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优质牧草技术攻关项目”位于土默特左旗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苜蓿种植园区进行苜蓿种植经济效益分析,为调整该地区种植业结构、促进苜蓿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种植园区苜蓿种植过程中种子、农药、机械燃油等6类投入要素数据,利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一级和二级产出要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一级产出模型中,6类投入要素中的机械燃油投入和农药投入对利润具有负向影响,其余各要素均对利润具有正向影响,种子投入具有显著(P<0.05)影响。二级产出模型中,种子、化肥、水电投入与苜蓿产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利润产出模型为:Y产出=4.532 503-0.265 386X种子+0.638 345X化肥-2.988 071X水电+5.506 927X机械燃油-2.662 652X人工-2.895 284X农药。产量产出模型为Y产出=18.740 580+1.415 616X种子+0.252 048X化肥+0.371 124X水电+0.497 999X机械燃油+0.060 733X人工+0.184 595X农药。种子、化肥、水电、机械燃油、农药、人工投入边际产量分别为7.981、0.472、0.549、5.301、0.475、3.176 kg/hm2。苜蓿种植各类投入要素中机械燃油投入占比最大,为44.59%,现阶段苜蓿种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苜蓿种子和机械燃油投入的边际产量远大于零,增加此两项投入可以实现苜蓿增产。[结论]该地区苜蓿生产实践中应加大种子、农药、机械燃油的投入,并适当控制其他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多产出型随机距离函数的估计结果,分别计算了2004—2008年全国及不同规模奶牛场的要素产出弹性和规模报酬指数。结果表明,全国平均的劳动力弹性为-0.508,存在过度投入的问题;固定资产、精饲料和青粗饲料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048、1.428和0.032,其中精饲料对提高奶牛单产的贡献最大。通过比较不同的养殖类型,认为奶牛场的养殖规模越大,精饲料的弹性越大,劳动力、固定资产和青粗饲料的弹性越小。此外,中国牛奶生产的规模报酬指数为1.408,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应当鼓励奶牛场适当扩大养殖规模。  相似文献   

3.
笔者利用吉林省生猪规模生产2002—2014年投入、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将影响生猪规模报酬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构建生猪生产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简称C-D生产函数)模型,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根据技术进步测算方法,测算吉林省生猪规模报酬水平的趋势。结果表明:吉林省生猪养殖规模报酬处于递增阶段,具有较大规模效益空间,生猪规模经营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不同轮作模式对后茬作物小麦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前茬作物分别是种植4年的苜蓿田,玉米田,大豆田的情况下,研究了3种轮作模式(苜蓿-小麦;大豆-小麦;玉米-小麦)对其后茬作物小麦产量(籽粒产量、出籽率、地上部生物量)与小麦的生理指标(叶色值、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之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小麦轮作模式下比玉米、大豆轮作小麦模式会显著提高后茬作物小麦产量,而后2种模式在产量上差异不显著。苜蓿-小麦轮作模式显著改善小麦旗叶叶色值、叶面积指数,提高了小麦在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降低了在孕穗期的蒸腾速率;苜蓿-小麦轮作模式显著提高了小麦生长在整个生长期间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说明此种轮作模式有利于改善后茬作物小麦对氮肥的利用率、提高其产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轮作模式对后茬作物小麦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前茬作物分别是种植4年的苜蓿田,玉米田,大豆田的情况下,研究了3种轮作模式(苜蓿-小麦;大豆-小麦;玉米-小麦)对其后茬作物小麦产量(籽粒产量、出籽率、地上部生物量)与小麦的生理指标(叶色值、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之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小麦轮作模式下比玉米、大豆轮作小麦模式会显著提高后茬作物小麦产量,而后2种模式在产量上差异不显著。苜蓿-小麦轮作模式显著改善小麦旗叶叶色值、叶面积指数,提高了小麦在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降低了在孕穗期的蒸腾速率;苜蓿-小麦轮作模式显著提高了小麦生长在整个生长期间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说明此种轮作模式有利于改善后茬作物小麦对氮肥的利用率、提高其产量。  相似文献   

6.
石自忠  王明利 《草业科学》2013,30(8):1259-1265
本研究以对牧草种植区内苜蓿(Medicago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和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生产住户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对苜蓿及竞争农作物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植苜蓿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且其潜在效益很大。本研究还通过建立苜蓿、小麦和玉米3种作物的产出模型,对其要素弹性进行分析,得出影响苜蓿及竞争农作物生产的显著要素,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探讨苜蓿轮作玉米和小麦田的土壤浸提液对苜蓿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参数的影响,为苜蓿-玉米和苜蓿-小麦轮作体系研究提供参考。以5年紫花苜蓿根区土壤浸提液作为对照(CK),4种轮作模式(5年苜蓿-玉米记作AC、5年苜蓿-小麦记作AW;5年苜蓿-玉米-玉米记作ACC、5年苜蓿-小麦-小麦记作AWW)处理下,从玉米、小麦根区采集土壤提取浸提液,均制成10、50、160 g·L-1浓度的土壤浸提液,分别处理“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子及幼苗,研究不同轮作模式下的土壤浸提液对苜蓿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轮作模式下各土壤浸提液浓度处理的苜蓿种子发芽率均显著高于CK(P<0.05),化感指数(RI)均大于0;每个处理浓度下AWW的种子发芽率均达最高值,较CK分别提高了29.22%,68.09%,54.24%(P<0.05),且显著高于AC、ACC、AW的种子发芽率。除ACC外,各轮作处理的土壤浸提液均对苜蓿幼苗胚芽、胚根的促进作用随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各轮作模式的胚芽长和胚根长均显著高于CK(P<0.05);相同土壤浸提液浓度处理下,AWW的胚芽长显著高于AC、ACC、AW,胚根长显著高于AC、AW(P<0.05),而AWW与ACC的胚根长差异不显著(P>0.05)。2)随着土壤浸提液浓度的提高,各轮作模式下苜蓿幼苗的SS含量均显著提高、SOD活性显著增强(P<0.05),但AC和ACC的土壤浸提液使苜蓿幼苗的MDA含量快速提高、CAT活性增强,而AW和AWW的土壤浸提液使苜蓿幼苗中CAT活性显著减弱(P<0.05),MD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对2006—2015年全国4种规模奶牛养殖的生产要素配置现状、各投入要素的贡献率、技术损失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中规模奶牛(51~500头)养殖要素配置相对最优,大规模(500头以上)急需提高生产前沿面,散养(1~10头)和小规模(11~50头)的要素配置最差;目前技术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饲料的投入,但这种粗放、低效的养殖方式已不能持续为我国奶牛增产提供支持;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均为正值,说明我国奶牛产业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技术进步对于突破我国奶牛产值瓶颈有巨大的潜力。基于以上结论,提出推广中小规模奶牛养殖模式、加快奶牛养殖技术创新与进步、支持和引导农户养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改进苜蓿生产工艺,提高苜蓿种子产量。研究结果表明精细选地整地;用宽行稀播(0.5—1.0百万粒/公顷);采用固定装置的脱粒机;施用磷钾肥和微最元素肥料以及增加野生授粉昆虫数量,在中央黑钙土地区还可保证苜蓿种子产量达到每公顷3.5—6.0公担而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0.
我国苜蓿种子丰产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丰产产量构成因素和影响因子(气候条件、地形、密度、灌溉、肥料、授粉、生长调节剂、杂草、收获时间等)方面论述了我国苜蓿种子丰产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苜蓿+玉米间作系统产量表现及其种间竞争力的评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不同苜蓿+玉米间作模式下种间竞争力变化,及其对间作系统产量建成的影响。试验设苜蓿、玉米行数比分别为2∶2,3∶2,4∶2,5∶2四个间作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其所占间作面积比分别为33%∶67%,43%∶57%,50%∶50%,55%∶45%,玉米、苜蓿单作为对照组。测定各处理干物质产量,采用土地当量比(LER)、侵占力(Aam)、相对拥挤系数(RCC)等指标来评定不同间作处理系统内的作物竞争力。结果表明,在苜蓿+玉米间作系统第1年生产中,苜蓿竞争力大于玉米,所有间作处理总产量和经济产出均低于单作玉米,高于单作苜蓿,各间作处理相比以5∶2间作模式生产性能最佳。在第2年生产中,苜蓿进入高产期,始终占据间作系统的优势生态位,所有间作处理生物总产量都不低于单作玉米和单作苜蓿,经济产出均大于单作苜蓿和单作玉米,5∶2间作模式表现出最佳的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具有发展苜蓿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条件,如今苜蓿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已经初步形成了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甘肃省苜蓿产业的发展对奶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重要办法和有效途径.但目前甘肃省苜蓿产业还存在苜蓿种植整体规模化程度低、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种植管理水平不高、收获和加工机械不配套等方面的问题.鉴于种植苜蓿的成本收益从根本上决定了甘肃省的苜蓿供给,通过收集甘肃省农户种植苜蓿、小麦和玉米的投入产出数据,对3种作物的成本收益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苜蓿纯收益和收益率最高且不断增长,因此甘肃苜蓿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最后针对甘肃省苜蓿生产实际提出了推进甘肃省苜蓿规模化种植、加大苜蓿种植补贴力度和加强苜蓿品种资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探讨日粮中添加苜蓿鲜草和青饲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其乳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选用荷斯坦泌乳奶牛2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秸秆和精料补充料;试验组饲喂苜蓿鲜草、青饲玉米和精料补充料日粮。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苜蓿鲜草和青饲玉米,可极显著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乳脂率(P<0.01),显著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和乳蛋白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明确关中地区基于牧草种植和传统农作物生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试验测定了单播紫花苜蓿(A)、玉米(M)、小麦(W)及套种紫花苜蓿和玉米(AM)四年后土壤碳氮含量、稳定性同位素、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根际土壤全氮(TN)、同位素氮(δ15N)、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及蔗糖酶(SUC)、脲酶(UR)和中性磷酸酶(NP)均显著高于小麦和玉米。此外,AM的根际土壤全碳(TC),TN和MBC显著高于单播作物。土壤TC和TN分别与δ15N,MBC和NP等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冗余分析中土壤C,N及微生物生物量分别解释了酶活性变化的50.86%和69.81%。因此,关中地区基于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的种植模式能够实现C,N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土壤的可持续生产。本研究从土壤理化性质的角度为关中地区落实“粮改饲”等政策,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海河平原区苜蓿第3~5茬草雨季收获难的问题。于2011-2016年在位于河北衡水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试验站开展了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5种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以及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得出,30-30 cm、20-40 cm两种行距处理下的单作苜蓿小区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套作高丹草处理下苜蓿第2年前2茬干草产量显著低于单作苜蓿小区干草产量(P<0.05);套作青贮玉米处理后的总食物当量数显著高于单作苜蓿小区(P<0.05),但套作青贮玉米处理后的总经济效益与单作苜蓿小区无显著差异(P>0.05);套作青贮玉米处理下的平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均显著高于单作苜蓿小区(P<0.05)。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得出,30-30 cm、20-40 cm行距套作青贮玉米处理下的苜蓿前2茬干草产量、总食物当量数、总经济效益、平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得出,海河平原区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关键种植技术为:单作苜蓿田采用20-40 cm宽窄行秋播种植,于第2年前2茬苜蓿草收获后,在宽行中间套作青贮玉米,青贮玉米密度在6 万株·hm-2以内,9月底将套作的青贮玉米与苜蓿一起收获,之后苜蓿田苜蓿正常越冬,下一年再重复种植青贮玉米。该模式在保证与单作苜蓿同等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可有效解决苜蓿3~5茬草雨季收获难、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孙洪仁 《草地学报》2003,11(4):346-349
探讨苜蓿花前与全生育期蒸腾系数的差异,对苜蓿和玉米经济产量耗水系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苜蓿花前蒸腾系数约为全生育期的1/2;苜蓿经济产量耗水系数为400~620,玉米为400~600。据此提出加强苜蓿花前需水规律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云 《草业学报》2016,25(2):223-230
草农结合是一种充分利用农田资源和提高复种指数的种植模式,在我国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的背景下,草农结合的"投入-产出"研究对该种植模式的农业推广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运用经济学中的短期生产理论作为研究模型,从边际产量角度出发,利用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对传统粮食作物单作以及草农结合两种种植模式进行具体比较和分析。分析得出:草农结合的种植模式具有明显优势,通过改变可变要素的投入种类,可以避免仅有单一可变要素时粮食边际产量不断下降为负所带来的总产量降低的不利影响;同时可恢复土地肥力、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进而提高农牧民经济收益。另一方面,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农区水土保持以及畜牧业的发展等方面也有显著作用。因此,实施草农结合,有助于提高农民收益,更有助于农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效益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苜蓿+玉米间作系统饲料生产潜力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不同苜蓿+玉米间作模式下营养物质生产能力及其瘤胃可降解养分产量的差异,从而对玉米+苜蓿间作系统饲料生产能力作出合理的评定。试验设苜蓿、玉米行数比分别为2∶2,3∶2,4∶2,5∶2四个间作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其所占间作面积比分别为33%∶67%,43%∶57%,50%∶50%,55%∶45%,玉米、苜蓿单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各处理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产量、养分瘤胃降解率,从而可以对不同间作模式下可降解营养物质产量及总可降解养分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对不同间作系统饲料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苜蓿+玉米间作系统与玉米和苜蓿单作系统相比,提高了单位间作面积总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的产量,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和瘤胃可降解养分产量,具有更高的饲料生产潜力,是一种可行的饲料生产模式,本试验条件下5∶2间作模式表现出最佳的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不同消杀时间,秸秆基质以及布设方法对基质发霉和小麦、玉米籽粒发芽,幼苗生长的影响,优化秸秆作为鲜草生产基质材料的方法,降低大规模鲜草生产成本。[方法] 以小麦、玉米籽粒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煮沸消杀时间基质材料发霉情况,不同秸秆基质的小麦、玉米籽粒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并设置不同布设方法、颗粒大小以及物料比例,分析幼苗生长高度。[结果] 作为基质材料蒿秸秆需消杀30 min,芦苇秸秆需消杀60 min,玉米、谷子、大豆、柠条秸秆需消杀120 min。小麦、玉米籽粒在玉米、谷子、大豆、芦苇秸秆基质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与滤纸上无显著(P>0.05)差异。基质间布设方法的小麦、玉米幼苗高度高于其他组。在生长10 d时,粗粉与细粉基质材料处理的小麦、玉米幼苗高度无显著(P>0.05)差异。在生长3、7、10 d时,小麦在不同物料比例处理下的幼苗高度无显著(P>0.05)差异。整个观测期内,玉米在不同物料比处理下的幼苗高度均无显著(P>0.05)差异。[结论] 工厂化鲜草生产中选择玉米、谷子、大豆、芦苇秸秆作为基质材料较好,生产前基质材料需进行消杀处理,消杀时间不低于120 min;选择基质间的布设方法,秸秆颗粒长度为2 cm左右,小麦3∶1的物料比例、玉米4∶1的物料比例进行鲜草生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