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传播快,给养鸡业带来极大危害.为寻求一种有效治疗药物,笔者对病毒快克治疗人工诱发IBD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传播快,并能导致发病鸡的免疫抑制,给养鸡业造成极大的危害。赤峰地区,法氏囊病(IBD)的流行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发展而不断蔓延。据笔者调查,该病的发病率为19.5%,死亡率为5%左右。赤峰地区目前存栏商品蛋鸡约1000万只,每年由于该病死亡鸡达10万只,而由于该病导致的继发感染和免疫抑制所造成的间接损失则更大。法氏囊病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免疫缺乏科学依据,免疫程序不合理,防制措施不完善。为了制定符合赤峰地区…  相似文献   

3.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为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发病率高、腹泻及法氏囊水肿、出血,有干酪样渗出物为特征。本病主要发生于以2~15周龄的鸡,但2周龄的鸡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由于该病不但传染性极强,传播地区广泛,且发病时间连续不断,严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笔者现从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治疗措施等六个方面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发病突然(潜伏期2~3d)、病程短(7~8d)、呈尖峰死亡曲线。IBD对养鸡业危害巨大,一方面由于鸡只死亡率、淘汰率增加.影响鸡体增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由于IBDV诱发免疫抑制,使鸡体对多种疫苗(如鸡新城疫活疫苗、鸡传染性支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分析目前IBD流行特点和发病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冶措施,是有效控制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和育成鸡.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由双股RNA组成,无囊膜,淋巴组织、法氏囊为病毒攻击的主要器官.该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琼脂扩散试验以及易感雏鸡接种等.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8周龄的雏鸡,以发病急、病程短、白色水样下痢和法氏囊损害为主要特征。该病的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在5%-20%左右,严重威胁养鸡业的发展,成为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自80年代末以来,随着特种禽业的发展,特禽的IBD也曾有报道。现将一例乌骨鸡IBD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以及死亡率高,且能够引起鸡体免疫抑制,成为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基于此,笔者对IBD进行了综合阐述,旨在为本病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该病能诱发免疫抑制,使鸡体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容易引起并发或继发其他多种疾病。该病发病突然,潜伏期为2~3d,病程短,呈双尖峰死亡曲线。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传染性法氏囊病已经成为养鸡业生产中危害性最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主要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及高度接触传染性疫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影响大,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被认为与新城疫和鸡马立克氏病并列危害养鸡业的三大传染病之一。对该病的防制早已被广大饲养者所重视,采取以疫苗接种为主的防制措施取得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为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传播地区广泛,且发病时间连续不断,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4月市某养鸡场20日龄鸡发生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症的传染病,造成1 000多只鸡发病,已经死亡鸡200多只。对剩余800只感染发病鸡进行治疗,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受到人们普遍地关注,该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它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极易导致鸡只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传播性极强,已严重影响了养鸡业的健康发展。近些年来,许多地方虽然加强了对该病的防控力度,但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依然十分流行。本文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征、病原特征、传播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流行特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2~15周龄的肉鸡比较易感,尤其以3~6周龄的鸡最易感。有研究表明,对于没有注射过疫苗的  相似文献   

14.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发病率高,强毒感染时死亡率高,还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从而导致免疫失败,容易造成其它疫病的继发,是目前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目前认为有两个血清型,即1型、2型,两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1型属于强毒,致病力强。该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能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简称IBD)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虽然我国的养殖规模在不断发展,但是散养户所占比例较高,总体养殖水平较差.生物安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环境污染严重,因此该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危害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生面广,发病率高,并容易并发和继发其他传染病,对养禽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威胁。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往我们主要采用多种西药治疗,效果都不十分理想,采用IBD高免蛋黄液和高免血清治疗,又存在隐性垂直感染因子危害的弊端。从1998年开始我们应用纯中药制剂——囊炎康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一)临床症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也称传染性囊病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幼鸡(青年鸡)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特性是因免疫失…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威胁我国养鸡业的鸡的几大传染病之一,目前我国许多省市都已有IBD的发生及流行,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侵害感染幼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使病鸡不能正常产生免疫细胞,而造成病鸡的免疫抑制。IBD的发生使病鸡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并常造成其他疫苗的免疫失败。临床常见由于IBD的发生而继发新城疫  相似文献   

18.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以破坏幼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溶淋巴细胞性传染病,是世界各地危害养鸡业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目前该病有两个血清型,血清1型和2型,研究表明法氏囊血清1型有致病力,法氏囊血清2型没有致病力。该病最早是1957年在美国发生,我国在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目前养鸡业中流行普遍,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呈高度接触性传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病毒侵害法氏囊组织的淋巴滤泡,影响B淋巴细胞成熟和分化,进而影响其它疫苗的免疫效果,造成鸡群免疫抑制发生。现将该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传染性法氏囊病发  相似文献   

20.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甘波罗病,鸡传染性腔上囊炎,鸡传染性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由于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且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目前仍然被视为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自然条件下,本病只感染鸡,所有品种的鸡均可感染,根据品种不同,白来航鸡比重型品种的鸡敏感,肉鸡较蛋鸡敏感。本病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