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济南动物园亚洲象"亚昆"由于鼻部猛烈撞击硬物,致使远端鼻管神经及软组织损伤并肌肉萎缩,经过长时间合理用药,现已治愈。关于亚洲象鼻部神经损伤并肌肉萎缩在国内鲜有报导,在此愿与同行交流.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柏建余  仝德侠 《蚕业科学》1991,17(2):114-115
<正>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是一种类菌质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病害,近年来在睢宁县发生面积较大,危及养蚕生产。为控制黄化型萎缩病的蔓延,恢复桑树的生产能力,我们进行了压条法改造、康复黄化型萎缩病桑树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试验材料 桑树品种为湖桑32号,于1987年在桃园乡黄化型萎缩病严重的桑园进行。将发病株分为4级:有1—2根枝条发病的桑树为1级病株,3—4根病枝的桑树为2级病株,5—6根病枝的为3级病株,7  相似文献   

3.
桑树萎缩病是威胁我国各地蚕桑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它具有传播快、发病广、危害重、难防治等特点。近年来,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桑树萎缩病也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我县友邻东台、大丰等县相续发生,对我县直接产生威胁。如何做好桑树萎缩病防治工作、杜绝萎缩病在我县发生和蔓延,作为我们蚕桑生产发展新区,重点产苗县,显  相似文献   

4.
研究证明:桑树品种选792对桑黄化型萎缩病有较强的抗性,比湖桑32号抗性高1~2倍,比新一之濑高1~3倍.  相似文献   

5.
桑树萎缩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萎缩病又称隐桑、龙头桑、猫耳朵、糜桑、塔桑等,是一种病毒性病害,主要有桑黄化型萎缩病、桑萎缩型萎缩病、桑花叶型萎缩病三种。  相似文献   

6.
董瑞华 《蚕桑通报》2015,(2):15-17,23
本文主要回顾了海宁市蚕桑产业的发展历史,总结了产业萎缩的现状。并对造成这种萎缩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振兴海宁市蚕桑产业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沈永康 《蚕桑通报》1994,25(1):51-52
桑黄化型萎缩病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面广、危害严重,湖州市70年代初开始到80年代初暴发成灾,据1983年冬季调查,全市有20余个乡镇发生桑黄化型萎缩病危害,病区范围达5.78万亩,特别是太湖沿岸发病严重,漾西乡1983年冬季调查该乡3714亩专业桑地中有2733亩发生不同程度的桑黄化型萎缩病,发病桑地面积占桑地总面积的73.58%,其中太湖沿岸的胡溇、宋溇、乔溇、汤溇、新浦五个村1136.1亩专业桑地,平均株发病率高达49.2%.  相似文献   

8.
郭群英 《四川蚕业》2012,40(2):37-38
三烈乡近年来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对蚕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探讨了桑树黄化型萎缩病发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以期在蚕桑生产中起到减少损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蓝霞  张崇阳 《北方蚕业》2001,22(4):24-25
桑黄化型萎缩病是危害桑树的主要病害.本病是一种植物类菌原体寄生所引起的病害.桑树发病后,叶片黄化瘦小,失去利用价值.发病严重的桑树,桑根变成红褐色,毛细根脱落不能正常吸收土壤当中的养分,树势衰弱,直至枯死.给桑蚕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探索一种治疗该病的方法,笔者从1997年开始进行了用土霉素溶液浸渍桑根的防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1 试验地点与材料  相似文献   

10.
<正> 宁阳县是山东省桑蚕基地县之一,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曾居全省第二位。但由于桑黄化型萎缩病急剧蔓延,桑园面积由1985年的16238亩,下降到1988年的8262亩,蚕茧产量由1050吨下降到620吨,1988年亩产茧仅有75公斤。近几年,采取综合防治和快速更新相结合的措施,桑黄化型萎缩病得到有效的控制,蚕桑生产出现了反降为升的势头。全县桑园面积1991年达到22000亩,产茧1100吨,成龄桑园平均亩产茧增加到15公斤。一、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情况宁阳县自六十年代开始引进桑苗建园,主要品种是湖桑32。八十年代初期,在城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桑树萎缩病在安徽省肥西县的发生情况调查得知:肥西县发生的桑树萎缩病主要是桑黄化型萎缩病,该病在老桑园发病率高于新桑园,立地条件差的桑园发病率高于立地条件好的,间作豆类、芝麻的桑园发病率高于不间作作物的。通过连续3年的病株挖除、菱纹叶蝉的防治、品种的更新以及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使桑树萎缩病的株发病率从2003年的20%左右降低到2006年的1%~3%。  相似文献   

12.
《江苏蚕业》2016,(4):1-4
以桑花叶型萎缩病(Mulberry mosaic dwarf disease,MMDD)类病毒为侵染材料,通过、田间调查、试验以及RTPCR分子检测技术的应用,在被桑花叶型萎缩病病原污染的土壤上栽培的桑树的花、叶、病健桑树花粉杂交的果实以及果实培育的苗中都检测到小分子RNA,表明了桑花叶型萎缩病的小分子RNA可通过土壤、花粉、果实传染,这对类病毒侵染循环规律研究和防止病原扩散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兔营养性肌肉萎缩病是由于饲料中维生素含量不足,或因饲喂不饱和脂肪酸作为补充饲料造成了维生素E含量的部分破坏造成的.此外,兔感染球虫病时也会影响肝脏、骨骼肌及血清中维生素E的浓度.  相似文献   

14.
周锋 《江苏蚕业》1993,(2):29-29
<正> 我场在七十年代中期发现了桑萎缩病的危害,当时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及科学的防治方法,致使病害日趋严重,1981~1982年每年挖出的病株堆积如山,田块病株率达30~50%。1982年开始重视桑萎缩病的综合防治工作,通过5年(1983~1987年)的努力,发病率逐步下降到18%左右。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发病率仍较高。从1988年开始,针对前5年防治方面的薄弱环节,我场在防治工作上又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了以下几个关键措施:一、彻底挖除病株除冬春彻底挖除病株外,重点抓6月、7月和9月,尤其是掌握夏伐后6月中下旬这一关键时期,因为这是一年内桑树发病的高  相似文献   

15.
全南县有20多年杂交桑养蚕历史,近几年春季老桑园发生桑萎缩病有增多的趋势.据在全南县望江围村小组桑园调查点上的统计,病株率平均8%左右,高的达25%.  相似文献   

16.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尚耀 《蚕业科学》1989,15(2):110-111
<正>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是一种全株性的传染病害,安徽省各蚕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休宁县是该病危害严重的地区。为了控制该病的蔓延,在安徽省农林厅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休宁县建立了桑树萎缩病综合防治研究小组,选点徽光乡、休宁县蚕桑场为综合防治区,渭桥乡叶村为无病育苗基地。从1985—1987年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试验,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阳 《广西蚕业》2005,42(4):22-23
调查了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史、症状及发生规律,提出了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四个方面的桑黄化型萎缩病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体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用PCR法克隆了中国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植原体的 16SrRNA基因 ,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克隆的基因大小为 1372bp ,与日本桑萎缩病病原植原体 16SrRNA的同源性高达 99 85 % ,只存在个别碱基的突变。Blastj检索结果显示与中国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体 16SrRNA的基因同源性高达 99%的有来源于玉米、洋葱、土豆等5 0多种其它植物的植原体 16SrRNA基因 ,表明植物萎缩病病原体 16SrRNA基因具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19.
桑黄化型萎缩病属桑树全株性病害,是桑树主要病害之一,又称萎缩病、癃桑、猫耳朵、塔桑等.分布在全国各植桑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不少地区暴发成灾,严重威胁蚕桑生产.近几年来,随着蚕桑业的复苏,东阳市的山区种桑面积逐渐扩大,蚕农种桑养蚕积极性不断提高,为确保东阳市的蚕桑生产安全,提高蚕农经济效益,做好桑黄化型萎缩病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不同桑树种质资源对桑黄化型萎缩病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是桑树的主要病害,我国各蚕区均有发生。对该病的防治目前主要采取挖除病株,栽植抗病品种和消灭媒介昆虫等的综合防治措施,其中栽植抗病良种是最经济而有效的。为此,作者于“七五”期间对我所保存的较优良的桑树种质资源进行了桑黄化型萎缩病的抗病性鉴定,以明确各种质资源的抗病能力,提供生产上选择抗病良种及育种上选择亲本提供依据。本鉴定于1986~1991年在桑黄化型萎缩病发生的重病区—湖州市洋西乡汤楼村进行,供鉴材料156份,于1986年春栽植,每份材料栽植10~20株,亩栽桑1000株,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