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眠级不同的紫花苜蓿苗期耐热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具有代表性并能真实地反映植物耐热性的多项指标对4种秋眠级不同的紫花苜蓿品种苗期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热害指数及恢复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WL-525HQ耐热性较强,而WL-232HQ耐热性较差;采用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耐热性顺序为:WL-525HQ>WL-414HQ>WL-323HQ>WL-232HQ,秋眠级高的紫花苜蓿品种耐热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半秋眠和非秋眠紫花苜蓿品种耐涝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来自国外的28个半秋眠和非秋眠紫花苜蓿品种耐涝性能的生物学评价和水淹后不同耐涝品种丙二醛含量比较分析,筛选出5个耐涝性能优良的半秋眠和非秋眠紫花苜蓿品种;钾、钙、锌和硼四种微量元素对改善苜蓿的抗涝能力有明显的作用(p<0.05),合理使用能够显著提高苜蓿的抗涝能力.  相似文献   

3.
应用隶属函数法评价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耐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探究38℃/35℃(昼/夜)高温胁迫对其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并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其耐热性,筛选耐热性较强及热敏感性紫花苜蓿品种.结果 表明:在高温胁迫处理下,紫花苜蓿的各项生长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丙二醛(MDA)含量均大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升高.WL-319HQ,WL-656HQ和WL-3543个紫花苜蓿品种耐热性较高,WL-712,三德利和维多利亚3个紫花苜蓿品种对高温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全面评价苜蓿生产性能,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播量(15.0、22.5、30.0kg/hm~2)为主区,以8个不同秋眠级的苜蓿品种为副区,采用决策指数法对干物质产量、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1)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决策指数先升高后降低,表现出22.5kg/hm~230.0kg/hm215.0kg/hm~2的趋势。(2)从品种角度看,先行者的根据决策指数最高,排第1位,其次是WL-525HQ,第3是WL-343HQ。(3)秋眠型决策指数最高,但之间差异不大,其仅比最低的半秋眠型高0.82%。结果提示:根据决策指数,在生产中播种量应选择22.5kg/hm~2,品种应选择先行者、WL-525HQ和WL-343HQ。  相似文献   

5.
短日照和低温是导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秋眠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分析了降温与缩短光长对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品种形态特征的影响机制,并探讨其与秋眠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光长缩短和降温互作处理对于苜蓿各项形态指标的影响显著(P<0.05)大于单一处理;降温和互作处理使非秋眠型与秋眠型苜蓿品种的分枝数减少;非秋眠型与秋眠型苜蓿品种分别在降温和光长缩短处理下叶片变狭长,茎秆生长较弱,匍匐生长明显,不同处理下苜蓿品种牧草产量和品质显著(P<0.05)降低,且光长缩短的影响大于降温处理。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在南方栽培相对适应性差,这主要是由于紫花苜蓿的秋眠性.秋眠级别是美国对苜蓿耐寒性和生产力评价以及商业化生产的第一评定指标,并由此对苜蓿进行种植区划.而贵州对不同秋眠苜蓿的生长性能研究甚少,开展此项研究可为紫花苜蓿的引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探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周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phyA和phyB mRNA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揭示调控苜蓿秋眠性的分子机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FQ-PCR SYBR-Green I方法,测定了每天8,12和16h光照处理条件下3种秋眠类型苜蓿WL-232(秋眠型,FD2)、ArcherⅡ(半秋眠型,FD5)、WL-525(非秋眠型,FD8)的phyA和phyB mRNA表达水平;采用半定量RT-PCR,测定了5℃,15℃,25℃和35℃条件下秋眠型苜蓿Vernal(FD2)的phyA和phyB 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苜蓿存在光周期效应,短日照条件下秋眠型苜蓿phyB mR-NA表达量最大,相同光照条件下不同秋眠型苜蓿的表达规律为秋眠型>半秋眠型>非秋眠型,且相对于phyA,在紫花苜蓿绿叶中phyB对光周期的变化反应更敏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秋眠型苜蓿Vernal的phyA和phyB合成规律不一致,低温条件下,phyB表达量较高,phyA表达量较低;高温条件下,phyA表达量较高,phyB表达量较低。上述结果表明phyB在调控苜蓿秋眠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区冬闲田播种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筛选适宜我国南方农区冬闲田种植的高产速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试验在南京冬闲田播种条件下对8个半秋眠和非秋眠型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影响因子与干物质积累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春季收获两茬的短期栽培利用时,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可达730.26~1 460.25 g/m2。植株生长性状中,株高、一级分枝数和干物质生长速率对两茬草干物质产量的贡献率均较大。其中,第1茬草的干物质产量与株高、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和干物质生长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再生草的干物质产量依次与干物质生长速率、单株叶面积、单茎茎粗、一级分枝数、株高、株高生长速度和单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WL-414、WL-525HQ、四季旺和德宝4个品种因在株高、一级分枝数和干物质生长速率方面表现优异,产量较高,在南方农区冬闲田有较大的栽培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宋佳阳  胡瑜  徐倩  卢蕊  胡龙兴 《草地学报》2023,(11):3355-3363
为明确渍水胁迫对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片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以两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SK 3010’(秋眠级2.5)和‘WL 525HQ’(秋眠级8.0)为材料,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测定分析了渍水胁迫下叶片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渍水胁迫下,‘SK 3010’的代谢途径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以及生物碱合成等;‘WL 525HQ’主要富集在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D-氨基酸代谢,氨酰生物合成等代谢路径,其中谷氨酸、丝氨酸、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等代谢产物含量显著上调。因此,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D-氨基酸代谢,氨酰生物合成等代谢路径提高了紫花苜蓿的耐渍性,为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耐渍性差异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紫花苜蓿秋眠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从德国、加拿大、丹麦等地引进不同秋眠等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株高、株鲜质量、分枝数等项指标的测定,并利用过氧化物酶电泳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秋眠等级的苜蓿的生长性能及其电泳图谱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利用来自中国、德国、加拿大、丹麦等地的不同秋眠等级紫花苜蓿品种18份作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栽培试验,并对其秋眠性与粗蛋白、粗纤维、叶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秋眠数为2的阿尔冈金单株生物产量最低,为272.5 g;秋眠数为7的ABOUND单株生物产量、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495.5 g、30.03%,秋眠数为5的普拉多粗蛋白含量最低,为25.48%。结果表明:秋眠级数低的苜蓿在贵阳不适宜栽培,但秋眠级越高其产量并不一定高。试验为紫花苜蓿引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南涧县畜牧局先后引进了12个秋眠级较高的紫花苜蓿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通过连续3年对各试验品种的物候期、抗逆性、不同时期株高、产草量、鲜干比、茎叶比等数据的测定和分析研究,筛选出适宜在无浇灌条件下的南涧山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的3个紫花苜蓿品种:IS - 1085(秋眠级8.5级)、WL525HQ(秋眠级8级)和Maximus(秋眠级8级),为南涧县下一步实施良田好地种草,建设生态农业项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郑州地区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引进15个不同秋眠级别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郑州地区测定其生长第1年和第2年的鲜草产量、株高、叶茎比、营养成分等各项农艺性状指标,分析评价不同秋眠级别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1)秋眠和半秋眠苜蓿的鲜草产量高于非秋眠苜蓿,每年刈割5次,所有品种第1茬>第2茬>第3茬>第4茬>第5茬。2)从产量和品质角度考虑, 秋眠级数为3的苜蓿王(Alfaking)、WL-324和秋眠级数为5的射手(Archer)最适合中原地区。因此郑州地区在苜蓿的育种和引种工作中,应主要考虑秋眠和半秋眠的高产品种的培育与引进。  相似文献   

14.
选择秋眠级为2级的皇后(Alfaqueen)、5级的巨能551(Magna551)、8级的WL525HQ和10级的赛迪10(Sardi10)紫花苜蓿,设定0、10和15cm 3个覆雪厚度处理,通过动态观测紫花苜蓿冠层处及田间土层(1~10cm)的温度变化,测定其越冬率、分枝数和产草量。结果表明,无积雪覆盖时秋眠型(2级的皇后)和半秋眠型(5级的巨能551)紫花苜蓿品种越冬率分别为64%和59%,而非秋眠型(8级的WL525HQ和10级的赛迪10)紫花苜蓿品种全部死亡。覆雪厚度10cm即可以保证除赛迪10(秋眠10级)外的苜蓿安全越冬,且越冬率均在90%以上;随着覆雪厚度的增加,积雪对紫花苜蓿冠层温度及根颈下土层温度有显著影响,能显著提高各秋眠级紫花苜蓿的越冬率及产草量(P0.05)。综合评价认为,无论在有无覆雪的条件下,半秋眠型(5级的巨能551)紫花苜蓿都表现出良好的越冬率及产草量,适宜在石河子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覆雪厚度对不同秋眠级苜蓿抗寒性及越冬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覆雪厚度对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抗寒性及越冬率的影响,选择秋眠级分别为2级的皇后(Alfaqueen)、5级的巨能551(Magna551)、8级的WL525HQ和10级的赛迪10(Sardi10)紫花苜蓿,设定0,10和15 cm三个覆雪厚度处理,通过动态观测紫花苜蓿根冠处及田间土层(1~10 cm)的温度、根颈中丙二醛(MDA)、可溶性糖(WSC)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及越冬率。结果表明,无积雪覆盖时低秋眠级(2和5级)紫花苜蓿越冬率分别为:64%和59%;而高秋眠级(8和10级)紫花苜蓿全部死亡。覆雪厚度10 cm即可以保证除秋眠级10(赛迪10)外的苜蓿安全越冬,且越冬率均在90%以上。随着覆雪厚度的增加,积雪对紫花苜蓿根冠及根颈下土层温度有显著影响,能显著提高各秋眠级紫花苜蓿的越冬率(P<0.05),降低MDA的含量,增加非/极非秋眠型的紫花苜蓿根颈中SP和WSC的含量。运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无覆雪条件下苜蓿品种的抗寒性及越冬率顺序为:皇后>巨能551;覆雪厚度10 cm下苜蓿的抗寒性及越冬率顺序为:巨能551>皇后>WL525HQ>赛迪10;覆雪厚度15 cm下苜蓿的抗寒性及越冬率顺序为:巨能551>皇后=WL525HQ=赛迪10。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产性能和越冬能力的差异,本研究以国内外26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紫花苜蓿生长性状、营养品质、越冬率及其综合评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单株生物量、株高、茎粗、粗蛋白含量随着秋眠级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茎叶比、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秋眠级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越冬率则随着秋眠级的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秋眠级4级>3级>2级>5级>6级>8级>7级>9级>10级,聚类分析表明秋眠级4级和3级紫花苜蓿为综合指标最优的一类。因此,秋眠级4级的紫花苜蓿最接近理想品种,其次为秋眠级3级,上述2个秋眠级紫花苜蓿均适合在新疆石河子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营养水平对紫花苜蓿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峥  张昆  唐海洋  沈益新 《草地学报》2015,23(5):951-956
为明确施肥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根系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分析了5种营养浓度(0.1,0.2,0.3,0.4和0.5倍Hoagland营养液)水平对紫花苜蓿(品种:标杆、WL-525HQ、超音速和WL-903)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1和0.2倍Hoagland营养液处理的平均根长、根尖数、根体积和根表面积均大于0.4和0.5倍营养液浓度处理;但是平均根直径、根干重,及株高和茎叶干重均随营养液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加(P<0.05);根冠比受营养水平差异的影响较小。分析结果说明,高营养水平虽不利于紫花苜蓿苗期侧根的发生和生长,但显著促进紫花苜蓿小苗地上部的生长,并增加了根系的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8.
在川中丘陵区遂宁市河沙镇和天保镇,对‘西部之星’、‘WL-525HQ’、‘WL-440HQ’、‘WL-656HQ’和‘昆德拉’5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适应性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川中丘陵地区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WL-525HQ’在两试验地株高、平均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西部之星’在河沙镇和天保镇干草产量分别为5458和4138 kg·hm^-2,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WL-525HQ’在河沙镇和天保镇粗蛋白含量(21.93%、22.47%)、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5.60%、5.60%)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且‘WL-525HQ’在河沙镇和天保镇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1.95%、31.15%)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WL-440HQ’在河沙镇和天保镇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39.27%和39.89%,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两试验地均以‘WL-525HQ’隶属度最高,分别为0.8和0.9。综上,‘WL-525HQ’表现较好,在川中丘陵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7个秋眠、半秋眠和非秋眠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南京地区进行春播仅刈割两茬的短期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品种产量的差异及与分枝生长和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春播第一茬,非秋眠型紫花苜蓿的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秋眠型紫花苜蓿;第二茬品种间的干物质产量无显著差异;综合两茬来看,秋眠级高的品种其干物质产量依然存在优势。根颈分枝是决定紫花苜蓿产量的主要分枝类型。第一茬中,根颈分枝对产量的贡献率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达到94.41%~96.01%;第二茬中,茎分枝的比重有大幅上升,但仍未能成为决定第二茬产量的主要分枝类型。分枝重对紫花苜蓿产草量的影响大于分枝数,在选育紫花苜蓿品种时,分枝重应作为首要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20.
陈国祥  黄海  陈艳  柳茜  苏茂 《草业科学》2007,24(12):44-48
2005-2006年通过对11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生长特性及生产性能等方面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秋眠级品种在凉山亚热带地区能顺利越冬越夏,3-5月能顺利开花结实,种子成熟率高;其生长速度和产草量均是非秋眠级>半秋眠级>低秋眠级,主要差异表现在秋冬季,再生速度和生物量差异极显著(P<0.01).在凉山亚热带地区宜种植非秋眠性的苜蓿品种(如四季绿、WL414、盛世)及部分适应性好、产量高的半秋眠级品种(如威可),低秋眠级品种在该地高海拔区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