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奶牛酮病是泌乳奶牛在分娩后几天至几周内容易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酮血症、酮乳症、酮尿症以及低血糖,并表现出停止采食,兴奋或者昏睡,体重减轻,产奶量降低,有时会出现运动失调,往往是舍饲高产奶牛易发。近几年,随着对奶牛泌乳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酮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该病既会导致奶牛产奶量减少和乳汁品质变差,还会使其繁殖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酮病(ketosis)又称酮血症、酮尿病,是泌乳奶牛在产后10~60 d内常发的一种代谢病,各胎龄奶牛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3~5胎的高产奶牛[1]。该病是由于机体内糖类等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引起,致使机体动员体脂代谢使奶牛体内的酮体大量堆积,从而引发全身代谢障碍导致机体功能失调。该病发生后可使患病牛产奶量下降,乳品质降低,体质消瘦,营养不良,影响其繁殖性能和犊牛的成活率,甚至导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酮病也叫作奶牛醋酮血症,主要是由奶牛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而引起的疾病,高产奶牛的发病率更高,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奶牛食欲减退,血酮、乳酮以及尿酮含量异常升高,产奶量明显下降,如果疾病非常严重,奶牛在呼吸时会呼出带有丙酮气味的气体,奶牛的血糖明显降低。1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酮病主要是由饲喂环节不合理所致,例如饲喂的时间不规律、饲料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酮病是奶牛泌乳早期的常见代谢病,其是奶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病牛以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升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断性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根据临诊症状可将奶牛酮病分为临诊酮病和亚临诊酮病。健康牛血清中的酮体(指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含量一般在1.72 mmol/L(100 mg/L)以下,亚临诊酮病母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酮病也称奶牛醋酮血症、乳牛酮血症、母牛热,最早于1894年提出并描述。奶牛酮病属于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机体脂肪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该病多发于产后泌乳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奶牛常于产犊后10~60 d内发病,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低血糖,高血酮,尿、乳中出现酮体,病牛采食量减少,消化功能、产奶量、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酮病主要是由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疾病,其特征是血液、尿、乳中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繁殖性能下降。根据有无明显症状可将奶牛酮病分为临床酮病和亚临  相似文献   

7.
奶牛酮病又称奶牛醋酮血病,是由于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和生糖物质不足,致脂肪代谢紊乱,使组织中酮体的浓度增高,导致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本病常见于产后2~6周内,多发于舍饲期间缺乏运动且营养良好的4~9岁的高产奶牛,病牛产奶量和乳的质量下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 临床症状2019年2月21日,笔者接诊一头4岁荷斯坦奶牛,主诉产犊已有24d,5d前发病,产奶量急剧下降,由原来的26kg/d下降到现在的16kg/d。该牛体温正常,背毛粗乱,精神沉郁,食欲降低,不愿吃精料,只采食少量粗饲料,消瘦,皮肤弹性减弱,呼吸数减少呈腹式呼吸,反刍减少,瘤胃迟缓,蠕动音减弱,产奶量下降,乳汁中泡沫增多,尿呈淡黄色水样,奶、尿及呼出的气体有特殊的醋酮气味(烂苹果味)。  相似文献   

8.
牛酮病又称酮血病、酮尿病,是发生于高产奶牛上的一种代谢病.也称为奶牛醋酮血症,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疾病.由于酮体中毒,病牛呈现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产奶量急剧下降,严重的可能引起死亡.酮病通常发生奶牛后3周左右.  相似文献   

9.
奶牛酮病     
正奶牛酮病又称酮血症、酮尿病。是奶牛产犊后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性疾病。该的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乳产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近年来奶牛酮病发病率呈逐渐递增趋势,不仅高产奶牛产奶量大幅度降低、乳成分改变,同时影响繁殖率,使繁育率降低以及淘汰率升高,并继发母牛的营养不良和不孕症,据报道,本病可以影响后代素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产犊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病性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伴随着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偶尔出现神经症状。各种年龄的奶牛都可以发生此病,一般3~6胎的母牛发生最多初产母牛也常见发生。本病一般发生在母牛产犊后的第一个泌乳月内,大多数病牛出现在产后3周内,第二个月后发病减少。高产的奶牛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11.
丁玉臣 《北方牧业》2004,(9):11-11,12
<正> 发病原因酮病又叫酮血病、酮尿病,是由于饲料中糖和产糖物质不足,以致反刍动物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生成障碍而发生的以酮血、酮尿、酮孕和低血糖为特征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致使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主要发生于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发病率较高。发病后产奶量急剧下降,发情迟缓,配种率低。所产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有些病牛久治不愈或反复发病,终致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饲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过多  相似文献   

12.
奶牛酮病是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紊乱,致使血糖浓度下降,酮体(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生成增多,而引起奶牛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酮血、酮尿、酮乳和低糖血症。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酮病又称牛酮血症,酮尿症。是因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功能失调的代谢疾病,其特征是血液、尿、乳中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神经症状。本病常见于产犊后3~6周饲养管理较好的奶牛,产3~6胎的奶牛发病率最高,临产母牛酮病发病率占母牛酮病发病率的2%~30%,且有逐年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4.
奶牛酮病与胎次,产奶量,泌乳月及季节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某奶牛场10年来奶牛酮病发病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奶牛酮病与胎次、产奶量、泌乳月关系密切,而与季节关系不密切。同时奶牛酮病对产后配种也有一定影响。奶牛酮病是泌乳母牛在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重要的代谢性疾病。特征是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酮病在世界各国高产乳牛群中发病率甚高,所造成的危害很大。Show估计,美国每年有一百万病例,或者4%的发病率,Payne报道英国有2%的发病率。我国目前尚无正式统计资料,但随着高产奶牛群的出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对规模较大的集约化饲养场,如何搞好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减少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奶牛酮病与胎次、产奶量、泌乳月份、季节关系的分析和酮病对奶牛产后配种天数影响的统计,为大型饲养场如何加强对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的酮病(ketosis),也称为乳牛酮血症(ketonemia),最早于1894年由Landel所提出。曾用名有乳牛醋酮血病(acetonemia)、酮尿病(ketonuria)、母牛热(cow fever)、慢热(slow fever)、产后消化不良、低血糖性酮病、牛产后狂燥病等。该病是奶牛最常见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疾病。该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流行,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尤其奶牛产奶量的提高,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引起国内兽医界的普遍关注。奶牛酮病在代谢方面主要表现为低血  相似文献   

16.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性代谢性疾病,其实质是葡萄糖前体物供给不足。该病是一种以产奶量下降、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间有神经症状为特征。主要发生于泌乳的最初30天内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其产的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随着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有逐渐多发的倾向。一般多发生于第2~5胎的高产奶牛,第6胎以后的奶牛泌乳量逐渐下降,酮病发生率也很少。1病因1.1原发性营养性酮病1.1.1长期饲喂高蛋白、高脂肪饲料,而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足,随着奶牛产奶量增加,糖元及其他营养大量消耗,迫…  相似文献   

17.
奶牛酮病又称牛酮血症,酮尿症。是因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功能失调的代谢疾病,其特征是血液、尿、乳中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神经症状。本病常见于产犊后3-6周饲养管理较好的奶牛,产3-6胎的奶牛发病率最高,临产母牛酮病发病率占母牛酮病发病率的2%-30%,且有逐年升高趋势。1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8.
奶牛酮病是泌乳牛在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为特征,不食,昏睡或兴奋,体重丧失,产奶量下降,偶尔发生运动失词。在实际生产中,亚临床型高于临床型酮病的发生率,并且发生酮病的多是舍饲高产母牛。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两种不同饲喂方式的奶牛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两种饲喂方式对酮病发病率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酮病的发生与发病年龄、产后时间、胎次、产奶量以及酮病持续时间等指标的关系。结果发现:酮病多发生在奶牛产后2个月内,1个月左右为高发期。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方式下酮病的发病率较低,以1~3胎次的母牛发病率较高,且初胎牛的发病率最高,之后随胎次升高发病率逐渐降低。奶牛产奶量越高,酮病发病率也越高。当日产奶量在50kg以上时,发病率为62%;在40~50k时发病率为44%;在30—40kg时发病率为33%;在20~30kg时发病率为25%;当日产奶量在10~20k时,基本上没有牛只发病。结论表明,不同饲喂方式影响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奶牛酮病的发生与年龄、产后时间、胎次以及产奶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性代谢性疾病,其实质是葡萄糖前体物供给不足。该病是一种以产奶量下降、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间有神经症状为特征。主要发生于泌乳的最初30d内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其产的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随着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有逐渐多发的倾向。一般多发生于第2~5胎的高产奶牛,第6胎以后的奶牛泌乳量逐渐下降,酮病发生率也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