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双歧杆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缓解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功能,是目前广为使用的用于改善人体肠道的益生菌之一。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该疾病伴随着肠黏膜溃疡、细胞死亡,并且容易复发。近年来,相关报道在肠炎治疗方面提到了双歧杆菌的益生作用。本文概述双歧杆菌、双歧杆菌产品、双歧杆菌代谢物对IBD的缓解效果,为双歧杆菌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是奶牛肠道正常微生物区系中的主要肠道菌,其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是重要的有益菌,大肠杆菌是最多的有害菌。这些细菌与宿主终生伴随,发挥着营养、免疫调节、生物屏障、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等重要作用。而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等低聚糖均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生长的增殖因子,属功能性低聚糖,可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生长。这些功能性低聚糖被有益菌利用后,代谢会产生醋酸及乳酸,使肠道呈酸性,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促进肠道的蠕动,防止便秘和腹泻。本试验对复合低聚糖在体外对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生长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益生菌具有缓解便秘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但菌株具有特异性。本研究旨在评价乳双歧杆菌LGG-08发酵酸奶的润肠通便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招募便秘受试者50人,饮用LGG-08发酵酸奶28d,饮用结束后分析受试者便秘相关症状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情况。与排空期相比,LGG-08酸奶干预14d后,受试者排便次数显著增加(P0.0001),排便不畅比例、排便时长显著降低(P0.001),排便状况积分和粪便性状积分显著改善,且饮用28d,排便不畅和排便状况改善效果更佳。另外,干预14d和28d后,肠道中纺锤链杆属(Fusicatenibacter)和凸腹真杆菌属(Eubacterium_ventriosum_group)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干预28d,魏斯氏菌属(Weissell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LGG-08发酵酸奶对便秘的改善作用可能与这些菌的变化相关。本研究为开发婴儿源乳双歧杆菌LGG-08相关功能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之一,一般在动物出生后4—5天就成为最优势菌。双歧杆菌具有分解糖类,产生醋酸、乳酸等酸类,以稳定肠道内环境,抵御有害菌群的感染,促进消化等功能,因此对人和动物有益而无害。但是动物随着日龄的增加,环境条件的种种变化,尤其是动物饲料中抗菌素的添加,都会导致肠道内正常菌群紊乱,致使双歧杆菌在肠道菌群中的比例失调。其绝对含量日趋下降。人类根据该菌能在肠道定檀繁殖的特点,而制出含有双歧杆菌活菌的各种食品和饮料,人为地建立优势菌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增进了人体健康。在动物方面,曾有过活菌制剂治疗腹泻、白痢等病的报导,但是以双歧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报导甚少。笔者应用从仔猪粪便中分离的双歧杆菌,经过纯化培  相似文献   

5.
肠道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患者伴有腹痛、便秘或腹泻现象,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加强肠道生物的屏障功能,参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为治疗IBS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采用益生菌治疗IB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明了IBS的亚型分类、IBS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以及益生菌治疗IBS的机制和效果,为益生菌治疗IBS提供参考,拓宽益生菌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母乳寡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结构复杂,其能够选择性地促进母乳喂养婴儿肠道中益生菌双歧杆菌的生长。婴儿肠道相关双歧杆菌具有糖苷酶等分子工具,使其能够代谢HMO,且代谢过程具有菌株特异性。本文总结了HMO的结构特点,探讨了婴儿肠道相关双歧杆菌代谢HMO的机制,重点分析了双歧杆菌代谢HMO的种内差异以及代谢过程涉及到的分子工具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便秘是影响人类健康最普遍的疾病,通过调节饮食结构来缓解便秘是治疗便秘的主要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含有副干酪乳杆菌Lc19的常温酸奶试验样品的润肠通便作用。试验招募便秘人群试食含Lc19常温酸奶样品,比较试食前后的排便情况。结果表明,试食含Lc19的酸奶后排便次数显著增加;最后一次排便状况积分显著降低;最后一次粪便性状积分显著降低;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总酸含量均上升,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肠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P0.05),肠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含Lc19常温酸奶样品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功能,并能调节肠道菌群。本试验为开发含有Lc19的相关功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NM6益生菌对肠道致病菌的生物拮抗和互利共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筛选的NM6益生菌是由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肠链球菌的6个菌株组成的配方,它们对肠道致病菌-强毒大肠杆菌,强毒沙门氏菌,强毒鸡白痢杆菌有明显的生物拮抗作用;对肠道正常菌群有调节作用。选用的有益菌之间无拮抗作用,能够互利共生。  相似文献   

9.
乳成分中寡糖可在新生仔猪肠道中选择性地促进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快速繁殖.新生仔猪肠道早期菌群定植模式有许多肠道生理作用,如影响后期肠道菌群结构、抑制病原菌、调节肠道黏膜免疫发育和免疫耐受等.本文对上述方面进行综述,并同时讨论了母猪乳腺合成寡糖的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益生菌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A6(Bifidobacteirum animalis subsp.lactis A6)菌株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为进一步评价该菌株对青年人群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募集52名18~26岁的健康青年志愿者,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开展人群口服试验:两组先服用1周安慰剂;组A继续服用安慰剂4周,组B服用A6样品(添加有A6活菌牛奶,活菌浓度约为1010CFU/50m L)4周;停服2周;组A服用A6样品4周,组B服用安慰剂4周。服用剂量为每天50m L。在每一阶段末期采集一次粪便样品(共5次),以种属特异性引物定量PCR检测其中的肠道菌群数量。肠道菌群数量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基线期和对照期相比,连续口服A6 4周后,肠道中潜在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下降(P0.01),有益菌乳酸菌、双歧杆菌的数量则出现上升(P0.01)。试验表明,LC-01样品对健康青年人群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有利于肠道健康的维持与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及免疫调节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生菌是指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本文以乳酸菌、双歧杆菌和芽孢杆菌等几种常见的食用或饲用益生菌为对象,论述其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肠道寄生虫与菌群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道菌群是动物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寄生虫和宿主的关系十分密切。寄生虫感染往往会对宿主产生不利影响,其致病作用与寄生虫种类、寄生部位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有关。寄生虫感染可导致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失调和炎症性疾病;肠道菌群也影响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定植、增殖和毒力。肠道寄生虫包括寄生蠕虫和原虫,近年来对肠道寄生虫与菌群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无论是原虫还是蠕虫感染均可导致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改变,对宿主产生致病作用,而蠕虫对炎症性肠病的潜在治疗作用一度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寄生虫的认知。肠道菌群可促进或抑制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且益生菌对肠道寄生虫感染有一定的预防或治疗作用。目前对寄生虫与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对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明确寄生虫与肠道菌群的相互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深入理解寄生虫-肠道菌群-宿主的相互关系、研发有效的抗寄生虫微生态制剂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就近年来肠道蠕虫和原虫与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提供新的策略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Bifidobacterial plasmids reported so far are derived from a limited number of strains and plasmids of bifidobacterial type strains isolated from humans are unknown. We found that Bifidobacterium kashiwanohense JCM 15439 (type strain) isolated from a healthy infant contained two cryptic plasmids, designated pBBKW‐1 and pBBKW‐2. W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 the complete sequences of both plasmids. pBBKW‐1 (7716 bp) was predicted to replicate by a rolling‐circle mechanism and encode six protein‐coding genes, two of which are putative replication proteins. pBBKW‐1 seems to be a cointegrate plasmid containing two copies of the plasmid pMG1 from Bifidobacterium longum. pBBKW‐2 (2920 bp) was predicted to encode six protein‐coding genes and be a theta‐type replicating plasmid, which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more stable than a rolling circle‐type replicating plasmid frequently found in bifidobacteria. Our finding will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safe recombinant plasmid constructions for humans.  相似文献   

14.
肠道是机体内外环境的交汇点,易受外界环境变化诱导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严重时造成机体氧化还原系统失衡,从而诱发肠道氧化应激。N-氨甲酰谷氨酸(NCG)是N-乙酰谷氨酸(NAG)的结构类似物,可以促进肠道内源精氨酸的合成。近些年研究发现,NCG在缓解猪肠道氧化应激和维持肠道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NCG缓解猪肠道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也为NCG在缓解生猪氧化应激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铜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肠道细胞内铜的吸收、储存、释放、转运对肠道铜稳态的维护至关重要,肠道铜稳态的失衡使肠道细胞脱落导致肠道功能障碍。随着对肠道铜转运因子与靶细胞器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完善,人们取得了新的发现和认识。作者综述了胞内的线粒体、高尔基体、胞浆分别与铜伴侣蛋白、铜转运蛋白的结合途径,阐明了铜特异性转运蛋白(CTR1)的表达机制,铜转出蛋白(ATP7A、ATP7B)在高铜情况下的再分配机制及其他上皮细胞组织铜的稳态机制。根据以上机制得出,肠细胞亚细胞器的铜转运蛋白的表达位置和表达水平随其内环境铜水平的变化而趋于肠稳态形式变化。此结论为揭示肠道铜稳态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动物肠道存在复杂的微生物群落,适宜的微环境有利于多种肠道微生物的定植生长。肠道健康是保证动物机体健康的基础,也是当前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益生菌是对肠道健康有益的微生物,在改善动物肠道健康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益生菌对病原微生物侵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部分病毒也具有一定的预防及清除作用,但不同菌株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作者首先将益生菌对肠道健康的保护概括为益生菌抑制病原菌入侵和定植、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维持肠道健康菌群、提高机体免疫力4种方式,并探讨了不同菌株的作用方式;其次简述了益生菌抗肠道病毒的作用机制,其中,益生菌通过间接方式调节机体免疫是其抗病毒的主要方式;最后讨论了近年来益生菌在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益生菌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益生菌在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研究及产品的开发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Copper is one of the necessary trace elements in animals. The absorption, storage, release and transportation of cellular copper in intestinal play an critical role in maintaining intracellular copper homeostasis, the imbalance of which can lead to intestinal dysfunction resulting from intestinal cell shedding.As for the gradually further and perfect studying on intestinal copper transporter and target organelles, people have achieved new discoveries and understanding.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binding pathway between intracellular mitochondria, golgi apparatus, cytoplasm and copper chaperone, as well as copper transporters. The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CTR1 transporters, redistribution mechanism of ATP7A and ATP7B in the case of high copper and homeostatic mechanism of other epithelial tissue copper were elucidated.Based on the above mechanism, the change of homeostasis in the intestine is a dynamic equilibrium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intestinal copper level and the expression of copper transporter in intestinal subcellular organelle,such as expression location and expression level. The conclusion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revealing the mechanism of intestinal copper homeostasis.  相似文献   

18.
利用选择性培养平板计数法,研究了苏云金芽胞杆菌(Bt)营养体和芽胞在小鼠肠道的数量消长及对小鼠肠道生理性有益菌群(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的影响,同时利用基于16S rDNA作为分子标记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研究了Bt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t营养体和芽胞在小鼠肠道内很快死亡,也未对小鼠肠道有益菌群数量和细菌多样性产生不良影响。说明苏云金芽胞杆菌(Bt)营养体及芽胞对小鼠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