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精子因在受精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而被公认为是转移外源DNA的理想载体,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危险隐患相对较低,近十几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精子载体介导法可以得到转基因阳性动物.本文对精子载体转基因方法、精子载体转基因的机理、影响精子与外源DNA结合的因素以及外源DNA在宿主动物中的存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精子作为载体的研究方向和前景给予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A是雄性动物所必需的维生素。当机体缺乏维生素A时,将抑制精子的形成,引起精子大量死亡,降低精液品质和受精力,精细管管径缩小和睾丸萎缩。日粮中补充维生素A,可恢复动物的繁殖机能,提高精液品质。本文就维生素A与雄性动物繁殖机能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精子的发生是精原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过程.在雄性动物的生殖周期中,精子的产生的数量是无限制的,这种系统的基础就是精原干细胞具有一种独有的自我更新的潜能和最终形成精子的子细胞具有的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Tektins是一个纤毛和鞭毛轴丝中与微管相关的蛋白家族,影响精子鞭毛的运动性,与雄性动物生殖密切关联。论文简要介绍了精子鞭毛的超微结构和运动方式以及Tektins家族成员在雄性动物生殖方面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5.
综述表皮生噬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内啡吠对雄性动物精子的作用及作用机理,详述了三种局部调节因子的生成部位和生化性质。此外,还提及转铁蛋白。纤维溶酶原活化因子,抑制素等局部调节因子对精子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畜牧市场》2004,(12):31-31
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地干预或操作,使母体按照人们的愿望繁殖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生物技术。现代生物学证明:动物雄性繁殖细胞精子的性染色体为XY型.而雌性的繁殖细胞卵子的性染色体为XX型。因此,在整个繁殖过程中,只要也只有控制了Y精子才能控制繁殖下一代的性别。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实验动物饲养发展迅速.养殖品种多,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畜牧科学方面.疫苗的制备和鉴定、生理试验、胚胎学研究、畜禽传染病研究以及营养饲料的分析等都利用实验动物.在饲养动物时.不仅要了解和掌握一般动物知识,特别要重视动物和饲养环境.1温度温度变动缓慢,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可以本能地进行调节与之适应.但变化过大或过急.机体将产生行为和生理等不良影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一般哺乳类动物,当温度过低时.常致性周期的推迟.而温度超过30C时,则雄性动物出现睾丸萎缩,产生精子的能力下降;雌性动物出现…  相似文献   

8.
1锰的生理功能 锰是毒性较小的微量元素,是动物生长和合成骨组织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参与骨骼形成、机体代谢以及性激素和某些酶的合成,是促进动物性腺发育和内分泌功能的重要元素之一。缺锰时雄性动物睾丸的曲精细管发生退行性变化,精子数量减少,性欲减退或失去配种能力;雌性动物的性周期紊乱。  相似文献   

9.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是天然免疫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动物TLRs不仅可通过天然免疫抵御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对生殖功能也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文简要介绍雄性动物生殖道TLRs的表达及其在精子发生和精子功能等方面的作用,旨在为动物TLRs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 nt且无蛋白质编码潜力的RNAs,它在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动物体内,许多基因的转录能力都受到lncRNA的调控(例如性染色体与部分印记基因)。每年都有许多新的与雄性动物生殖相关的lncRNA被发现。阐明这些lncRNA在性别决定、精子发生与成熟等雄性动物生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对提高雄性动物繁殖性能,进而对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甚至对研究人类生殖疾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lncRNA的概念、基本功能及其在PGC分化(PGC specification)、性别决定、精原干细胞(SSCs)的生长与分裂、精子减数分裂及成熟等重要雄性动物生理过程中的调节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体液中的胞外囊泡受到特别关注,许多物种精浆中均含有胞外囊泡,这些精浆胞外囊泡可以影响精子功能,还可作为雄性动物繁殖力或人类不孕不育相关疾病的标志.本文综述了精浆胞外囊泡对精子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更好地理解精子受精能力的调控机制,同时为畜牧生产中提高雄性动物繁殖力和男性生育相关疾病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精子载体转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子载体法培养转基因动物是目前操作最简便,成本低廉且危险隐患相对较低的一种转基因方法。近10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精子载体法可得到转基因阳性动物,并且引起了更多科研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江西饲料》2016,(4):46-47
正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演化学论文,描述了驱动雄性果蝇产生数量很少的巨大精子的演化过程,其精子长度可以超过5厘米。在动物界,雌雄两性中为了交配需要进行更猛烈竞争的一方(通常为雄性),会演化出更为精美的装饰,例如鹿角、牛角和动物的尾羽等,以便来获取交配对象。雄性果蝇的精子出乎意料的大,是地球上最长的精子细胞之一,尤其是和它们相对细小的身躯相比,精子伸直后甚至可以是  相似文献   

14.
动物精子遗传研究是从其形态大小遗传性的研究入手的。动物精子形态主要是受遗传(种、品种及个体)控制的,非遗传因素,如动物年龄、体重、营养状况等的影响较小。动物精子形态性状与其后代的生产力性状有一定的关系。把动物精子形态特征纳入动物早期选种;预估生产力和后裔测定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随着血液、蛋白质多态性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动物育种上的广泛运用,游离体细胞 (红细胞、精子、卵子)的遗传及其在动物育种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综述最近三十年来精子形态遗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不仅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同时可以使人们的健康得到保障,使公共卫生安全得以维护。然而,在乡镇地区由于其自身条件的限制导致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在实际的开展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找出问题所在并不断探寻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使动物的健康成长得到保证。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就乡镇动物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的改进措施介绍如下,希望能够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提供参考以及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二氢吡啶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由前苏联科学家合成并应用,主要用作动植物油的抗氧化剂。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各国相继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发现二氢吡啶能明显改善动物的繁殖性能。对雄性动物,有研究结果认为,添加二氢吡啶可提高射精量,但对精子活力影响不大。而国内岳文斌等研究表明,二氢吡啶可以提高精细胞质膜的完整性,促进精子的代谢和能量转化过程,提高精子活力,从而改善精液品质。但是至今为止,关于它对精液品质作用效应的报道还仅是局限于公牛的精液品质。所以,为探讨二氢吡啶对小鼠精液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7.
马强 《养殖技术顾问》2010,(10):219-219
人工授精不仅有效的改变了动物的交配过程,而且提高雄性动物的配种效能。人工授精还可以迅速增殖优良种和改良地方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就能有效的防止生殖道传染病的传播,提供完整的配种记录。可以克服雌、雄动物因体质、体形相差太大不易交配的困难。用冷冻保存精液,可解决边远缺种地区动物的繁殖问题,其中输精针的操作是成功完成狐人工授精的关键。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脂肪酸如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是重要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在冷休克或冷冻保存条件下,通过改变脂肪酸的形态和维持精子膜的完整性来提高雄性动物生殖性能。此外,多不饱和脂肪酸为前列腺素合成提供了前体,可以调节参与前列腺素和类固醇代谢的许多关键酶的表达。针对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研究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在冷冻期间维持精子活力、活性和生育能力,并改善各种动物的睾丸发育和精子形成。除了日粮脂肪酸种类和数量外,多不饱和脂肪酸添加到饲料或添加剂中的方式也非常重要,因为它对雄性反刍动物的精液质量有不同的影响。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限制是由于瘤胃微生物的生物氢化作用,使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肪酸,导致多不饱和脂肪酸数量减少。近年来,许多保护多不饱和脂肪酸免受瘤胃生物氢化的策略得到发展。因此,本文从瘤胃代谢、生物学作用、对生殖的影响以及在雄性反刍动物中的应用策略等4个方面对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作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动物检疫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动物检疫工作可以有效防止动物疫情的传播和扩散,防止染疫动物进入到市场当中,进而使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得到保证,从而保障了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保护了广大养殖业主的生产安全.可以说动物检疫工作是对动物疫病进行控制、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播的最为有效的手段.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在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就动物检疫工作的重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同行提供参考以及借鉴,有效提高我市动物检疫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用动物精子作为外源DNA载体已成为转基因的主要方法之一,并在多种动物上获得成功.最近,人们对外源DNA与精子结合的分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外源DNA可与精子膜上30~35 kDa蛋白质特异结合,结合强度受精子膜上MHCII因子的调节.精清中的IF-1因子能抑制精子结合外源DNA,从而维持物种的遗传稳定性.精子结合外源DNA的量是恒定的,部分DNA能进入精子核内,CD4蛋白具有转运外源DNA进入精子核内的功能.进入核内的外源DNA牢固结合在精子核骨架上,然后整合到染色体的特异位点.但是,精子与外源DNA结合后能激活精子内的核酸酶,进而使外源DNA分子降解,可能是导致这种转基因方法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