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丰城县人民政府于9月21~23日在县城召开茶叶工作会议。会议中心內容:1、总结全县茶叶生产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2、研究建立健全茶叶生产责任制;3、部署安排今冬明春茶园管理工作。参加会议人员有产茶公社的各级领导等共174人。会议总结了我县近几年来茶叶生产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根据茶叶生产情况,提出今后几年要以党的十二大精神为指针,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巩固提高为重点,加强领导,改进管理,争取在1985年全县茶叶总产翻一番,为开创茶叶生产新局面而努力奋斗。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茶叶生产必须建立和健全责任制。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茶叶生产搞上去。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大势所趋,人心  相似文献   

2.
我县当前茶叶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程修江(江西省修水县农业局332400)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重视及茶厂(场)干群的积极努力下,我县茶园面积基本稳定,茶叶产量略有增加,19’94年与1993年相比,我县茶园面积下降9.OQ%,茶叶产量增加0...  相似文献   

3.
<正> 蚕桑是武进县农村的传统副业之一。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县桑田逐年恢复,茧产逐年增加。特别是(81年)冬天,我县认真贯彻中央“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针,调整农业内部经济结构,发展了新桑28196亩,今年83年我县产茧28623担,比去年增46%。创建国以来最高水平。我们认为蚕桑生产能较快的发展,落实好蚕桑生产责任制是关键一着。现将我县对蚕桑生产责任制落实的情况及目前完善的内容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如何做好村、队两级的蚕桑服务工作,是当前蚕桑生产中需要研究的新问题。本文就我县84年村、队级蚕桑服务的得与失,进行一点探讨。我县蚕桑生产分新、老两个区。东北部为新区,共10个乡,产茧量仅占全县的3.9%,绝大多数的形式由副业队经营,村里很少有技术员。西南部老区,共13个乡,是我县蚕茧的主要产区,村、队级的蚕桑服务形式较  相似文献   

5.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茶叶也是一种商品,也受价值规律的制约,顺应这个规律,茶叶生产就兴旺发达,否则就必然遭受挫折。因此,正确运用价值规律,对于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省由于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茶叶产量不断上升。全省茶叶总产现已突破  相似文献   

6.
高安县茶叶生产,在县委积极领导下,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实行茶叶生产责任制以后,调动了广大干群的主观能动性,茶园管理质量大大提高。全县几个主要产茶场,八三年经济效益都获得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7.
我县茶叶生产,自从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茶叶质量不断上升。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制茶工艺水平,我县于五月八日至九日,召开全县名茶质量评比会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年,我县开辟了蚕桑生产的新项目,至今年,桑园面积已发展到2200多亩,蚕种发放数达120余张。为了加速我县蚕桑生产的基础建设,今冬明春,县计划发展新桑园3800亩,总面积达到6000亩,其范围扩大到八个公社(镇),38个大队。由于普遍缺乏经验,技术基础薄弱,去年以来,管桑养蚕的责任制一直未得到落实和稳定,仍停留在各级督促、集中辅导下进行生产。随着各项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稳定,蚕桑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已刻不容缓。据调查,各地打算以下述几种形式承包: 1、专业承包。采取专人专职管桑、养  相似文献   

9.
7月 31日 ,县委常委、农工部部长李奇栋主持召开了修水县茶叶产业化建设研讨会。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晨峰 ,县委副书记胡卫东 ,县政协副主席徐树森及县委农工部、茶科所、农业局、林业局、水保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宁红集团、神茶集团、三都垦殖场、大椿乡、上杭乡、白岭镇等单位主要负责人 ,部分产茶大户共 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上就我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并就我县茶叶产业化建设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建议修水县召开茶叶产业化建设研讨会@张修林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完善,我县在发展养蚕生产过程中,涌现出一批重点户。这些  相似文献   

11.
对遂川县茶叶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对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当前 ,我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5 1万亩 ,产量 6 5 0t ,产值 4 980万元 ,全县 2 3个乡镇都有茶叶种植 ,其中汤湖、高坪、戴家埔、大坑等11个乡镇为重点产茶乡 ,涉茶农户达到 180 0 0多户 ,全县现有乡办、部门办较大型茶场 (厂 ) 11个 ,其中狗牯脑茶厂每年的销售额在 2 5 0万元左右 ,利税4 0万元以上 ,已经成为我县茶叶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2.
缙云县扁形名茶生产发展迅速 ,据资料统计2 0 0 0年名茶已达产量 2 4 0t,是我县茶叶总产量的85 % ,我县每个乡镇村均生产扁形名茶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差异 ,再加上我县绝大部分扁形名茶是手工炒制 ,以及制茶人员技术水平的不同 ,鲜叶采摘标准的差异等等 ,导致我县生产的扁形名茶在外形、色泽等品质上存在一定差异 ,特别是近年来我县扁形名茶在全国各销区享有一定知名度及声誉而好销的情况下 ,名茶的含水量也开始超标 ,导致我县名茶内质香气下降、易变色等质量问题。按以往名茶生产传统认为 ,名茶是不再进行精制再加工的 ,否则会影响扁形…  相似文献   

13.
开拓婺源茶叶生产的几点浅见王华康(江西省婺源县茶业局333200)茶叶是婺源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外贸出口的拳头产品。我县又是出口眉茶的金三角地带,早已被省列为绿茶出口基地县。茶叶生产无论在农业还是在商品量、财政收入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活跃山区经...  相似文献   

14.
修水县是传统名茶———宁红功夫茶的源产地和主产区 ,2 0 0 1年 5月列为全国首批 2 0个创建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据统计 ,2 0 0 1年全县茶园面积 2 2 2 8 2公顷 ,茶叶产量 1187t。为确保创建无公害茶基地县工作顺利进行 ,如期通过国家农业部审核验收 ,使我县茶叶优势真正得到发挥 ,必须采取相应措施。1 进一步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我县自然条件优越 ,适宜发展茶叶 ,且产茶历史悠久 ,农民有种茶的传统习惯和经验 ,茶业是我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过几代人努力创造出来“宁红”名牌。而今我县已列入国家…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我县大面积栽培茶树始于一九七五年,先后建园近万亩。茶园多处于红壤丘陵山地,其土质粘重、肥力低。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茶叶生产没有足够的认识,加之前几年市场上茶叶滞销,影响了茶农生产的积极性,大部分茶园荒芜废弃,到去年底统计,实有茶园面积约4000亩,其中采摘面积2364亩。至今,我县茶树只有十余年的栽培和生产历史,按茶树生物学特性,目前正值青壮丰产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摸索我县蚕桑生产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实践的效果,我们在83年冬结合全面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调查的同时,选择不同类型,在东山、金庭、渡村、横泾、金山、胥口、光福、藏书、镇湖等9个乡91户进行了蚕桑生产在家庭规模经济中地位的调查座谈,现将调查情况分类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尽快把我县茶叶生产搞上去,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增加集体积累,为实现大寨县多做贡献。宁都县农业局和商业局于七七年十一月二日至四日,联合召开了全县茶叶生产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重点社队、茶(林)场负责人和茶叶技术人员、县水保所、国营  相似文献   

18.
一、近年来,我县桑园有了一定的发展,去冬今春栽桑一千三百万株,面积八千余亩,加上原有总面积超过一万一千亩。从发展的趋势看,七十年代搞了几十、上百亩的连片桑园,抓了基地建设。八○年以后,小块连片的也发展了一些,也有四旁植桑的。目前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完善和落实,一家一户的桑园正在蓬勃发展。总的是趋向成片矮化栽植,此方式是否适应当前生产需要,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金溪县农业局和县茶果公司于四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在县城联合召开了茶叶生产及茶叶品质鉴评座谈会,参加会议有重点茶场负责人和技术人贝共2 6人,会议由农业局何海祥局长主持,县政府吴作贤付县长作了“努力改进成茶品质,开创茶叶生产新局面”的报告。会上贯彻了全省低产茶园改造和提高茶叶品质座谈会的精神,研讨了我县低改试点工作。并队全县重点茶场选送1 7个茶样进行了质量鉴评,优胜者由县人民政府颁发了奖状和奖品。  相似文献   

20.
我县是全省茶叶基地县之一,自然条件较优越,发展茶叶有一定优势。近几年全县茶叶产量逐年加番,一九八二年产茶2100担,比上年820担增长2.5倍,按2332亩采摘茶园计算,平均亩产干茶达90斤;今年茶叶总产值可达6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12万元,茶叶生产已成为我县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全县有茶园10107亩,其中:社办茶场23个,面积8642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86%;去冬今春发展大队办茶场24个,面积1240亩,新增19个生产队种茶,面积仅225亩。在23个社办茶场中,除灰埠公社茶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