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黑叶猴圈养种群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喜凤 《野生动物》2014,(3):267-270
应用种群管理软件SPARKS 1.6及PMX对中国黑叶猴圈养种群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截至2012年12月31日,黑叶猴谱系记录了574只个体,目前种群存活个体数量为318只,分布在34家动物园或机构中。圈养种群野外捕获个体主要来源于20世纪70-90年代,目前保持稳定状态。圈养出生个体数则一直保持上升状态,是维持黑叶猴圈养种群增长的主要来源,2012年圈养出生数量占种群总数的87.4%。种群周期增长率λ=1.042,性比M:F=1:1.04,目前种群中能够繁殖的个体共1 10只(♂48只,♀62只),显示为一个增长的种群;黑叶猴国内圈养种群有58个建立者,基因多样性GD=96.67%,平均近亲系数F=0.0207。建议增加各机构之间的合作繁殖,避免小种群的近亲繁殖,保证黑叶猴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20,(2):125-128
以济南动物园人工饲养黑叶猴种群为研究对象,从黑叶猴的雌雄区别、配对模式、发情、交配、妊娠、分娩、育幼等繁殖各个环节入手,对其繁殖技术和幼猴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黑叶猴雌雄最明显区别为雌性会阴区至腹股沟内侧有一大块白斑;黑叶猴实行单配偶或一雄多雌的配对模式;在中国北方地区,黑叶猴主要在气候温暖的5—10月发情交配,11月至次年4月产仔。母猴自然育仔生殖周期为15~22个月,多为18~20个月,怀孕期约6个月;黑叶猴的哺乳、育幼任务基本由母亲承担,幼仔到1岁时基本能独立生活,雌性4岁、雄性5岁,基本达到性成熟,体型和成体相近;黑叶猴幼仔出生体重约500 g,全身基本为金黄色,有的个体毛色偏黑色,6月龄时体毛基本变为黑色,两侧白颊在2月龄时已基本长成,色偏黄,1岁时基本变为白色。  相似文献   

3.
正黑叶猴(Presby tis francoisi)属猴科疣猴亚科叶猴属,是国际《红皮书》中E级濒危珍稀灵长类动物,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1])。我园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饲养黑叶猴,近几年我园老龄黑叶猴群体仍为主要繁殖组,目前黑叶猴最高繁殖年限可达26岁以上。阴道脱垂是指阴道壁的部分或全部突出于阴  相似文献   

4.
圈养条件下北极熊的饲养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延台  于淼  姚琳  韩晶晶 《野生动物》2010,31(3):121-123
对大连森林动物园圈养条件下北极熊的饲养管理、发情交配、繁殖及幼仔人工育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北极熊在动物园的饲养与繁殖,尤其在人工育幼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希望对北极熊的圈养繁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圈养和放养条件下的江口萝卜猪繁殖特性进行观测,结果显示,放牧江口萝卜猪的性行为或性成熟早于圈养,发情特征明显于圈养,发情持续时间长于圈养,母性优于圈养,表明放牧饲养条件下有促进猪只提早发情的作用;圈养江口萝卜猪繁殖指标除妊娠期外均高于放养的江口萝卜猪,表明圈养有利于提高繁殖性状;放养和圈养江口萝卜猪精液品质均未表现异常,综合表现出放牧饲养下的江口萝卜猪精液品质优于圈养,说明放牧有利于提高猪的精液品质,研究结果为该猪的繁殖性能的深入研究提供基本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正黑叶猴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族、叶猴族,是国家一级保护珍稀灵长类动物,野生黑叶猴分布地域狭小,数量很少,仅产于广西、贵州。为了了解黑叶猴对圈养环境的适应性,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在广西南宁市动物园旧疣猴馆观察记录了圈养亚成体黑叶猴在采食、饮水、休息、修饰、运动等方面的习性。该群体黑叶猴的生活环境分为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人工饲养环境下黑叶猴繁殖生态的观察,掌握了黑叶猴的发情、交配、怀孕、分娩以及仔猴生长发育的基本情况。对黑叶猴适应南京地区生态环境,并能不断的繁衍后代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孙海义 《野生动物》1998,19(5):18-19
艾鼬(Musstelaevesmanni)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毛皮动物,野生种数量较少。1987~1992年期间,笔者对活捕于杜尔伯特的野生艾鼬进行了驯养繁殖试验,详细观察了艾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行为,现整理报道下如下:发情艾鼬在3月初进入发情期。据观察,雄鼬发情早于雌鼬。雄鼬的发情期从2月初至6月中旬、雌鼬的发情期较短,最早发情并交配的日期在3月2日(1989年)发情旺期在3月中下旬,并有连续周期性的特点,繁殖失败或产第一寓仔行窝后的一月能第二次发情。灿础的最;lfu交配【)期在6n」:旬。艾勒在休情期除采食活动外,白大多卧伏在巢箱内…  相似文献   

9.
黑叶猴的人工饲养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人工饲养环境下黑叶猴繁殖生态的观察,掌握了黑叶猴的发情、交配、怀孕、分娩以及仔猴生长发育的基本情况.对黑叶猴适应南京地区生态环境,并能不断的繁衍后代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我所于1973年开始饲养黑叶猴,目前已拥有一百只猴的种群,在32年饲养中,仅发生一例疑似肿瘤病例并导致死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麝鼠的繁殖技术一、性成熟及种鼠选择麝鼠的性成熟与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有密切关系。南方气候温暖,水草丰茂,麝鼠生长繁殖较快。幼鼠3—4月龄性成熟,4—5月龄体成熟。4—8月龄为繁殖季节。3月下旬发情,妊娠期25—29天,年产仔2—4胎,胎间距离为34—45天,胎产仔7—9只,多的达18只。成活率高(99%左右)。第一胎产仔较少,两年以上母鼠产仔多。春季第一胎产仔比以后各胎产仔多。健壮、发情  相似文献   

12.
对北京动物园饲养的黑叶猴(5,♀8)和白头叶猴(♀4)32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按种类、性别分组统计,对雌性黑叶猴与雄性黑叶猴之间及雌性白头叶猴与雌性黑叶猴之间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雄性黑叶猴RBC、Hb、Hct显著高于雌性黑叶猴,而Glu、TG和α1-球蛋白低;雌性白头叶猴仅单核细胞显著低于雌性黑叶猴,其他项目差异不显著;2只亚成年(4岁和3.5岁)雌性黑叶猴的血清ALP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成年猴。与滇金丝猴的RBC、雄性滇金丝猴的Hb、N、ALT比较,黑叶猴对应的值低,而L、AST、ALP则偏高;恒河猴参考值中,多项参数与黑叶猴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RBC、Hct、N、K、P、TG、ALT、AST、A/G低于黑叶猴,而L、G则高于黑叶猴。  相似文献   

13.
亚州像(Elephasmaximus)原产于东南亚国家和我国云南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哈尔滨动物园己饲养展出多年但由于北方寒冷条件所限,冬季6个月,人工饲养的象只能在阴暗潮湿的圈舍度日,缺乏适宜的饲料、运动场地和日光照射,严重损伤了其健康乃至发病,并导致夏季不发情而难于繁殖。哈尔滨动物园人工饲养的一只雌性亚洲象,年龄15岁,1983年由云南省引入,生长发育良好。1990年4月曾患“不完全肠梗阻”。绝食30余天。经抢救,60多天治愈。但体质已受到严重影响。1992年3月始,虽经调整了饲料结构;加强了饲养管理,大象的体质因此而得到明…  相似文献   

14.
藏獒是大型犬品种,生长在广阔无垠的青藏高原环境条件下,发育充分,体魄健壮。品质纯正的藏獒,每年发情一次(基本集中在9—11月份),繁殖产仔一胎,这也是藏獒与其他犬种不同的最大特点(别的犬种一年发情二次)。人工圈养条件下藏獒发情鉴定和配种是藏獒繁殖的关键环节,为提高母獒受胎率及种群数量,挽救藏獒品种资源,根据自己多年来在河西走廊的几个藏獒繁殖场的实践经验,对母獒的发情鉴定和配种作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15.
广州动物园大白鼻长尾猴在圈养条件下3例繁殖成功,笼舍环境、饲养管理以及雌猴自身哺育幼仔的能力是影响繁殖能否成功的因素。本文主要介绍大白鼻长尾猴在饲养繁殖、防寒保暖、环境丰容等方面的技术要点,为大白鼻长尾猴的保育及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北京燕顺牧业于 2 0 0 2年 9月 11日由澳大利亚引进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萨福克三个品种高产肉用绵羊 5 3 9只 ,由于此期正是澳大利亚绵羊的非繁殖季节 ,再加上进口种羊刚刚度过运输、隔离、检疫长达三个多月的应激状态 ,并且由放牧饲养转变为全舍饲圈养 ,因此母羊表现发情症状不明显。为达到迅速扩繁的目的 ,我们利用国产药物对 2 5 9只乏情期母羊进行了诱导发情处理 ,结果发情 167只 ,诱导发情率 64 5 % ;第一情期受胎 111只 ,第一情期受胎率 66 5 %。有效地解决了进口肉用绵羊非繁殖季节的正常繁殖问题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断奶-发情间隔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断奶-发情间隔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对海南罗牛山万头种猪场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全部母猪(161头初产母猪、555头经产母猪)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初产母猪下一胎的分娩率96.27%和产仔数12.59头均优于经产母猪的90.09%和11.87头,产房良好的饲养管理完全可以克服二胎母猪综合征,提高二胎母猪繁殖性能;2)77.02%初产母猪与77.12%经产母猪集中在断奶后第4、5、6天发情,该阶段发情配种的母猪与其他阶段相比,返情率较低,分娩率最高,产仔情况也最好;3)对经产母猪而言,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为1~2 d、7~12 d时,降低下一胎的分娩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18.
我园于1992年开始饲养长颈鹿,以圈养方式进行展示,无繁殖。自2000年从南非引进24只亚成体鹿后,采取了大群体半散放的展示方式,于2004年开始繁殖成活5只,本文总结了长颈鹿在半散养条件下的饲养管理情况,以期与业内同仁共飨。1饲养环境与设备1.1气候条件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原产非洲,  相似文献   

19.
黑叶猴(Presbytis froncoisi)是我国的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南部、贵州中部及重庆南部喀斯特地貌的石山地区。喜活动、跳跃能力强,主食树叶、野果等。近年来对黑叶猴的疾病(包括肾病)有了一些相关的报道,但有关老年性肾病方面的疾病报道不多。南宁市动物园饲养黑叶猴已有30年的历史,期间对黑叶猴的肾性疾病作了一些记录,尤其是对近年所发生的老年性肾病作了详细的调查,根据流行病学对其病因总结分析如下。1笼养生存状况1.1饲养空间南宁市动物园共有3个黑叶猴的饲养区,分别为:繁殖场、猴馆及黑叶猴馆。繁殖场及猴馆为20世纪70…  相似文献   

20.
现代生物技术在猫科动物繁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多数野生猫科动物可以繁殖,但在有些猫科动物中存在的行为及遗传的不相容性、导致圈养猫科动物不能达到稳定繁殖,甚至不繁殖。现代生物技术,诸如人工受精(AI)、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配子与胚胎的低温保存及胚胎移植(ET)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圈养群体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繁殖管理、濒危野生猫科动物能够得到更科学合理地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