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气象条件对牛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奶牛平均产奶量和牛奶品质与同期日气象资料,结果表明,奶牛平均产奶量和牛奶品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产奶量最低,8月份最高;牛奶的脂肪含量与干物质含量极显著相关,且变化趋势一致;气温是影响牛奶单产和品质的主导气象因素;气压与奶牛平均单产呈负相关,与牛奶品质呈正相关;相对湿度升高,奶牛平均单产下降,而乳脂肪、乳蛋白和干物质含量增多;当天降水对牛奶产量不利。  相似文献   

2.
苗静平 《饲料广角》2012,(15):45-46,49
本试验旨在研究奶牛日粮中不同含量的菜籽粕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8头泌乳荷斯坦奶牛被用于该试验,试验时间为4周。试验数据显示,各处理组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以及奶牛的饲料转化率相似;而各处理组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也基本相似。总体来看,用菜籽粕来代替奶牛日粮中的DDGS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三聚氰胺对泌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并探讨饲粮中三聚氰胺在牛奶中的残留规律。试验选择9头泌乳中期[泌乳日龄(DIM)为(160±21)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添加0.1%(MEL1组)、0.5%(MEL2组)和1.0%(MEL3组)三聚氰胺的饲粮(干物质基础)。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三聚氰胺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脂、乳蛋白和乳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乳中尿素含量随着三聚氰胺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乳中三聚氰胺含量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在MEL1、MEL2和MEL3这3个组的含量分别为5.48、28.32和51.96mg/L,乳中三聚氰胺产量分别为66.00、420.05和745.20 mg/d。饲粮中三聚氰胺向乳中转化的效率在3个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转化率为(0.51±0.10)%。在停喂三聚氰胺后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迅速降低,在停喂后第3天三聚氰胺残留量均低于0.05 mg/L。综合本试验结果可知,泌乳奶牛日粮添加三聚氰胺可显著提高牛奶中三聚氰胺残留量,但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季节奶牛产奶量和质量的变化规律,试验对3个奶牛场荷斯坦奶牛全年日均产奶量、泌乳期平均个体产奶量及饲养日平均个体产奶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奶牛产奶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奶牛产奶量的变化规律为每年的3—6月份随气温的升高逐步上升;7—10月份气温上升到最高值,产奶量呈下降趋势;11—3月份气温下降到0℃下,产奶量基本稳定。乳脂率一、二季度高于三、四季度;乳蛋白含量一、四季度高于二、三季度;干物质含量一、四季度高于二、三季度。也就是说,气温高的二、三季度牛奶中的乳脂率、乳蛋白含量及干物质含量有下降趋势。试验同时测定了Ca、Fe、Zn、Ca、Mg、Se 6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Cu、Zn、Ca、Mg含量在一、四季度最高,Fe在二、四季度含量高,Se含量全年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5.
直接饲喂微生物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米曲霉、酵母饲喂黑白花泌乳牛,提高了牛奶乳脂率和干物质含量,对乳蛋白含量作用不明显,奶牛采食量和平均体重均有增加,酵母组的产奶量略有增加,说明这两种微生物添加剂对提高奶牛的产乳性能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泌乳期奶牛的科学饲喂对奶牛全期产奶量的提高至关重要。根据泌乳期各个阶段的奶产量、干物质摄取量以及体重变化规律,整个泌乳期可分为4个不同饲喂时期:1能量负平衡和产奶高峰期奶牛产奶遗传潜力主要体现在泌乳早期,因此要重视这一时期的喂养。泌乳头70d,奶牛在应激状态下产大量的牛奶,但是采食量满足不了泌乳需要,奶牛能量代谢呈负平衡,体重下降。精饲料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奶牛产生负作用。因此泌乳头两周日粮精饲料的添加速率应当每天逐渐递增0.5~0.7kg,直至泌乳高峰期或精料不超过总干物质的65%为止。为了维持奶牛正常反刍,日粮中粗…  相似文献   

7.
按一般规律说,奶牛每产1奴奶需要2~3kg的水。牛奶的产量与奶牛水的供给量以及水的吸收有直接的关系。影响奶牛水需求量的因素有钠、饲料中的干物质、环境温度以及产奶量。在热天里,奶牛对水的需要量很高。如一头产奶量为50kg/d的奶牛,在冬天每天需要100kg的水,而在夏天则需要超过140kg的水。  相似文献   

8.
乳脂是乳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 ,是确定乳品质量的主要指标。在目前我国奶牛生产中存在重视产奶量而忽视乳脂率的现象 ,造成牛奶乳脂率明显下降 ,严重影响了乳产品质量。乳汁中乳脂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品种、个体、泌乳期、胎次、环境及饲养管理等。目前生产中乳脂率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缺乏青绿多汁饲料 ,粗饲料品质差 ,营养低 ,缺乏青贮饲料 ;二是干物质采食少 ,能量供应不足 ,奶牛体瘦造成产奶量 ,乳脂率下降 ;三是管理不当。1 选择乳脂率高的品种和个体奶牛品种不同 ,其产奶量和奶的组成不同。一般奶牛乳脂率与产奶量呈负相关 ,…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在连续3年时间里测定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通过实地测定并计算分析,绘制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图谱,揭示了整个热应激周期中不同热应激程度的分布状况。研究对比了自然生产环境下无热应激与中度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发现中度热应激极显著降低了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脂校正乳产量、能量校正乳产量、乳脂率、乳蛋白含量、总固体含量(P<0.01),而且显著增加了乳中尿素氮含量(P<0.05)。在热应激周期变化研究中发现,中度热应激显著升高泌乳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P<0.05),而且呼吸频率比直肠温度对热应激变化的反应更快、更敏感。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的影响取决于热应激程度,2012年整个热应激周期的热应激程度比较低,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2013年热应激程度更加严重,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在牛奶品质中,受热应激影响最大的是乳蛋白合成量(P<0.01)。2012年和2013年2个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其他乳成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两年的热应激周期变化都导致乳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和乳中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热应激周期变化并没有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P>0.05),而且产奶量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仍然出现了乳蛋白含量下降和乳中尿素氮含量升高(P<0.05)。这表明热应激周期变化改变了泌乳中期奶牛氮代谢的途径,发生了氮营养重分配(repartitioning)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不依赖于采食量和产奶量,可以称之为“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heat-stressed milk protein decrease syndrome,HS-MPD)。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首批利用基因定位技术繁殖的4头高产奶牛牛犊,今夏在芬兰南部约基奥伊宁芬兰农业和食品研究中心的试验农场诞生。据报道,芬兰农业和食品研究中心动物良种研究小组的专家们,经过多年努力,成功地从奶牛的胚胎中找到并确定了两个能够控制奶牛产奶量的基因。这两个基因不仅能够控制奶牛的产奶量,还能控制牛奶中蛋白和脂肪的含量。由于这些牛犊的产奶基因在胚胎阶段就已被确定,因此可以预先确切地知道这些牛犊长大后的产奶量以及牛奶中脂肪和蛋白的含量。这种奶牛不仅产奶量高,而且牛奶质量好。芬兰研究人员还将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埋植抗原缓释剂(ARD)对奶牛生产性能及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奶牛埋植抗原缓释剂ARD(Antigen Release Device)生产免疫乳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随机选择40头成年健康荷斯坦奶牛,试验组20头奶牛于左侧髋内淋巴结处埋植3种释放时间不同的ARD。通过测定产奶量、体细胞数和乳成份等研究ARD埋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通过ELISA检测牛奶中特异性和总抗体的产生规律,研究表明:埋植手术后伤口愈合较好,没有引发奶牛乳房炎;埋植后5~10d奶牛平均产奶量下降16%(P>0.05),乳脂率、乳蛋白率等乳成分没有明显变化,牛奶中体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埋植后9d便可检测到乳清中特异性抗体,牛奶中总IgG含量提高25%。ARD具有细胞免疫刺激作用,埋植ARD生产免疫乳使奶牛的细胞免疫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ARD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免疫乳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奶牛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对乳硒和血清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日粮添加富硒酵母研究有机硒对泌乳奶牛乳硒含量和血清硒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24头胎次相同,泌乳日龄、产奶量和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处理组均饲喂相同的TMR基础日粮,TMR基础日粮硒含量为0.33 mg/kg,处理组另补充富硒酵母,源于富硒酵母的硒为0.78 mg/kg DM,整个试验期56 d。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富硒酵母后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常规和乳常规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血清和牛奶中硒含量,分别为123.1和97.7 μg/L,与对照组相比,血清硒含量和牛奶硒含量分别提高了60.5%和194.3%。同时,在整个试验期内,血清硒含量呈上升趋势,而牛奶硒很快达到了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3.
经济性奶牛场的育种工作内容主要是进行奶牛群改良,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增加牛奶中的干物质含量,使体型结构符合生产管理上的要求,以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选种与选配是奶牛群改良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选种的内容是选出相对优秀的母牛组成用于生产后备牛的“种母牛群”和根据改良方向选择适宜的良种公牛;选配的目的是改良奶牛品质,把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公母牛进行组合交配,使后代取得较大的遗传改进。  相似文献   

14.
选择河南省黄河滩区32头荷斯坦奶牛进行日粮添加富含微量元素的苜蓿干草试验,其中对照组8头,在日粮中添加5%的普通型苜蓿青干草,其余奶牛分别在日粮中添加5%的高硒型、高硒钴型、高硒钴锌型青干草。于添加前后6次采样,测定和观察不同处理牛奶中乳脂、乳蛋白、乳糖以及非脂固形物SNF(也称非脂干物质)含量的差异,并每天测定牛采食量和产奶量。结果表明:和普通型苜蓿草干草相比,高硒苜蓿干草能够提高奶牛日产奶量8.6%,降低料奶比12.17%,明显地提高了饲料转化率;高硒钴苜蓿青干草能显著地提高牛奶中乳脂含量22.15%;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能显著地提高牛奶中乳蛋白、乳糖以及非脂固形物含量9.28%、3.26%和4.69%。  相似文献   

15.
1什么是热应激反应?70%以上的奶牛呼吸超过80次/分钟,直肠温度超过39℃,干物质采食量(DMI)降低10%以上,产奶量降低10%以上,定义为奶牛的热应激反应。2主要表现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干物质采食量(DMI)减少,饮水量增加,产奶量下降,牛奶品质下降。在热应激的情况下,奶牛要比平常多消耗能量以抵御高温,所以,奶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探讨饲喂不同比例全株玉米青贮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选择年龄、体重、泌乳期、胎次、妊娠期相近,健康无疾病的奶牛42头,随机分成7组。改变全株玉米青贮占粗饲料干物质比例进行分组饲喂,通过测定不同组别日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结果表明,对照组、A组和B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C组、D组(P0.01),B组产奶量高于A组和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A组和B组之间总固体差异不显著(P0.05),但极显著低于C组、D组(P0.01)。研究表明,全株玉米青贮的最适饲喂比例为50%~60%(占粗饲料总干物质),该饲喂比例对于提高牛奶乳蛋白率、总固体含量和奶牛养殖效益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环境因素对奶牛产奶量及牛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普遍。牛奶产量除受奶牛的品种、胎次等因素影响外,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品质的影响很大,影响大时奶牛产奶量下降高达30%以上。因此,饲养奶牛一定要注意环境因素的控制,适时调节好奶牛生活的环境条件,才能保证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品质,为人们提供优质充足的牛奶。  相似文献   

18.
前言乳脂率和产奶量是奶牛的两个重要经济性状,乳脂肪是衡量牛奶干物质成份的重要指标之一。远在50年代我省红色草原牧场就开始测乳脂率,1972年北方地区育种协作组成立后,随着育种工作的开展,这项工作逐渐被重视起来,1981年我省开展乳脂率测定工作单位已有十几个,被测定的各胎次母牛达4956头次。但是,由于长期重奶量轻乳脂率,忽视了对高乳脂率公母牛的选择和选配,致使牛群乳脂率偏低,遗传变异规律亦不十分清楚。本文是在测定各种基本参数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乳脂率的各种因素,研究乳脂率的变异规律和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9.
要使奶牛高产,必须喂给较多的精料、块根和青贮饲料,但这样容易破坏瘤胃中微生物区系,导致pH值降低、乙酸减少、丙酸增加,造成乳脂率下降。但在泌乳奶牛日粮中加进150克碳酸氢纳缓冲剂,占日粮干物质的0.77%),分三次拌在精料中喂给。经40天试验,试验牛乳脂率比对照组增加0.56%(P<0.05)。与国外报道增喂占日粮干物质0.8%的剂量效果一致。对产奶量、牛奶酸度、牛奶干物质没有明显的效果。此法对提高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20.
徐超  宋焕  韩兆玉 《广东饲料》2008,17(12):28-29
奶牛的产奶量和乳品品质受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以及利用效率等因素的影响,进人奶牛小肠的未降解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是制约奶牛高产和影响乳品品质的主要因素。牛奶价格是肉乳脂和乳蛋白水平来决定的。生产中为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蛋白水平,常采用提高日粮中蛋白质水平的措施,这既降低了奶牛对蛋白质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