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不同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分别处理2种色型豌豆蚜,采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测定了不同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处理2种色型豌豆蚜后其F0及F1代生长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处理的2种色型成蚜后,其平均产蚜量均显著低于同色组对照(P<0.05),平均寿命表现为LC20处理后均显著短于同色组对照(P<0.05),而LC10和LC5处理后平均寿命与对照无显著差异,LC20处理后红、绿色型成蚜的平均产蚜量(16.82和 21.44头)和平均寿命(2.84 d,3.60 d)均达到最小值;LC20处理2种色型成蚜后,F1代若虫期与同色组对照差异不显著,而成虫寿命显著短于同色组对照(P<0.05),若蚜存活率均高于LC10处理,LC5处理后F1代红、绿色型豌豆蚜平均繁殖力均达到最大值81.95头和72.27头;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后F1代2种色型成虫产蚜高峰期也存在差异,绿色型均集中在3~7 d,而红色型产蚜高峰期均晚于绿色型;除LC20处理后F1代绿色型豌豆蚜净增殖率(R0)(44.22),平均世代周期(T)(11.29)与同色组对照差异显著外,2种色型豌豆蚜的其余参数在LC20,LC10和LC5处理下均与同色组对照差异不显著。表明吡虫啉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2种色型成蚜后,对其F0代寿命和繁殖力均起到抑制作用,且红色型较绿色型敏感,但对F1代影响表现为高浓度较低浓度显著。  相似文献   

2.
三种杀虫剂对多异瓢虫的毒力及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小玲  陈威  杨巧燕  刘长仲 《草地学报》2016,24(5):1094-1099
为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指导田间合理用药,采用接触处理(滤纸)和毒蚜饲喂两种方式,测定了3种杀虫剂吡虫啉(I)、阿维菌素(Ab)和高效氯氰菊酯(Al)对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e)的毒力,及亚致死剂量对多异瓢虫发育历期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异瓢虫接触3种杀虫剂的亚致死剂量后的日平均产卵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且当代累积平均产卵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毒蚜饲喂组的瓢虫日平均产卵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当代累计平均产卵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多异瓢虫各处理当代第1 d产卵孵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接触处理瓢虫组各处理的F1代总发育历期显著长于对照,而毒蚜饲喂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F1代产卵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Al接触处理瓢虫组的F1代第1 d产卵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本试验LC20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不仅对当代而且对下一代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药剂接触处理对多异瓢虫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大于取食毒蚜处理。  相似文献   

3.
何恒果 《草业学报》2020,29(11):67-73
酢浆草岩螨是为害红花酢浆草最为严重的害螨,哒螨灵作为一类广谱、触杀性杀螨剂可高效防治该害螨。为明确哒螨灵对酢浆草岩螨的亚致死效应,为酢浆草岩螨综合防控和哒螨灵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哒螨灵对酢浆草岩螨的毒力,通过毒力回归方程得出哒螨灵对酢浆草岩螨的亚致死剂量LC10、LC20,采用建立生命表的方法评估哒螨灵亚致死剂量对酢浆草岩螨生长发育、繁殖力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哒螨灵亚致死剂量LC10、LC20处理后,酢浆草岩螨生殖力显著下降(P<0.05),F0和F1代单雌产卵量分别下降了53.37%、55.46%与41.34%、45.24%;产卵期显著缩短(P<0.05),F0和F1代产卵期分别缩短了3.11、4.75 d与3.47、2.81 d;成螨寿命也显著缩短(P<0.05),F0和F1代成螨寿命分别缩短了1.45、2.04 d与3.24、4.00 d。此外,经哒螨灵LC10、LC20处理后,酢浆草岩螨F1代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与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R0由对照的28.54分别降低至16.91、15.48;rm由对照的0.1650分别降低至0.1276、0.1249;λ由对照的1.1794分别降低至1.1435、1.1330;P<0.05),平均世代历期(T)、种群加倍时间(Dt)均显著延长(T由对照的20.31 d分别延长至22.17、21.94 d;Dt由对照的4.20 d分别延长至5.43、5.55 d;P<0.05)。由此可见,哒螨灵亚致死剂量对酢浆草岩螨试验种群的增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润红  刘长仲 《草业学报》2017,26(3):111-120
为了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绿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应用CO2人工气候箱,CO2浓度设置中等浓度[(550±27) μL/L]和高浓度[(750±37) μL/L],并以当前浓度[(375±18) μL/L]为对照,观察并记录了饲养在蚕豆上的连续3代绿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升高,连续3代绿色型豌豆蚜发育历期均缩短,初产若蚜体重、成蚜体重、体质量差和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均呈增加趋势;各世代的繁殖期延长,平均产蚜量和最大产蚜量均增加;各世代的净增殖率(R0)增大,平均世代周期(T)延长,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均减小。因此,绿色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随着CO2浓度升高而下降,故推测未来大气CO2浓度的升高可能不利于豌豆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多异瓢虫忌避作用和拒食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农药对天敌昆虫的毒害作用,给化学杀虫剂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以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分别对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e)和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的亚致死剂量LC20,测定了3种杀虫剂对多异瓢虫忌避、拒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异瓢虫对吡虫啉和阿维菌素的LC20表现出一定的忌避作用,48h忌避率分别为43.60%和36.67%;而对高效氯氰菊酯忌避率为-23.97%,未表现出明显忌避的行为。3种杀虫剂的亚致死剂量均使多异瓢虫产生一定的拒食作用,其中,选择性拒食效果以吡虫啉最显著,12h和24h拒食率分别为22.08%和28.97%;非选择性拒食以高效氯氰菊酯最显著,12h和24h拒食率分别为24.73%和29.45%。因此,3种杀虫剂的亚致死剂量对多异瓢虫的取食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不同紫外(UV-B)辐射时间对2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usm)后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明确其对紫外胁迫的适生性。将2种不同体色的豌豆蚜成蚜经过40 W紫外辐射1,2,4,6,8,10 h后,单头饲养在甘农3号(G3)和甘农5号(G5)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上,最终获得各处理F2代豌豆蚜的发育历期、体重差及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短时间辐射下(1,2 h),在G3上红色型豌豆蚜F2代的生长发育显著加快,但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无显著变化,绿色型则均无显著变化,在G5上2种体色型豌豆蚜F2代均无显著变化;长时间辐射处理下(10 h),2种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均显著延缓,在同一苜蓿品种上,绿色型豌豆蚜延缓比例均大于红色型;紫外辐射对2种色型豌豆蚜F2代的生长发育延缓比例在G5上均大于G3上。紫外辐射对2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可遗传的,在G3上,短时间紫外辐射能够促进红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在G3和G5上,长时间紫外辐射均能抑制2种体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且绿色型比红色型敏感,表明紫外胁迫对豌豆蚜的影响与苜蓿品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杨巧燕  陈威  孙小玲  刘长仲 《草业科学》2016,33(7):1418-1425
为了明确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e)捕食功能的影响,为害虫综合防治中有效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研究采用胃毒和触杀两种受药方式,分析了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3种杀虫剂的亚致死剂量对多异瓢虫捕食量、捕食功能反应模型、捕食速率以及寻找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多异瓢虫捕食作用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吡虫啉。在杀虫剂亚致死剂量下,多异瓢虫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的结构没有变化,还是典型的Holling-Ⅱ型,但模型参数发生了改变。其中,瞬时攻击率下降6.01%~25.81%,处理猎物时间延长17.32%~71.82%,最大理论捕食量降低14.75%~41.80%。此外,捕食量、捕食速率和寻找效应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降低6.71%~37.36%、9.81%~29.45%和29.58%~7.85%。以上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多异瓢虫捕食功能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两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龟纹瓢虫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二者间的矛盾,掌握药剂对龟纹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利用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对龟纹瓢虫的LC_(25)和对豌豆蚜的LC_(25)分别处理2种昆虫,测定了2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龟纹瓢虫捕食豌豆蚜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龟纹瓢虫捕食功能反应模型没有发生变化,仍是典型的Holling-Ⅱ型,但模型的各项参数发生了改变。高效氯氰菊酯直接处理龟纹瓢虫,对其捕食能力抑制最强;龟纹瓢虫捕食吡虫啉处理后的豌豆蚜,对其捕食能力抑制最弱。龟纹瓢虫以2种方式受药后,瞬时攻击率a下降,最大为0.860 4,最小为0.782 3,相对于对照组(CK)下降5.21%~15.78%;处理猎物的时间T_h延长,最长为0.017 6 d,最短为0.013 7 d,相对于CK延长16.10%~49.15%;最大理论捕食量下降,最大为73.09头,最小为56.74头,相对于CK下降14.00%~33.24%;药剂处理18h后,捕食速率均显著(P0.05)低于同时间下的对照,18h时最大为1.67头/h,最小为1.56头/h,相对于同时间时的CK降低13.04%~18.84%,24 h后最大为1.66头/h,最小为1.46头/h,为同时间下CK的9.14%~20.00%。因此,不论龟纹瓢虫以何种方式受药,都不利于其捕食豌豆蚜。其中,高效氯氰菊酯直接作用于龟纹瓢虫时负面影响最大,但不改变其对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敌敌畏、乐果对不同龄期柞蚕幼虫的急性毒性,采用食下毒叶法喂食不同龄期的柞蚕幼虫,连续观察96 h,分时间段测定敌敌畏、乐果对柞蚕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通过熏蒸毒性试验,连续观察72 h,记录对不同龄期柞蚕幼虫的熏蒸毒性,利用SPSS软件,建立模型方程,计算出敌敌畏、乐果对不同龄期柞蚕幼虫的LC50及置信区间。结果显示,2种农药毒性相比,敌敌畏高于乐果。敌敌畏对5龄柞蚕幼虫的24 h LC50最高达到277.159 mg/L,对1龄柞蚕幼虫的96 h LC50最低为0.161 mg/L,对1、2龄柞蚕幼虫的毒性为剧毒,对其它龄期柞蚕幼虫的毒性为高毒;乐果对5龄柞蚕幼虫的24 h LC50最高达到391 858.000 mg/L,对1龄柞蚕幼虫的96 h LC50最低为0.652 mg/L,对1龄柞蚕幼虫的毒性为剧毒,对其它龄期柞蚕幼虫的毒性为中毒或低毒。敌敌畏对柞蚕幼虫的熏蒸毒性为高风险,乐果对柞蚕幼虫也有一定的熏蒸毒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关于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子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求豌豆蚜子代生长发育对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的响应特性。在人工气候条件下,将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成蚜经过3个光照强度(低5 722 lx,中11 778 lx和高17 389 lx)和3种光周期(10 h光/14 h暗、16 h光/8 h暗、22 h光/2 h暗),分别测定各处理下豌豆蚜子代的发育历期、体重差、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有翅蚜率和若蚜存活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在低光照强度下,光周期10 h光/14 h暗时,绿色比红色型若蚜存活率高,有翅蚜率高,相对日均增长率减小10.26%(P 0.05);光周期16 h光/8 h暗时,绿色比红色型相对日均增长率减小13.95%(P 0.05),且有翅蚜率高;光周期22 h光/2 h暗时,绿色比红色型发育历期延长0.53 d (P 0.05),且有翅蚜率高。在中光照强度下,光周期10 h光/14 h暗时,绿色比红色型发育历期延长0.30 d (P 0.05),且有翅蚜率高;光周期16 h光/8 h暗时,红色型若蚜存活率低于绿色,且相对日均增长率比绿色增大13.04%(P 0.05);光周期22 h光/2 h暗时,红色型若蚜存活率高于绿色,且有翅蚜率高。在高光照强度下,光周期10 h光/14 h暗时,红色型若蚜存活率高于绿色,且有翅蚜率低;光周期16 h光/8 h暗时,红色型若蚜存活率高于绿色,发育历期延长1.93 d (P 0.05),且有翅蚜率低;光周期22 h光/2 h暗时,红色型若蚜存活率高于绿色,且有翅蚜率高。故高光照强度(17 389 lx),两种色型豌豆蚜子代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发育历期显著延长,相对日均增长率明显减小,此环境不适合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且红色型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于2010年6-9月期间,采用LI-6400-09 Soil Chamber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6个不同放牧强度处理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除R1外,土壤含水量、根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枯落物等影响因子随着放牧强度增大而下降,而土壤温度却无统一的变化规律。2)试验期内,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呈双峰型;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变化为:R1>R0>R2>R3>R4>R5,R0和R1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除9月30日外,其余测试日下R0和R1的土壤呼吸速率均显著(P<0.05)高于R5。土壤呼吸速率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放牧效应加剧,以R4和R5最为强烈。3)放牧强度因素对土壤呼吸的作用随着放牧季节(日期)的变化而变化,且二者存在互作效应。控制时间的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根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枯落物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放牧强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较低的放牧强度(R1)对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影响因子无不利影响,而较高的放牧强度(R4和R5)显著影响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影响因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混播比例和刈割茬次对一年生禾豆混播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设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k.)100%(R1)、75%多花黑麦草+25%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R2)、50%多花黑麦草+50%箭筈豌豆(R3)、25%多花黑麦草+75%箭筈豌豆(R4)与100%箭筈豌豆(R5)5个处理,分别于2017年1月4日(H1)、3月14日(H2)、4月21日(H3)和5月19日(H4)4个时期刈割,并采集0~20 cm土壤样本,分析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是混播草地主要土壤细菌群落。禾豆混播比例对土壤alpha多样性无显著性影响,刈割茬次对土壤细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和物种丰富度指标(Chao 1指数)影响效果显著(P<0.05),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刈割茬次引起土壤细菌群落变化,影响了多花黑麦草和箭筈豌豆混播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云南红壤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亲本及其杂种后代的遗传变异,采用了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分别以‘德钦’苜蓿与‘Acrora’为父母亲本的正反杂交组合的亲本、F1代和F2代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德钦’苜蓿♀与‘Acrora’♂杂交的同工酶谱带有10条,F2代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60;‘德钦’苜蓿♂与‘Acrora’♀杂交的同工酶谱带有8条,F2代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50.以‘德钦’苜蓿为母本F2代之间的变异比以‘德钦’苜蓿为父本F2代之间的变异大.不同遗传背景对紫花苜蓿后代POD同工酶酶谱特征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为明晰不同留茬高度对油莎豆氮代谢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揭示氮代谢与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寻求适宜刈割高度。本研究以油莎豆为研究对象,比较6个不同留茬高度:留茬50 cm(R50)、留茬40 cm(R40)、留茬30 cm(R30)、留茬20 cm(R20)、留茬10 cm(R10)和未刈割(CK)下油莎豆株高、叶绿素含量以及氮代谢相关指标和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重度刈割(R10和R20)对植物的物质积累等有抑制作用,中度刈割(R30和R40)则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刈割后R10和R20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受到严重干扰,但R40处理(7,14和21 d)则促进叶绿素含量的增加。R30处理硝酸还原酶活性(7,14,21和28 d)、谷氨酸合成酶活性(5个时期)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7,21和28 d)均高于其他处理;R40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21和28 d)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1和14 d)均高于其他处理。适宜的刈割高度不仅能利于地上部分再生,通过“源-库”关系的调节,同时还会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R30和R40处理的块茎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2366.09和11506.62 kg·hm-2,R40处理的千粒重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597.53 g和27.85%,R30处理的总粒数、单穴粒数、粗蛋白和总糖含量分别为2699 万粒·hm-2、169粒·穴-1、8.01%和18.78%,均最高。相关性分析可知,刈割后5个时期油莎豆叶片中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均与油莎豆地下块茎产量、块茎中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刈割R30和R40处理较其他处理可以促进油莎豆叶片氮代谢,有利于地下块茎产量和品质改善,故留茬30~40 cm为相对适宜的留茬高度范围。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青海省本地燕麦推广品种‘青燕1号’种子田的适宜播量、行距及播种方式,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设4个播量水平和5个行距水平(含1个人工撒播),研究不同播量和行距对种子及秸秆产量的影响,完善该品种在实际生产中的栽培技术,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结果显示,不同播量和行距处理下燕麦种子和秸秆产量差异显著(P<0.05),种子产量以播量S3 (225 kg·hm-2)行距R2 (20 cm)最高,秸秆产量以播量S4(270 kg·hm-2)行距R1(15 cm)最佳,分别达7937.30和11872.60 kg·hm-2。不同播种方式对种子产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撒播下种子产量随播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播量S3(225 kg·hm-2)水平最佳,较最低产量的处理高1.51倍;与撒播相比,条播种植增产效应明显,最高种子产量(S3R2)显著(P<0.05)高于撒播最高产量(S3R0)。从各产量性状与种子产量相关性分析来看,主穗小穗数、主穗小花数、花序长、叶面积、有效分蘖数、小穗粒数、单序籽粒数、单序籽粒重及千粒重与产量相关性显著(P<0.05),而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关系模型发现,主穗小穗数、千粒重、单序籽粒重对种子产量增益作用明显,三者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均处较高水平,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通过适当的调整栽培措施,增加主穗小穗数、千粒重和单序籽粒重从而提高燕麦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宁夏引黄灌区紫花苜蓿优质高效生产的最佳播种量和行距配置,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播种量(S_(1):13.5 kg·hm^(-2),S_(2):18.0 kg·hm^(-2),S_(3):22.5 kg·hm^(-2))和行距配置(R_(1):15 cm等行距,R_(2):20 cm等行距,R_(3):两窄一宽15 cm+15 cm+20 cm,R_(4):一窄一宽15 cm+20 cm)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3年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和行距对紫花苜蓿分枝数、叶茎比、干草产量、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分枝数、叶茎比、干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随播种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干草产量(18.41 t·hm^(-2))、粗蛋白含量(21.00%)在播种量为18.0 kg·hm^(-2)和行距为15 cm+15 cm+20 cm时最高。中性洗涤纤维(36.50%)和酸性洗涤纤维(26.59%)含量在行距为20 cm时最低。相对饲喂价值(171.98)在播种量为18.0kg·hm^(-2)和行距为20 cm时最高。3年各项指标数据取其平均值,经主成分分析(PCA)可知,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叶茎比、分枝数和中性洗涤纤维贡献率较大,株高和酸性洗涤纤维贡献率较小。播种量为18.0 kg·hm^(-2)和行距为15cm+15 cm+20 cm时有利于提高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是该地区紫花苜蓿草地最佳播种量和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