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改革也从未停止下脚步。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人为本的理念被提出后,国家就及时对教育方面进行了改革,即高等院校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的教育教学模式,旨在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杰出人才。本文介绍了以人为本的涵义以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发表了自身对管理以人为本教学模式的分析见解。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举办干部教育培训,主要依靠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是教育质量的保障,提高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工作的质量,就必须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增强干部教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人文教育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处于困境之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人文教育理论创新滞后,高等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和产业化因素,以及人文教育被科学范式化等。本文提出加强大学人文教育的新思路:更新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在道德教育中培植人文精神,在科学教育中输导人文精神,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健全人格,并着力营造适合人文精神发展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以人为本思想的现象,提出了以人为本理念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实用人才、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任[1]。从高等教育扩张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然而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例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等。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翻转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显得日益严重和突出。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人本化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理念,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自我教育和管理,切实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特别是突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探讨教师终身学习的必要性、终身学习的特点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时代,国家、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等诸方面论述了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世界与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邓小平同志非常关心教师队伍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邓小平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学的核心,强调通过提高教师的地位特别是经济地位、改革教师的选聘任用制度等出发建立一支充足而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根据国内外教育形势的变化不断加强师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其思想对新时期建设高校教师队伍有启示作用,即建立教师的培养机制、创新教师管理机制、培育良好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实现学校民主人文管理的关键,也是新时期一切工作应当贯彻的新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人以人为本理念,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精神上给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化关注。确立学生在思想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创建新颖的师生关系,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同时,也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注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审美素质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对中国西部6个省市的387名高校教师和423名大学生的审美素质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1)西部高校师生的审美素质整体发展良好;(2)西部高校师生的审美素质各要素发展不均衡;(3)西部高校师生在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行为3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4条对策,为西部高校素质教育的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本科专业试行分类培养,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多元化人才需求、达到有效教学的有益尝试。须遵循"以人为本,按需设计,搭建平台,分类培养,分向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产学研相结合培养方式,按"低年级夯实基础,高年级分流培养"的原则,建立"基础平台+方向模块"的柔性...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由高新技术引发的“人才竞争”导致新的世界性“教育竞争”的序幕已经拉开,这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振兴教育、师资先行,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内涵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师的心理品质、知识智能结构及对教育对象的影响力。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具有的特征是:(1)乐观开朗有亲和力;(2)良好的道德修养;(3)用心来关爱每一个学生;(4)诙谐幽默的性格特征;(5)坦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真实自我的展现;(6)兴趣广泛并有自己的特长;(7)具有丰富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兽医微生物学》是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一门学科,实验课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针对传统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重视实验教学、提高教师素质、改变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鼓励学生参加实验准备工作、倡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教学成效的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反馈的信息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便掌握情况,修订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觉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文中结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可以由教师、同伴及学生自己进行,但最终要靠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学内容和系统的评价则需要教师、学生以及系统或教务管理员共同参与,根据上述评价要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评价对象,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源泉。因此,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使自己成为有创新精神的人。其次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应让学生丰富知识、夯实基础、拓展视野,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人数的增加,其教师个人素质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职业素质的欠缺,使青年教师队伍出现教育专业精神缺乏,专业技能、学科知识不强等现象。因此,信阳农林学院实施了以青年教师导师制、听课制为基础,以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及学科建设为发展思路,确立了多元化的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模式。实践证明,青年教师职业素质培养是农林类院校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学生学习效能是检验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学生的学习效能问题值得关注。通过实施“2+1”学期改革,为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条件,为学生学习效能的提高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加宽阔的平台,这将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能适应社会的高学历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近年来,笔者尝试在植物病毒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实践及学生的课后学习等多个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利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学生综合素质也得以全面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建立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高校师生关系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教师转变观念是重构师生关系的要件,包括明确教师职责、重视师生平等关系、满足受教育者的投资愿望等.提升教师素质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保证,要求教师人格品行堪为师表,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具备高等教育的理论修养,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