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复康预防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奶牛产前服用产复康中药散剂对产后预防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试验分为预试验和扩大试验。预试验将66头临产奶牛随机分成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各22头。从产前1d开始喂服产复康,添加量为试验1组每天200g/头、试验2组每天300g/头、对照组不添加。结果显示,试验1组和试验2组奶牛各项指标基本相似,且2个试验组较对照组胎衣不下和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明显降低。说明每天200g/头的剂量可以达到促进子宫复旧和预防子宫内膜炎的效果;在预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的6个奶牛场352头奶牛进行了扩大试验,试验方法、观测指标和预试验类似,产复康的添加剂量为每天200g/头。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胎衣不下和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分别下降9.92%和18.23%,产后85d妊娠率提高10.85%,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和第1次配种时间平均提前约10d。扩大试验的结果进一步证明服用产复康可降低子宫疾病发病率,促进奶牛子宫机能恢复,使奶牛提早发情配种,提高受胎率,对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丽 《中国奶牛》2013,(6):29-31
本试验研究了急性产后子宫内膜炎神经肽(SP、VIP)变化,以探讨子宫内膜炎神经肽对子宫局部免疫的影响。对10头产后急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患牛进行子宫内膜及血清SP、VIP含量的检测,并选择10头产)06-8d健康的奶牛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患牛子宫内膜及血清中SP含量显著升高,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VIP含量显著降低,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急性产后子宫内膜炎属于局部炎症,其发生与神经肽(SP、VIP)浓度密切相关,sP含量的升高和VIP含量的降低对机体的免疫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牛子宫内膜炎是母牛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受到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疾病,也是造成奶牛不孕不育最为常见的因素之一。以该病的病程为依据,可将牛子宫内膜炎划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目前临床上以慢性牛子宫内膜炎为多发。因此,加强对牛子宫内膜炎的预防和治疗,是确保奶牛受孕的关键。本次研究将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以降低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维生素E和硒对围产期奶牛健康的影响,试验选择年龄、胎次相同,预产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为自由舔饲维生素E富硒舔砖组,对照组为不补饲维生素E富硒舔砖组,试验期90d(从预产前60d到产后30d).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血液中维生素E的含量在产后12h和产后30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中硒的含量在产前30d、产后12h和产后30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奶牛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疾病的发病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83.3%、80%、75%.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宫净液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用宫净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155例,治愈率为85.16%(132/155),有效率为92.26%;治疗后3个情期受胎率为83.23%(129/155);治愈奶牛3个情期受胎率为97.72%(129/132)。用宫净液预防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80例,与对照组比较,发病率降低了11.88%,产后3个情期受胎率提高了9.45%。药理学试验表明,宫净液具有抗菌消炎、缩宫排脓、免疫调节、促进子宫组织修复、促进生殖机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子宫内膜急性炎症,常发生于分娩后的数天之内,如不及时治疗,炎症易于扩散,引起子宫输卵管炎、卵巢炎、腹膜炎等,常转为慢性炎症,最终导致长期不孕[1]。国内奶牛子宫内膜炎造成的不孕症占成年母牛不孕症的17%以上[2],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新疆金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分场拥有各年龄段牛约1100头,成年牛占560头,这些牛均为全年舍饲。2004年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高达60%以上。笔者运用比较成熟的四组处方做对比试验,试验证明,奶牛子宫内膜炎所造成的繁殖疾病用氟哌酸和甲硝哒唑联合用药进行子宫内灌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选择30头胎龄相近且产前生产性能相似的健康荷斯坦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试验组奶牛产后立即灌服中草药复方制剂(温热红糖水送服)1剂;对照组奶牛产后立即灌服同体积的温热红糖水。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奶牛胎盘组织中孕酮、雌激素、前列腺素和血管紧张素的含量,结合各组奶牛产后主要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探讨中药制剂"本草-产安"预防胎衣不下的效果及机制。同时,对试验用奶牛产后3个月的产奶量和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胎盘组织中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奶牛产后3个月内日均单产及乳脂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体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复方中药制剂对奶牛胎衣不下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能与其能调解胎盘组织中激素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选择1~4胎生产性能相似的产前健康荷斯坦牛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头。试验组奶牛产后立即灌服"本草-产安"1剂(温热红糖水送服),对照组奶牛产后立即灌服同体积的温热红糖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奶牛胎盘组织中孕酮、雌激素、前列腺素和血管紧张素的含量,对奶牛产后主要临床指标及产后3个月内产奶量、乳成分及牛奶体细胞数进行分析,探讨中药制剂"本草-产安"预防胎衣不下的机理及对奶牛产后生产性能和牛奶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胎盘组织中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奶牛产后3个月内日均产奶量、乳脂率高于对照组,牛奶平均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本草-产安"对奶牛胎衣不下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同时可改善奶牛产后生产性能和牛奶质量。  相似文献   

9.
科苑采撷     
用溶菌酶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好经临床136例治疗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试验观察,溶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总治愈率、治疗后各组子宫恢复的程度均较抗生素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好,对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为82.35%~88.24%,明显好于金霉素的治愈率56.25%。溶菌酶试验组平均受胎率为75.38%,明显高于抗生素对照组的56.25%,空白对照组的15.63%。治愈牛产后至初配平均天数也较短。纤维素酶在蛋鸡料中的作用在蛋鸡常规饲料中添加0.1%复合纤维素酶,试验组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10.8%,蛋重提…  相似文献   

10.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常发病之一,也是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60%-90%的奶牛不孕症主要由子宫内膜炎引起,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20%-50%。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20.08%;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29.3%。本文主要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奶牛的不孕症是奶牛几大类疾病之一,而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母牛子宫内膜炎是母牛急性发炎,分娩时或产后由微生物感染所引起,多发生在产后2星期内,一般发病率为20%~35%,多为粘液性或粘液脓性,一旦发病,会导致奶牛出现配种困难或长期不孕现象,导致饲养效率低,甚至提前淘汰.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型不孕症占成年母牛不孕症的17%以上,作好子宫内膜炎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对促进奶业增效、奶农增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动物试验地点选择万全县子宫内膜炎发病率较高的奶牛养殖场区:万全县山农奶业专业合作社,选择急性子宫内膜炎病例24头,慢性子宫内膜炎病例24头,共计48头。疾病普查时,产后15天患子宫内膜炎奶牛临床症状以阴道排出炎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子宫内膜炎是母牛分娩时或产后遭受细菌感染而引发的一种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是致使奶牛不孕的关键诱因。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按照病程能够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多呈慢性经过,往往不能引起奶牛养殖户的重视,从而导致本病发生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笔者首先分析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然后阐述了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诊断,最后探讨了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有效措施,旨在为奶牛养殖户提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母猪分娩前后阴道白细胞的变化情况,特针对广东省某规模化猪场的妊娠期母猪产前及产后1周阴道分泌物的白细胞状况进行检测,并详细记录其身体状况与预防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正常分娩和异常分娩情况下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有无子宫内膜炎的白细胞阳性持续天数差异显著(P0.05);白细胞阳性时碘液的预防方式有显著降低白细胞阳性天数的作用(P0.05),子宫内膜炎时用碘液或双抗预防白细胞持续阳性的效果均显著(P0.05);产前明显白细胞增多并于分娩后被确诊为子宫内膜炎的母猪发病率为83.33%,即产前白细胞水平与母猪是否发生子宫内膜炎间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试验证明,产前白细胞增多可作为子宫内膜炎产前的一个预示指标,有其临床指导意义;同时,碘液和双抗有较好的生殖道消炎作用,可以作为猪场生产前后的一个预防手段。该试验为母猪子宫内膜炎与阴道分泌物的白细胞情况变化的相关性提供了试验依据,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胎衣不下又称胎膜滞留,是奶牛分娩后12h内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1].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约占健康分娩奶牛的10%~20%.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继发引起子宫内膜炎,降低奶牛产后配种受胎率;腐败产物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经子宫吸收后,可引起产后败血症,引发奶牛疾病而影响产奶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奶牛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血液学变化并探讨其发病机制,试验对产后6~8 d正常及患急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奶牛对血液象和卵巢激素浓度及血钙、血磷、总蛋白、胡萝卜素、血糖等生化指标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单核细胞数显著增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减少,淋巴细胞数略有增加;孕酮浓度显著升高,而雌二醇浓度较低;血钙含量升高,血清无机磷、血糖和胡萝卜紊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内膜肥大细胞(MC)颗粒状态和组胺浓度在奶牛子宫内膜炎中的作用。选用产后6~10 d健康及患急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各10头,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通过ELISA法检测子宫内膜组胺浓度和透射电镜观察子宫内膜MC颗粒状态。结果表明:试验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组胺含量为(80.305±4.002)ng.mL-1,对照组为(39.204±4.278)ng.mL-1,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子宫内膜固有层MC胞质中可见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颗粒,均匀分布;而试验组子宫内膜固有层MC呈脱颗粒状态,表现为颗粒数量减少、分布和浓度不均、周腔增大、有空泡形成。结果提示,产后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时子宫内膜MC脱颗粒,释放组胺,使子宫内膜组胺含量显著升高,这与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有关,组胺可调节子宫免疫机能,可能对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奶牛场选择产犊日龄相近的、胎次相同的泌乳牛100头,按体质相近的原则进行分组试验,即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组)和试验组(添加中草药提取物组),研究中草药提取物对奶牛胎次产奶量、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繁殖状况及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试验表呱奶牛的干物质消化率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增加了8.1%,差异是显著的(P〈0.05);淀粉的消化率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3.7%,差异不显著(P〉0.05);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34%,差异是显著的(P〈0.05)。对奶牛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奶牛泌乳期乳房炎的发病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了13%,差异是显著的(P〈0.05);奶牛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平均提前了5d;并且奶牛产后45d内不发情的比率降低了10.9%,差异是显著的(P〈0.05);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降低了2.2%。产后90d内受孕率提高了22.9%,差异是显著的(P〈0.05)。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主要产科疾病,是导致奶牛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研究和临床应用表明,除了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均衡的营养供给外,外源性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利用也能有效预防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并能修复子宫黏膜和机能,缩短产后发情间隔。本次试验在产犊高峰期内采用"澳富龙"灌注液和"新宫得康"混悬剂,分别给两组产后奶牛子宫灌注,通过观测试验奶牛子宫恢复状况和产后发情时间,分析这两种药物在预防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和修复子  相似文献   

20.
为了比较细胞免疫学和超声波诊断奶牛产后隐性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试验以产后21~64 d、无临床子宫内膜炎症状的奶牛为对象,利用细胞免疫学方法和B超扫描对隐性子宫内膜炎发病情况进行诊断。参测的44头奶牛中,产后21~42 d的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患病率为34.8%;产后43~64 d的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患病率略有下降,为28.6%。健康的奶牛子宫回声均匀,子宫轮廓清晰,患有隐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边缘回声不完整,内缘回声不规则,子宫内出现斑点状的液性暗区和少量回声亮点。跟踪统计显示,患有隐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平均空腹天数为146.9 d,正常健康的奶牛平均空腹天数为93.9 d。试验表明,细胞免疫学和B超诊断技术均可作为临床诊断奶牛产后隐性子宫内膜炎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