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桑茶叶通讯》2006,(2):28-2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性别控制基因的导入方法,采用通过平衡致死系与现行品种的杂交把平衡致死系的性别控制基因分散在3个子系统中;接着对每个子系统中现行品种连续回交,使3个子系统基本上全为现行品种血缘;最后通过3次不同型式的交配,把性别控制基因组合到一个新的品种,形成新的平衡致死系品种。由于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是用特殊基因来控制原种和杂交种的性别,使其自交能繁殖继代,与其他品种杂交保证下一代只有雄蚕孵化。本发明能育成经济性状优良,雄蚕率在98%以上的新型雄蚕品种。  相似文献   

2.
不同家蚕品种对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富集能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体内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来源于桑叶,为筛选对食下桑叶中DNJ有较强富集能力的家蚕品种用于功能性食品及药物的开发,以18个家蚕品种和6个桑树品种为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供试家蚕品种5龄第3天幼虫制备全蚕粉中的DNJ含量。不同地理系统家蚕品种对食下桑叶中DNJ的富集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日系品种与欧系品种对桑叶中DNJ的富集能力有显著差异(前者DNJ质量分数平均为0.3007%,后者为0.2469%),中系品种的DNJ质量分数平均为0.288 0%,与日系品种与欧系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眠性(三眠与四眠)家蚕品种间对桑叶中DNJ的富集能力差异不明显。18个供试家蚕品种中,中系品种797对桑叶中DNJ的富集作用最强,其全蚕粉中的DNJ质量分数达0.4345%。选择6个家蚕品种分别取食不同桑树品种的桑叶,分析全蚕粉中的DNJ含量和桑叶中DNJ含量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826 0,全蚕粉中DNJ含量最高的家蚕品种与桑品种组合为家蚕乌2与陕桑403,其次为家蚕武功土种与甜桑、家蚕798与陕桑403。  相似文献   

3.
我省現行推广家蚕品种其中占最大量的就是二化性瀛文和華十,多化性115南和九白海等的一代交什种,此外还有少量本地大造,輪月系統的黄茧种,和近年来引进的二化性钲系苏系新品种,但这只能說是试行推广的蚕种还未为农村的普遍採用。由于我省养蚕季节雨多、湿重、溫度變化大,同一蚕期在不同的地区飼育同一品种,收成有丯有歉,即在同一地区飼育也有丯歉的收成,在同一蚕期飼育不同品种或不同蚕期飼育同一品种,則更不在說了,特別是饲育原种有些地方或某些人养好瀛文或115南,不一定养好花十或九白海,或养好華十或九白海也不一定养好瀛文或115南,这是可以理解的,就是各个品种对气溫环境和飼料的適应要求,始終还存在很大程  相似文献   

4.
家蚕、野桑蚕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及分子进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以家蚕中系一化地理品种延吉、印度多化品种迈索尔、欧系一化品种法 4 0 8油和中国镇江地区野桑蚕为材料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其线粒体 (mitochondrialDNA ,mt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b ,Cytb)基因 ,测定其 5′端5 91bp的核苷酸序列 ,并从GenBank中调取中系家蚕品种C10 8、夏芳 ,日系家蚕品种青熟 ,韩国家蚕品种Backokjam和日本野桑蚕的相应序列 ,进行同源性比较 ,发现日系家蚕品种青熟 ,印度家蚕品种迈索尔 ,欧系家蚕品种法 4 0 8油 ,韩国家蚕品种Backokjam和中系家蚕品种C10 8、延吉序列间的同源性最高 ,相互间均为 10 0 % ;日本野桑蚕与各家蚕品种序列间的同源性约 94 %~ 95 % ;中国野桑蚕与各家蚕品种序列间同源性约 98%~ 99%。分子进化树分析显示日本野桑蚕和各家蚕品种相应序列的分歧时间远远早于中国野桑蚕与各家蚕品种序列的分歧时间 ,这是在分子水平上证实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的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陈敏  昝明财 《四川蚕业》2007,35(3):16-17
近两年来,家蚕瀛系品种872健康性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呈普遍趋势,影响到蚕种生产,引起了蚕种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更进一步了解872品种对环境、叶质的适应性,我们用不同成熟度桑叶饲养872品种,发现叶质对872品种饲育成绩影响较大。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872A、872B1.2试验时间地点2005年4月21日至5月27日,四川省三台蚕种场选种组。1.3试验方法取同一母号的卵圈同时收蚁、同室饲养,1~3龄三回育,4~5龄四回育,饲育温湿度1~3龄平均26.8℃差3,4~5龄平均24.9℃差3。分A组嫩叶区,B组老叶区,C组适龄叶区,每区重复3次,每小区4龄定400头蚕饲养,…  相似文献   

6.
对我系现存的部分家蚕品种进行摄食性的调查,家蚕品种间不同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表现出极大的差异,经筛选获得了一些对人工饲料适应性和摄食性好的基因类型,为选育人工饲料育的专用蚕品种提供资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家蚕新品种"峨·眉×风·光"为皮斑双限性夏秋用家蚕品种,具有健康性好、容易饲养、产量稳定、茧丝质优、好繁育等特点,于2016年3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家蚕不同世代耐氟性比较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耐氟性遗传规律的研究是选育耐氟品种的理论基础,国内学者林健荣教授、林昌麒研究员等已对家蚕耐氟性遗传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家蚕耐氟性遗传规律,本试验在对家蚕不同品种耐氟性测定的基础上,对家蚕不同世代耐氟性遗传进行探讨和遗传分析,今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9.
浅谈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种性保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家蚕品种选育通常还是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和系统选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新型育种技术在家蚕育种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尚处于探索阶段.短期内还不能实用化).由于有限的家蚕资源经多年反复利用,已经很难让新育成的家蚕品种的经济性状出现较大的提升.而平衡致死系的利用研究,为家蚕的品种选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在1996年引进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资源后,就致力于雄蚕品种的开发和利用研究,现在已经选育出适合我国大部分蚕区使用的雄蚕品种--秋华×平30、秋丰×平28.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选育能通过对交种幼虫斑纹及蛾色识别提高杂交率的强健性多丝量春用家蚕品种,根据家蚕暗化型基因(mln)的遗传规律,将mln导入实用家蚕品种,培育出中系强健性灰黑蛾品种681。将681与普通日系白蛾品种682(由现行品种皖6经强健性及繁育系数改良而来)组配成杂交组合,实现了蚕种繁育中可利用对交品种的蛾色差异,将杂交率提高到99%以上的目的。新品种还具有强健好养、易繁育、眠起齐、丝质优的特点,在安徽省农村饲养鉴定的茧丝长1 401.0 m,解舒率76.16%,解舒丝长1 068.0 m,茧丝纤度3.126 dtex,洁净94.19分。新品种于2010年12月通过安徽省家蚕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雄蚕新品种“秋丰×平28”的育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30为受体亲本,以茧丝质优、抗性强的现行家蚕品种白玉为优良基因的供体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和回交3个过程,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28,用该品种与皮斑限性品种秋丰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秋丰×平28。杂交种的雄蚕率达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高3.1%、0.166 kg、1.76%,而且解舒率较为稳定,是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雄蚕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家蚕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家蚕孤雌生殖系在家蚕性别控制、基因纯化及杂种优势产生机制研究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应用价值。为了筛选适合云南蚕区饲养的家蚕孤雌生殖系育种材料,以云南省保存的20个家蚕品种(品系)为材料,以温汤处理法处理蚕卵,调查不同品种(品系)的孤雌生殖发生率。供试家蚕品种(品系)中,B黄2的孤雌生殖发生率达77.3%,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而夏芳B的孤雌生殖发生率仅为3.1%,品种间孤雌生殖发生率最大相差74.2个百分点;孤雌生殖发生率40%以上的品种多数为日系品种,且多数日系品种的孤雌生殖发生率在60%以上,中系品种除B黄2外其余品种的孤雌生殖发生率均低于37.0%。相关性分析表明,温汤处理诱导的家蚕孤雌生殖发生率与品种所属地理系统及总卵数都有一定相关性,总体上表现为日系品种较中系品种更易诱导发生孤雌生殖,总卵数高的品种孤雌生殖发生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3.
饲养雄蚕品种是提高蚕丝品质和蚕茧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为母本,用普通家蚕品种夏6为优良性状基因供体回交改良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经2轮杂交、自交、回交组成的循环改良和纯化,育成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48,将该品种与家蚕限性皮斑品种限7组配成夏秋用雄蚕杂交组合限7×平48。经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联合鉴定,该雄蚕品种的雄蚕率达99%以上,在农村生产鉴定试验中表现出强健好养、产量高、丝质优等特点:张种产茧量和50 kg桑产值分别较对照品种秋丰×白玉提高8.4%和9.4%;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和干茧出丝率分别较对照种提高7.9%、12%、2.57个百分点、1.54个百分点。新品种2009年通过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审定,适合在长江中下游蚕区的夏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14.
利用从俄罗斯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与普通家蚕品种的回交世代,初步查明:S-14平衡致死系的2个性连锁致死基因对家蚕生命力和全茧量2项性状无明显的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将有助于实现省力化、轻简化良繁和缫制高品位雄蚕丝。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经验和育成温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品种的特点,提出亚热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和新品种选育研究的思路,结合广西蚕种业生产模式和蚕业发展趋势,探讨亚热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种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用原子荧光法检测家蚕体内硒的含量及其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硒对动物生殖发育、免疫系统具有重要功能,是动物必需微量元素。采用原子荧光法对不同系统家蚕体内硒的含量及其分布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喂食相同桑叶的情况下,不同系统家蚕品种幼虫体内的硒含量存在显著差异,5龄第4天的中系家蚕品种幼虫体内的硒含量明显高于日系家蚕品种,其中中系家蚕品种19-570体内的硒含量最高。对家蚕品种大造体内硒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精巢中的硒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头部次之,脂肪体中的硒含量相对较低,由此推测硒在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雄蚕具有强健好养、饲料效率高、出丝率高、茧丝品质优等特点,选育雄蚕品种实现专养雄蚕是提高茧丝品质和综合效益最为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了从俄罗斯科学院引进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20年来,我国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转育改良方法研究、家蚕性别控制种质资源库构建、实用化雄蚕品种选育、雄蚕品种繁育配套技术开发及雄蚕品种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专养雄蚕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雄蚕种、茧、丝绸及产品的一体化建设,打造雄蚕丝高端产品与品牌,提高全产业链综合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优良蚕品种和优质蚕种是蚕茧优质高产的物质基础。多年来,我省蚕业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先后引进、育成了多对家蚕优良品种,这些品种的繁育推广,为我省蚕桑生产发展和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仅就我省家蚕品种现状、新品种选育及优质蚕种繁育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1 我省家蚕品种与历史现状 建国以来,我省家蚕品种从20世纪50年代取消土种到推广瀛汗×华九、新汗×新九一代杂交种以来,已完成了4次品种更新,各期的实用品种主要有:50~60年代的瀛汗×华九、新汗×新九;70年代的华合×东肥(华合×东肥·671);80年代的苏5×苏6、华豫×春云、豫4×豫5、苏3·秋3×苏4;90年代至今的豫华×渭春、菁松×皓月、春蕾×镇珠、豫花×湘明、871×872、秋丰×白玉,每  相似文献   

19.
采用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现有低成本人工饲料饲养本所家蚕资源品种,研究其摄食性,结果杂交种优于日系与中系,在收蚁与1龄期间是日系明显优于中系,至3龄起蚕日系的存活率也是明显高于中系,而在2龄期间存活下来的中系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优于日系。  相似文献   

20.
杨忠生  李俊  贾晓虎  肖文福 《四川蚕业》2019,(收录汇总):17-20
斑纹限性(普斑)夏秋用家蚕新品种“川嘉1号”于2023年3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具有健康性好、容易饲养、产量稳定、茧丝质优、好繁育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