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检测军牧1号白猪的肉质主效基因多态性,应用RFLP技术分别检测了400头军牧1号白猪氟烷、酸肉以及心脏脂肪酸3个重要肉质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在军牧1号白猪群中有氟烷基因存在,且3种基因型都有分布;在心脏脂肪酸基因的5′区的HfinⅠ和内含子2的HaeⅢ位点上,同样存在3种基因型的多态性;但内含子2的MSPⅠ位点和酸肉基因不存在多态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H-FABP和LPIN1基因在不同猪种中的多态性分布情况,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61头军牧1号白猪、51头杜洛克猪和51头藏猪H-FABP和LPIN1基因的多态性分布。结果发现,军牧1号白猪、杜洛克猪和藏猪在H-FABP基因的Hinf Ⅰ多态性位点上均表现为单一的HH型,而Hea Ⅲ多态性位点上均表现出多态性,等位基因D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1475、0.2255和0.7647,Msp Ⅰ多态位点上,军牧1号白猪表现为单一的aa型,杜洛克猪和藏猪则表现为多态性,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6078和0.4609。在LPIN1基因的Eco88 Ⅰ多态性位点上,杜洛克猪表现为单一的AA型,军牧1号白猪和藏猪表现为多态性,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262和0.2059;在Bsh1236 Ⅰ多态性位点上,杜洛克猪表现为单一的TT型,军牧1号白猪和藏猪则表现为多态性,等位基因T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7459和0.2059。  相似文献   

3.
FUT1和RYR1是猪6q11~12区段的抗病侯选基因,为探讨军牧1号白猪群体中2基因的关联度,随机选取177头军牧1号白猪,采用PCR-RFLP法检测2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计算连锁不平衡参数。结果表明,军牧1号白猪群体中优势基因FUT1A的频率为0.395,RYR1T的频率为0.765,两者的连锁不平衡参数LD=0.010 7和相关系数r=0.093 6均接近于零,可判定两者不存在连锁关系。研究结果支持在军牧1号白猪群体中同时进行抗病基因FUT1和RYR1的合并选择。  相似文献   

4.
肠毒素大肠杆菌F18是引起断奶仔猪腹泻和仔猪水肿病的主要病原菌,α-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FUT1是控制大肠杆菌F18侵染猪小肠的受体蛋白表达的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对军牧1号白猪FUTl基因M307核苷酸G/A突变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军牧1号白猪FUT1基因M307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分布趋势为AG〉AA〉GG,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0.6048,为优势等位基因。X^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军牧1号白猪FUT1基因在M307位点上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研究结果揭示军牧1号白猪有抵抗肠毒素大肠杆菌F18的遗传基础,在军牧1号白猪群体中可以通过标记辅助的方法培育对大肠杆菌F18具有抗性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4,(12):2027-2030
毛色是猪的一个重要形态特征,KIT基因是控制猪毛色的主效基因。本研究利用PCR和PCR-SSCP方法,分析了军牧1号白猪、杜洛克猪、西藏小型猪和大白猪的KIT基因拷贝数和第17、18内含子突变位点的基因型,结果显示:军牧1号白猪和大白猪均为多拷贝,而西藏小型猪和杜洛克猪的KIT基因则为单拷贝;军牧1号白猪和大白猪的第17、18内含子突变位点上均检测到突变,而杜洛克猪和西藏小型猪均没有检测到突变。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军牧1号白猪、杜洛克猪和藏猪氟烷基因和酸肉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情况,试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61头军牧1号白猪、51头杜洛克猪和51头藏猪的氟烷基因和酸肉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军牧1号白猪的氟烷基因表现为单一的NN型;杜洛克猪的氟烷基因表现为多态性,等位基因N的频率为0.196 1,基因型分布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χ2=3.033 9,P=0.081 5);藏猪的氟烷基因表现为单一的nn型。3个猪种的酸肉基因均表现为单一的rn/rn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60头豫南黑猪、30头巴×豫猪、27头杜×豫猪、40头豫×苏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猪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5-UTR(HingⅠ)和内含子2上(HaeⅢ、MspⅠ和HinfⅠ~*)的4个SNP位点在试验群体中的分布,旨在研究H-FABP基因在豫南黑猪及其杂交后代猪中的遗传变异。结果显示,5-UTR突变位点在4个试验群体中均表现中度多态(0.25PIC0.5),等位基因H的频率分别为0.83,0.33,0.70和0.61;除巴豫猪群体外,其余3个试验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处于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内含子2上的3个突变位点处于连锁平衡状态,在4个群体中的显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2、0.58、0.45和0.50,除豫南黑猪外,其余试验组群体均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本研究通过对H-FABP基因的多态位点在试验群体中的遗传变异研究,进一步揭示了H-FABP基因在不同群体中的遗传规律,为下一步通过对产H-FABP基因的选择加快群体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要:ESR、FSHβ和EGF基因与猪繁殖性状密切相关。为检测军牧1号白猪、西藏小型猪、杜洛克猪和失白猪ESR、FSHβ和EGF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情况,采用PCR和PCRRFLP的方法对61头军牧1号白猪,51头杜洛克猪,51头西藏小型猪和69头大白猪的ESR、FSHβ和EGF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对于各个基因的优势等位基因,在军牧1号白猪群体中,ESR基因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为0.6393,FsHp基因的13等位基因频率高达0.9098,EGF基因的A等位基因频率仅有0.0164杜洛克猪群体中,ESR基因A等位基因频率为0.6078,FSHβ基因的B等位基因频率为0.8235,而EGF基因的八等位基因频率仅为0.0297;西藏小型猪群体中,ESR基因A等位基因频率是0.4608,FSHβ基因B等位基因频率仅为0.0687,H;F基因A等位基因频率为o.1961;大白猪群体中。ESR基因位点有频率为0.5000的有害A等位基因,而FSHβ基因和EGF基因的13等位基因频率则分别为0.8013和0.7391。所有基因型分布均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  相似文献   

9.
以松辽黑猪和军牧1号白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A-FABP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性,并将不同基因型与肉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5'-调控区的1 246~1 530 bp之间发现多态性位点,有AA、AB和BB 3种基因型;测序结果表明,在1 321 bp处存在C→A的碱基突变;该位点的多态性对松辽黑猪和军牧1号白猪的大理石纹均有显著影响(P0.05);BB型显著高于AA型或AB型,AA型和AB型之间差异不显著;对IMF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BB型或AB型极显著高于AA型,BB型和AB型之间差异不显著。由此推断,A-FABP基因可能是影响猪肉质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一个与影响肉质性状的QTL连锁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
猪H-FABP基因遗传多态性及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CR-RFLP的方法分析了松辽黑猪、军牧1号白猪、PIC猪、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和松野杂交猪共计127头猪H-FABP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1)在5′-上游区的HinfⅠ多态位点上,所有试验猪种中均发现了多态性,在第二内含子的HaeⅢ多态位点上,所有被测猪种也都存在变异,在第二内含子的MspI多态位点上,松辽黑猪、长白猪和松野杂交猪仅表现为AA型,其他猪种均表现出多态性;(2)7个猪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达到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3)松辽黑猪遗传变异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HH基因型极显著高于Hh基因型(P〈0.01),而Hh基因型又极显著高于hh基因型(P〈0.01),最小二乘均值为:2.760〉2.598〉2.335,dd和Dd基因型分别极显著高于DD基因型(P〈0.01),最小二乘均值为:2.763〉2.732〉2.347,结果提示:可通过提高“HH-dd”基因型的频率来增加松辽黑猪肌内脂肪含量,从而改善松辽黑猪的肉质。  相似文献   

11.
根据GenBank中报道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克隆了IBV强毒株X的S1基因,基因大小为1.62kb。将其导入真核表达载体系统pIRES1neo中,表达蛋白为61000。  相似文献   

12.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IBVS1基因序列 ,设计了一对引物 ,克隆出IBV强毒株M41的S1基因 ,基因大小为 1 .62kb ,导入真核表达载体系统pIRS1neo中 ,表达蛋白分子量为 61ku ,并具有中和活性。为今后开发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杨云尧  任燕萍  苏豫梅  陈全家  张博  张桦 《草业科学》2012,29(12):1887-1893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新牧1号苜蓿(Medicago varia Xinmu 1)MvNHX1和MvDREB1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情况。此外,根据已获得的MvDREB1和MvNHX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并以新牧1号苜蓿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得到了这两个基因的启动子。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这两个基因启动子的类型和结构,结果表明,MvNHX1和MvDREB1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中均含有通用启动元件和上游调控元件,如CAAT框、TATA框、光响应元件、低温响应元件等,但部分响应元件的种类和数量不同。通过对两个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分析及比较为进一步研究这两个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究甘油二酯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DGAT1)基因g.13504098 C>T位点、核受体辅抑制子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6 group A member 1,NR6A1)基因g.11204707 A>C位点和α-甘露糖苷酶(alpha-mannosidase,MAN1A1)基因g.18795097 C>T位点的多态性与乌珠穆沁羊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为高产乌珠穆沁羊分子选育提供新的遗传标记。运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对乌珠穆沁羊DGAT1、NR6A1和MAN1A1基因的3个多态位点g.13504098 C>T、g.11204707 A>C和g.18795097 C>T进行检测,同时利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基因型与其4、6月龄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在这3个位点中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具体为:g.13504098 C>T位点的基因型为:CC、CT和TT,优势基因型为CC (0.49),优势等位基因为C (0.70);g.11204707 A>C位点的基因型为:AA、CA和CC,优势基因型为AA (0.54),优势等位基因为A (0.73);g.18795097 C>T位点的基因型为:CC、TC和TT,优势基因型为TC (0.51),优势等位基因为C (0.55)。卡方检验显示,g.13504098 C>T、g.11204707 A>C和g.18795097 C>T位点在乌珠穆沁羊群体中均处于哈代-温伯格(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这3个位点在乌珠穆沁羊种群中属于中度多态性(0.25<PIC<0.50)。关联分析结果显示,g.13504098 C>T位点与乌珠穆沁羊4、6月龄的体重、体高、胸围、管围及6月龄的胸宽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g.11204707 A>C位点与乌珠穆沁羊4、6月龄的体高、体斜长及4月龄的体重、6月龄的胸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6月龄的体重、管围均呈显著相关(P<0.05);g.18795097 C>T位点与乌珠穆沁羊4月龄的体高、6月龄的胸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4月龄的体重、胸围以及6月龄的胸宽均呈显著相关(P<0.05)。综上所述,DGAT1基因g.13504098 C>T、NR6A1基因g.11204707 A>C和MAN1A1基因g.18795097 C>T位点多态性与乌珠穆沁羊群体部分生长性状具有显著的关联性,可以作为乌珠穆沁羊遗传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是检测荷包猪FUT 1和Mx1基因位点多态性及其与免疫指标的相关关系。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基因多态性,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指标白介素-4(IL-4)、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α-干扰素(IFN-α)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荷包猪FUT 1基因和Mx1基因Hin6I点酶切位点上显示多态性,优势基因型分别为GG和AA型,在Mx1基因其他两位点处未发现多态性;荷包猪免疫指标IL-4、sIgA、IFN-α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大白猪(P<0.05),但抗性基因型与免疫指标间的相关性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探寻鸡ESR1基因内含子1多态性与早期产蛋性能存在的关联性,采用DNA测序和PCR-SSCP技术对124只绿壳蛋鸡的基因型与性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鸡ESR1基因In1片段中发现5种基因型:T1T1、T1T2、T2T2、T1T3和T3T3;试验群体处于高度多态,群体遗传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5)。方差分析显示,各基因型个体间的早期产蛋性状指标达到了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其中T1T3基因型个体性能处于优势,对该群体进行人为选择可提高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8.
牛的毛色是最引人注目的品种特征之一,牛的毛色主要通过肉眼来区分.通过了解和掌握牛的毛色及其遗传规律可以作为牛品种的标记特征并且初步判定其品种纯度.  相似文献   

19.
以迪庆藏猪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序技术对Nramp1基因内含子2和外显子2进行多态性位点遗传分析。结果发现:迪庆藏猪在Nramp1基因内含子2上存在6个SNP位点,在外显子2上存在1个SNP;各SNPs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均小于0.5。通过该研究了解了迪庆藏猪Nramp1基因的变异情况及群体遗传特征,为下一步开展抗病毒基因的遗传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究庄河大骨鸡GHR和IGF-Ⅰ基因产肉性能的遗传标记及聚合基因型的效应,为庄河大骨鸡的选育奠定理论基础。利用PCR-RFLP标记技术和最小二乘法分析了GHR、IGF-Ⅰ单基因型和聚合基因型与17周龄产肉性能的关联。结果发现:GHR基因和IGF-Ⅰ基因都存在3种基因型且处在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GHR基因AA型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P<0.05);IGF-Ⅰ基因DD型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高于CC型和CD型(P<0.05);聚合基因型AADD、AACD和ABDD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基因型(P<0.05)。GHR基因的AA型,IGF-Ⅰ基因的DD型和聚合基因型AADD、AACD、ABDD对鸡的产肉性能有显著影响,但是能否作为庄河大骨鸡选育的理论依据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