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通过测定皖南山区5个不同采样点的15群中华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蜜蜂样共8个形态特征,结合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形态特征存在差异,其中喙长、右前翅长、第三节背板宽、第三节背板颜色、第四节背板宽、第四节背板颜色差异显著;皖南中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皖南山区中华蜜蜂的前翅长与宽均较大,说明皖南中蜂飞翔能力强,采集能力强.第3 4背板长也较大,而背板长可以反映出蜜囊的的大小,蜜囊越大,贮存花蜜越多,蜂群进蜜就越快.从形态上说明皖南中蜂是较理想的蜜蜂品种.  相似文献   

2.
选择浙江省12个样点36群中华蜜蜂样本,每群随机抽取15只工蜂,每只工蜂测定27项形态特征指标。利用SPSS16.0对形态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境内的中华蜜蜂存在较大的形态差异及种群分化。因素分析结果提取3个特征值高(>3)的因素,包括了63.798%的变异。利用提取的主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分为4个类群:永康、义乌、金华、杭州和丽水的样本为第1类;长兴、黄岩、慈溪的样本为第2类;江山、嵊州和舟山的样本为第3类;苍南的样本与其他地区样本的遗传距离最远,单独为一类。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12个样点中华蜜蜂除后翅钩数样点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26项形态指标样点间差异较大。其中,舟山中华蜜蜂的翅长、翅宽、第3、4背板总长、第4、7腹板总长及腿相关4项指标平均值最大,与其余地区中华蜜蜂形态差异性较大;苍南中华蜜蜂的蜡镜长、蜡镜间距离和蜡镜斜长指标均值最大,与其它地区中华蜜蜂形态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中国蜂业》2019,(12):65-68
本试验主要研究山东省国家级中华蜜蜂保护区中心蒙阴地区的中华蜜蜂的形态指标,运用SPSS22软件对蒙阴地区60只中华蜜蜂的体尺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并与我国海南和宁夏两地的132只中华蜜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在中华蜜蜂16个体尺指标中,山东蒙阴地区的中华蜜蜂有8个指标最长(P<0.05)(第7腹板长与宽、第4背板与腹板长、后翅分支中脉长、前翅长、后足基跗节和胫节长),有2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第三背板长、后足基跗节宽);2. 16个形态指标之间有2项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14项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三地区13个中华蜜蜂群体共聚为四类,山东蒙阴地区中华蜜蜂分聚在三个类群中,山东蒙阴地区中华蜜蜂形态多样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刘建  吉挺  殷玲  刘敏  余林生 《中国蜂业》2010,61(1):8-10
【目的】本实验选取云南6个东方蜜蜂群体工蜂进行形态指标比较分析,以研究其形态指标的差异显著性及相关性。【方法】分别对所选样本的吻长、右前翅长与宽、翅面积、肘脉指数、第3与4背板总长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个东方蜜蜂群体之间在形态指标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云南东方蜜蜂形态指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通过对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6个东方蜜蜂种群的翅长、翅宽、翅面积与第3、4背板总长均有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5.
神农架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通过测定神农架6个不同采样点的6群东方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蜜蜂样共38个形态特征,并结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集合分析和区辨分析;形态性状与生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并与周边省份东方蜜蜂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神农架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蜜蜂个体增大、体色变深,具体是前翅长、前翅宽、背板3、4宽;后腿长、蜡镜长、蜡镜宽、蜡镜间距、腹片3、6的长和宽逐渐增加;而背板3、4的色素度、小盾片的色素度逐渐加深.神农架东方蜜蜂种群形态性状的多态性、多型性及其生态地理变异式样,均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6.
陇南东方蜜蜂的分类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通过测定甘肃陇南地区的岷县、临潭县,甘肃陇东地区的天水、四川西北部阿坝州的九寨沟8个不同样点的16群东方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蜜蜂样共38个形态特征,测定的性状特征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集合分析和区辨分析,并就这些数据进行ANOVA比较,发现:甘肃陇南地区的蜜蜂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比较特别:蜜蜂个体最大、体色最深,具体是:前翅长、前翅宽、背板3、4宽;后腿长、蜡镜长、蜡镜宽、蜡镜间距、腹片3、6的长和宽在目前收集的东方蜜蜂数据库里均为最大值,与天水、四川九寨沟的东方蜜蜂有很明显的差异(P<0.005);背板3、4的色素度、小盾片的色素度很深,与周边省份和亚洲其它国家的东方蜜蜂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初步结论是陇南地区的东方蜜蜂应属于一个新的类群或亚种.  相似文献   

7.
测定本地意蜂(安徽肥东)、西非尼日利亚非洲蜂、本地意蜂与非洲蜂杂交第一代的蜂群工蜂吻长、右前翅长、右前翅宽、肘脉指数、第三背板宽度和第四背板宽度,并对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数学分析,结果表明,本地意蜂(安徽肥东)(A)、西非尼日利亚非洲蜂(B)、本地意蜂与非洲蜂杂交第一代的蜂群(C)的吻长、右前翅长、前翅面积、前翅肘脉a、第三节背板宽、第四节背板宽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右前翅宽存在显著差异,而三者的前翅肘脉b以及翅脉指数差异不显著。这三种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形态性状的多态性、多型性及其生态地理变异式样,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人工添加中华蜜蜂王浆技术来培育"江山2号"与法国意蜂的杂交蜂王,并测定"江山2号"、法国意蜂、中华蜜蜂、营养杂交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和子四代工蜂的吻长、右前翅长度、右前翅宽度、第三腹节背板长度、肘脉指数、翅钩数6个外部形态指标。采用StatView分析软件中ANOV Aandt-test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营养杂交子四代工蜂在吻长、右前翅长度、右前翅宽度、右后翅翅钩数和肘脉指数均有向中蜂性状靠拢的趋势,且营养杂交子四代工蜂的上述5个形态指标均小于亲本"江山2号"和法国意蜂,差异显著(P0.05),也显著大于中华蜜蜂;营养杂交子四代工蜂的第三腹节背板长指标大于"江山2号"、法国意蜂和中蜂,差异显著(P0.05)。营养杂交子代工蜂随培育代数的增加在吻长、右前翅长度、右前翅宽度、右后翅翅钩数和肘脉指数均有向中蜂性状靠拢的趋势。子四代工蜂在吻长、右前翅宽度和肘脉指数指标上与前三代间差异显著;子四代工蜂在第三腹节背板长指标上显著高于前三代。  相似文献   

9.
甘肃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测定甘肃2个不同样点的4群东方蜜蜂发现,甘肃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蜜蜂个体增大、体色变深,具体是:前翅长、前翅宽、背板3,4宽;后腿长、蜡镜长、蜡镜宽、蜡镜间距、腹片3,6的长和宽逐渐增加;背板3,4、小盾片的色素度逐渐加深。这些均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东方蜜蜂的形态分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测定海南岛6个不同样点的18群东方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蜜蜂标本共38个形态特征,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集合分析和区辨分析,形态性状与生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并与周边地区东方蜜蜂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海南岛东方蜜蜂种群内如下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前翅长,前翅、背板3,4宽,后腿、蜡镜长,蜡镜宽、间距,腹片3,6的长和宽逐渐增加;背板3,4、小盾片的色素度逐渐加深。  相似文献   

11.
从云南省怒江福贡县和西双版纳勐腊分别采集了大蜜蜂和黑色大蜜蜂的样本,每群测定分析15只工蜂,每只工蜂总共有38个测定的形态特征,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得出了云南地区的黑色大蜜蜂与大蜜蜂的形态学数据。结果发现:有27个形态特征指标差异性显著,更进一步证实云南西、南部的黑色大蜜蜂与大蜜蜂是独立的一个种。  相似文献   

12.
从贵州省4个县12个采样点117群中华蜜蜂中,每群随机采集15只工蜂,对每只工蜂进行29项形态指标的测定。利用SPSS19.0对形态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和变异分析。因素分析提取了3个特征值较高的因素,包括了76.44%的变异。利用提取的主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4个类群:威宁雪山、黑石头镇为一类,纳雍姑开乡、新房乡、水东乡、羊场乡和赫章野马川镇、平山镇为一类,正安芙蓉江、和溪镇为一类,威宁石门、草海为一类,说明贵州省境内中蜂存在形态差异及种群分化;变异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省12个采样点中华蜜蜂29项形态指标样点间差异较大,其中,黑石头镇、雪山镇在前翅长和前翅宽两个指标及吻长、股节长、基跗节长等与个体大小相关指标平均值较大,均与其他地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该研究为贵州省中蜂资源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数据,对开发和利用蜜蜂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东方蜜蜂背板色型标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蜜蜂的背板色型在蜜蜂形态研究中非常重要,西方蜜蜂对此研究比较深入,并且已经制定出了相应的标准,但是东方蜜蜂形态研究尤其是背板的色型研究起步晚,尚未有属于东方蜜蜂的背板色型标准。本研究从国内20多个地区采集了150群5800多只蜜蜂样本,对其背板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东方蜜蜂背板色型相当丰富,与西方蜜蜂有很大区别,难以用Ruttner,F提出的西方蜜蜂的色型标准来判定。因此,我们分别制定了东方蜜蜂的第二以及第三、四背板的0-9级色型标准,供广大东方蜜蜂研究者参考,也有助于建立东方蜜蜂的亚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测定长白山3个不同样点的3群东方蜜蜂,每群13~21只工蜂,每只蜜蜂共38个形态特征,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集合分析和区辨分析,并与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长白山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蜜蜂个体较大,体色深,背板3,4、小盾片的色素度较深。长白山东方蜜蜂种群形态性状的多态性、多型性及其生态地理变异,均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选取四川省万源市中蜂遗传资源保护区内13个蜂场的65群中蜂样本,每群测定50只工蜂的形态指标,包括吻长、前翅长等12个形态指标。同时,将四川万源中蜂的10个相关形态指标数据与海南海口、海南文昌等33个地区已报道的中蜂形态指标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四川万源中蜂的吻长、第四背板长等形态指标的均值比其他地区中蜂更大;四川万源中蜂的肘脉指数均值比其他地区中蜂更小,提示着四川万源中蜂的采集力可能更强。这些结果可为当地中蜂遗传资源调查与保护提供形态学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云南省昌宁县中华蜜蜂的种群遗传结构,以线粒体DNA COX1基因片段为分子标记,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地区4个采样点共96群中华蜜蜂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获得了89条序列,所得线粒体DNA片段的序列长度为794bp。结果表明(1)序列碱基组成为:A+T74.3%,表现出显著的A+T偏倚性。(2)共发现23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变异位点21个,颠换变异位点2个。(3)共定义了16个线粒体单倍型,表现出昌宁地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单倍型多样度,显示出昌宁地区中华蜜蜂群体具有相对独立的遗传结构,同时与华南地区中华蜜蜂种群存在有限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东方蜜蜂形态特征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东方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 ,每个形态性状特征均具有丰富的多态性 ,种群间具多型性 ,且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1~ 3 ] 。从滇南 -滇中 -滇西北 ,随纬度或海拔的增加 ,形态特征变异的总趋势是 :蜜蜂个体增大、体色变深。具体是 :1.前翅长、宽 ,背板 3、 4宽 ;2 .后腿长 ,蜡镜长、宽 ,蜡镜间距 ,腹片 3、 6的长和宽逐渐增加 ;3.背板 3、 4的色素度 ,小盾片的色素度逐渐加深。云南东方蜜蜂种群形态性状的多态性、多型性及其生态地理变异式样 ,均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与云南东方蜜蜂分布区的气候特点相适应 ,而且还与海拔高度和纬度的变化有着密切的适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云南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数值分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研究测定了14个不同样点的26群东方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蜜蜂样共38个形态特征。通过对测定的形态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集合分析和区辨分析、形态性状与生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并与周边国家东方蜜蜂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云南东方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从总体上可分为南方和北方两大类群;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云南地区是亚洲东方蜜蜂分布的“交混区”和“分化区”,是亚洲东方蜜蜂从南到北分布的中间过渡带区域。  相似文献   

19.
《中国蜂业》2017,(10):18-23
本研究对沂蒙山区(蒙阴、沂源)的中华蜜蜂资源做了调查取样,按照国际指标对蒙阴、沂源中华蜜蜂样本进行了42个形态特征的系统测量和分析,利用SPSS 22软件进行了主成分、判别、聚类、变异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等数据分析,并与海南文昌中华蜜蜂进行形态及分类比较。结果为:15群中华蜜蜂进行聚类且聚为四类,第一类包括YY7、MY3、YY3、MY4、YY4、YY5,第二类有YY1、YY8、YY2、YY6,第三类为MY1、MY2,第四类为HN1、HN2、HN3。判别分析支持上述结果;PCA得到的主成分1和主成分2在各地区间差异极显著。主成分1与纬度和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年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所测中华蜜蜂的体形随海拔升高和纬度的北移以及年均气温的降低而增大;主成分2与经度和年降雨量以及年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海拔高度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西藏东方蜜蜂寄生螨的情况,对包括西藏在内的多省采集样本进行处理,记录寄生螨的数量并进行其形态指标的测量。结果显示西藏东方蜜蜂中同时发现恩氏瓦螨与狄斯瓦螨,这也是我国继2002年云南首次报道恩氏瓦螨后的又一次书面报道;西藏恩氏瓦螨具有显著外观特征,体长和体宽均明显小于狄斯瓦螨,背板两侧各具有15~19根粗壮且较长的刚毛;西藏狄斯瓦螨形态指标与我国其他地区瓦螨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