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羊绒生产的地带性及其相关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的研究表明,单位国土面积上的羊绒产量不但与草地资源、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等自然环境因素存在关系,还与社会经济因素和土地利用方式等非自然因素相关。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中国羊绒生产的分布具有地带性,与中国土壤、植被地带性分布及气候的渐变方向是一致的。本文对与羊绒生产分布相关的18个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认为温度、湿度、降雨量、积温等气候因子与5个草地资源因子是制约羊绒生产及分布的最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福建省草地植被分布因受气候,地形等生态因子的影响,表现出水平和垂直两种地带性的分布差异,并依据这一特点,提出了福建省草地植被的区划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青海柴达木盆地区天然草地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资源是柴达木盆地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面积占盆地内土地资源的35.78%。柴达木盆地区的草地资源有以下特点:盆地内以荒漠类草地为主,四周山地草地类型又具有明显的高原地带性特征。受地下水位等影响,又具有隐域性的非地带性分布特征。盆地内天然草地类型呈现出向心形环状分布特点。盆地是全省荒漠类草地和低地草甸类草地的集中分布区。由于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区域内草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4.
从山羊绒品质分析试论中国绒山羊遗传资源保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绒山羊生产的特种动物纤维是当今天然纺织纤维之珍品,绒山羊已被列为国家第一类遗传保护资源。为了实施有效保护,必须对保护对象的特异性状进行研究评估,这是认识种质资源特点的基础工作。因此,展开我国绒山羊羊绒品质的全面检测与研究是遗传资源保护的基本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绒山羊主要品种(类型)羊绒纤维品质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采用统一方法检测了全国10个省区16个类型母羊羊绒纤维品质,结果表明:中国绒山羊所产羊绒的平均直径在15.0~16.0 μm,与历史报道相比存在羊绒平均直径趋向于15.5 μm的趋同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羊绒直径与羊绒长度及产量存在正的遗传相关及多年来对产绒量的过于追求。作者提出了绒山羊遗传资源保护的具体内容——特有纤维品质的保护,结合目前我国绒山羊遗传资源的特点,明确了实行“按质论价”的原绒收购体制是山羊绒产业健康发展和健全绒山羊遗传资源保护机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经过了40多年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具规模、震荡加速到调整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国已经从世界第一羊绒资源大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羊绒生产、加工、销售和出口大国。作者分析了制约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清地带性与非地带性植被分布和地貌关系的规律性,找出相应的利用改良措施。通过对本地区草地的普查及齐齐哈尔市、杜尔伯特、大庆、安达、林甸、肇源、明水等市县的多年详查和其它有关项目的调查研究,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统计分析,基本上摸清地貌与不同植被分布的规律、特点及利用价值。地貌不同,改变了水热条件,产生生态梯度的变化,对地带性或非地带性植被都有一定的影响,使松嫩草地形成温性草原类、温性草甸草原类、低平地草甸类、沼泽类,不同草地类型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相应的利用改良措施,违反这一规律,必加速草地的“三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羊绒生产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由南方地区向北方地区集中、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集中的变化趋势。羊绒生产逐渐向经济中等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向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和饲草料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转移和集中。笔者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1985-2012年中国羊绒生产布局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绒和羊肉的比价、政府政策扶持力度、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畜牧业综合比较优势、城镇化水平、非农就业机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禁牧政策等都是影响中国羊绒生产布局变迁的因素;从总体上来看,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羊绒生产布局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羊绒生产布局逐渐从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  相似文献   

8.
天然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也是不可缺少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天然草地容易受自然、人为等因素影响,导致草地物质平衡破坏和生态功能减弱。遵义市有天然草地17.28万hm~2。为准确及时掌握草地资源现状、变化和生产力情况,为规划建设和保护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2018年,笔者选择60个(每年10个)天然草地样地,对植物种数、牧草及灌木高度、植被覆盖度、产草量等进行了连续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天然草地呈现立体、零星分布特点,草地植被生长情况、生产力状况逐步改善,草地可载畜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气候因子和人为因素是引起草地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r,NPP)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运用CASA模型和Arc map平台,并结合气象数据(温度、降水量和太阳辐射)对中国草地1980-2010近30年的草地NPP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代,草地NPP与同期的温度、降水量和太阳辐射都呈正相关关系,降水量变化对草地NPP的影响大于气温和太阳辐射变化的影响。草地NPP的空间分布规律主要表现是从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0.
草地植被是博斯腾湖流域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水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草地植被变化规律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研究以博斯腾湖流域草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1985-2020年8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和气象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和偏相关性分析法对植被覆盖度(FVC)时空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博斯腾湖流域草地FVC呈山区高盆地低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多年均值约为0.50,整体呈增加的变化趋势,在盆地FVC增加趋势更明显。2)各时期FVC值较高的草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 000~3 500 m的区域,随着坡度的增加草地植被覆盖面积逐渐减少,在半阳坡和半阴坡FVC大于0.3的草地具有优势分布。3) 1985-2020年博斯腾湖流域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有上升趋势,两者与FVC均呈现不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FVC与年平均气温正相关的区域面积占64.72%,主要分布在西部高海拔区域,在东部的焉耆盆地和黄水沟FVC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面积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占68.70%。该研究可为博斯腾湖流域草地生...  相似文献   

11.
刘秀梅  魏光  韩国栋 《草地学报》2010,18(2):302-307
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滩地草场1985-2005年天然草地产量与各年3-7月份降雨量、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关联度进行分析,以探讨气候因子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为草地合理管理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降雨量和温度与草产量的关联度高,是影响该地区天然草地产量的主要生态因子;其中3月份降雨量与草地产量的关联度最高;5、6、7月份在降雨量和温度均较好的情况下,日照时数是影响草地产量的主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2.
旨在对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的基因组选择信号进行筛选。本研究利用Illumina 50K的山羊芯片,对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和黄淮山羊进行基因型检测,质控后获得50 010个共同SNPs位点。通过群体分化系数Fst和XP-EHH,以黄淮山羊为参考群体分别对内蒙古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进行选择信号检测,Fst和XP-EHH值的top 5%作为阈值。结果,利用Fst在绒山羊基因组中筛选到501个候选基因,利用XP-EHH在绒山羊基因组中筛选到145个候选基因。其中有12个SNPs在绒山羊基因组中受到较强选择。通过基因注释筛选到21个候选基因,包括EXOC4、ASIC2、PCDH9、RHBDD1、IRS1和PDE10A等。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质消化吸收和松弛素信号通路等。研究结果发现,绒山羊在驯化过程中其基因组很多与毛囊相关的基因受到了强烈的选择。这些发现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绒山羊的选择进展,为中国绒山羊品种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screen the genome-wide selection signals of Liaoning cashmere goat and Inner Mongolia cashmere goat. Based on the Illumina Caprine 50K SNP chip, Liaoning cashmere goat, Inner Mongolia cashmere goat and Huanghuai goat were genotyped, and the common 50 010 SNPs were obtained after quality control. Using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coefficients Fst and XP-EHH, Huanghuai goats were used as reference populations to detect selection signals for Inner Mongolia cashmere goats and Liaoning cashmere goats. The top 5% of Fst and XP-EHH values was used as the threshol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501 candidate genes were selected by Fst and 145 candidate genes were selected by XP-EHH in cashmere goats. Based on these SNPs, we detected 12 SNPs under strong selection by Fst and XP-EHH. After gene annotation, 21 candidate genes were identified, such as EXOC4, ASIC2, PCDH9, RHBDD1, IRS1 and PDE10A. These genes were found to be mainly enriched in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protei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and relaxin signaling pathways.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genes associated with cashmere traits were subjected to strong artificial selection pressure during domestication of the cashmere goats. These findings also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selection progress of cashmere goats and provide a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Chinese cashmere goat breeds.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西藏那曲地区的尼玛县天然放牧草地为对象,测定其牧草营养季节性变化、西藏绒山羊的采食喜好以及根据植被指数估算草地产量和载畜量。结果表明,牧草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在季节间差异显著,粗蛋白含量(CP)和干物质(DM)重量随着季节的增长呈现着倒"V"字型的变化趋势,中性洗涤纤维(NDF)以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变化趋势相反。西藏绒山羊对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木根香青(Anaphalis xylorrhiza)、聚头蓟(Cirsium souliei)和弱小火绒草(Leontopodium pusillum)等牧草在夏季的喜食程度与秋季相比有显著变化(P<0.05)。对喜食及嗜食的牧草种类与牧草的盖度总和显著相关(P<0.05)。高寒草甸草地的TM遥感影像提取的NDVI与草地鲜草量和生物量分别呈线性关系和对数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8和0.7970。研究结果还表明那曲地区全年都存在超载放牧现象。  相似文献   

15.
伏兵哲  兰剑  李小伟 《草地学报》2012,20(3):407-412
气象因素是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解各气象因子对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制约效应,利用主成分综合因子得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对宁夏天然草地气象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与各气候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干旱地区13个市县天然草地的气象质量可以划分为3个等级,半干旱区6个市县天然草地的气象质量可以划分为2个等级。限制宁夏干旱区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最主要的气象因子是4-9月降水量,其次是年降水量、湿润度和年蒸发量;宁夏半干旱区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最主要的限制气象因子是湿润度,其次是4-9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和无霜期。  相似文献   

16.
为大力推广绒山羊光控增绒棚的建造技术,探讨了绒山羊增绒技术所要求的棚图环境因素,阐述了建造增绒专用棚图的相关指标和施工要求;通过实地试验测定了增绒棚的温度、湿度以及气体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测量的环境因素均符合光控增绒技术的要求,气体成分的含量在羊棚内有所上升,但未超过阈值,故增绒棚的建设达到了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绒山羊产绒量主要由遗传决定,产绒量低是制约绒山羊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在同一群体中选择高产绒量(>1 000 g)和低产绒量(<480 g)的山羊母羊各3只,其年龄均为3周岁,体重约34 kg;每只实验羊全基因组测序深度为30×,每个样本大约测得8×106 SNP。对比高产组和低产组,利用选择性消除区域基因分析方法筛选出18个基因组区域可能与产绒量相关,从这些区域中筛选出选择信号较强的4个羊绒产量性状相关候选基因,分别是CUL1、FBXL3、YY1、EZH2,这些基因参与昼夜节律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TGF-β信号通路,而这3个信号通路正是参与绒山羊次级毛囊发育的重要信号通路。研究结果表明,以上4个基因和相应的SNP可以作为高产绒量绒山羊的基因组辅助育种标记,有助于缩短高产绒量绒山羊品种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18.
在张掖市甘州区平山湖乡荒漠草原,设计了草原围栏封育,人工饲草料种植,饲草料加工利用及绒山羊改良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围栏休牧,2007,2008和2009年围栏体牧草地比自由放牧草地,植被盖度分别高出23.57%,18.47%和49.65%,生物量也分别高出34.08%,24.12%和50.78%;通过青贮玉米饲料地的...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中国绒山羊业发展需求,提高种羊选种选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升生产效率,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育种理论可对绒山羊进行科学化育种及精准化管理。本研究采用MVC软件设计模式、B/S三层网络结构、BLUP法育种及绒山羊增绒等技术,开发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绒山羊育种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信息管理、育种分析、生产管理、营养调控和效益分析等功能模块。系统运用WOMBAT遗传评估软件计算育种值和近交系数从而确定最优父母组合,通过联合育种加快绒山羊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进展及相配套的生产技术,实现不同育种目标的生产。通过育种目标的设定及基于绒山羊个体信息,系统可自动生成种羊分级评定建议、配种建议、淘汰建议、分群整群建议、物料预警、日粮配方和对一些生产时间节点(如预产期、光控增绒放牧时长、防疫、补饲等)的提醒,为"1396"型绒山羊的育种及高效饲养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实现绒山羊育种和生产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放牧和舍饲对辽宁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草原资源日渐匮乏,放牧饲养绒山羊已成为绒山羊养殖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改变以往的放牧饲养绒山羊的方式,舍饲绒山羊是发展绒山羊的一条途径.为此,在辽宁省盖州市辽宁绒山羊原产地,以辽宁绒山羊成年羊为试验动物,研究了在放牧和舍饲2种饲养方式下对绒山羊的饲粮组成、营养摄取状况、绒的产量、净绒率、绒长、绒细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放牧与舍饲条件下饲养辽宁绒山羊,所采食的饲料种类有很大差异,放牧采食的饲料种类多而营养丰富;舍饲条件下饲料种类较单一.在舍饲条件下,辽宁绒山羊绒细度有变粗的趋势,绒长、产绒量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