8天前后出现进行性肌无力和共济失调等OPIDN的典型症状。HE染色染毒4d后母鸡脊髓前角大神经元出现细胞核红色深染,至18d消失;尼氏法染色示鸡脊髓前角神经元数量呈进行性减少;TUNEL法示鸡腰脊髓TUNEL阳性细胞于染毒后6d左右开始出现19d消失。结论在鸡OPIDN发病过程中出现腰髓前角神经元渐进性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兔脑NOS阳性神经元的总体分布和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各年龄段家兔脑内的分布规律及其衰老性变化,用NADPH-d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家兔脑内的分布和形态。结果显示:在家兔的小脑、大脑皮质、丘脑下部、中脑、脑桥等处有较多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分布,延髓分布极少。NADPH—d阳性神经元呈蓝色,细胞核不着色,突起染色都很清晰。表明一氧化氮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诸多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铅是一种重金属,具有蓄积性、多亲和性,对各种组织都有毒性作用,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免疫系统,使机体抵抗力下降。铅进入动物机体后,常出现脑血肿、脑血管扩张、神经节变性,导致明显的神经症状;干扰体内卟啉代谢,体内血红蛋白合成和铁利用障碍,导致缺铁性贫血症状;肾小球上皮细胞肿胀,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包涵体,导致糖尿、氨基酸尿。铅还可通过胎盘屏障传递给胎儿,对胎儿造成危害。而预防铅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重要措施是控制人们从饮食中铅的摄入量,因而测定各类食品中铅的含量十分重要。为准确了解猪肉中铅的含量,本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其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7.
1产生原因 1.1饲料营养不全 畜禽饲料中蛋白质或氨基酸供给不足,抗体无法合成,临床上表现为免疫抑制。凡是影响蛋白质合成的物质,都会影响到抗体合成,如硒对蛋白质的合成起着积极作用,锌即能直接催化蛋白质代谢,又可通过激素,间接参与DNA、RNA、蛋白质的代谢,对免疫有重要的作用。维生素、泛酸、尼克酸等都参与蛋白质的代谢,这些维生素缺乏时,  相似文献   

8.
营养物质的摄入和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是相互关联的。食物调节免疫力可能是影响发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的一种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发生感染的情况下。而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能引起动物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免疫失败。本文就饲料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对免疫机能的影响简述如下:一、蛋白质对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当蛋白质不足时,动物机体胸腺极度萎缩,淋巴结和脾脏的大小和重量也有相似的变化。在胸腺内,致密而拥挤的皮质和稀疏的髓质间的明显差别变得模糊,哈塞耳氏小体似乎退化,瞪大和挤到一起。在淋巴结内,发生中心小而稀疏,小淋巴细…  相似文献   

9.
猪狗舌草中毒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含10%狗舌草的饲为喂猪,试验期144d,进行了鉴定观察、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检查。在试验中后期,试验猪是表现进行性消瘦,被毛蓬乱,脱落、粪便干而黑小,结膜苍白。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肝脏出现巨肝细胞,胞浆内陷;肺泡气肿,泡壁毛细血管充血;紧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胞浆内陷;大脑神经变性坏死,出现卫星化和噬神经现象,小脑浦肯野氏细胞肿胀,尼氏小体不清;心肌纤维发生颗粒变性,有的核变圆,淡染。透射电  相似文献   

10.
用狂犬病巴黎株固定毒免疫家兔制造抗血清。应用QAE-SephadexA50层析法分离提纯抗血清IgG,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成功的制造了狂犬病荧光抗体(RVFA)。此标记物对细胞培养中和脑组织中的狂犬病病毒(RV)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于接毒感染的细胞浆内,及实验感染动物小白鼠、家兔脑组织中的神经元细胞浆内及其轴突内,可见到数量不一的斑点状的特异性荧光小体-RV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11.
无论研究人员还是应用营养学家都认为.动物对日粮氨基酸的需要量反映了蛋白质的需要量。同时,氨基酸也作为机体某些重要代谢中间产物的前体,这些代谢中间产物在生长、产蛋、产奶以及其他生理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尚不清楚合成这些代谢中间产物所需的氨基酸的具体数量。日粮氨基酸需要量的典型资料提供了机体各项功能的氨基酸总需要量。然而,这一数据的合理与否取决于动物的生理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鸡有机磷中毒后对动物迟发性神经病(OPIDN)所起的作用及其动态病理改变.采用给鸡一次性肌肉内注射磷酸三丁酯染毒的方法建立疾病模型,以染毒后4、6、8、10、14、18 d为时间点分别取材,以HE染色、尼氏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其第二腰椎(L2)的病理改变,神经元数量及细胞凋亡的变化.鸡于肌肉注射磷酸三丁酯第8 d前后出现进行性肌无力和共济失调等OPIDN的典型症状.HE染色染毒4 d后母鸡脊髓前角大神经元出现细胞核红色深染,至18 d消失;尼氏法染色显示鸡脊髓前角神经元数量呈进行性减少(从73土4个/mm2到60土6个/mm2);TUNEL法显示鸡腰脊髓TUNEL阳性细胞于染毒后6 d左右开始出现(18±2个/mm2),以8 d(24士3个/mm2)数量最多,19 d消失.在鸡OPIDN发病过程中出现腰髓前角神经元渐进性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药杂志》2003,37(4):44-44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现多以干扰细菌的生化代谢过程来解释。几种主要方式简介如下 :1 抗叶酸代谢 磺胺类与甲氧苄啶 (TMP)可分别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与二氢叶酸还原酶 ,妨碍叶酸代谢 ,最终影响核酸合成 ,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2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细菌细胞膜外是一层坚韧的细胞壁 ,能抗御菌体内强大的渗透压 ,具有保护和维持细菌正常形态的功能。细菌细胞壁主要结构成分是胞壁粘肽 ,由N乙酰葡萄糖胺 (GNAc)和与五肽相连的N乙酰胞壁酸 (MNAc)重复交替联结而成。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可分为胞浆内、胞浆膜与胞浆外三个…  相似文献   

14.
细胞色素P450 17A1(CYP17A1)是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在不同物种的睾丸、卵巢、肝脏、心脏等均有分布,但在小鼠脑内神经元定位未见系统报道。本试验采用免疫荧光检测CYP17A1神经元在小鼠脑内的分布。结果显示,CYP17A1在小鼠脑内部呈现广泛性表达。阳性神经元集中分布于大脑皮质、丘脑、下丘脑以及脑干等核团中。表明CYP17A1作为类固醇合成调节因子,在小鼠脑内广泛表达,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脑组织内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并提示通过神经系统参与调节相关类固醇激素合成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限位栏饲养造成的制动应激对妊娠母猪神经元可塑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6头8~9月龄配种成功的巴马小型母猪,随机分成两组,应激组(n=3)限位栏饲养,对照组(n=3)自由环境饲养,其余饲养管理一致。于妊娠第18天处死孕猪,取其海马和血液,使用ELISA、放射免疫法检测相关激素水平,制作海马石蜡切片进行尼氏染色和镀银染色后观察神经元丢失率、树突复杂度以及树突棘数量等,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应激组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齿状回(DG)和CA3区出现神经元丢失现象,CA3区锥形细胞树突复杂度下降,神经元成熟树突棘和未成熟树突棘数量均显著降低,DG的成熟树突棘数量显著降低,且海马内的BDNF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70.6%(P≤0.01)。因此,制动应激减弱了孕猪大脑海马中CA3区和DG的神经元可塑性。  相似文献   

16.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对1、4和6月龄利杂犊牛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和数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利杂犊牛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纤维形成清晰的三级网状结构,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各异,聚集在一起构成大小不等的神经节。小肠各段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4月龄到6月龄犊牛空肠肌间神经节的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变化与十二指肠和回肠相比变化较大;4月龄以空肠的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的核质比(为0.16)最小,回肠与空肠的核质比差异不显著(P〉0.05),回肠、空肠与十二指肠的核质比差异显著(P〈0.05),6月龄空肠的核质比(为0.25)最大,但小肠各段的核质比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0.05)。证实,犊牛小肠各段肌问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核质比的发育变化可能与其功能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鸡胚胎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的发生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分别在鸡胚胎发育的第3.5~20.5d采集鸡胚胎垂体,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鸡胚胎腺垂体ACTH细胞的发生、数量和形态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鸡胚胎发育早期(10.5d)可观察到少量明显的ACTH细胞分布于腺垂体前叶,随着胚胎的发育,ACTH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分布于整个腺垂体前叶。早期ACTH细胞体积小、细胞浆少、细胞核较大、细胞界限不清,随着胚龄的增加,ACTH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浆增多、细胞浆浓染。结果证明,鸡胚胎腺垂体ACTH细胞发生于胚胎发育的中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发生在胚胎发育的中期至出壳前,而ACTH细胞的分泌功能在胚胎后期最活跃。  相似文献   

18.
肠Remak神经(Intestinal nerve of Remak,INR)是禽类特有的一条神经节链。取鸡INR制备冰冻切片并将切片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和甲苯胺蓝染色。在光镜下观察INR内神经元的形态,统计神经元的数量,测量神经元的面积并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观察发现,不同肠段INR内神经元的形态存在差异。数量统计显示INR神经节内包含大量的神经元胞体,每只鸡的INR内神经元的总数平均为31821个,并且直肠段INR内的细胞数量最多,为27109个。空肠段INR内神经元的平均面积最大,达到478.46μm2,面积较大的神经元所占的比例也最高;而直肠段INR内单个神经元的平均面积最小,约为391.74μm2。可以推测不同段INR中神经细胞的形态、大小和数量具有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其对胃肠道功能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9.
向非鸣禽雀鹰(Accipiternisus)的耳蜗内注入CB—HRP溶液,结果发现在同侧的听神经内有许多的标记纤维;同侧的角状核及巨细胞核内有较密集的标记终末。表明由耳蜗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组成听神经后,分别投射到耳蜗核的两对亚核,即角状核和巨细胞核。尼氏染色法表明,角状核和巨细胞核有不同的核团形态和细胞组成。提示这两对耳蜗亚核可能具有不同的听觉和定向功能。  相似文献   

20.
氨基酸发酵剂属于微生态促进剂,是一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的饲料添加剂。它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进畜禽健康作用。氨基酸发酵剂进入动物体内后,能选择性地对消化道胃内某些有益菌(双岐杆菌等)进行刺激生长繁殖或激活代谢功能作用,提高消化道内有益于健康的优势菌群的构成和数量,从而能起到增强畜禽健康的作用。二是营养增值作用。饲料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组成和数量。氨基酸发酵剂通过饲料发酵这一生长过程,使非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质氨基酸对饲料起协同作用,促进了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