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我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解放前后,蚕农善于培育乔木桑,实行粮桑间作。七十年代,随着坝区条田建设,大力推广田埂栽桑,从而蚕桑生产布局转移到田坝地区,对我县蚕桑生产又有较大的发展,1979年产茧76.9吨;随着大田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调整、农业以户经营,坝区蚕桑生产急剧下降,蚕桑布局向丘陵山地逐步转移。现在布局调整基本就绪,蚕桑  相似文献   

2.
<正> 蚕桑生产是我县开发农业的骨干项目,是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近几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我县大安乡的蚕桑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87年全乡桑树达到174.4万株,其中良桑80.8万株,占47.1%,发种3141盒,产茧98,934公斤。同1981年相比,产茧翻了一番。但由于长期以来,科学养蚕水平低,蚕茧总产、单产基本形成了春  相似文献   

3.
今年初,县委县府工作会议已明文提出,蚕桑生产是振兴我县农村经济的第四根支柱产业。我县蚕桑生产1990年发种79459张,产茧1985875公斤,蚕农收入茧款1820万元。这样的发展速度,与江津的地理、气候、劳动力、社会经济等资源很不相称。因此,县委、县府要求,到1995年,发种16万张,产茧8万担,2000年,发种25万张,产茧  相似文献   

4.
<正> 栽桑养蚕在我县具有悠久的历史,蚕桑生产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大多数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和我县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现全县有桑树1.07亿株,全年养蚕12万张,产茧250万公斤,蚕农茧款收入最高年达2000多万元,年出口创汇74万元,蚕桑生产在我县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 蚕桑生产在我县农村经济建设中是一项骨干产业,1991年蚕茧收入475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3%,在改变我县贫困面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县2400绪的缫丝厂于1992年春建成投产,原料茧生产更显得重要和紧迫。今后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努力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这对促进我县缫丝工业发展,扩大出口创汇,振兴经济,富民富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战略问题谈点看法。一、蚕桑生产现状我县从1981年开始把蚕桑生产作为发展多种经营的突破口,坚持长抓不懈,到199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2万亩,产茧398  相似文献   

6.
徐向宏 《蚕学通讯》2000,20(3):29-31,43
威坪镇横双片现有14个村,6642个人口,耕地面积233.32公顷,是我县的重点产茧区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贯彻农村经济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蚕桑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1978年只有桑园9.773公顷,产茧3.8吨。八十年代持续发展到桑园53.33公顷左右,年产茧36.9吨,增幅达10倍左右。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注重茧质的提高。但因当时的形势和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八十年代末经过“蚕茧大战”后,茧质有所下降。进入九十年代后,不再盲目追求量的扩张,因此蚕桑生产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栽桑养蚕是我县的一项传统性副业生产。建国后,我县蚕桑生产有很大发展。1958年全县产蚕茧20020公斤。1985年全县桑园面积曾达16734亩,1984年养蚕703张,产茧24680公斤,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栽桑养蚕已成为我县群众的扎根副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县蚕桑生产不断发展,出现了不少养蚕重点户专业户,接着是蚕桑专业村也不断涌现和发展,从84年十个增加到85年七十个增长6倍。蚕桑专业村大大推动了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从84年产茧只有3909担增加到85年10167担增长1.60倍。全县85年70个蚕桑专业村桑地面积达3680.5亩,占全县桑地面积38%,其中产茧50担以上的蚕桑专业村有32个,桑地面积2484亩,饲养量9848张占全县养种量49%,养蚕总收入1084034  相似文献   

9.
(一) 我县种桑养蚕有较长的历史。解放前,合江、那务、林尘等地的农民就利用地界种桑,农民养蚕生产的蚕茧只是作加工丝被或织造士丝布。解放后,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对蚕桑生产的领导,我县的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到1985年,全县的种桑面积达2.8万亩,产茧4.15万担,这一年,全县农民养蚕收入茧款840多万元,地方财政从缫丝工业获税利100多万元。尔后两年,由于桑青枯病的严重危害和蚕茧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县的蚕桑生产出现滑坡,到1987年我县桑园面积仅剩下0.87万亩,产茧1.45万担,只有1985年产茧量的34.93%。从1985年  相似文献   

10.
林天秀 《四川蚕业》2005,33(2):43-46
蚕桑生产作为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过较大贡献,在历史最高水平的1995年,全县有桑树5000多万株,全年养蚕6万多张,产茧3万多担(1担=50kg,下同),农民茧款总收人1400多万元。但近年来我县蚕桑生产急剧萎缩,到2004年底全县仅有桑树400多万株,年养蚕1万多张,产茧7000多担。为探讨我县蚕桑生产急剧萎缩的原因及今后应采取的对策,笔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我县的蚕茧商品生产,继1983年增产丰收的基础上,1984年又有较大幅度的增产.蚕桑生产发展迅速,83年全县桑园5987.8亩,产茧9079担,84年桑园面积发展到6870.6亩,养蚕35870张,产茧13930担.比83年增长53.4%,实现了产茧超万担,并且涌现了许多高产典型,全县蚕桑收入超千元的有41户,收入万元的有4个村.蚕桑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发展了农村经济,我们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种桑养蚕生产责任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县由原来集体种桑养蚕的80多个单位,已有90%以上改变为养蚕户桑蚕一条龙承包,推动了蚕桑生产迅速的发展。全县今春共养蚕813张,产茧72759.3斤,比去年同期55341斤,增长31.49%,同时出现了不少高产典型户和蚕桑专业组。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县是绍兴市产茧重点县之一,现有桑园49900亩(集体桑园34752亩,其余为户种桑园),集体桑园都实行了不同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桑园分得散,养蚕户数多,肥培管理不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组织好病虫防治工作,是促进蚕桑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据调查,目前我县桑病虫防治的组织形  相似文献   

14.
<正> 南屏公社葛桥四队是我县蚕桑生产先进单位之一,76年以来一直稳产高产。这个队共有桑园15.5亩,81年养蚕69张,产茧5106斤,亩产茧329.4斤,亩产值713.29元,张产茧74斤,春蚕张产茧92.9斤。见表1  相似文献   

15.
周学珍 《蚕学通讯》2003,23(4):58-60
1 我县蚕业现状我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 ,这一古老而传统的产业为我县城乡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初步统计 ,自 1 983年组建县丝绸公司至今 ,全县累计养蚕 83.74万张 ,收茧1 6 2 7.89万kg ,蚕农收入茧款 1 3587.89万元。 1 995年是 2 0世纪蚕桑生产发展的鼎盛时期 ,养蚕 7.6 6万张 ,产茧 1 4 5万kg ,农民茧款收入 1 336万元。但近年来 ,我县蚕桑生产逐渐萎缩 ,2 0 0 2年发种 2 .3万张 ,产茧 6 0万kg ,蚕农茧款收入 6 0 0万元 ,分别是最高年景的 30 %、4 1 .3%、4 5% ,蚕业的发展步入困境。1 .1 产业模式落后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 ,说明…  相似文献   

16.
龙游县地处金衢盆地中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7.3℃,无霜期长达261.5天,土地资源丰富,非常适宜栽桑养蚕。然而近几年来,我县桑园却逐年减少,现仅有6540余亩,产茧能力三年来徘徊在440吨左右,与县七五规划相距甚远。一、阻碍蚕桑生产发展的原因 1.分散、零星和不讲究立地条件盲目建立桑园,是导致我县蚕桑生产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我县有11个乡镇,耕地40多万亩,总人口58万多人.1981年蚕桑生产分布在四个乡镇,桑园242亩,产茧不足50吨.1985年蚕桑生产已遍及全县11个乡镇,桑园扩大到3219亩,养蚕农户2927户,全年养蚕11651张,总产茧2344吨.总产值991441元.我县蚕桑生产发展之所以比较快,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并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8.
<正> 石洞村是我县蚕桑基地村之一,蚕桑生产始于1991年,八年来经受了市场大起大落的考验,始终保持稳定持续发展的势头,特别是1996年在茧价下跌,其他农副产品比价偏高,全县茧量减产40%的情况下,唯有该村增产了15%,受到地、县政府的表彰奖励。1997年发种500张,产茧280担,1998年发种550张,产茧308担,单产仍保持在28公  相似文献   

19.
一、蚕桑生产的概况近几年来,我县的蚕桑生产发展较快。一九七九年全县种桑六百五十亩,产茧七百八十担,到一九八四年,全县有十七个区一百五十五个乡一万一千八百六十六户种桑养蚕,共种桑一万三千五百亩,饲养蚕种六万五千张,产茧二万八千二百四十九担,比一九八三年桑地面积扩大三千六百七十九亩,蚕茧增加一万四千九百六十四担;而比一九七九年桑地面积扩大一万二千八百五十亩,蚕茧增加二万七千四百六十九担。一九八五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县是建国后新发展的蚕区,1949年仅产茧160担,没有成片桑园,1971年突破万担,1982年超过5万担,今年桑园面积近10万亩,预计蚕茧产量可达到10万担左右。在发展蚕桑生产的过程中,特别是近三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感到重视基地建设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县有30个乡镇,虽然大多数地方都有蚕桑生产,但是生产水平出入很大,说明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