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宜春市农业良种研究所种猪场引进的法系和美系大约克后备母猪进行繁殖性能研究,明确了法系和美系大约克母猪在江西省宜春市乃至赣西片区的繁殖性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发情配种表现上,法系大约克母猪与美系大约克母猪的平均初情期、平均初配日龄和断奶至配种间隔差异不大。在产仔性能表现上,法系大约克母猪2胎内的产仔性能均比美系大约克母猪2胎内的产仔性能更高,窝产总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平均高出2.1、2.2头。说明在宜春市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下饲养的法系大约克母猪的繁殖性能比美系大约克母猪好。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6,(1)
为研究高产法系大约克妊娠母猪临产背膘厚与死胎率、健仔率和产程的关系,试验随机选用550头、妊娠112 d的健康法系纯种大约克经产母猪(2~7胎),用美国运高RENCO.12 Leanmeater背膘测定仪活体测定背膘厚,并结合胎均总产仔数、健仔数、死胎数和产程数据,分析胎均总产仔数一定的情况下,临产背膘厚与产程、健仔率和死胎率等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各组数据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但总产仔数在10~19头、临产背膘厚在15~22 mm范围内,随着背膘厚的增加,产程有缩短的趋势(总产仔数在16~17头、背膘厚在17~18 mm时的产程除外);总产仔数在12~19头、临产背膘厚在15~22 mm范围内,随着背膘厚的增加,死胎率有降低的趋势。结果提示,高产法系大约克母猪适当的临产背膘厚有利于降低死胎率和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终测背膘厚与母猪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指导猪场选育和提高猪场母猪繁殖性能,试验以新法系大白母猪为研究对象,收集母猪终测背膘厚和繁殖性状的相关数据,分析终测背膘厚与母猪繁殖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并研究终测背膘厚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测背膘厚与初产母猪各繁殖性能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与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窝重存在显著相关(P0.05),随着背膘厚的增加,产活仔数、产健仔数、窝重呈增加的趋势。说明终测背膘厚与经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存在显著相关,终测背膘厚为10.5~15.1 mm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母猪的优秀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4.
丹系大白母猪初配日龄和背膘厚对第1胎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后备母猪初配日龄和配种时体况与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本试验测定1 056头丹系大白母猪的初配日龄以及不同阶段背膘厚,同时收集相关繁殖性能数据按配种时背膘厚(14、14、15、16、17、17mm)、妊娠109d背膘厚(14~16、17~19、20~22mm)与初配日龄(210、210~239、240~269、270~299、≧300d)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表明:丹系大白后备母猪初配背膘厚在17mm时,产活仔数达14.77头,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妊娠109 d背膘厚与哺乳期背膘损失为显著相关,妊娠109 d背膘越厚,哺乳期背膘损失越大;初配日龄在240~269 d的后备母猪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显著高于初配日龄小于240 d的后备母猪(P0.05),且高于初配日龄大于269 d的后备母猪(P0.05)。综上可知,为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丹系大白母猪初配背膘厚调整至17 mm,初配日龄控制在240~269 d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母猪繁殖性能是衡量养猪生产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根本手段。本试验通过研究法系大白母猪配种时背膘厚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之间的关系,确定法系大白母猪配种时的最佳膘情.结果表明.法系大白母猪配种时背膘厚18~22mm对繁殖性能有积极影响.过肥和过瘦对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妊娠不同阶段母猪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不同阶段母猪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的影响。对正常妊娠的经产长大二元杂种母猪551头进行背膘测定,对不同妊娠阶段的母猪以不同标准按背膘厚度进行分组。结果表明:1)妊娠前期母猪体况显著影响产总仔数与产活仔数(P0.05),此阶段背膘厚为17~19 mm的母猪产总仔数与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14~16 mm背膘厚的母猪(P0.05),但与背膘厚14 mm和大于19 mm的母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妊娠中期母猪体况显著影响产活仔数与健仔数(P0.05),此阶段背膘厚为15~19 mm的母猪产活仔数与健仔数显著高于背膘厚15 mm的母猪(P0.05),较背膘厚19 mm的母猪产活仔数与健仔数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3)妊娠后期母猪体况显著影响产活仔数与健仔数(P0.05),背膘厚为17~21 mm的母猪产活仔数与健仔数显著高于背膘厚17 mm的母猪(P0.05),但与背膘厚21 mm的母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分娩时母猪体况显著影响产总仔数与健仔数(P0.05),背膘厚17 mm组与背膘厚17~21 mm组母猪产总仔数显著高于背膘厚21 mm的母猪(P0.05),背膘厚17~21 mm组母猪产健仔数较背膘厚21 mm组高1.06头,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母猪在妊娠不同阶段的体况对产仔性能的影响不完全一致,在不同阶段按不同标准对母猪体况进行评判以调节饲喂水平有利于母猪繁殖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正背膘厚(BF)是母猪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实际生产中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但是针对国内出现的多个国家引种猪只,如法系、丹系、美系等,笔者认为不能以统一标准衡量不同品系母猪不同阶段的最佳背膘。本研究数据来自实际生产中日常收集加以分析,结果发现国外引种法系种猪妊娠112d时背膘厚处于14~16mm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均处于最佳状态,断奶时母猪背膘厚处于12~15mm母猪的断配间隔与断配受胎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生产实际表明母猪背膘厚对其产仔性能和断奶发情率有显著影响,膘情适中的母猪繁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养猪》2018,(6)
母猪背膘厚是母猪体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与母猪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为了系统地分析母猪各个阶段不同背膘厚对其繁殖性能及下一胎繁殖性能的影响,利用超声波对加系大白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配种背膘厚、妊娠30 d背膘厚、临产背膘厚和断奶背膘厚进行测定统计,并根据背膘厚把繁殖各个阶段的母猪细分为4组,分析不同阶段母猪的背膘厚对产仔性能及配种分娩率等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白后备母猪配种背膘厚和妊娠30 d背膘厚均在21~26 mm时,产死胎数和产死胎的母猪比例都最低,产活仔数达到最高;经产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在13~16 mm时,产死胎数和产死胎的母猪比例达到最低,分娩率和产活仔数达到最高;经产母猪妊娠30 d背膘厚在17~26 mm时,分娩率、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较高;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产前背膘厚为23~30 mm组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都显著低于8~14 mm组(P0.05);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背膘损失在1~4 mm时发情间隔最短,断奶后7 d内发情率最高;初产母猪断奶背膘厚在17~20 mm时,断奶至再配种间隔最短,7 d内发情率和下一胎的配种分娩率最高;经产母猪断奶背膘厚在13~16 mm时,断奶至再配种间隔最短,7 d内发情率和下一胎的配种分娩率最高。表明母猪背膘厚对其产仔性能和断奶发情率有显著影响,配种时和妊娠前期背膘较厚和妊娠后期膘情适中的母猪繁殖性能最强。因此,应针对不同繁殖阶段的母猪采用合理的营养控制方案来调控母猪背膘,从而提高母猪利用率,使其达到最佳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高产新丹系大约克后备母猪背膘厚度与产仔数、弱仔率、初生重的关系,试验随机抽取174头后备母猪采用背膘测定仪活体测定背膘厚度,结合第一胎次产仔数、弱仔率、初生重等数据,分析不同膘情厚度下的母猪产仔性能。结果表明:背膘厚度在13~16 mm时产仔数较好,在14~15 mm时产仔数最多并与11 mm以下组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弱仔率方面,背膘厚度在13~17 mm时弱仔率较低,和各组别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窝初生重方面,背膘厚度在14~16 mm时窝初生重最大,但与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数据得出,新丹系大约克后备母猪背膘厚度为14~15 mm时,头胎的产仔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正本研究利用便携式背膘仪对光明核心育种场法系大约克后备母猪发情配种当天、哺乳21d背膘进行测定,并对不同背膘母猪的有关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后备母猪参与配种时膘情不同对其繁殖表现影响显著,背膘在16~17mm时产仔数最好,断奶背膘在15~16mm时断奶发情率最好。  相似文献   

11.
潘英  方钦 《当代畜牧》2014,(27):47-48
笔者统计了四川某集团公司原种猪场2013-2014年341头纯种加系大白母猪不同初配日龄与其初胎窝产仔数、活仔数、弱仔数、终生产仔数、终生产健仔数等繁殖性能表现的关系。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加系大白后备母猪在210~230日龄、体重120~130 kg、P2点背膘厚度达16~18 mm时进行配种,母猪的初胎繁殖性能及终生繁殖性能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临产母猪背膘厚度对美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美系大白母猪背膘厚度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该研究采用AGROSCAN AL型B超仪对876头美系大白母猪临产前1周时最后肋骨处背膘厚度进行测定,记录母猪分娩后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以及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等指标,统计分析不同背膘厚度对美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临产母猪背膘厚度为16~22 mm时,其产仔数、健仔数和平均窝重显著高于背膘厚度16 mm和背膘厚度22 mm的2组,而断奶至发情间隔也显著少于背膘厚度16 mm和背膘厚度22 mm的2组。因此,临产前母猪背膘厚度在16~22 mm时最有利于美系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16,(2)
母猪背膘厚是母猪体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与母猪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利用超声波对美系大白母猪第1胎妊娠105 d背膘厚及断奶背膘厚进行测定统计,分析其对断奶至再配间隔及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白母猪在妊娠105 d背膘厚18 mm时,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都极显著低于妊娠105 d背膘厚10~14 mm时;显著低于105日龄背膘厚在14~18 mm;断奶背膘厚在15~17 mm之间时,断奶至再配间隔天数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妊娠105 d至断奶背膘变化为-4~0 mm之间的断奶至再配间隔明显低于其他2组,且断奶7 d内的发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2组。表明母猪背膘厚对其产仔性能和断奶发情率有显著影响,膘情适中的母猪繁殖性能最强。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9,(2)
试验旨在研究母猪背膘厚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对母猪妊娠期各阶段的背膘厚与母猪的产仔性能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只有母猪产前背膘厚能分析出对母猪繁殖性能的显著影响。母猪的产前背膘厚与总产仔数、健仔数、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且随着母猪背膘厚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凸二次曲线变化。而弱仔数随着母猪背膘厚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凹二次曲线变化(P=0.02)。死胎数是随着母猪背膘厚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的变化(P=0.03)。然后对母猪背膘厚与相关的母猪繁殖性能指标进行线性拟合,当母猪背膘厚处于21~22 mm、23~24 mm时,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最多,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最高,而弱仔数最少。尽管根据母猪背膘厚与母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母猪妊娠后期背膘厚处于21~24 mm时,母猪均有较好的繁殖性能,建议产前背膘厚保持在21~22 mm,以节约饲料和达到最佳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5.
背膘厚与母猪的繁殖性能息息相关。不同品系母猪的繁殖性能和营养需要差异明显。针对国内饲养的主要母猪体系,比如美系、丹系、加系、法系。笔者认为不同品系母猪同一繁殖阶段的最适背膘厚的标准是有差异的。本文主要从背膘测定方法,以及对不同品系母猪繁殖周期的分娩时、断奶时、后备母猪初配时的3个关键点的最适背膘厚进行综述,以期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为促进养猪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17,(6)
为了研究断奶背膘厚对丹系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89头断奶母猪,测定其断奶背膘厚,并按背膘厚将其分为低(12.5 mm)、中(12.5~18 mm)、高(18 mm)3组,分析不同背膘厚度组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 d内发情比例与发情间隔,低、中背膘厚组明显优于高背膘厚组;配种分娩率随着断奶背膘厚度的增加不断升高;窝产总仔数,低、中厚度组高于高厚度组;窝产活仔数组间差异不明显。综上所述,丹系种猪断奶背膘厚宜控制在12.5~18 mm,有利于获得较好的发情、配种分娩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17.
母猪背膘厚是母猪体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与母猪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本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扬翔公司2017年5月—2018年6月份期间的扬翔1号猪配套系,母本为纯种美系长白、美系大白、丹系长白和丹系大白的背膘测定和繁殖记录。利用超声波对母猪妊娠107 d背膘厚及断奶背膘厚进行测定,分析其对产活仔数、断奶至再配间隔及7 d内发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丹系长白、丹系大白在107 d时背膘厚度为14.0~16.0mm母猪产活仔数高,其中丹系长白的初生窝重最重;美系长白、美系大白在107d背膘厚度17.0~19.0mm时母猪产活仔数高,初生窝重最重。丹系长白、丹系大白同样在断奶时背膘厚度维持在为11.0~16.0mm之间时,断奶至再配间隔天数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且断奶7d内的发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组;断奶背膘厚度美系大白维持在14~16mm,美系长白维持在17~19mm之间时,断奶至再配间隔天数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且断奶7 d内的发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组。该研究说明母猪膘情管理在品系和品种间有差异,应针对不同品系或者品种合理进行膘情管理和饲喂管理,促使遗传潜力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初产母猪不同妊娠期背膘厚度对其窝产仔数、死胎数和初生窝重的影响,本实验对加系长白和大白母猪第1胎妊娠开始(配种当天,74头)和结束(妊娠110 d,217头)时的背膘厚度进行测定,记录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和初生窝重等繁殖指标。结果表明:配种时背膘厚为14.0~18.0 mm的后备母猪总产仔数13.62头、活产仔数12.32头,显著高于配种时背膘厚为<14.0 mm和>18.0 mm的母猪;后备母猪妊娠110 d的背膘厚度为12.6~15.5 mm时,其总产仔数(13.14头)、初生窝重(14.93 kg)及初生个体重(1.37 kg),均高于其他3个组(P>0.05);哺乳期背膘损失随妊娠110 d后备母猪背膘厚的增大而不断增加,当母猪妊娠110 d的背膘厚>18.0 mm时,其哺乳期背膘损失达4.11 mm,且9.0~12.5 mm组和12.6~15.5 mm组的背膘损失与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母猪品种和体况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对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和长大、大长母猪的繁殖期体况变化和窝产仔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母猪体况和繁殖性能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母猪品种显著影响其繁殖性能,长白和大约克母猪的总产仔数、21日龄仔猪数、出生窝重、21日龄窝重均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其中总产仔数、21日龄仔猪数分别多0.96头和1.98头(P0.05),出生窝重、21日龄窝重增加7.19%和25.37%(P0.05),而与长大和大长二元母猪间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繁殖期背膘厚均显著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长白和大约克母猪配种、孕30d、分娩和21日龄仔猪断奶背膘厚均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提高6.63%~12.31%(P0.05),但与长大和大长二元母猪4个节点背膘厚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背膘厚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窝重、21日龄窝重等繁殖性状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由此可见,母猪品种与其繁殖期体况变化显著影响繁殖性能,提示在种猪繁殖性能方面应对这些因素加以优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20.
<正>本研究利用便携式背膘仪对光明核心育种场法系大约克母猪怀孕110d、哺乳21d背膘进行测定,并对不同背膘母猪的有关繁殖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母猪膘情不同对其繁殖表现影响显著,产前背膘在16~17mm产仔较好,哺乳期掉膘在2.5mm断奶窝重较好。2013年9月第1代法系原种母猪进入光明核心原种场,我场一直探索母猪哺乳期间膘情与繁殖性能关系。从之前目测法评价到背膘仪的引入,对哺乳期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