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城市小型斑块环境下喜鹊育雏前期巢内行为,2010年4月份,试验以南京城市小型斑块绿地为观察样地对喜鹊育雏前期巢内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喜鹊的育雏前期行为包括暖雏、喂食、理巢、理羽、警戒等5类行为。喜鹊全天的育雏行为频次依次为理羽(75次)、理巢(69次)、喂食(46次)、警戒(38次),8:00—10:00与17:00—18:00二个时间段各类行为频次较高;就各类育雏行为持续时间而言,成鸟大多数行为时间用于暖雏,占观察时长的79.31%,而其他行为所占比重分别为理巢7.04%、理羽5.73%、警戒4.99%、喂食2.93%;亲鸟暖雏时头朝南、北和东三个方向最多,分别为26%、27%、23%。在与相关研究结果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城市绿地规划的鸟类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
鸟类巢寄生是研究寄生者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协同进化的模式系统。然而,近来开展的一些工作却使人们对褐头牛鹂(Molothrus ater)这一世界上研究最多的寄生性繁殖鸟类产生了误解,特别是在到底该鸟对其宿主鸟类是否会产生危害这一认识上。这些潜在的误解包括:褐头牛鹂是一种新出现在北美的寄生鸟类,其种群正在快速增加;新近被牛鹂寄生的宿主没有防御行为,因此牛鹂寄生导致了目前雀形目鸟类的普遍减少,而对牛鹂的控制管理有效增加了濒危宿主鸟类的种群。而关于协同进化方面的误解则包括:牛鹂是典型的"相容性寄生鸟类";牛鹂雏鸟会拱掉巢内宿主卵或雏鸟;牛鹂具有"黑手党"报复行为。这些误解由来已久,已严重影响了我们对牛鹂这一神奇寄生鸟类及其协同进化过程的认识。为此,本文对所有这些误解一一做了说明,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Juan J.SOLER 《中国鸟类》2012,3(4):259-273
协同进化理论的中心思想,包括巢寄生者与其宿主之间共进化关系的理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模式可揭示一些关于生态和进化动态方面的重要信息。例如,关于遗传方式和基因流在决定由寄生导致的宿主所受选择的局域模式(如拒绝卵)以及因宿主的选择压力导致的寄生者所受选择模式(如模拟卵)中所起的作用,种群的遗传结构水平为此提供了重要信息。此外,随空间变化的非生物(如气候条件)和生物(动物的表型特征)因素可能还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宿主和寄生者的种群及其相互作用。通过查阅文献,我们发现大量的证据支持时间及空间上的非生物环境对寄生者和宿主卵的形态及模拟程度有重要影响。而且,有研究表明,随地理和(或)时间而变化的特殊的宿主生活史特征可能会影响新宿主最初被利用的概率以及宿主与寄生者间共进化的方向和速度。本文全面总结了以往研究中关于寄生者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时空模式。该时空趋势以及拒卵行为的遗传学依据和基因流的显著作用,与协同进化的动态特征相一致。然而,基因流和寄生者宿主丰富度的时空格局变化可能会导致宿主和寄生者频繁产生在形态上与直觉相反的关系(如极少或者没有模拟),这或许说明了适应的局限性。我们列举了未来需要解决的一系列科学问题,认为关于寄生者和宿主的研究在检测协同进化的地理学理论以及其它一些假说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4.
Anton ANTONOV  B 《中国鸟类》2012,3(4):245-258
鸟类巢寄生是研究协同进化的模式系统。寄生性繁殖的鸟类进化出非常独特、且相对要厚很多的卵壳。关于厚卵壳的进化,主要有以下假说:1)防止产卵损坏假说,即寄生者在巢上将卵产至宿主的巢中时避免损坏;2)防止宿主啄破假说,即厚卵壳可以有效防止宿主对寄生卵的啄破,使其无法扔掉寄生卵;3)雏鸟生长能量假说,即雏鸟具有排他性,由于其较大的身体肌肉骨骼系统发育需要大量钙质,导致卵壳的钙富集而变得较厚;4)抗菌保护假说,即较厚的卵壳有利于保护寄生者的胚胎免于被宿主巢内的微生物所侵害。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寄生性繁殖鸟类的厚卵壳进化机制的研究,认为这些假说之间并非相互排斥,但都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尽管防止产卵损坏假说和防止宿主啄破假说得到了较多的支持。对于防止宿主啄破假说,如何去量化宿主对寄生卵的拒绝方式如口吞式扔卵、啄破式扔卵和弃巢等,均直接影响到该假说的检验。对此,我们给出了具体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5.
就巢是禽类进化过程中为繁衍后代而形成的一种繁殖行为。就巢行为受基因调控,通过选育能够减少或消除群内的就巢个体,如当今的家鸭和白壳蛋鸡单冠白来航型以及部分褐壳蛋鸡高产种群已经完全失去了就巢性状,而地方优质肉鸡、鹅和火鸡等仍然有比较明显的就巢表现。就巢期间的家禽生殖器官卵巢和输卵管萎缩,采食、饮水和活动明显减少,多数时间伏卧在巢内或笼的一角。对于现代家禽生产来说,就巢是影响家禽繁殖力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是希望消除的性状。但是,对于一些禽类或某些种群来说,由于选育程度低,其就巢表现还在大群中占有一定比例。这是生…  相似文献   

6.
所谓巢外挂脾,是指蜂箱内蜂巢外侧,<即隔板外边>挂一张蜜脾。巢外挂脾,我在春繁期间已应用4年之久(1987~1990年)。但在养蜂同行间,颇有争议。积4年之实践,我认为巢外挂脾对早春蜂群的繁殖,大有好处。现浅淡如下,以供蜂友们探讨。1.有利于扩大产卵圈。早春气温低,幼蜂出房少,越冬老蜂死亡多。此时,巢内不宜加脾。有时还得相应减脾。这样,造成了巢内巢房既要育儿、又要贮蜜。巢外挂  相似文献   

7.
蜜蜂采集行为对农作物的授粉和蜂群的生存和发展都非常重要。为探究中华蜜蜂在冬季的出巢活动规律,本研究利用电子标签技术对新出房的工蜂进行标记,进而持续跟踪检测这些标记蜜蜂一生的出巢活动情况。结果表明,中华蜜蜂羽化后1星期内就会首次出巢,随后的2个星期内每天会进行一次认巢飞行,之后进入真正的采集飞行。中华蜜蜂的寿命不同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平均为48天,天敌、气候等是影响中华蜜蜂寿命的最主要因素。冬季中华蜜蜂出巢活动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一般出巢活动时间为半小时,出巢活动之间在巢内的时间为20分钟。本研究系统的研究了冬季中华蜜蜂一生的出巢采集活动规律,对了解中华蜜蜂的出巢采集行为、相关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授粉实践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圆四、比照巢框的畏度和箱内需容纳集框的数金.量好尺寸,用雨瑰」二坯合在一起栽到四周.砌到一定高度.作为四璧。栽好后用淮子献一下.如果迪用、就咐栩泥、石灰把巢内、外砌光。把五分厚、一寸宽的畏木条二根.砌到巢内前后壁的上端,以便承架巢框。在前壁下端挖巢r竹,用四、五一十宽的术板架在巢r,前作踏板。土坯巢箱的砌制法(圖解)@张建儒~~  相似文献   

9.
马来穿山甲的年龄结构及寄生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广东湛江市林业公安局没收的51头马来穿山甲活体标本为材料,分析研究其年龄结构和寄生物。根据鳞甲、毛发、爪的磨损程度以及母幼行为关系和体重大小,将马来穿山甲划分成4个年龄组: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分别由7(13.7%)、21(41.2%)、19(37.3%)和4头(7.8%)个体组成,性比(♀∶♂)为1∶0.97。通过体表观察、粪检和解剖观察,发现被蜱感染过的穿山甲体况下降,且这些穿山甲仅有1种体外寄生物,为爪哇花蜱(AmblyommajavaneseSupino,1897),感染率为68.63%(35/51),未见幼体被感染。同时还讨论了该物种野放的生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就巢行为是影响禽类繁殖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科技研究人员对禽类就巢发生的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极大的研究进展。本文以三种调控就巢行为的途径为切入点,系统介绍各种生殖激素(PRL、E_2、P、5-HT、DA、GnRH、FSH、LH、IB)在家禽就巢机制中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巢内温湿度的调节是穴居蜜蜂的一个重要的适应性进化,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的群内温湿度的调节行为不同,在混合饲养的条件下,二者却通过不同的分工方式避免了矛盾,使混合蜂群能够达到温度调节的和谐。以这一矛盾的合理解决为代表,本文讨论了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在解决群内诸多矛盾方面采取的策略的相似性,因此认为二者在社会行为的进化过程中具有"平行进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昆虫等无脊椎动物的生体防御机构,与以人为首的脊椎动物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椎动物起主要作用的抗原抗体反应,却具有形成黑色素等独特的反应。这些反应,具有当异物入侵时会在瞬间内发生而不留下记忆的特征。另一方面,还可看到血球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某种抗菌性蛋白质等共性的现象,反映了两者不同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Peter SAMA 《中国鸟类》2012,3(4):330-338
那些有着确切的引入历史记录的鸟类种群,为研究生态环境的快速变化对其行为(例如对巢寄生的反应)和生活史特征(例如窝卵数和卵参数)的影响,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比较了欧金翅雀(Carduelis chloris)在其原产地英国和引入新西兰的种群对外来卵的拒卵行为及其窝卵特征。尽管以往研究认为欧金翅雀不是大杜鹃的合适宿主,因而没有受到杜鹃寄生的选择压力,但我们却发现引入种群的欧金翅雀有拒卵行为(尽管拒卵比例较低)。欧金翅雀在原产地和引入地的弃巢比例没有差异,因此弃巢不是欧金翅雀应对巢寄生的策略。与以往研究不同,两地的窝卵数和卵大小没有显著差异。本文强调了在巢寄生实验中注意控制对照实验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蜜蜂具有外出收集和储存食物的习性,它们将采集到的花蜜或花粉暂时储存在蜜囊或者花粉筐将它们带回蜂巢。然而,对蜜蜂采集加重后,在巢门口附近的飞行行为却很少关注。本研究采用双摄像头系统分别记录了东、西方蜜蜂在巢门口的飞行行为,通过对蜜蜂标记0、2、4和6个铝片的重量,观察其返回巢门口时候的飞行情况。结果表明两种蜜蜂的飞行速度都随着重量的增加而变慢,但是增加到6个铝片其飞行速度又略有增加。西方蜜蜂比东方蜜蜂更多地以"Z"字形飞抵巢门口。本研究进一步表明蜜蜂在归巢准确度上需要权衡负重的重量,这种归巢策略不仅在觅食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在蜂群巢门口的社会防御中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牛鹂(Molothrus属,拟鹂科)是一个单起源的类群,包括现存的5种寄生性繁殖鸟类。啸声牛鹂(M.rufoaxillaris)、巨牛鹂(M.oryzivorus)和紫辉牛鹂(M.bonariensis)主要分布在南美。其中,啸声牛鹂与紫辉牛鹂分别代表较古老和最近进化的两个支系,因此有着各自不同的与宿主协同进化的历史。本文研究了紫辉牛鹂的宿主莺鹪鹩(Troglodytes aedon)的拒卵行为,同时综述了以上3种牛鹂的不同宿主的反寄生防御行为。3种牛鹂的宿主均能识别和拒绝非模拟的寄生卵,其中巨牛鹂和紫辉牛鹂的大部分宿主用嘴叼卵,而啸声牛鹂的主要宿主栗翅牛鹂(Agelaioides badius)则用脚扔掉寄生卵。比紫辉牛鹂小的宿主,在遭遇寄生时则不扔卵,也不弃巢。有些宿主比另一些宿主种类对寄生的牛鹂更具有攻击行为。啸声牛鹂的宿主还能够识别非模拟的寄生雏鸟。我们的结果说明,尽管与牛鹂协同进化的历史不同,大部分牛鹂的宿主已经进化出不同类型的反寄生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6.
黑头鸭(Heteronetta atricapilla)是鸟类专性巢寄生中唯一的早成性鸟类,其雏鸟孵出后即离开巢,不再需要宿主的哺育。因此可以预期,这一寄生系统与其他的巢寄生鸟类不同,它们应该能利用较多的宿主,繁殖成效也较高。基于在阿根廷4年的研究,我们对黑头鸭的宿主利用模式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在野外我们没有发现黑头鸭自己筑巢的证据,这进一步证实黑头鸭是专性寄生繁殖鸟类。与预期相反的是,黑头鸭仅寄生很少的宿主,包括广泛分布和数量较多的2种骨顶鸡和1种鸥类,其他的宿主很少被利用,要么因为不常见,或因为它们逃避黑头鸭。在这3种主要的宿主中,黑头鸭卵的孵化成功率也由于宿主拒绝或忽略而相当低(≤ 28%),而3种宿主由于捕食而导致的死亡率并不高。这与Weller以往仅1年的观察结果吻合。我们的研究与以往关于黑头鸭巢寄生进化的假说不同,其所利用的宿主种类不多,孵化成功率较低。这表明,古澳大利亚大陆湿地的高捕食压力,以及宿主较强的护巢行为和较高的营巢成功率,在黑头鸭寄生繁殖的进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7.
黄文诚 《蜜蜂杂志》2008,28(7):11-12
蜜蜂孢子虫病通常是指西方蜜蜂被蜜蜂孢子虫(Nosema apis Zander 1909)寄生发生的一种慢性病,在北方由于越冬期间长病情较重.病情严重时,染病蜜蜂往往在冬末和早春在巢内和巢门前及其他地方下痢,使蜜蜂孢子虫孢子污染巢脾、蜂箱、蜜源及水源.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中华蜜蜂的主要行为特征,包括选举、分蜂、蜂王母女同巢、急造王台、刺激条件反射、陪嫁、婚飞、信息传递、怠工、盗蜜、招呼、巢内环境调节、断子、代育、杀婴、弑母、群体免疫等行为进行了介绍,旨在使养蜂者更好地掌握中华蜜蜂的生活习性,从而进行科学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9.
廖大昆 《蜜蜂杂志》2004,(10):21-21
2003年初夏,笔者引进中蜂3群,不久发现有冈小巢虫引起的白头蛹,经不断防治,到秋季方才绝迹,在秋冬接着用硫磺烟熏蒸巢内外巢脾(巢内蜂脾初冬轮流提出用烟熏,存巢外放几天后再放回蜂巢),同时,对空余箱具等进行消毒,未敢有丝毫马虎。  相似文献   

20.
(续2005年第1期) 八月"立秋"解"处暑"一雨成秋椰花香 月平均温度:北部28.1℃、南部28.1℃,白天午后天气还很闷热,但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大,闷热有所缓解.主要蜜源植物有椰树、红树林、岗松;辅助蜜源植物有指甲花、合欢、紫苏、水蓼.蜂群在早上和傍晚及雨后出巢采集,中午阳光强烈,蜂群多在巢内和巢门扇风散热,外出采集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