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的缺失,直接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外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方面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价值实现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严重阻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产生的原因,即长期以来教育制度和外语教学方面对中国文化的忽视以及外语学习者自身跨文化意识较弱、自身不重视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决定了文化教学应同时兼顾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但是,目前大学英语教育中一味地强调和侧重目的语文化教学,强调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忽略了母语及母语文化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从而导致文化单向性传输——文化失语现象。有鉴于此,作者认为在高校外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课程这一举措势在必行,并对其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严重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教学,学生在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面普遍感到困难。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使中国文化在国内的传承和在海外的传播受到威胁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来袭,很多大学生对欧美文化趋之若鹜,却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抛诸脑后,在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时陷入语言困境。针对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课题组以青岛某理工院校为研究样本,开展了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活动,旨在了解理工院校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现状,并通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分析"中国文化失语"成因,以期提出将中国文化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可鉴性策略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日趋重要。笔者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容,并在分析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近代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极大的商业运作为后的流行音乐和其它的种种因素对民族音乐文化带来了极大地冲击,给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分析了高校声乐教学的民族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文中从文化差异的表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跨文化交际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人口流动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可见全球化呈现给我们的是以时代为特征的动态发展趋势,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多元文化竞相发展的舞台。然而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文化的差异势必引发文化间的碰撞,而且波及范围会越来越广。即使是身在本民族环境中的都市居民都会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那么来华外国人更会出现的文化不适应症状,这样共同形成了一种“都市文化休克现象”。这种休克现象因交际双方个体同时出现交际障碍的情况而明显超越孤立的文化休克症状,构成一种1+1>2的模式,并且随着都市开放程度的加强将会越来越普遍。所以,在如此多样、多变、多元的环境中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去平衡交际双方内在的文化差异。作为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敏锐地觉察到这种交际主体双方的文化休克症状外,更应该抓住现象背后的本质,从中获得一定的启发以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梳理了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的概念以及内在的联系,在跨文化理论的基础上,以文化认同为视角,分析和阐述文化认同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把握文化认同的变迁与形成规律,认清文化认同的现状,探究中国文化认同危机存在的原因及表现,明确中国文化认同构建的使命,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认识并确立中国文化身份,不断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认同,追求文化发展的先进性,最终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繁荣共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注重英语言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而忽视了本土文化,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普遍。为了提高大学生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必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入中国文化。本文运用具体的教学实例和课堂设计分析说明如何将中国文化渗入大学英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在世界全球化趋势下日益显著,而口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其重要性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更是不言而喻。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交际的除了语言因素外,还有非语言因素,如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口语交际的顺利与否。本文从个人情感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非语言因素是如何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交际的,我们又该如何克服不利因素,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带动了文化的交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高校作为文化载体之一,单一性的传统审美文化已不能满足形势需要。本文首先分析高校审美文化的特点,在归纳出高校当前审美文化建设模式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活动日趋频繁。一直以来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国家民族的主流文化之间,对于同一文化中的不同群体间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相对较少。而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对众多人物间纷繁复杂的关系的描写正体现了这种跨文化交际。在研究分析这些交际的同时,笔者发现这些跨文化交际与书中的“情”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情”文化奠定了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基础。本文尝试对“红楼梦”一书中这种群体间跨文化交际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剖析“情”文化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出对社会语言学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本文从全球化和文化软实力概念和特征入手,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性作了深入分析,提出全球化背景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各族文化激烈碰撞,各族语言互相交流与融合,中国文化对英语词汇造成的强烈冲击力与时俱进。尽管中国英语的说法尚有存疑,但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式英语在模因之间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见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日趋凸显的当代社会中,由民族文化构成的世界文化中既包含着促进世界文化融合的普同性,同时又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中出现冲突和碰撞。中国高校外语教学的实践效果一直有待于提升。过多地关注文化碰撞和文化冲突阻碍了学习者的文化融入以及语言学习兴趣的培养。淡化差异、重视互补;实施多元化的文化互补模式有助于提升外语教学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学界对中国当代城市建筑"失语"现象的认识并不清晰,原因有两点:一是部分学者谈论该现象时没有对中国当代城市建筑做必要分期;二是学者对"失语"的类型及性质也没有做必要的区分。就建筑"失语"而言,中国当代城市建筑可划分为80年代前、改革开放初期、90年代、新世纪四个不同的时期。前三个时期建筑"失语"的类型多表现为"无话可说",新世纪建筑"失语"的类型则多表现为"词不达意"。性质上,前两个时期的"失语"属于非病态的无能为力;后两个时期的建筑"失语"则呈现出病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越来越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英语人才。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听、说、读、写,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就业者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发展状况下,我国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英语口语的教学,力图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而口语交际能力的检测和评估,也成为了新的讨论焦点。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及评估体系的现状,并提出建议。同时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测试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