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评价了饲喂莫能菌素对泌乳期奶牛乳中脂肪酸含量的长期影响。试验期间,24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胎次1.46±0.17;体重620±5.9 kg;泌乳天数92.5±2.62d)安排在能栓系的饲槽中。本试验采用颜色编码、双盲试验重复测量的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依据胎次和泌乳天数把牛对应的分配到2个处理组:组1,调节泌乳奶牛的TMR精粗比为60∶40(空白TMR)。组2,自由饲喂含莫能菌素的TMR(每公斤常规TMR添加24 mg莫能菌素钠)日粮。每天挤奶饲喂2次(饲喂:08∶30和13∶00;挤奶:05∶00和15∶00)。试验前和试验开始后的第1、2、3、4、5和6月收集奶样,分析乳中脂肪酸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添加莫能菌素减少了短链脂肪酸和中等长度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其中C7∶0、C9∶0、C15∶0和C16∶0分别减少了26%、35%、19%和6%;长链饱和脂肪酸增加了9%,总n-6多不饱和脂肪酸增加了19%,总n-3多不饱和脂肪酸增加了16%,总c-18∶1增加7%,总共轭亚油酸(CLA)增加43%,22∶6n-3增加19%,22∶5n-3增加13%,cis-9,trans-11CLA增加43%。试验结果表明莫能菌素在抑制瘤胃不饱和脂肪酸的生化还原作用方面有作用,因此增加了牛奶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的含量,增加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2.
反刍动物的相关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鱼油和葵花油的混合物可以通过改变瘤胃氢化途径增加牛奶中顺-9,反-11共轭亚油酸,C20∶5 n-3和C22∶6 n-3的含量,但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氢化过程的某些中间产物还不清楚。本试验所用动物为5头安装瘤胃瘘管的母羊,动物日粮为高精料饲料,日粮中添加1∶2比例的鱼油和葵花油(30 g/kgDM)的混合物。饲喂添加外源油的日粮0、3、10 d后收集瘤胃食糜分析鱼油和葵花油对瘤胃发酵参数和氢化产物的影响。食糜中的氢化中间体及甲酯化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Ag+-HPLC和气质仪联用进行分析。日粮中添加鱼油和葵花油不会影响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及营养物质的降解消化,但能改变瘤胃食糜的脂肪酸成分。主要包括C18∶0和C18∶2 n-6的减少,反式C16∶1、反式C18∶1、10-O-C18∶0和反式C18∶2的含量增加。外源添加脂类能提高食糜中C20∶5 n-3和C22∶6 n-3的所占脂肪酸的比例并导致顺-9,反-11共轭亚油酸的大量增加,但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的量却有所减少。试验结果中还发现添加鱼油和葵花油使特殊脂肪酸如C20∶1、C20∶2、C22∶1、C22∶3...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从胚胎期到育肥期饲粮添加1.5%共轭亚油酸(CLA),对猪肉品质、脏器指数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妊娠荣昌母猪1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母猪饲喂1.5%CLA,断奶后试验组仔猪继续饲喂含1.5%CLA的饲粮,直至240日龄。结果表明:饲粮中持续添加1.5%CLA能显著提高仔猪的断奶重,显著提高育肥猪眼肌面积、肌内脂肪和肉色评分(P0.05),极显著提高了屠宰重、肌肉p H24h和大理石纹评分(P0.01),极显著降低了肉色黄度值(P0.01);对脏器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极显著提高了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含量(P0.01),降低了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P0.01)。其中,试验组SFA中的C12:0、C14:0、C16:0、C20:0以及UFA中的C14:1和C16:1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UFA中的C18:1n-9c和C18:3n-3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说明,饲粮持续添加CLA有利于仔猪生长,并明显改善育成期猪肉品质和改变猪肉中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年龄和育肥对苏尼特羊肌肉脂质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从苏尼特左旗改良站种羊场放牧群中选取当年、1.5岁和成年羯羊各6只,育肥群中选取6只育肥羔,屠宰并采集背最长肌和半腱肌样品,检测肌肉脂质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的增长,苏尼特羊肌肉脂质中中链饱和脂肪酸(MCFA)组成上升(P0.01);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组成下降(P0.01);n-6/n-3和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S/U)上升(P0.05);C18∶1c9组成下降(P0.01),而C18∶1t9组成上升(P0.05);C18∶0(P0.05)以及C4∶0等短链饱和脂肪酸(SCFA)组成上升(P0.01)。2)育肥使苏尼特羊肌肉脂质中MCFA组成上升(P0.01);n-3PUFA组成下降(P0.01),n-6/n-3提高(P0.05);C18∶1c9组成降低(P0.01);同时使C18∶0(P0.05)以及C4∶0等SCFA组成(P0.05)上升。3)解剖部位间,半腱肌不饱和脂肪酸组成高于背最长肌(P0.01),差异来自C18∶1c9(P0.05)和n-3PUFA(P0.05)组成;背最长肌n-6/n-3(1.648)虽比半腱肌(1.460)高12.88%,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苏尼特羊肌肉脂质具有n-3PUFA营养特性,但年龄和育肥使肌肉n-3PUFA营养特性明显降低;背最长肌脂肪酸营养价值明显低于半腱肌。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评价利用富含中链饱和脂肪酸(MCFA)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部分替代能量饲料是否会改变猪生脂基因表达及脂肪代谢的其他指标。18头猪(平均体重为17~19kg)饲喂3种日粮(每组6头),即对照日粮、日粮添加葵花籽油(SO)、日粮添加椰子油(CO)。试验期60d。添加到日粮中的SO和CO分别替代饲料中10%的能量。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猪的生长性能未受影响。饲喂SO和CO组生长猪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升高,但总甘油三酯和不同脂蛋白组分含量并无显著差异。饲喂CO和SO改变了生长猪脂肪组织的组成,使得其中MCFA和n-6PUFA含量增加,CO和SO组生长猪脂肪酸合成酶的基因表达下调。饲喂SO组生长猪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和甾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含量下降,但CO组未见改变。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用脂肪的类型可改变脂肪组织的基因表达及脂肪酸组成,但对血脂组成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评价利用富含中链饱和脂肪酸(MC-FA)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部分替代能量饲料是否会改变猪生脂基因表达以及脂肪代谢的其他指标。18头猪(平均体重为17~19 kg)饲喂3种日粮(每组6头猪),即①对照日粮;②日粮添加葵花籽油(SO);③日粮添加椰子油(CO),试验期60 d。添加到日粮中的SO和CO分别替代饲料中10%的能量。各处理组猪的生长性能未受影响。饲喂SO和CO组生长猪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升高,但总甘油三酯和不同脂蛋白组分含量并无显著差异。饲喂CO和SO改变了生长猪脂肪组织的组成,使得其中MCFA和n-6 PUFA含量增加,CO和SO组生长猪脂肪酸合成酶的基因表达下调。饲喂SO组生长猪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和甾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含量下降,但CO组未见改变。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用脂肪的类型可改变脂肪组织的基因表达以及脂肪酸组成,但对血脂组成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广河羊羔肉品质的影响,在广河县羔羊肉生产区,选择不同精粗比饲喂的6月龄健康陶寒杂交(陶赛特羊♂×小尾寒羊♀)断奶去势公羔各3只进行屠宰,取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肱二头肌3个部位肌肉和肾周脂肪、皮下脂肪、尾部脂肪3个部位脂肪,用气象色谱法分析其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在所有组织中均检测出3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17种,不饱和脂肪酸21种。脂肪组织中饲喂低精粗比日粮的亚油酸(C18∶2n6c)、α-亚麻酸(C18∶3n3)、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其与饱和脂肪酸比值(P/S)、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显著高于饲喂高精粗比日粮(P<0.05);饲喂低精粗比日粮的所有组织中花生四烯酸(C20∶4)的含量显著高于饲喂高精粗比日粮(P<0.05);与饲喂高精粗比日粮的羊羔肉相比,饲喂低精粗比日粮既节省了生产成本又明显改善和提高了羊羔肉中脂肪酸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油对宁乡猪背肌和3种不同脂肪组织中长链脂肪酸谱的影响,并探究脂肪酸生成的潜在机制。选取日龄相近、平均体重(43.21±0.64) kg的宁乡阉母猪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后,宁乡猪背肌中花生一烯酸(C20∶1)、γ-亚麻酸(C18∶3n-6)、α-亚麻酸(C18∶3n-3)含量显著提高(P0.05),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显著降低(P0.05);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对3个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与背肌趋于一致,如能显著提高背脂、腹脂和肾周脂中亚油酸(C18∶2n-6c)、C18∶3n-6、C18∶3n-3、二十碳三烯酸(C20∶3n-6)含量(P0.05),降低背脂和腹脂中油酸(C18∶1n-9c)(P0.05)、C20∶4n-6(0.05≤P0.10)及肾周脂中硬脂酸(C18∶0)含量(P0.05);同时,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还能显著降低3种脂肪组织中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P0.05),使3种脂肪组织中平均n-6/n-3 PUFA比值降到5.92。此外,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能显著下调背脂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α)、γ-过氧化酶活化增生受体(PPARγ)和脂肪酸去饱和酶2(FADS2)基因的表达(P0.05),对α-过氧化酶活化增生受体(PPARα)基因的表达也有抑制趋势(0.05≤P0.10)。上述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2%亚麻油能显著提高宁乡猪背肌、背脂、腹脂和肾周脂中C18∶3n-3含量,使3种脂肪组织中平均n-6/n-3 PUFA比值降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范围(4~6)内;这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分化及抑制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旨在了解年龄、育肥及解剖部位对苏尼特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有效利用羊油脂提供依据。本研究从苏尼特左旗改良站种羊场放牧群中选取当年(1岁)、1.5岁和成年(3岁)羯羊各6只,育肥群中选取6只肥羔,进行屠宰测试,并分别采集尾油、板油、网油和胸椎上方皮下脂肪样品;同时采集草场混合牧草样品和育肥饲粮样品,并分别检测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放牧饲粮的n-6/n-3为2.205,低于育肥饲粮(8.779);(2)随着年龄的增加苏尼特羊净肉率和胴体脂肪率极显著提高(P0.05),但1.5岁羊与成年羊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随着年龄的增长苏尼特羊体脂中:1中链饱和脂肪酸(MCFA)组成上升(P0.05)。2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组成下降(P0.05)。3c18∶0组成和c4∶0等短链饱和脂肪酸(SCFA)组成上升(P0.05)。4c18∶1c9组成下降(P0.01)。5n-6/n-3和S/U上升(P0.05);(4)育肥使苏尼特羊体脂中:1MCFA组成上升(P0.05)。2n-3PUFA组成下降(P0.05),n-6/n-3提高(P0.05)。3c18∶0组成(P0.05)和SCFA组成(P0.01)上升。同时使c18∶1c9组成下降(P0.01);(5)在部位间:1饱和脂肪酸,网油和板油c18∶0组成高而c16∶0组成低(P0.01),相反皮下脂肪c16∶0组成高而c18∶0组成低(P0.01),相比之下,尾油上述2种脂肪酸组成则相对都较低(P0.01)。2不饱和脂肪酸,尾油c18∶1c9(P0.01)和n-3PUFA(P0.05)组成高,而n-6PUFA组成低(P0.05)。网油中n-6PUFA组成高,而c18∶1c9组成低。板油和皮下脂肪中上述3种脂肪酸组成则均很低。3皮下脂肪中MCFA组成显著高于其他3个脂肪组织(P0.01),而其他3个脂肪组织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4n-6/n-3为尾油(1.512)皮下脂肪(2.435)板油(2.468)网油(2.675)(P0.05)。说明,放牧组饲粮具有n-3PUFA营养特性,而育肥组饲粮则具有n-6PUFA营养特性;苏尼特肉羊早期生长发育速度显著高于后期,而且体脂沉积量也最佳;苏尼特羊体脂具有n-3PUFA营养特性,但年龄和育肥使体脂n-3PUFA营养特性明显降低;尾油PUFA的营养价值要明显高于网油和板油,最差的是皮下脂肪。另外,从脂肪酸对其风味的贡献看,尾油更优于其他3个脂肪组织,其中最差的也是皮下脂肪。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目的是研究日粮n-6∶n-3 PUFA比例对肉鸭生长性能、血清和组织脂质水平、脂肪酸分布以及肝脏脂肪酸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将3168只15日龄的樱桃谷鸭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不同n-6∶n-3 PUFA比例的饲粮,即13∶1(对照)、10∶1、8∶1、6∶1、4∶1和2∶1。饲养试验持续4周。结果表明,饲粮n-6∶n-3 PUFA比例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2:1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最高。13∶1和8∶1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和HDL水平高于6∶1和2∶1组。血清和组织(肝脏和肌肉)中C18:3n-3的浓度随着饲粮n-6∶n-3 PUFA(多不饱合脂肪酸)比率的降低而增。FADS2、ELOVL5、FADS1和ELOVL2基因在肝脏表达随着饲粮的n-6∶n-3 PUFA比率的降低而呈现二次曲线形式增加。这些结果表明,饲粮中低n-6∶n-3 PUFA比例可显著影响可食部位的脂肪酸分布以及n-3 PUFAs在鸭脂肪组织中的沉积。  相似文献   

11.
日粮中添加亚油酸或不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FA)对反刍动物的影响已有文献报道。但与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的合并使用对脂肪代谢和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估测母羊日粮中添加高水平的橄榄油(OO)对产奶量和乳成分,尤其是脂肪酸模式的影响。24只阿萨夫母羊分为对照组和添加6%OO组(每组2个,每个重复6只羊),为期4周。每周记录产奶量、乳成分和干物质采食量,尤其是脂肪酸模式的影响。乳中脂肪酸成分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共轭亚油酸比例用银离子HPLC测定。饲喂OO组的母羊产奶量提高,干物质采食量无差异。添加OO日粮组降低乳蛋白比例,但提高乳脂肪、乳蛋白和总固形物的产量。添加OO日粮组中链饱和脂肪酸(C10∶0至C16∶0)浓度降低,C18∶0和cis-9 C18∶1浓度提高。添加OO日粮组除trans-11 C18∶1外,多数transC18∶1异构体,主要是trans-10浓度提高。OO日粮组乳中主要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is-9,tran-s11 C18∶2)降低,但trans-7,cis-9和trans-9,ci-s11 C18∶2显著提高。本研究结果表明,母羊日粮中添加高水平OO对动物生产性能无影响,但对乳中脂肪酸模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填饲期朗德鹅产肝性能、脂肪沉积、屠宰性能、血清指标及肝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70日龄朗德鹅母鹅80只,体重为(3.0±0.1)kg,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鹅油组为对照组,饲粮中添加2%的鹅油;牛油组、鱼油组和菜籽油组为试验组,饲粮中分别添加2%的牛油、鱼油和菜籽油。预试期7 d,填饲期20 d。结果表明:1)菜籽油组和牛油组的肝脏重均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牛油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鹅油组(P0.05)。菜籽油组和鹅油组的活重、全净膛重均显著高于牛油组和鱼油组(P0.05)。2)鱼油组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显著低于鹅油组(P0.05);菜籽油组血清LDL含量显著低于鹅油组(P0.05),且其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低于牛油组(P0.05);牛油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高于鹅油组(P0.05);牛油组、鱼油组和菜籽油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较鹅油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与添加鹅油相比,添加鱼油显著降低了肝脏中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肝脏中不饱和脂肪酸(UFA)C16∶1、C17∶1、C18∶1n-9、C18∶2n-6、C18∶3n-3、C20∶1n-9、C20∶4n-6、C20∶5n-3、C22∶1n-9、C22∶5n-3、C22∶6n-3、C24∶1n-9及总UFA含量(P0.05);添加菜籽油显著降低了肝脏中总SFA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肝脏中UFA C16∶1、C18∶1n-9、C18∶2n-6、C20∶2、C22∶1n-9及总UFA含量(P0.05);添加牛油显著提高了肝脏中C18∶3n-3、C20∶5n-3、C22∶5n-3、C22∶6n-3及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P0.05)。由此得出,与添加鹅油相比,饲粮添加菜籽油或牛油时填饲期朗德鹅的产肝性能较佳;添加鱼油和菜籽油可增加填饲期朗德鹅肝脏中PUFA含量,降低血清脂质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年龄和育肥对苏尼特羊尾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从苏尼特左旗种羊场放牧群中选取当年、1.5岁和成年羊各6只,从育肥群中选取6只肥羔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同时采集尾脂样品、草场混合牧草和育肥饲粮样品分别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放牧饲粮n-6PUFA/n-3PUFA(以下简称n-6/n-3)为2.205,低于育肥饲粮(8.779)。2)随着年龄的增长尾油中链饱和脂肪酸(P0.01)和C18∶0(P0.01)以及C4∶0等短链脂肪酸(P0.05)组成明显上升;相反,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UFA)(P0.01)以及C18∶1c9(P0.01)和C18∶3(P0.05)组成则显著下降;同时n-6/n-3(P0.05)和S/U(P0.05)上升。3)育肥使苏尼特羊尾油中链饱和脂肪酸(P0.01)和C18∶0(P0.01)以及C4∶0等短链脂肪酸(P0.01)组成明显上升;相反,C18∶1c9(P0.01)和C18∶3(P0.01)以及n-3PUFA组成(P0.01)下降;同时n-6/n-3提高(P0.01)。说明放牧羊饲粮具有n-3PUFA营养特性,而育肥羊饲粮则具有n-6PUFA营养特性;苏尼特羊尾油C18∶1c9和n-3PUFA组成很高,而n-6PUFA组成相对较低,而且具有n-3PUFA营养特性,但年龄增长和育肥使其n-3PUFA营养特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共轭亚油酸(CLA)添加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黄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用30周龄罗曼商品蛋鸡96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分别饲喂添加0%、0.5%、1%和2%共轭亚油酸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印d.结果表明,添加共轭亚油酸对蛋鸡生产性能、蛋黄重量和蛋黄脂肪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添加1.0%和2.0%共轭亚油酸,鸡的采食量和蛋清重显著降低(P<0.05);随着日粮共轭亚油酸添加水平的提高,蛋黄中胆固醇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P<0.05),蛋黄中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本试验条件下,2%共轭亚油酸添加组对于提高蛋黄的共轭亚油酸含量,降低蛋黄的胆固醇含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年龄和育肥对苏尼特羊板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从苏尼特左旗种羊场放牧群中选取当年、1.5岁和成年羯羊各6只,育肥群中选取6只肥羔进行屠宰试验,从板油中央取板油样品,同时采集草场混合牧草和育肥饲粮样品,分别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放牧饲粮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UFA)组成中n-6PUFA/n-3PUFA(即n-6/n-3)为2.205,低于育肥饲粮(8.779)。2)随着年龄的增长苏尼特羊板油中链饱和脂肪酸(P0.05)、C18︰0(P0.05)以及C4︰0等短链脂肪酸组成(P0.01)明显上升;相反,n-3PUFA(P0.05)以及C18︰1c9和C18︰3n6组成则下降;同时n-6/n-3(P0.05)和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之比(S/U,P0.01)上升。3)育肥使苏尼特羊板油中链饱和脂肪酸(MCFA,P0.05)及C4︰0等短链脂肪酸组成(P0.01)明显上升,相反C18︰1c9(P0.01)和n-3PUFA组成(P0.05)下降,同时使n-6/n-3提高(P0.05)。说明放牧组饲粮具有n-3PUFA营养特性,而育肥组饲粮则具有n-6PUFA营养特性;与其他体脂脂肪酸组成相比,苏尼特羊板油C18︰0组成高,而C16︰0组成低,同时具有n-3PUFA营养特性,但年龄增长和育肥使n-3PUFA营养特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究日粮中不同饱和度脂肪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在体外培养的猪肌管细胞内的代谢和沉积差异。体外分离培养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后,诱导成肌分化,分别用100μmol/L普通和[1-~(14)C]标记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孵育猪肌管细胞24 h后,细胞甘油三酯测定、同位素示踪法跟踪3种脂肪酸的代谢过程,实时荧光定量和Western blot检测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亚油酸组细胞中甘油三酯沉积量最高(P0.05);同位素示踪法发现亚油酸在细胞中的氧化量和摄取量均最高(P0.05),且在细胞甘油三酯中的沉积量最高(P0.05);亚油酸能够显著提高肌管细胞脂肪酸摄取相关基因CD36、FABP4、FATP1,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CPT1、Cyt C、AMPKα2的表达(P0.05),以及线粒体功能相关蛋白NRF1表达,并能够显著促进甘油三酯合成相关基因DGAT2、FAS的表达(P0.05)。相比于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能够促进猪肌管细胞脂肪沉积,并能促进肌管细胞脂肪酸摄取、氧化、甘油三酯合成及促进相关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选取30只健康、体重[(42.5±3.1)kg]相近的6月龄杜寒杂交F1代肉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G1组)试验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G2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沙葱粉的基础饲粮,沙葱粉按照每只每天20 g的量添加,试验组(G3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基础饲粮,微生物发酵饲料按照每只每天100 g的量添加。试验期为7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60 d。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羊进行屠宰,分别从肾脏周围、腹部皮下以及尾部采集脂肪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与G1组相比,1)G2组和G3组肉羊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G2组肾周、腹部皮下以及尾部脂肪组织中亚油酸(C18∶2cis-6)、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的含量以及PUFA/饱和脂肪酸(SFA)的值显著提高(P0.05),硬脂酸(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G3组腹部皮下和尾部脂肪组织中DH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肾周脂肪组织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3)G2组和G3组尾部脂肪组织中n-6 PUFA的含量以及n-6/n-3的值显著提高(P0.05),G2组肾周脂肪组织中n-3 PUF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G3组肾周脂肪组织中PUFA/SFA的值显著降低(P0.05);4)G2组和G3组腹部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中S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5)肉羊腹部皮下(R2=0.967)、尾部(R2=0.965)和肾周脂肪组织(R2=0.992)中M DA含量和SOD活性与PUFA沉积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01),其中MDA对多元回归方程的贡献为负增加,而SOD为正增加。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和微生物发酵饲料均能够提高舍饲杜寒杂交肉羊的生长性能;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可有效改善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并可提高脂肪氧化稳定性,改善脂肪品质;饲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改善效果欠佳,但可提高脂肪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亮氨酸和谷氨酸对肥育猪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77 kg左右的三元杂交肥育猪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2头,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5%L-丙氨酸(等氮对照组)、1.00%亮氨酸+1.37%L-丙氨酸(亮氨酸组)、1.00%谷氨酸+1.44%L-丙氨酸(谷氨酸组)、1.00%亮氨酸+1.00%谷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组)。饲喂60 d后屠宰采集肌肉样品,检测其中脂肪酸含量以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背最长肌中,亮氨酸组C18∶2n-6和C20∶1含量显著增加(P0.05),C18∶0含量显著降低(P0.05),谷氨酸组C14∶0和C16∶0含量显著降低(P0.05),C17∶0和C18∶2n-6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股二头肌中,亮氨酸组C16∶0含量显著降低(P0.05),谷氨酸组C18∶2n-6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亮氨酸组背最长肌中脂肪酸转运蛋白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亮氨酸+谷氨酸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脂肪酸转运蛋白4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与等氮对照组相比,谷氨酸组和亮氨酸+谷氨酸组背最长肌中脂蛋白脂酶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上述结果提示,饲粮添加1.00%亮氨酸或1.00%谷氨酸可调控肥育猪肌肉中脂肪酸组成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假设随着身体组织中脂肪酸的改变,试验用的随机化的棕桐油能够提高它的消化率,特别是棕榈酸(C16:0)组分的消化率。肉鸡饲喂包括天然的或是随机化的棕榈油日粮,且也饲喂天然的或按1:1比例混合的天然的和加氢的向日葵油日粮。随机化的棕榈油都能够使C16:0在甘油分子中的sn-2含量有所提高(14%-32%)。氢化的向日葵油降低了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酸的消化率,并且没有改变总不饱和脂肪酸酸的消化率。随机化的棕桐油组的C16:0的表观消化率在试验前期和试验后期分别提高了2.6%和5.8%。在试验后期主要研究消化率,结果显示:C16:0在sn-2和sn-1,3位置的消化率分别为90%和51%。饲喂随机化的棕榈油组比天然的棕榈油组显著提高了胸肌、腹脂的棕榈酸的成分和降低了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酸的比率。结论:与天然的棕榈油相比,随机化的棕榈油可以作为植物油添加在肉鸡日粮中对饱和脂肪酸酸的消化率起到积极作用,且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酸的植物油相比,对肉的硬度有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乳业》2011,(9):47-47
根据我国科学家的报道,牦牛乳中的主要脂肪酸成分主要是C16∶0,C18∶1,C18∶0和C14∶0。在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丰富,油酸是含量最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牦牛乳中含有35.2%的中链脂肪酸。牦牛乳中的共轭亚油酸成分可能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种类、牧草以及饮食中C18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