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猪》2016,(2)
选择2015年春季出生的生长发育良好、胎次相近、体重30 kg左右的鲁烟白猪仔猪96头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试验1组32头饲喂低纤维水平饲粮,试验2组32头饲喂中等纤维水平饲粮,试验3组32头饲喂高纤维水平饲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12头。结果表明: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鲁烟白猪30~100 kg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影响不显著。饲粮粗纤维水平对鲁烟白猪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影响显著,对肉质性状中的b值及肌纤维直径影响显著。屠宰率和眼肌面积都以低纤维水平组最高,分别比中等纤维水平组和高纤维水平组提高2.94%(P0.05)、0.34%(P0.05)和15.25%(P0.05)、10.94%(P0.05)。b值以高纤维水平组较高,分别比低纤维水平组和中等纤维水平组提高21.30%(P0.05)、13.88%(P0.05);肌纤维直径以低纤维水平组和高纤维水平组较粗,分别比中等纤维水平组提高20.85%(P0.05)、14.34%(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鲁烟白猪背最长肌的甘氨酸和胱氨酸含量影响显著,甘氨酸和胱氨酸含量都以高纤维水平组最高,分别比低纤维水平组和中等纤维水平组提高5.26%(P0.05)、2.04%(P0.05)、8.00%(P0.05)、17.39%(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鲁烟白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影响不显著。综合分析,鲁烟白猪适宜的饲粮粗纤维水平生长期为8%,肥育期为10%。  相似文献   

2.
邢启银 《养猪》2005,(3):3-4
选择体重3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猪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母猪5头,阉公猪7头),随机接受4种饲粮处理,进行为期88天肥育对比试验。试验饲粮为玉米-豆粕型,各组消化能约13MJ/kg,对照1组蛋白质水平生长期16.42%、肥育期14.76%,对照2组、试验1组、试验2组基础饲粮配方相同,均为蛋白质水平比对照1组降低3个百分点(生长期13.58%、肥育期11.70%)而添加0.2%赖氨酸,试验1组、试验2组又添加0.1%和0.05%苏氨酸。结果,试验1组和试验2组与对照1组相比,生长期日增重分别提高2.0%(P>0.05)和1.5%(P>0.05),料重比略提高或相同;肥育期日增重分别提高/降低2.2%(P>0.05)和0.4%(P>0.05),料重比相近;全期日增重分别提高2.2%(P>0.05)和0.6%(P>0.05),料重比相近;全期饲料成本降低4%左右。对照2组与试验1组、试验2组及对照1组比较,生长期、肥育期、全期日增重最低,且均差异显著,料重比最高。表明,在生长肥育猪的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和苏氨酸不影响其日增重、料重比,可降低饲料成本左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通过不同氨基酸水平饲养试验进行里岔黑猪的生长性能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试验选用16头去势(11.66±0.34 kg)的健康里岔黑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进行饲养试验。整个试验期分为保育期(11~30 kg)、生长期(30~60 kg)和育肥期(60~90 kg)3个阶段,分别饲喂4个不同氨基酸水平的饲粮,各阶段饲粮的赖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的比例保持一致。结果发现:饲粮中氨基酸水平对整个饲养阶段以及各个生长阶段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保育期,饲粮总赖氨酸水平不影响里岔黑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生长期,总赖氨酸水平为0.7%和0.8%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总赖氨酸水为0.7%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育肥期,总赖氨酸水平为0.6%和0.7%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总赖氨酸水平为0.7%组的料重比低于其他组(P0.05)。综上,结合各项,在理想蛋白质模型下,里岔黑猪在保育期、生长期和育肥期适宜的总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0.7%和0.7%。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不同粗纤维和赖氨酸水平对生长期豫南黑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62头体重为30 kg左右的豫南黑猪,采用3(CF:4%、5.5%、7%)×3(lys:0.75%、0.85%、0.95%)两因子交叉完全随机设计,共设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通过测定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确定生长期豫南黑猪的最佳粗纤维和赖氨酸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粗纤维和赖氨酸水平对生长期豫南黑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影响(P>0.05);粗纤维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7%、0.75%时,料重比最低(P<0.05);粗纤维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5.5%、0.85%时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3)水平最高(P<0.05).饲粮中添加粗纤维使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下降,但通过适量比例的粗纤维和赖氨酸的合理添加,对饲粮中能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Ca和P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上述结果提示,30~60 kg生长期豫南黑猪的饲粮适宜粗纤维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7%和0.75%.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了解玉山黑猪肥育性能,本试验选择体重相近(24 kg左右)的玉山黑猪阉公猪3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3个组在育肥前期(体重16~50 kg)和育肥后期(体重51~75 kg)分别饲喂高、中、低三个蛋白水平的试验日粮。为期122天的育肥试验结果表明,结果显示:在日增重、料重比方面,高、中蛋白水平组与低蛋白水平组差异极显著(P<0.01);在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上,高、中蛋白水平组与低蛋白水平组差异显著(P<0.05);对以上三个指标,高、中蛋白水平组间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初步表明:在日粮能量水平相同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日粮蛋白水平可改善玉山黑猪的肥育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营养水平和酵母硒对烟台黑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70.30±1.30)kg的烟台黑猪48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Ⅰ组饲喂低营养水平饲粮(消化能水平11.19 M J/kg、粗蛋白质水平12.28%),Ⅱ组饲喂低营养水平饲粮+0.5 mg/kg酵母硒,Ⅲ组饲喂高营养水平饲粮(消化能水平13.11 M J/kg、粗蛋白质水平14.73%),Ⅳ组饲喂高营养水平饲粮+0.5 mg/kg酵母硒。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105 d。结果表明:1)Ⅲ、Ⅳ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Ⅳ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Ⅳ组料重比(F/G)分别比Ⅰ、Ⅱ组降低了4.60%、5.74%(P0.01)。2)Ⅳ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比Ⅰ、Ⅱ组提高了2.73%、3.17%(P0.01),比Ⅲ组提高了0.82%(P0.05)。3)Ⅱ、Ⅳ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高于Ⅰ、Ⅲ组(P0.01),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低于Ⅰ、Ⅲ组(P0.01)。4)对于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抗氧化指标,酵母硒与营养水平之间均没有互作效应(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营养水平对烟台黑猪生长性能、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酵母硒能够极显著提高烟台黑猪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69.3±3.6)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125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5个组分别为:高蛋白质饲粮组(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4%)、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以及3个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不平衡饲粮组(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的基础上分别将含硫氨基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降低10%)。所有饲粮的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均设置为0.71%,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中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与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的比值分别为0.67、0.60和0.20。试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与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相比,高蛋白质饲粮组肥育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有下降趋势(P=0.05),低蛋白质-低色氨酸饲粮组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下降(P0.05),低蛋白质-低苏氨酸饲粮组和低蛋白质-低含硫氨基酸饲粮组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不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分别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对肥育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但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显著降低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饲粮不同粗纤维水平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2~7胎长大二元杂种经产母猪为研究对象,根据胎次、背膘和健康度等分为3组,分别饲喂粗纤维水平为4%(中性洗涤纤维16.96%)、6%(中性洗涤纤维20.01%)和8%(中性洗涤纤维22.99%)的饲粮,4%粗纤维组149头母猪,6%粗纤维组和8%粗纤维组各150头母猪。结果表明:4%粗纤维组母猪窝产仔数比6%粗纤维组和8%粗纤维组分别提高0.53头(P0.05)和0.57头(P0.05),窝产健仔数分别提高0.36头(P0.05)和0.62头(P0.05);6%粗纤维组分娩率最高为89.33%;8%粗纤维组产程最短为3.45 h,便秘率最高为16.52%。提示在其他营养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母猪妊娠期粗纤维水平有降低窝产仔数和窝产健仔数的趋势,但有利于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2个纤维水平饲粮对16~23 kg天津地方黑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肠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菌群数量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一致、遗传背景相同、平均体重为(16.18±0.35) kg的天津地方黑猪,试验饲粮设定2个纤维水平(9.7%和15.3%)。试验1:选择24头黑猪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试验期为28 d,研究2个纤维水平饲粮对黑猪生长性能、结肠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菌群数量的影响。试验2:选择6头黑猪,采用3×2拉丁方试验设计,通过全收粪法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试验期为12 d,前7天为预试期,后5天为粪收集期,研究2个纤维水平饲粮对黑猪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9.7%纤维组相比,提高饲粮纤维水平至15.3%显著降低了黑猪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质、消化能、精氨酸、缬氨酸和半胱氨酸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增加了料重比和结肠乙酸含量(P0.05)。综上所述,以16~23 kg天津地方黑猪为研究对象,9.7%纤维水平饲粮对黑猪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优于15.3%纤维水平饲粮。  相似文献   

10.
赵必迁 《养猪》2015,(2):11-13
为研究夏季高温猪肥育期饲喂鲜绿车前草对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320头平均体重(59.78±1.38)kg杜长大肥育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肥育猪基础饲粮按60~90 kg营养需求结合夏季高温实际生产情况配制。对照组饲喂猪肥育期基础饲粮,4%车前草组采取96%基础饲粮+4%车前草(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8%车前草组采取92%基础饲粮+8%车前草(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12%车前草组采取88%基础饲粮+12%车前草(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预试期7 d,正试期50 d。结果显示,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猪肥育期增重以添加8%车前草组效果最好,与4%车前草组和12%车前草组相比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增加5.96%和11.06%,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2.53%;日采食量,8%车前草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8.68%(P0.05);料重比,8%车前草组最低,饲料转化率最佳,分别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2%车前草组3.47%和2.86%,比4%车前草组低1.29%,但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在夏季高温情况下,猪肥育阶段添加鲜绿车前草替代基础饲粮比例达到8%(风干量计)时,猪的采食量、料重比和增重性能显著或极显著改善,并达到最佳生长水平,综合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5,(6)
为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对长白×沙子岭二元杂种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质的影响,选择体重25 kg左右的长×沙二元杂种猪6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头,分别饲喂高、中、低3种蛋白质水平饲粮,进行为期122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4头体重接近于该组平均体重的肥育猪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日增重,高蛋白质组分别比中、低蛋白质组提高10.92%(P0.05)和19.82%(P0.01)。料重比,高蛋白质组比中、低蛋白质组分别低2.92%和6.21%。屠宰率,高蛋白质组比中、低蛋白质组分别提高2.87%(P0.05)和4.58%(P0.01)。瘦肉率,高蛋白质组最高,与中、低蛋白质组差异显著(P0.05)。脂率,高蛋白质组最低,与中、低蛋白质组差异显著(P0.05)。高蛋白质组失水率最低,与中、低蛋白质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蛋白质组贮存损失最小,与中、低蛋白质组差异极显著(P0.01)。3组肉色、p H、失水率、熟肉率、贮存损失、嫩度等各项肉质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基于以上试验结果,建议长×沙二元杂种生长肥育猪饲粮前期和后期的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6.44%和14.30%为宜。  相似文献   

12.
研究测定了不同性别烟台黑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生长性能以烟台黑猪阉公猪较高,平均日增重比烟台黑猪母猪提高9.42%(P>0.05);不同性别烟台黑猪的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除骨骼率和肌肉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外,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其中,骨骼率以烟台黑猪母猪最高,比烟台黑猪阉公猪提高9.88%(P<0.05);肌肉蛋白质含量都以烟台黑猪阉公猪较高,比烟台黑猪母猪提高3.11%(P<0.05).背最长肌17种氨基酸中除苏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含量组间差异显著外,其他14种氨基酸差异不显著.其中,烟台黑猪阉公猪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分别比烟台黑猪母猪提高6.96% (P<0.05)、4.67% (P<0.05)、5.88%(P<0.05)、3.36% (P>0.05)、2.23% (P>0.05)、4.32%(P>0.05)、0.92%(P>0.05);4种脂肪酸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半胱胺和酵母铬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择2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96头,采用2×2析因设计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喂基础饲粮,酵母铬(Cr)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酵母铬(生长期和肥育期分别添加Gr 200、300μg/kg),半胱胺(CS)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半胱胺(生长期和肥育期分别添加CS 120、170 mg/kg),复合组在基础饲粮中同时添加酵母铬和半胱胺(生长期和肥育期分别添加Gr 200μg+CS 120 mg/kg、Gr300μg+CS 170 mg/kg)。试验分生长期和肥育期两阶段进行,研究半胱胺和酵母铬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肥育猪饲粮中分别添加半胱胺和酵母铬,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生产性能,提高日增重、降低饲料/增重比;二者同时添加时有提高日增重的趋势,但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中分别或同时添加半胱胺和酵母铬对胴体肌肉品质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日粮纤维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消化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纤维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消化生理功能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13.37±1.28)kg的"杜长嘉"三元杂交仔猪9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各试验组分别饲喂低(2.96%)、中(4.28%)、高(5.91%)3个粗纤维水平日粮.试验期为33 d.结果显示,3个粗纤维水平对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O.05),中、高粗纤维水平有降低仔猪腹泻频率的趋势(P>0.05);日粮总能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以高纤维水平组最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率以高纤维水平组最高,且与低纤维水平组差异极显著(P相似文献   

15.
刘卫东  王章存  王雷 《养猪》2006,(2):21-22
选择体重3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对照组喂基础饲粮,试验1、2、3组饲粮的能量水平分别比对照组高0.22、0.44、0.66MJ/kg,赖氨酸水平分别比对照组高0、0.10%和0.15%,进行77天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2、3组的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73%(P>0.05)、9.03%(P<0.05)和11.41%(P<0.05),料重比下降1.79%、4.29%和5.71%,毛利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89%、8.00%和9.01%。表明在夏季提高饲粮能量和赖氨酸水平能显著提高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20,(4)
为研究发酵豆粕对肥育黑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肌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50头(78.9±2.0) kg肥育黑猪(杜洛克♂×苏紫黑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发酵豆粕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发酵豆粕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发酵豆粕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肥育黑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变化(P0.05);2)试验组肥育黑猪眼肌面积显著增加(P0.05);3)试验组肥育黑猪背最长肌的肌肉红度a*极显著增加(P0.01),肉色评分显著升高(P0.05),背最长肌肌肉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同时肌肉剪切力极显著降低(P0.01);4)试验组肥育黑猪背最长肌缬氨酸、谷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可以改善肥育黑猪胴体性状和猪肉品质,提高猪肉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不同能量、蛋白和粗纤维水平对太湖鹅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将3种营养成分在不同饲养阶段均采用单因子设计,分为高、中、低3种水平。育雏期(0~4周龄)粗蛋白为17%、19%和21%;代谢能为10.5、11.0和11.5 MJ/kg;粗纤维为3.5%、5.0%和6.5%。育肥期(5~11周龄)粗蛋白为15.5%、16.5%和17.5%;代谢能为10.00、10.65和11.75 MJ/kg;粗纤维为5.0%、6.5%和8.5%。每种营养成分在分成3种水平时,其它营养成分为中等水平,营养成分相同的3个中等水平组合并为一组。将刚出壳雏鹅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公母各半。每组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观测各组增重、饲料转化比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在育雏期中等蛋白组增重显著大于其它组(P0.05),低蛋白组饲料转化比显著大于高蛋白组(P0.05);不同代谢能水平增重和饲料转化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高粗纤维组的饲料转化比显著大于其它组(P0.05)。在育肥期不同蛋白水平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饲料转化比差异均显著(P0.05),低蛋白组最低,中等蛋白组最高;中等代谢能组增重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高代谢能组饲料转化比显著小于低代谢能组(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的增重和饲料转化比差异均显著(P0.05),且均为中等粗纤维组最好,高粗纤维组最差。屠宰测定结果显示,仅见低能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高、中能组(P0.05),其它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建议太湖鹅育雏期日粮采用19%粗蛋白质、10.50 MJ/kg代谢能和3.5%粗纤维为宜;育肥期日粮采用15.5%粗蛋白、10.65 MJ/kg代谢能和6.5%粗纤维为宜。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6,(6)
试验选择健康、平均体重约36 kg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猪8头,根据体重和性别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单独饲养在8个代谢试验猪舍里。试验猪分36~54 kg和54~104 kg两个阶段饲养,分别饲喂对照组饲粮(粗蛋白质16.50%~14.50%、总磷0.55%~0.50%、有效磷0.28%~0.24%)和低蛋白质低磷加氨基酸和植酸酶的试验组饲粮(粗蛋白质14.50%~12.50%、总磷0.45%~0.44%、有效磷0.18%~0.18%、植酸酶750 FTU/kg),预试期7 d,正试期108 d。结果表明,1)生长期、肥育期和试验全期试验组与对照组猪日增重、料重比差异都不显著(P0.05),试验全期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高0.44%(P0.05),料重比低0.65%(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猪成活率都是100%,没有发生腿病。2)生长阶段,试验组血清总蛋白、碱性磷酸酶分别比对照组高2.48%(P0.05)、4.54%(P0.05),尿素氮比对照组低15.10%(P0.05),磷两组相同;肥育阶段,试验组血清总蛋白、磷、碱性磷酸酶分别比对照组高1.08%(P0.05)、15.50%(P0.05)、10.76%(P0.05),尿素氮比对照组低17.68%(P0.05)。3)生长阶段,试验组氮排泄量、磷排泄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0.63%(P0.05)、32.98%(P0.05);肥育阶段,试验组氮排泄量、磷排泄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1.11%(P0.05)、29.00%(P0.01)。综上所述,低蛋白质低磷饲粮添加氨基酸和植酸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没有不良影响,而氮排泄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磷的排泄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异亮氨酸水平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体重为(77.0±0.1)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72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3组试验猪分别饲喂含0.25%(低异亮氨酸水平,表现为异亮氨酸缺乏,L-Ile组)、0.39%(NRC推荐异亮氨酸水平,N-Ile组,作为对照组)和0.53%(高异亮氨酸水平,表现为异亮氨酸超量添加,H-Ile组)标准回肠可消化异亮氨酸的饲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饲粮异亮氨酸水平对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L-Ile组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随着饲粮异亮氨酸水平的增加,肥育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线性提高(P0.05),而剪切力线性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采食异亮氨酸缺乏饲粮的肥育猪的背膘厚、眼肌面积和肉色评分显著降低(P0.05),采食异亮氨酸缺乏或超量添加饲粮的肥育猪的热胴体重、屠宰率以及背最长肌滴水损失和黄度值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粮异亮氨酸水平的增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线性提高(P0.05),血清尿素氮含量线性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采食异亮氨酸超量添加饲粮的肥育猪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采食异亮氨酸缺乏饲粮的肥育猪的血清中游离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采食异亮氨酸缺乏或超量添加饲粮的肥育猪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异亮氨酸缺乏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肌内脂肪含量有负面影响,而超量添加异亮氨酸会显著改善肌肉的剪切力和滴水损失,增加肌内脂肪含量,但会以降低热胴体重、屠宰率为代价。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16,(6)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海南黑猪肥育后期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96头健康、体重相近的海南黑猪阉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0%、1.5%复合酶制剂的饲粮。试验期4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5%复合酶制剂组、1.0%复合酶制剂组、1.5%复合酶制剂组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6.50%、10.54%、8.11%,日采食量分别显著提高4.49%、5.71%、4.15%,料重比分别降低1.77%、4.30%、3.54%;宰后24 h的p H,对照组分别显著低于0.5%复合酶制剂组、1.0%复合酶制剂组、1.5%复合酶制剂组,屠宰率、滴水损失和熟肉率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在海南黑猪肥育后期饲粮中添加1.0%复合酶制剂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