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畜牧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密度的增大,热应激给蛋鸡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突出。热应激发生时,对蛋鸡最直接的侵害可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增数、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下降,重则产蛋停止,导致热痉挛和热衰竭而死亡,死亡率最高可达30%。研究抗蛋鸡热应激,可有效保障暑热条件  相似文献   

2.
应激康颗粒抗蛋鸡热应激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应激发生时,对蛋鸡最直接的侵害表现为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呼吸增数、产蛋性能和蛋壳品质下降,重则产蛋停止、出现热痉挛或热衰竭而死亡,死亡率最高可达30%,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试验旨在研究将中草药用提纯等新工艺制成颗粒剂,通过在饮水中添加,探索其抗蛋鸡热应激的效果,结果表明:应激康颗粒能保证暑热条件下试验鸡采食、粪便正常,产蛋率和蛋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尤其以试验Ⅱ组效果最明显.能显著增加经济效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蛋鸡理想的环境温度是15℃~25℃,在此温度范围内生产性能最佳.环境温度超过30℃时,鸡就必须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散发体热,随之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粪便变稀,产蛋减少,且蛋变小壳变薄,破蛋增多.高温能够引起鸡的热应激,导致蛋鸡增重和产蛋等生产性能严重下降,甚至引起蛋鸡死亡.如何克服高温带来的困扰,减少鸡的热应激,保证蛋鸡生产正常进行,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是养鸡生产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蛋鸡理想的环境温度是15℃~25℃,在此温度范围内生产性能最佳。环境温度超过30℃时,鸡就必须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散发体热,随之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粪便变稀,产蛋减少,且蛋变小壳变薄,破蛋增多。高温能够引起鸡的热应激,导致蛋鸡增重和产蛋等生产性能严重下降,甚至引起蛋鸡死亡。如何克服高温带来的困扰,减少鸡的热应激,保证蛋鸡生产正常进行,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是养鸡生产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鸡的热应激也叫鸡的中暑症,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鸡体内温度急剧升高而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机能紊乱的一种过热症。蛋鸡最适宜的产蛋温度为18~22℃,在此温度范围内蛋鸡的各项生理代谢正常,饲料利用率最高,产蛋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蛋鸡产蛋期间的产蛋率和产蛋质量直接关系着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如果蛋鸡经常产软壳蛋和破壳蛋,就会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损失,如何改善这种状况是众多蛋鸡养殖户较为关心的问题。良好的蛋鸡饲养管理以及饲料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蛋鸡产软壳蛋和破壳蛋的数量。本文主要对蛋鸡养殖管理技术,例如光照时间的管理以及蛋鸡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了介绍,旨在为提高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在影响蛋鸡产蛋性能的诸多环境因素中,高温的影响尤甚。夏季高温期间,产蛋鸡处于慢性热应激状态,体内代谢过程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导致产蛋量下降、蛋重减轻和蛋壳变薄。过高温度还会造成急性热应  相似文献   

8.
蛋鸡热应激是指外界气温过高而引发的蛋鸡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种不良反应,轻则影响生长和产蛋,严重时则可导致中暑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夏季高温天气,会导致蛋鸡机体热衰竭。营养代谢障碍,酸碱平衡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组织细胞损伤,产蛋性能(产蛋量、蛋品质)下降、死淘汰增高,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发生原因蛋鸡生产的最适温度18~23℃。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蛋鸡生长性能最好,饲料转化率最高。超过此温度范围,蛋鸡热平衡状态被破坏,对生产和存活都  相似文献   

10.
热应激对产蛋鸡的影响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生理变化、临床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热应激对产蛋鸡的影响;详细叙述了高温季节对产蛋鸡群热应激的综合防治措施;列举了17种可以缓解热应激的药物,并给出了各种药物的给药方式与添加剂量,为集约化蛋鸡养殖户及相关兽医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复方蒲公英注射液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复方蒲公英注射液解热镇痛抗炎效果。解热试验取健康家兔10只,随机分为2组,每只兔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2%水溶液30 mg/kg,待体温升高超过1℃,分别按0.5 mL/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给药后30、60、90、120 min分别测量直肠温度;镇痛试验取昆明系小白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0.05mL)、阿司匹林组(4%阿司匹林溶液0.05 mL)、复方蒲公英注射液低(0.05 mL)、中(0.1 mL)、高剂量组(0.2 mL)。连续经口给药3 d,于末次给药30 min后,每只小白鼠腹腔注射0.6%冰醋酸(0.1 mL/10 g),记录注射致痛剂后20 min内各鼠的扭体次数;抗炎试验取昆明系小白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0.05 mL/10 g)、双黄连组(0.05 mL/10 g)、复方蒲公英低(0.05 mL/10 g)、中(0.1 mL/10 g)、高(0.2 mL/10 g)剂量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5 d,在第5天注射后12 h,在小鼠右耳两侧均匀涂以二甲苯0.05 mL,左耳作为对照,2 h后处死,用直径0.5 cm打孔器取其左右耳片,称重,评价药物对二甲苯刺激耳廓的抗炎效果。结果提示,复方蒲公英注射液具有较好的解热抗炎作用,而无明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s of three representative disinfectants, chlorine (sodium hypochlorite), iodine (potassium tetraglicine triiodide), and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 (didec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on several exotic disease viruses were examined. The viruses used were four enveloped viruses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equine viral arteritis virus, and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and two non-enveloped viruses (swine vesicular disease virus (SVDV) and African horse sickness virus (AHSV)). Chlorine was effective against all viruses except SVDV at concentrations of 0.03% to 0.0075%, and a dose response was observed. Iodine was very effective against all viruses at concentrations of 0.015% to 0.0075%, but a dose response was not observed.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 was very effective in low concentration of 0.003% against four enveloped viruses and AHSV, but it was only effective against SVDV with 0.05% NaOH.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revealed the probable mechanism of each disinfectant. Chlorine caused complete degeneration of the viral particles and also destroyed the nucleic acid of the viruses. Iodine destroyed mainly the inner components including nucleic acid of the viruse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 induced detachment of the envelope of the enveloped viruses and formation of micelle in non-enveloped viruses. 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 chlorine and iodine disinfectants were quite effective against most of the viruses used at adequately high concentration. The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of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 was the lowest among the disinfectants examined.  相似文献   

13.
选取大豆组织蛋白、苜蓿粒、变性淀粉三因素进行响应曲面(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添加量对苜蓿粒灌肠出品率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并优化了添加量。结果显示,产品的出品率为97%~121%;灌肠的黏着性受苜蓿粒和大豆组织蛋白的影响(P<0.05),大豆组织蛋白和变性淀粉的二次模型形式对黏着性产生影响 (P<0.01);苜蓿粒和变性淀粉都与大豆组织蛋白交互作用于灌肠的黏着性 (P<0.01);灌肠的凝聚性受大豆组织蛋白的影响(P<0.05);优化后的最佳添加量为苜蓿粒8%、大豆组织蛋白3%、淀粉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复方玉柴注射液的解热、抗菌抗炎作用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观察药物的解热作用;采用二倍稀释法检测药物的抗菌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单核巨核细胞吞噬试验、碳廓清试验和相关指标的测定观察药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复方玉柴注射液可抑制家兔体温升高,对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有抑制作用,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DNCB引起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提高小鼠的脏器指数。结论:复方玉柴注射液有良好的解热、抗菌抗炎作用,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活性酵母培养物、复合酶制剂、复合益生菌三种添加剂对10种非常规饲料(柠条、构树叶、油菜杆、猕猴桃叶、马铃薯秧、红薯秧、白菜秧、白萝卜、白萝卜秧)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能力、瘤胃发酵参数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秦川牛肉用新品系(简称“秦川肉牛”),采用尼龙袋法测定10种饲料的DM、CP、NDF、ADF瘤胃降解规律。分别为设立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活性酵母培养物1.5 g/kg精料)、试验Ⅱ组(基础日粮+复合酶制剂1 g/kg精料)、试验Ⅲ组(基础日粮+复合益生菌制剂2 g/kg精料)四组(即四个阶段)。饲喂期22 d,每个试验组之间过渡期10 d,于每个试验饲喂阶段的第15 d进行尼龙袋试验,20 d-22 d连续3d进行瘤胃液采样、颈静脉采血,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添加适量活性酵母培养物可以显著提高构树叶DM与CP、柠条的DM、马铃薯秧和红薯秧NDF,柠条和白萝卜ADF的ED值(P<0.05);添加适量的复合酶制剂可以显著提高柠条DM、ADF,构树叶CP、DM、NDF和红薯秧CP、NDF的ED值(P<0.05);2)活性酵母培养物、复合酶制剂、复合益生菌制剂均有显著提高瘤胃pH值、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的作用(P<0.05);3)活性酵母培养物、复合酶制剂、复合益生菌制剂均显著提高提高机体总蛋白TP值(P<0.05),但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肌酐CREA、尿素氮UREA、血尿酸UA、葡萄糖GLU、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U/L)没有明显影响(P>0.05)。本试验所使用的三种添加剂均能提高秦川肉牛瘤胃发酵能力、免疫力且对机体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本研究为在肉牛饲粮中使用添加剂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复方"克清甲"软膏剂的处方,制得稳定的水包油(O/W)型软膏剂,以软膏的稳定性为指标,对处方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混合乳化剂及油相用量进行筛选。优选后的制剂处方HLB值为10.5,吐温80、单硬脂酸甘油酯的用量分别为6%、4%,白凡士林、十八醇的用量分别为8%、7%。该处方条件下制得的复方"克清甲"软膏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肝脏病是养鸡中比较重要的疾病,业界都在寻找治疗这一病症的方法。本根据中兽医理论和多年的研究,探讨肝复康对鸡肝脏病的作用,对鸡进行利胆、抗炎、镇痛、止血、解热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肝复康对鸡有抗炎及利胆作用,肝复康组明显优于空白对照,但不如阳性对照组;有明显的镇病作用及缩短凝血时间作用;其解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饲料工业》2019,(20):17-21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微生态制剂对中华鳖幼鳖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45.54±10.65)g的中华鳖幼鳖,对照组只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Ⅰ、Ⅱ、Ⅲ组)分别投喂含1.5、3、6 g/kg微生态制剂的基础饲料,试验60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幼鳖的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饵料系数低于对照组,其中Ⅱ组最为显著;各试验组的脂肪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Ⅱ组三种酶活性最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提高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P>0.05),显著提高甘油三酯含量(P<0.05),降低了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尿素氮的含量(P<0.05);溶菌酶、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差异不显著(P<0.05),而Ⅱ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高于其他组(P<0.05)。由此得出,适量添加微生态制剂能促进中华鳖幼鳖的消化酶活性,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促进幼鳖生长和发育,最适添加量为3 g/kg。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瘘管的绵羊,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中添加Tween80、纤维素酶及其复合处理对绵羊日粮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绵羊日粮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消失率均有提高;各处理组对绵羊采食量和日粮ADF的消化率没有影响,对DM、NDF、CP的消化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探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复合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将150只AA白羽肉仔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对照组、抗生素组、复合微生态制剂Ⅰ组、复合微生态制剂Ⅱ组、复合微生态制剂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的肉鸡饲用金霉素,复合微生态制剂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2%的复合微生态制剂,测定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大肠杆菌数、沙门氏菌数、双歧杆菌数、乳酸杆菌数、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IgG含量、IgA含量、IgM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复合微生态制剂Ⅱ组、Ⅲ组可显著增加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乳酸杆菌数、双歧杆菌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IgA含量和IgG含量(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数(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复合微生态制剂Ⅱ组、Ⅲ组可显著增加乳酸杆菌数、双歧杆菌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IgA含量和IgG含量(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数(P<0.05)。表明肉仔鸡饲料中添加0.1%、0.2%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改善提高肉仔鸡的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其在改善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效果显著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