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要使动物食品真正成为让老百姓放心的安全食品,首先必须从源头抓起,严把饲料安全关。只有有了无公害饲料产品,才能生产出无公害的动物食品。动物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受到饲料组成、动物健康、养殖环境卫生、屠宰加工及产品的运输和储存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养殖是动物食品生产的第一环节,饲料是这一环节的主要部分,因此在饲料生产上实行安全控制,是生产出安全动物产品的关键。要生产出安全、无公害的动物产品,必须从饲料源头抓起。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动物源性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关注,《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也相继实施,吃"放心肉","安全肉"已成为消费者的一种迫切需求和关注的社会话题。食品生产、加工、贮存及销售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已成为政府所要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饲料安全即食品安全,这在国际相关领域已成为共识,在国内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动物溯源性食品的安全性控制已成为整个食品行业有待解决的重中之重。动物溯源性食品的安全性得到保证的最根本的因素在于检疫,只有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安全保证,才能真正实现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可靠。这就使检疫工作不仅仅作为控制动物疫病的基础,而且成为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源头和根本。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的氨基酸对动物及其产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是动物的食品,而动物产品是人类的食品,所以饲料是人类的间接食品,与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息息相关。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约占98%。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是从20世纪初才有所认识,1909年Thomas提出了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概念,进入20世纪30  相似文献   

5.
任何食品,人们对它的评价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即食品的营养性、安全性和适口性。而食品的安全性又是现阶段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世界上有数亿人因食用污染食品而致病,污染食物和水源每年造成200~300万人死亡。我国每年食物中毒超过20万人。由于世界各国有关食用污染食品而致病的报道越来越多,使得食品安全成为全球性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主要谈动物食品安全问题。1影响动物食品安全的因素1.1饲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1.1.1环境具有污染性的工业企业造成的饲养场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饲养场自身排放的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浅谈饲料添加剂对动物食品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浅析了饲料添加剂对动物食品的影响;针对饲料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别提出了无公害动物食品对饲料添加剂的要求、无公害动物食品对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要求;并就如何减少饲料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饲料是动物的食物,而动物产品是人类的食物和食品工业的原料,食品工业的产品最终也是人的食物。因此说饲料是人类的间接食品,是人类食品的源头,与人民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水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但是由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发生了由量到质的变化。人们不仅关心动物源性食品的营养价值,而且更关心其卫生与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动物疫病的发生,动物源性食品因药物残留引发的一系列食物中毒事件等,引起  相似文献   

9.
动物食品是人们食物构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相关法律的制订和实施,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动物产品的数量不再是生活需求的首要问题,而无污染、无残留和无公害的安全食品成了市场需求的主导产品。现就我县动物食品的安全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的卫生和营养是人们对食品的基本要求 ,动物源性食品即畜禽产品及水生动物产品 ,又是人们荤食品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为动物源性食品 ,首先是要保证其安全 ,即不得含有毒有害物质 ,除此以外 ,还应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应有的营养和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 ,这一点对我国美食文化较深厚的民族来说尤为重要 ,要不掺假、不伪造、无病变、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畜产品从长期的数量短缺转为阶段性过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畜产品质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 ,以前计划经济时代肉食品匮乏 ,人们只能凭票买肉 ,数量很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在人们食品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凸显,成为影响市民生活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动物源性食品主要包括人们饲养的家畜家禽所提供的肉、蛋、奶等动物产品,以及经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所提供的动物产品,  相似文献   

12.
畜牧     
《饲料广角》2013,(23):3-4
欧盟动物组织呼吁禁止克隆动物食品;美国新肉产品标识政策打击加拿大肉类生产商;中企赴澳养牛成潮流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世界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由动物或动物食品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在对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1食品安全概论1.1动物性食品又称动物源食品,是指由单位生产的肉、蛋、奶等科食性组织及其加工的产品,由于动物性食品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禽业导刊》2004,21(17):53-54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许多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管力度,对出口国的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国外卫生注册制度,即进口国主管卫生当局派出官员,对出口国的食品生产企业按照进口国的法律进行全面考察,合格后给予注册,允许该企业生产的食品进口制度。目前,卫生注册已成为一些国家常用的一种贸易技术壁垒手段,他们通过卫生注册来抬高市场准入门槛,达到限制进口他国食品,保护国内食品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乳、肉、蛋、鱼等动物性食品成了人们每日必不可少的食品及营养来源。然而随着对动物性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在提高食品动物的品种和产量的同时,药残问题也在日益加深,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动物性产品的药物残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药物防治动物疾病。尽管国家规定动物用药后的休药  相似文献   

16.
绿色动物食品的生产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动物食品是指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畜禽食品和水产品。由于畜禽养殖生产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普遍滥用兽药 ,引起人们对动物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广泛关注。欧美国家早在 2 0世纪 70年代就已开展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监测工作。目前已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检测机构与技术队伍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并对可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兽药种类及其使用进一步规范。随着加入WTO的不断逼近 ,国内生产绿色动物食品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滥用抗生素而制约我国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广泛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动物食品生产已成为政府、科…  相似文献   

17.
兽药残留及其危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人们对动物源食品由需求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动物源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已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联合专家委员会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评价有关兽药残留的毒性,为人们认识兽药残留的危害及其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资料,文章针对兽药残留的种类、产生途径、残留药物及其危害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和经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给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治疗提出了更高要求,大量兽药的使用也给动物产品的质量、卫生及安全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一动物产品的兽药残留。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卫生、安全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重视,世界上很多经济发达国家都对动物产品的兽药残留做了严格要求,并已成为一种动物产品的贸易性技术壁垒。笔者就动物产品的兽药残留及其危害,结合工作实际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饮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宾馆、饭店、餐馆在数量上逐渐增多,动物产品的使用量也相应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以相当一部分宾馆、饭店、餐馆存在着畜禽产品进货渠道复杂、所购畜禽产品未经检疫等问题,难以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动物产品安全消费需求。如何对以动物性食品为原料的餐饮业实施动物防疫监督管理,成为当前动物防疫监督管理的热点、难点,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肉制品的消费也在日益增加,猪肉做为我国传统的肉制品,已成为居民餐桌上常见的食品之一。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的品质和卫生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养猪者来说,不但要提供高品质的动物食品,而且要满足公众对安全无公害产品的需求。猪场如何通过环境和卫生方面的改善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我国养猪业者迫切需要解决和最容易忽略的问题。1养猪场周边环境卫生问题一个非常清洁的环境,卫生管理就容易做到,如果环境太脏,蚊子、老鼠和一些啮齿类动物就很难控制,就使得疫病和寄生虫病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